2019高考模拟考作文题及范文:自由之上,规则守护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说:规则就是用来被打破的,一直墨守成规,这样的生活并不是我们想要的。
有人说:人们遵守规则,生活才会有秩序,否则就会乱成一锅粥。
有人说:没有自由的秩序和没有秩序的自由,同样具有破坏性。
注意:1.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2.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3.不得少于800字。4.不得抄袭、套作。
命题方向
人文底蕴:人文关怀
科学精神:理性思维、批判质疑
学会学习:勤于反思
健康生活:自我管理、健全人格
责任担当:社会责任
实践创新:问题解决
审题
限制性
规则作文1.审题立意定位的限制。根据作文题目提供的材料可知,内容涉及“规则”“秩序”“自由”等概念,因此,文章审题立意的定位是需要围绕这三个概念进行解读的,并有必要把这三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梳理清楚。
2.概念关系理解的限制。作文材料中阐述了三种人的说法,第一种人强调规则要用来打破,第二种人明确要遵守规则才有秩序,第三种人倡导要有自由的秩序和有秩序的自由。这三种人的说法揭示了“规则”“秩序”“自由”三者之间的关系,即积极的好的规则(秩序),
需要遵守;消极的差的规则(秩序),需要打破;唯有这样,我们才会得到想要的生活、想要的自由,才能获得自由的秩序和秩序的自由。
3.作文内容指向的限制。“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明确了文章必须是“结合上述材料”,围绕考生自己的“体验和思考”展开,内容应体现出考生的生活和阅读体验,并在此基础上写出考生的思考。
开放性
1.立意角度的开放。“规则”“秩序”和“自由”是中性词,允许有正反两方面的理解,也可以有不同角度的解读:我们是该遵守规则还是打破规则;我们要遵守什么样的规则,打破什么样的规则;既要遵守积极的规则,也要打破消极的规则等;怎样才能遵守规则或打破规则;是要站在个人层面、团体层面还是社会层面去论证这个问题,角度再小一点,即要具体到哪些事情上……这些立意方向都是符合题旨的理解角度。
2.联想和思考的开放。文章需要围绕“规则”“秩序”“自由”等内容来写,但在材料基础上所展开的联想和思考,以及用什么素材、从什么角度来解读三者之间的关系,对材料进行思考
的方向、思考的层面、挖掘的深度等,都是自由的。也正是在这种自由中,考生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价值取向和逻辑思维能力。
3.文体选择的开放。“体验和思考”包含两层内容,既有亲身经历(含看到和听到)的事实,也有由此产生的思考,因此,文章可以是叙述类的,也可以是论述类的,只要能扣题均可。
解题
本道作文题的导向是使我们关注现实、进行思辨。“规则”一词既可以指“规定出来供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和章程”,也可以指“规律,法则”。因此,“规则”的理解应有正反两方面。我们能够清楚地认识到,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因不考虑实际情况而死板地遵守规则带来的痛苦和灾难,如旧社会的秩序(规则),新时期阻碍社会发展的条条框框(规则)等;但同样也存在着因破坏规则而给人们带来的更多的痛苦和灾难,轻一点的如高铁霸座,严重些的如酒驾车祸等各类违规现象。
当然,我们一般的思维有可能更多地是停留在对打破规则之后而带来的乱象方面。但如果
我们能把目光投向那些不合时宜、落伍甚至是反动的规则方面,或许我们的思维就会有一个新的突破,而这也就是这篇作文带给我们思维发展方面最大的收获。
题目材料具有极强的思辨性和现实意义,容易激发考生的思考。考生需要在文中体现他们的思辨能力,有理有据地谈出自己对材料的理解和思考。因此,“积极的规则需要我们遵守”或“消极的规则需要我们打破”的观点应该在作文中体现出来。
参考立意
正确立意:
1.积极的规则需要我们遵守。
2.要勇于打破消极的规则。
3.规则与自由同行,现实与梦想齐飞。
4.守护规则,释放自由。
5.在规则里品尝自由,在自由中完善规则。
偏题立意:
1.为了追求个人自由而打破规则。
2.为了遵守规则而不考虑规则是否适宜。
3.打破规则展示个性。
4.规则和自由只能二选一。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