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古⼈与冬天有⼀种不可割舍的情感。冬天是⼀个万物萧条的季节,古代诗⼈们在这个季节⾥的内⼼总会透漏出孤寂、离别、苍茫的情感。下⾯是⽆忧考分享的与冬天有关的古诗词赏析。欢迎阅读参考!
1.与冬天有关的古诗词赏析
唐代:⽩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声。
译⽂
夜卧枕被如冰,不由让我很惊讶,⼜看见窗户被⽩雪泛出的光照亮。
夜深的时候就知道雪下得很⼤,是因为不时地能听到雪把⽵枝压折的声⾳。
赏析
在⼤⾃然众多的景物中,雪可谓得天独厚。她以冰清⽟洁的天赋丽质,装点关⼭的神奇本领,赢得古往今来⽆数诗⼈的赞美。在卷帙浩繁的咏雪篇章中,⽩居易这⾸《夜雪》,既没有⾊彩的刻画,也不作姿态的描摹,初看简直毫不起眼,但细细品味,就会发现它凝重古朴,清新淡雅。
这⾸诗新颖别致,⽴意不俗。咏雪诗中写夜雪的不多,因为雪⽆声⽆味,只能从颜⾊、形状、姿态见出分别,⽽在沉沉夜⾊⾥,⼈的视觉全然失去作⽤,雪的形象⾃然⽆从捕捉。然⽽,富于创新的⽩居易正是从这⼀特殊情况出发,跳出⼈们通常使⽤的正⾯描写的窠⾅,全⽤侧⾯烘托,从⽽⽣动传神地再现出⼀场夜雪来。
“已讶衾枕冷”先从⼈的感觉写起,通过“冷”不仅点雪的存在,⽽且暗⽰雪⼤,因为初落雪时,空中的寒⽓全被⽔汽吸收以凝成雪花,⽓温不会骤降,待到雪⼤,才会加重空⽓中的严寒。这⾥已感衾冷,⾜见落雪已多时。不仅“冷”是写雪,“讶”也是在写雪,⼈之所以起初浑然不觉,待寒冷袭来才忽然醒悟,皆因雪落地⽆声,这就于“寒”之外见出雪的⼜⼀特点。此句扣题很紧,感到“衾枕冷”说明夜来⼈已拥衾⽽卧,从⽽说明是“夜雪”。“复见窗户明”,从视觉的⾓度进⼀步写夜雪。夜深却见窗明,正表明雪下得⼤、积得深,积雪的强烈反光给暗夜带来了亮光。以上全⽤侧⾯烘托,句句写⼈,却处处见出夜雪。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声”这⾥仍⽤侧⾯描写,却转换⾓度从听觉写出。传来的积雪压折⽵枝的声⾳,
可知雪势有增⽆减。诗⼈有意选取“折⽵”这⼀细节,托出“重”字,别有情致。“折⽵声”于“夜深”⽽“时闻”,显⽰了冬夜的寂静,更主要的是表明了诗⼈的彻夜⽆眠;这不只为了“衾枕冷”⽽已,同时也传达出诗⼈谪居江州时⼼情的孤寂。由于诗⼈是怀着真情实感抒写⾃⼰独特的感受,才使得这⾸《夜雪》独具⼀格,诗意含蓄,韵味悠长。
全诗布局井然,层层推进,从触觉、视觉、听觉三个层次叙写,⼀波数折,曲尽其貌其势、其情其状。结尾句以有声衬托⽆声,使全诗的画⾯静中有动、隽永清新,真切地呈现出⼀个万籁俱寂、银装素裹的清宁世界,诗⼈彻夜⽆眠的孤寂也表露⽆遗。这⾸⼩诗充分体现了诗⼈通俗易懂、明⽩晓畅的语⾔特⾊。全诗诗境平易,浑成熨贴,⽆⼀点安排痕迹也不假纤巧雕琢,这正体现⽩居易诗歌⼀贯的风格。
2.与冬天有关的古诗词赏析
初冬夜饮
朝代:唐朝|作者:杜牧
淮阳多病偶,客袖侵霜与烛盘。
砌下梨花⼀堆雪,明年谁此凭栏杆?
