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的撰写是学习中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校方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总检验和考核。它关系到一个人能否取得相应的学位,能否顺利从学校毕业。
一、如何确定选题和拟定论文标题
一、如何确定选题和拟定论文标题
关于确定选题和拟定论文标题,笔者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谈。第一,确定论文选题的方法及注意事项。第二,论文标题的拟定及注意事项。
(一)、确定论文选题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1、确定论文选题的方法。
选题和拟定论文标题是撰写毕业论文的奠基工程,它决定论文的写作方向,也在一程度上决定着论文的优劣。好的选题是成功的一半。它就像一列火车的车头,如果它的导向正确,火车就会顺利到达目的地,如果方向有误,火车就会有脱轨的危险。
通常,确定选题方法有两种,我将它们分别命名为收敛法和发散法。
所谓收敛法,就是先阅读大量文献,然后将这些文献中指向同一主题的东西梳理起来,加以整理,使之成为一个至少能自圆其说的系统。所谓发散法,就是先确定一个点,然后根据这个点,依照各种牵连关系,顺藤摸瓜,向四周发散分别寻相关材料,再通过连缀组合,最后构成一个相对完整而自足的体系。也可以前一种是归纳法,后一种是演绎法。前一种是先接触大量的文献材料,获得一个整体的感性认识,然后再将这些使你获得相同感受的材料加以合理组织,使之成为一篇结构完整、材料充实、论证合理的论文。后一种是事先想定一个题目,然后根据事物之间的逻辑关联或其它关联,寻相应的材料加以填充。
这两种方法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也常常交互使用。
下面分别以我的两篇论文的写作为例来说明这两种方法。一篇是《试析徐志摩文学创作的发生、衰竭之因》,另一篇是《文学研究中的图文互文法》。前一篇文章刊登于《宁夏大学学报》2001年第5期,后来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专题》2002年第3期全文转载,后一篇文章发表于《学术研究》2004年第5期,后来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文艺理论研究专题》2004年第8期全文转载。
因为我向来对徐志摩的诗作很感兴趣,所以在平时接触了大量相关文献。我的阅读感受告诉我,徐志
摩的文学创作跟他的情爱活动密切相关,他的文学创作随着他的情感生活的波动而波动。我打算写作该文的时候,电视台也恰好在播放一部连续剧《人间四
月天》。《人间四月天》讲述的恰恰是徐志摩与三个传奇女性错综复杂而又绚烂多彩的爱情故事,电视的播放,进一步放大了我在阅读文献时获得的那一种印象,我于是决定以情爱与徐志摩的关系为题来做文章。
依照这个想法,我进一步阅读了相关文献及相关理论。这些文献包括徐志摩全集,徐志摩传记、徐志摩年谱以及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等相关理论。最后,我确定文章的大纲如下:
第一部分:总结和归纳前人对徐志摩文学创作及其情爱相关问题的研究。以此确立本论题的价值和意义。
第二部分:从徐志摩的文学创作实践入手,结合他的传记、书信、别人对他的回忆等相关文献,论证他的文学创作发生和衰竭的主要原因是他的情爱活动和情感经历。
第三部分:运用相关理论对该命题进行理论论证。
第四部分:进一步分析引发和造就徐志摩的文学创作的其它因素,诸如家庭背景、文学天赋、性格、个人理想、时代环境和时代氛围等。
第五部分:归纳和总结情爱在徐志摩文学创作中的作用以及该论题的价值和意义。
