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乡诗》教学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乡愁的历史文化内涵。
2.了解思乡类诗歌的常见思想内容,发挥想象与联想赏析思乡诗的三种基本感情类型。
3.掌握思乡类诗歌艺术技巧和鉴赏方法。
春夜洛城闻笛 唐李白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体味作者所表达的乡愁。
难点:体会诗的意境,培养学生阅读鉴赏诗歌的能力;感悟诗的主题,同化爱家爱乡爱国的意识。
三、教学过程
导入:以小组成员弹奏的乡愁乐曲导渲染气氛,引出主题。
乡愁是人类最普通的情结之一,也许是最永恒的话题之一。中国是农耕社会,非常重视家人团聚,人们一旦辞别故土,孤独在外,飘荡无所,就会感慨“在家千日好,出门万事难”,想起承欢膝下之时,“靡瞻匪父,靡依匪母”(《诗〃小雅〃小弁bian》),自己尊敬的父亲与依恋的母亲都在身边,而一旦人在天涯,就会登高怀远,抱病悲秋时,悲从中来。从先秦诗歌的“陟彼屺qi兮,瞻望母兮”(《诗经•陟岵》),“岂不怀归,是用作歌,将母来谂shen”(《诗经•四牡》),到唐代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到当代余光中“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无不表明,文学作品说尽的是故乡,说不尽的也是故乡。如果把故乡作为人的生命与精神的起源与归宿之所,那么,离开了故乡的人只能永远“在路上”,于是抒写乡愁的文学作品,代复一代,层出不穷。那么,乡愁文学作品的文化内蕴及核心究竟是什么?
(一)思乡诗歌的历史文化内涵
  (1)乡愁的历史:
《诗经 .陟岵》写一个服役远征的士卒思念父母兄长的心情,愁肠百结,情意深挚。《诗经.东山》写一个战士服役期满,还乡途中想象家中荒凉残破的景象和夫妻团聚后的幸福情
景,是一篇艺术性较高的作品,这些诗歌开了古代“思乡诗”的先河。社会动乱战争频繁,征人背井离乡,百姓流离失所,出现之许多思乡诗。东汉王赞的《杂诗》朔风动秋草,边马有归心,生动的表现了一个久在戍边的战士怀乡思归到的心情,而王粲的“荆蛮非吾乡”则以荒凉的笔调倾诉了时代,给诗人心灵上造成的忧伤和痛苦。
隋代薛道衡《人日思归》诗曰“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诗人抓住雁后,花前这些形象事物,深刻的记住自己思念故乡急切思归的心情,委婉含蓄,颇进唐人五绝。
唐代岑参《渭水思秦川》诗写道:“渭水东流去,何去到澭州,凭添两行泪,寄向故园流。”诗人用凭添两行眼泪,随水流向故园,来表达自己思念故乡的情愫,形象而又深刻。
清朝袁凯《客中夜生》“落叶萧萧江水生,故园归路更茫茫。一声新雁三更雨,何处行人不断肠。”落叶萧萧触动诗人归思,但归路茫茫,回归无望。
思乡怀亲诗兴盛,一方面与文学发展形式有密切联系。另一方面,它又与各个时代的社会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密切联系,也与传统的中国文化有联系,还与诗人的思想有着密切联系。
(2)乡愁的底蕴:
乡愁的底蕴是农耕文化,千百年的乡愁文学,它与人类的“文明之母”农业不无关系。农耕文化孕育了家庭和家园意识,中国最早的农事诗《诗经·豳风·七月》记载的“同我妇子,馇ve彼南亩,田畯至喜”,反映了春秋战国时代以家庭为单位从事农业生产的景象。到了成熟的封建时代,“男耕女织”则是家家户户的理想和生产生活模式。中国的主导文化儒家文化就是以家庭为基本出发点,孔子的“仁”学以“孝悌”为根本,从孝敬父母、尊重兄长开始,培养“仁”的伦理道德修养,推及社会与国家。可以说,没有农耕文化,就没有与土地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家”。“家”的观念在中国人的头脑中根深蒂固,这与中国历史悠久的农耕文化与儒家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3)乡愁的核心:
