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作品赏析
【解释】:
洛城就是现在河南的洛阳,在唐代是一个很繁华的都市,称为东都。一个春风骀荡的夜晚,万家灯火慢慢熄灭,白日的喧嚣早已安静下来。突然传来响亮的笛声,凄清动听的曲调随着春风飞呀,飞呀,飞遍了整个洛城。这时有一个远离家乡的诗人还没入睡,他倚窗独立,眼望着“白玉盘”似的明月,耳听着远处的笛声,陷入了深思。笛子吹奏的是一支《折杨柳》曲,它属于汉乐府古曲,抒写离别行旅之苦。古代离别的时候,往往从路边折柳枝相送;杨柳依依,正好借以表达恋恋不舍的心情。在这样一个春天的晚上,听着这样一支饱含离愁别绪的曲子,谁能不起思乡之情呢?于是,诗人情不自禁地吟了这首七绝。
春夜洛城闻笛 唐李白这首诗全篇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这笛声不知是从谁家飞出来的,那未曾露面的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并不预备让别人知道他,却不期然而然地打动了许很多多的听众,这就是“谁家玉笛暗飞声”的“暗”字所包含的意味。“散入春风满洛城”,是艺术的夸大,在诗人的想象中,这美丽的笛声飞遍
了洛城,仿佛全城的人都听到了。诗人的夸大并不是没有生活的依据,笛声原来是高亢的,又当更深人静之时,再加上
春风助力,说它飞遍洛城是并不至于过分的。
笛声飞来,乍听时不知道是什么曲子,细细听了一会儿,才知道是一支《折杨柳》。所以写到第三句才说“此夜曲中闻折柳”。这一句的修辞很讲究,不说听了一支折柳曲,而说在乐曲中听到了折柳。这“折柳”二字既指曲名,又不仅指曲名。折柳代表一种习俗,一个场景,一种心情,折柳几乎就是离别的同义语。它能唤起一连串详细的回忆,使人们隐藏在心底的乡情重新激荡起来。“何人不起故园情”,好象是说别人,说大家,但第一个起了故园之情的不正是李白自己吗?
喜爱家乡是一种崇高的感情,它同爱国主义是相通的。自己从小生于斯、长于斯的家乡,作为祖国的一局部,她的形象尤其难以忘记。李白这首诗写的是闻笛,但它的意义不限于描写音乐,还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这才是它感人的地方。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