事实证明,我这篇论文写作非常成功。写完之后,我将它投到了一家高校学报。当时我是3月份将文稿寄出的,5月份即收到了用稿通知。这篇文章全文1万8千字,后来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第二篇文章《文学研究中的图文互文法》实际上是一篇命题作文。2003年1月,杨义先生出版了一本新书,题目叫作《京派海派综论》(图志本)。我有幸读到了这本书,并对其中的图文互文的方式非常感兴趣。光看标题就可以知道这本书的主要特点是以图文并行的形式来进行文学研究,既把图像元素作为一种研究对象,同时,又把图像元素作为一种手段。我的直觉告诉我,可以此为题来作一篇论文,论题就这样产生了。
以图文互文的形式来研究文学的实践成果就摆在眼前,很明显,这个题目可以做下去。但是,一个题目能不能做是一回事,可不可以做,又是另外一回事。如果这个题目,前人已经有非常详细的论证,那么,再做的话,意义就不大了。我通过检索文献发现相关研究尚是一片空白。我于是决定写作该题。
从定题的这个过程大家可以发现,它与我写作《试析徐志摩的文学创作的发生、衰竭之因》时不同,我写作这篇文章所需的理论依据和事实材料,在选定题目之前基本上可以说是一片空白。
2、确定选题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大致说来,有以下几个问题值得大家注意:
第一,认定选题之后,要通过多种途径再次确认自己的选题的价值和可行性。
评判一个选题是不是有价值,主要途径有三个:第一,用
自己的学识来进行评判。这个很见个人学术功底。随着学识的增加,一个的判断力会逐渐提高。第二,请相关方面的专家来帮忙评判。当我们的学识和修养还处于一个相对较低的层次的时候,我们可以采用这种方法。第三,通过阅读相关论述,如研究综述等,来进行评判。
选题的价值确定了,并不意味着就可以做下去。什么意思呢?打一个简单的比方。某一天,我们大家要聚在一起吃饭,为了营造一种温馨和亲切氛围,大家决定亲自下厨。其中,你最拿手的菜是红烧鲤鱼,你也很想借此机会施展一下你的手艺。可是很不巧,你在去参加聚会的路上恰好堵车堵得特别厉害。等到你来到聚会地点之后,你发现,你最拿手的红烧鲤鱼已经被人摆在餐桌上了。怎么办呢?再做一道同样的菜吗?很显然,就算是做国天香,两道同样的菜摆在桌上,大家的胃口再好,恐怕也得有所舍弃。
确定选题是否可以做下去有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这个方法就是:利用文献和数据库以及现有的研究综述。检索文献这个工作,在四五年以前,应该说是相当艰巨的,但是随着网络技术的运用以及电子
文库的建立,这个工作在今天已经变成了举手之劳。以我的亲身体验为例。我在写作本科毕业论文的时候,为了搜集文献资料,花了差不多三个月的时间。但在现在,只需要给我半天时间,就已经足够了。具体如何操作,我将在下一部分具体讲到。
通常,通过检阅前人的相关研究,该论题的研究现状也就一目了然了。如果你发现自己选题前人已做得相当详细,并且,依照你现有的水平,你根本无法再前进哪怕是一小步,这时,你就应该去寻另外一片天地。
尽管教学大纲规定,本科毕业论文训练的重点是:通过论文的写作,使大家知道做研究的方法。它对本科论文的写作能否能取得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并不作过多要求。但,我个人认为,对写作者而言,我觉得,应该要有一个做研究出成果的意识。创新是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毕业论文的写作,同时也应该是对个人的创新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第二,选择自己最喜欢、最擅长、最熟悉的题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只有对某个东西产生了的兴趣,才会真正主动地投入他的精力。毕业论文是对一个人几年来学习的效果大检阅。它基本上可以称得上是衡量一个人水平高低的指标。在限定时间的情况下,题材越熟悉,越能让你充分地展示你的才能。对事物越熟悉,看问题也才能看得越全面,看得更清楚。如果平时很喜欢读沈从文的作品,那么就最好选择与沈从文相关的论题。如他的小