乡愁的核心是亲情和爱情。乡愁表面看是思念家乡,思念故乡的一切,但其核心却是家,包括对父母孩子的亲情和对妻子的爱情。
早在《诗经》时代,《小弁》的作者虽然孝敬父母却被莫名其妙地放逐,但他仍然一往情
深地呼喊:“维桑与梓,必恭敬止。靡瞻匪父,靡依匪母。”(《诗·小雅·小弁》)作者被放逐在外,但见到桑树与梓树就想起父母,就会生起毕恭毕敬之心。而行役在外的《陟岵》作者,则想象父母对自己的深情召唤:“陟彼岵兮,瞻望父兮。父曰:嗟!予子行役,夙夜无已。上慎旃哉,犹来无止!”“母曰:嗟!予季行役,夙夜无寐。上慎旃哉,犹来无弃!”作者行役在外,登上高山,眺望父亲所在的方向,好像听到父亲说:唉呀,你行役在外,日夜不休,在外多保重身体,早点回来不要留恋他乡。作者又登上高山,眺望母亲所在的方向,好像听到母亲说:唉呀,你行役在外,连睡觉的时间都没有,好好保重身体,早点回来不要抛尸他乡。作者又登上高山。眺望兄弟所在的方面,好像听到兄弟说:唉呀,你行役在外,日夜操劳,好好保重身体,早点回来不要死在他乡。诗歌通过想象中父母兄弟的叮咛嘱咐抒发作者对父母兄弟的思念之情。
留守家园的爱妻,是游子一份深深的眷恋,也是游子孤苦心灵憩息的港湾。《诗经·豳风·东山》中的士兵在战争结束的归途中,满怀深情地回忆与妻子的新婚场景:“仓庚于飞,熠耀其羽。之子于归,皇驳其马。亲结其缡 li,九十其仪。其新孔嘉,其旧如之何?”想象当年结婚时黄莺舒展着美丽的翅膀在天上飞。作者骑着骏马迎娶新娘。结婚典礼多么隆重,一切好像还在昨天。现在马上又要久别重逢了,多么令人期望啊!这时,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以妻
子为核心,乡愁就是爱情,是士兵战胜恐惧、伤病和死亡的动力。
(二)乡愁诗歌的情感类型。
(1)乡土故园之思:《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这首诗写乡思,题作《春夜洛城闻笛》,明示诗因闻笛声而感发。题中“洛城”表明是客居“春夜”点出季节及具体时间。起句即从笛声落笔。已经是深夜,诗人难于成寐,忽而传来几缕断续的笛声。这笛声立刻触动诗人的羁旅情怀。诗人不说闻笛,而说笛声“暗飞”,变客体为主体。 '谁家’、'暗飞声’,写出'闻’时的精神状态,先听到飞声,踪迹它的来处,却不知何人所吹,从何而来,所以说是暗中飞出。 这里“暗”字有多重意蕴。主要是说笛声暗送,似乎专意飞来给在外作客的人听,以动其离愁别恨。全句表现出一种难于为怀的心绪,以主观写客观。此外,“暗”也有断续、隐约之意,这与诗的情境是一致的。“谁家”,意即不知谁家,“谁”与“暗”照应。第二句着意渲染笛声,说它“散入春风”,“满洛城”,仿佛无处不在,无处不闻。这自然是有心人的主观感觉的极度夸张。“散”字用得妙。“散”是均匀、遍布。笛声“散入春风”,随着春风传到各处无东无西,无南无北。即为“满洛城”的“满”字预设地步;“满”字从“散”字引绎而出,二者密合无间,同时写出其城之静,表达诗人的思乡心切。听
到笛声以后,诗人触动了乡思的情怀,于是第三句点出了《折杨柳》曲。古人送别时折柳,盼望亲人归来也折柳。据说“柳”谐“留”音,故折柳送行表示别情。长安灞桥即为有名的送别之地,或指那个地方的杨柳为送行人攀折殆尽。《折杨柳》曲伤离惜别,其音哀怨幽咽。所以,诗人听到这首《折柳》曲,便引起客愁乡思。一般说,久居他乡的人,白天还没有什么,可是一到日暮天晚,就容易想念家乡。在春秋季节,人们也常是多愁善感。《折柳》为全诗点睛,也是“闻笛”的题义所在。三,四两句写诗人自己的情怀,却从他人反说。强调“此夜”,是面对所有客居洛阳城的人讲话,为结句“何人不起故园情”作势。这是主观情感的推衍,不言“我”,却更见“我”感触之深,乡思之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