古诗简介
《初冬夜饮》为唐代诗⼈杜牧所作。这⾸诗描写诗⼈在初冬寒夜中⾃斟⾃饮的情形,抒发了诗⼈怀才不遇,⽆法施展⾃⼰才华的惆怅苦闷之情,格调忧伤凄婉,深沉感⼈。
翻译/译⽂
我像淮阳太守汲黯经常卧病,偶⽽喝杯酒解忧愁,客居异乡⾐袖上结满清霜,只有与灯烛作伴。台阶下的积雪像是堆簇着的洁⽩的梨花,明年⼜有谁在此凭依栏杆?
赏析/鉴赏
“淮阳多病偶”,在这句诗中诗⼈以汲黯⾃⽐,正是暗⽰⾃⼰由于耿介直⾔⽽被排斥出京的。“偶”的“欢”,指代酒,暗点诗题“饮”字,表明诗⼈愁思郁积,难以排遣,今夜只好借酒浇愁,以求⽚刻慰藉。这⼀句语意沉痛⽽措辞委婉。第⼆句“客袖侵霜与烛盘”,进⼀步抒写作客他乡的失意情怀。天寒岁暮,秉烛独饮,形影⾃伤,愤悱⽆告,更觉寂寞悲凉。“霜”,不仅与“初冬”暗合,更暗⽰作者⼼境的孤寒。“客袖”已见乡思之切,“侵霜”更增迁徙之苦,只此四字,总括了多年来的游宦⽣涯所饱含的⾟酸。“烛盘”,则关合题⾯中的“夜饮”,真是语不虚设。寥寥七字,勾勒出⼀个在烛光下⾃斟⾃饮、幽独苦闷的诗⼈形象。
上两句写室内饮酒,第三句忽然插⼊写景:“砌下梨花⼀堆雪”,是独具匠⼼的。看来诗⼈独斟独饮,并不能释忧解愁。于是他罢酒辍饮,凭栏⽽⽴,但见朔风阵阵,暮雪纷纷,那阶下积雪象是堆簇着的洁⽩的梨花。此处看似纯写景⾊,实则情因景⽣,寓情于景,包孕极为丰富。诗⼈烛下独饮,本已孤凄不堪,现在茫茫夜雪更加深了他⾝世茫茫之感,他不禁想到明年此时⼜不知将⾝在何处。“明年谁此凭栏杆?”这⼀反问,凝聚着诗⼈流转⽆定的困苦、思念故园的情思、仕途不遇的愤慨、壮志难酬的隐痛,是很能令⼈深思。
此诗⾸句⽤典,点明独酌的原因,透露出情思的抑郁,有笼盖全篇的作⽤。次句承上实写夜饮,在叙事中进⼀步烘托忧伤凄惋的情怀。第三句⼀笔宕开,⽤写景衬托⼀下,不仅使全诗顿⽣波澜,也使第四句的感叹更其沉重有⼒。妙在最后⼜以问语出之,与前⾯三个陈述句相映照,更觉⾳情顿挫,唱叹有致,使结尾有如“撞钟”,清⾳不绝。明胡震亨说:“牧之诗含思悲凄,流情感慨,抑扬顿挫之节,尤其所长。”玩味此诗,庶⼏如此。
3.与冬天有关的古诗词赏析
夜雪
朝代:唐朝|作者:⽩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咏雪诗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声。
古诗简介
《夜雪》是唐代诗⼈⽩居易创作的⼀⾸五⾔绝句。这是⼀⾸咏雪诗,诗⼈描写的是“夜雪”,全⽤侧⾯烘托⼿法。诗⼈怀着真情实感抒写⾃⼰独特的感受,在众多的咏雪诗中,此诗新颖别致,清新淡雅,别具韵味。
翻译/译⽂
夜卧枕被如冰,不由让我很惊讶,⼜看见窗户被⽩雪泛出的光照亮。夜深的时候就知道雪下得很⼤,是因为不时地能听到雪把⽵枝压折的声⾳。
赏析/鉴赏
在众多的咏雪篇章中,⽩居易这⾸《夜雪》,显得那么平凡,既没有⾊彩的刻画,也不作姿态的描摹,初看简直毫不起眼,但细细品味,便会发现它凝重古朴,清新淡雅,别具风采。
这⾸诗新颖别致,⾸要在⽴意不俗。咏雪诗写夜雪的不多,这与雪本⾝的特点有关。雪⽆声⽆嗅,只能从颜⾊、形状、姿态见出分别,⽽在沉沉夜⾊⾥,⼈的视觉全然失去作⽤,雪的形象⾃然⽆从捕捉。
然⽽,乐于创新的⽩居易正是从这⼀特殊情况出发,避开⼈们通常使⽤的正⾯描写的⼿法,全⽤侧⾯烘托,从⽽⽣动传神地写出⼀场夜雪来。
“已讶衾枕冷”,先从⼈的感觉写起,通过“冷”不仅点出有雪,⽽且暗⽰雪⼤,因为⽣活经验证明:初落雪时,空中的寒⽓全被⽔汽吸收以凝成雪花,⽓温不会马上下降,待到雪⼤,才会加重空⽓中的严寒。这⾥已感衾冷,可见落雪已多时。不
仅“冷”是写雪,“讶”也是在写雪,⼈之所以起初浑然不觉,待寒冷袭来才忽然醒悟,皆因雪落地⽆声,这就于“寒”之外写出雪的⼜⼀特点。此句扣题很紧,感到“衾枕冷”正说明夜来⼈已拥衾⽽卧,从⽽点出是“夜雪”。“复见窗户明”,从视觉的⾓度进⼀步写夜雪。夜深却见窗明,正说明雪下得⼤、积得深,是积雪的强烈反光给暗夜带来了亮光。以上全⽤侧写,句句写⼈,却处处点出夜雪。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声”,这⾥仍⽤侧⾯描写,却变换⾓度从听觉写出。传来的积雪压折⽵枝的声⾳,可知雪势有增⽆减。诗⼈有意选取“折⽵”这⼀细节,托出“重”字,别有情致。“折⽵声”于“夜深”⽽“时闻”,显⽰了冬夜的寂静,更主要的是写出了诗⼈的彻夜⽆眠;这不只为了“衾枕冷”⽽已,同时也透露出诗⼈谪居江州时⼼情的孤寂。由于诗⼈是怀着真情实感抒写⾃⼰独特的感受,才使得这⾸《夜雪》别具⼀格,诗意含蓄,韵味悠长。
诗中既没有⾊彩的刻画,也不作姿态的描摹,初看简直毫不起眼。但细细品味,便会发现它不仅凝重
古朴、清新淡雅,⽽且新颖别致,⽴意不俗。试想,雪⽆声⽆味,只能从颜⾊、形状、姿态见出分别,⽽在沉沉夜⾊⾥,雪的形象⾃然难以捕捉。
然⽽,乐于创新的⽩居易正是从这⼀特殊情况出发,依次从触觉(冷)、视觉(明)、感觉(知)、听觉(闻)四个层次叙写,⼀波数折,曲尽其貌其势、其情其状。这⾸⼩诗充分体现了诗⼈通俗易懂、明⽩晓畅的语⾔特⾊。全诗朴实⾃然,却韵味⼗⾜;诗境平易,⽽浑成熨贴,⽆⼀点安排痕迹,也不假纤巧雕琢,这正是⽩居易诗歌固有的风格。
4.与冬天有关的古诗词赏析
北中寒
朝代:唐朝|作者:李贺
⼀⽅⿊照三⽅紫,黄河冰合鱼龙死。
三尺⽊⽪断⽂理,百⽯强车上河⽔。
霜花草上⼤如钱,挥⼑不⼊迷濛天。
争瀯海⽔飞凌喧,⼭瀑⽆声⽟虹悬。
古诗简介
《北中寒》是唐朝诗⼈李贺创作的⼀⾸诗。全诗通过对北国冬⽇的景致描写,道出酷寒难耐的感受,诗⼈通过提取与⽔受冷凝结相关的寻常事物,通过浅显易懂的语⾔把读者引领进⼀个晦暗寒冷的冰世界。全诗共⼋句,都在写景且每句皆为⼀景。诗中既⽆叙事⼜⽆抒情,看似是景⾊⽚段⽆序的堆砌,其中却潜藏诗⼈的巧妙经营。
翻译/译⽂
⼀⽅灰暗,三⽅天⾊皆成紫。黄河冰冻,成⽚鱼龙皆困死。
三尺⽊⽪冻裂,辨不清纹理。百⽯⼤车上路,在冰⾯⾏驶。
霜花降落衰草,凝成铜钱⼤的霜簇。挥⼑舞剑向天,难割破灰蒙蒙天⾊。
海上波涛回旋激荡,积冰哗哗作响。⼭⾕瀑布凝结失声,如⽩虹悬半空。
⽂学赏析
诗描摹北地寒冷之状。北⽅的天空如此阴寒晦暗,连其他三⽅都被映带成了神秘的紫⾊,给⼈以威压
之感。天⽓奇寒,千⾥黄河冰封成⼀⼤块,万⽄重的车辆也可以在上⾯往来奔驰,⽔下的鱼龙恐怕都被冻死了。三尺厚的树⽪皲裂开来,它也抵挡不住严寒。浓厚的雾⽓将天空遮蔽得结结实实,似乎连⼑也插不进去。草⽊上凝结的冰花,硕⼤如铜钱⼀般。海⽔中也有不少的冰块,在汹涌的波涛中碰撞激荡,发出清脆的声响。⼭间的瀑布冻成了⽩虹,⽆声地悬挂在⾼空。诗中虽多夸饰想象之词,但亦当有所亲历感受,或是北上潞州后所作。所谓“死”等字眼,只是⽤来形容奇寒之状,未必与国事或诗⼈⾃⼰的处境与⼼情有关。
⾸句“⼀⽅⿊照三⽅紫”总写北中天⾊阴沉的感觉。天下分东、南、西、北四⽅,⽽北中这⼀⽅昏暗的天⾊竟将其余三⽅的天空映成了紫⾊。诗⼈⽤⼀个“⿊”字即点明寒冬之意,提纲挈领,为全诗奠定隆冬酷寒的基调。余下七句为分写,除第三句外,诗⼈都选取了与⽔有关的事物,以⽔遇冷凝结成雾、霜、冰来突出北中的寒冷。天寒地冻,黄河冰封,三尺厚的树⽊表⽪都被冻裂了,河⽔冻成结实的冰⾯能通过装着百⽄重⽯头的车,落在枯草上的霜花⼤⼩如铜钱⼀般,迷雾浓重得⼑砍不⼊;海⾯上漂浮着巨⼤的冰块,瀑布哗哗的流⽔停⽌了且冻结成⼀条⽟带悬在⼭间。
迷雾飞霜、冰冻的河⽔、浮冰的海⾯、冻结的瀑布,天地间充斥着凛冽的寒⽓,没有⼀字直⾔“寒”却让⼈顿⽣寒意。细细读来,其中许多处描写超乎常理却别出⼼裁。如“黄河冰合鱼龙死”中⼀个“死”字便将冬天河⽔结冰,鱼沉于冰下,冰⾯悄⽆声息的那种死寂刻画得⼊⽊三分,“死”描写的不是鱼龙死去,⽽是指寒冬的静寂;⼜如“挥⼑不⼊迷漾天”⼀句则以极夸张的⼿法表现了北中雾⽓弥漫的情景。
谋篇布局,在散乱中见经营,是这⾸诗的⼀个显著特点。全诗没有情节贯穿,甚⾄也没有时间流,全由⽚断的景⾊联结⽽成。然⽽诗⼈也有意匠经营。在全诗写景中,⾸句提纲挈领。以下各句,虽说没有明显的逻辑联系,然⽽除“三尺⽊⽪断⽂理”外,都是写天地间⽔⽂变幻所构成的种种不同奇观,⽽这正是严寒统治的世界的特点。这些景观次第是冰封的黄河及河上的⾏车、钱⼤的霜花、浓厚的雾幔、浮冰充斥的海洋、冻结了的飞瀑等等,既真实,⼜揉合了诗⼈奇异的想象,从⽽把读者带进了⼀个奇异的冰雪世界。那⾥天是⿊的、地是亮的,宛如⼀座神秘的⽔晶王国,⼈会感到寒冷,更会感到超出寒冷百倍的惊讶和愉快。
遣词设喻,于⽆理处得奇趣,是此诗的另⼀个显著特点。如果读者拘泥于常识,⾃然常识和语法常识,那么就会对《北中寒》的诗句逐⼀加以“订正”:黄河冰合时,应是鱼龙潜底。说“鱼龙死”,没有道理。《汉书》谓“胡貉之地,阴积之处,⽊⽪三⼨”,不是“三尺”;是“百⽯重车”,不是“强车”;是“上河冰”,不是“上河⽔”;迷露可说挥⼑难破,不是“不⼊”。然⽽所有这些⽆论从事理上还是措辞上对常规的违逆,都包含着独创的匠⼼,都是出奇制胜。“鱼龙死”意味着河⽔全体冻结,注重表现异乎寻常的严寒,⽆理⽽有趣。“百⽯强车上河⽔”的“⽔”即是“冰”,但⽤“⽔”字则取得了⼀种令⼈惊异的效果。“抽⼑断⽔⽔更流”虽更
近乎常理,⽽“挥⼑不⼊迷濛天”则别有神奇之感,可见那北国之雾特别的稠密。虹本有七彩,⽽“⽟虹”的铸辞,更强调冻瀑的透明,⽽透明中亦能折射出不同的⾊光,给读者⼗分奇异的语感。
5.与冬天有关的古诗词赏析
踏莎⾏·雪似梅花
词牌名:踏莎⾏|朝代:宋朝|作者:吕本中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恼⼈风味阿谁知?请君问取南楼⽉。
记得去年,探梅时节。⽼来旧事⽆⼈说。为谁醉倒为谁醒?到今犹恨轻离别。
古诗简介
《踏莎⾏·雪似梅花》是南宋词⼈吕本中的作品。词中作者借梅怀⼈,花魂雪魄,冰清⽟洁,浑然相似,对此佳景,更惹相思。因此探梅时节,不禁对景追忆往事,遂别有⼀番恼⼈风味萦绕于⼼。词写别恨,情从景⽣,天然浑成,两阕的末句尤为警策。
翻译/译⽂
这雪像梅花⼀样洁⽩,那梅花⼜像雪⼀般晶莹,⽆论是像,还是不像,都是⼀样的绝美。可这绝美的雪与梅,却勾起我的愁思。这愁思,有谁能知道呢?只有南楼上的明⽉是我的见证。
记得往年,也是这样时节,我却是和你⼀起踏雪寻梅,那明⽉照着我们俩,时间流逝,⼈亦渐⽼,事也成了旧事,没⼈再提了!我醉了⼜醒,醒了⼜醉,却是为了谁?唉,直到现在,我还在悔恨,悔恨当初那样轻易地离开了你!
赏析/鉴赏
吕本中的诗词以构思精巧见长,⼤多写得词浅意深,别有风味,胡仔说:“吕居仁诗清駃可爱。如‘树移午影重帘静,门闭春风⼗⽇闲’,‘往事⾼低半枕梦,故⼈南北数⾏书’。”(《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三)⽽吕本中的艺术风格在词中则体现得尤为明显。像《采桑⼦(恨君不似江楼⽉)》、《减字⽊兰花(去年今夜)》、《菩萨蛮(⾼楼只在斜阳⾥)》等词中,都鲜明地表现了词⼈这种艺术风格。
词的上⽚以“似”与“不似”写梅与雪交相辉映的奇绝之景。梅花与飞雪同时的情景之下,写梅往往说到雪,以雪作背景。唐代齐⼰《早梅》:“前村深雪⾥,昨夜⼀枝开。”宋代陆游《梅花》绝句:“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中。”正因为梅与雪同时,加之梅花与雪花有相似之处,诗⼈便常常将它们联系起来。唐代张谓《早梅》诗说它们形似难辨:“⼀树寒梅⽩⽟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宋代王安⽯则从另⼀⾓度表现其不似,《梅花》诗云:“墙⾓数枝梅,凌寒独⾃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来。”梅花和雪花形相似、⾊相近,⽽质相异,神相别,因⽽在本词中词
⼈在写了“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之后,即拔起⼀笔:“似和不似都奇绝”。“似”是⾔⾊,“不似”则⾔⾹。在朦胧⽉⾊之中,雪⽩梅洁,暗⾹浮动,这确实是种奇妙的境界。
⽉下奇景,本应是令⼈赏⼼悦⽬的,可是词⼈认为是“恼⼈”的。“恼⼈”即“撩⼈”,此解释在诗词中屡见不鲜。会撩拨起⼈的⼼事的原因词⼈没有直接回答,只是含糊地说:“恼⼈风味阿谁知?请君问取南楼⽉。”词⼈在此处设下了悬念,令⼈揣想。
江淹《恨赋》中名句:“春草碧⾊,春⽔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李⽩《渌⽔曲》:“渌⽔明秋⽇,南湖采⽩蘋。荷花娇欲语,愁杀荡⾈⼈。”此诗说的是送⾏时看到春草如茵,绿⽔如染,正是此春光反⽽增加了诗⼈的惆怅。李诗说的是姑娘在湖上采蘋,秋⽇明丽、荷花红艳,但此景不使⼈欢,反叫⼈愁,这是因为⼼中本有事,见了这乐景则与她⼼情抵触不⼊,反⽽触景添愁。
词的下⽚则点明词⼈⼼事的由来:“记得去年,探梅时节。⽼来旧事⽆⼈说。”原来是去年梅花开放时节,曾同情⼈共赏梅花,南楼之⽉可作见证,⽽今与情⼈离别了,风物依旧,⼈事已⾮,词到结句时才点明词⼈为什么别来频醉频醒,是为了“轻离别”的“恨”。整⾸词先设下重重迷障,层层云翳,然后驱雾排云,露出了本意这样使读者从深深的困惑中明⽩过来,得到了感情上的慰藉。
“⾔情之词,必藉景⾊映托,乃具深婉流美之致。”(吴衡照《莲⼦居词话》卷⼆)吕本中这⾸《踏莎⾏》见雪兴怀,睹梅⽣情,登楼抒感,对⽉寄慨,把离别恨委婉道出,有着⼀种朦胧美。这种朦胧美
不同于明快之美,但也不是晦涩。如果⼀⾸词让⼈感到不知所云,百思不解,那就失却了意义。这种词没有朦胧美,⽽是晦涩。朦胧美如雾中之花,纱后之⼥,初看不清楚,细辨可见其形态,这种境界给⼈⼀种含蓄美。这⾸词的题旨全靠最后⼀句“到今犹恨轻离别”点出。艺术⼿法确如画龙,在云彩翻卷之中,东现⼀鳞,西露⼀⽖,最后见⾸点睛,因⽽使画中之龙既显得体态矫健,⼜透出⼗分神韵。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