说、散文,文学观
等等。如果平时阅读了大量张爱玲的作品,那么,就最好选择与张爱玲有关的题目。如果你对金庸的小说特别感兴趣,那么与金庸的小说有关的题目,自然成为毕业论文选题的首选。
第三,选题要适中。
按照本科学位论文的规定,本科毕业论文要求在字数上不少于6000字。依本科生可用的时间和精力看来,不大可能将毕业论文写成几万字的东西。在字数及时间和精力都有限的情况下,题目过大,不容易驾驭,而且容易流于泛泛而谈。题目过小,就会使6000字的内容显得空荡。举一个例来说。有人打算以“论贾平凹的小说”为题。这个题目明显就有点大了。因为,贾的长篇小说有近十部,中篇小说有几十部,另外还有很多短篇小说。并且,贾的创作也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他商州系列之前与商州系列之后、《废都》之前与废都之后,他的创作风格都有较大不同。即便是在同一时期,他的作品的题材也多种多样。那么,如果以此为题的话,尽管写作者在写作的过程中会有说不完的话,会有用不完的材料,但无论怎么做,都不可能作得更深。比较好的作法是,选定他的一部作品中或者他的几部作品中的某一个要素进行论析。比如分析某部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比如说分析某部作品的艺术特等等。
小题目也不好做。尽管有人说小题可以大作。但那样其实对作者有更高的要求。因为小题一旦要大作,
那么就要求对该题作相当深的开掘。要求思维四处发散,这样实际上应该以一个人的深厚的学术素养为基础。
第四,考虑文献材料查的难易程度。
充足的文献材料,是研究得以进行的前提。有一些选题,尽管很有价值,但文献难以到,也只好割舍。比如,有一个同学对香港作家亦舒很感兴趣,但他自己手头上只有极少一部分关于她的文献,虽然他一些途径获得更多的资料,但又不能保证在短期内获得。在这种情况下,只好将该题舍弃。
第五,通盘考虑写作时间。
本科生通常在毕业前一个学期的最后一个月确定题目,到第二年的五六月份进行论文答辩。扣除做其它事情的时间,真正用于论文写作时间也并不很多。因此,有一些选题,虽然非常有意义,自已也感兴趣,材料也比较充足,但如果时间忙不过来,也只好忍痛舍弃,等日后时间充裕时再作考虑。
现有的惯例通常是老师们拟定一组题目,学生们挑选,所以,大家在选题时尤其要注意文献查的难易和写作时间的充裕与否。
(二)标题的拟定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对论文标题的要求总的来说是八个字,即“点明题旨,明白晓畅。”
学术论文的标题应该以明白晓畅为基准。在准确
表达文章主旨、表明研究对象的基础上,才可以适当兼顾文学彩。举一个例子。有一篇论文是对分析《红楼梦》中的女性的遭遇。他拟的标题是:《万艳同悲》。这个标题好不好呢?好。因为它凝炼、形象、生动,有振憾力。但它有一个致命的不足之处。那就是:读者无法从题目之中知道作者要研究的对象。因此,需要对标题作进一步推敲。一个解决的办法是:再加一个副标题。“论《红楼梦》中女性的悲剧”。其实,就学术论文而言,以这个副标题来作文章的标题实际上也已经足够了。当然,吾生有涯,而学也无涯,对完美形式和完美的内容的追求应该是一个没有止境过程。
题目选好了,大体范围确定了,下一个工作就是:围绕选题收集、整理相关文献资料。
二、如何查和收集文献资料
二、如何查和收集文献资料
凡是历史研究,其研究对象都是过去的事物。对过去的事物而言,就有一个文献保存的问题。因各种原因,有些文献得以保存,有些文献没有得到保存,或者没有得到很好的保存。还有一些文献资料,虽然当时被保存,但随着时间的流逝,随着风吹雨打,虫子蛀,老鼠咬以及保存介质的老化,慢慢地消失了。此外,资料的保存还受收藏单位人力物力等条件的限制,因此,对研究者而言,有些资料比较容易查,有些资料,很不容易查。
另外,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还会遇到有效资料和无效资料的问题。处理不当,很可能就浪费时间,劳而无功。
在查资料的过程中,你会接触到大量你感兴趣而目前用不上的材料。如何处理这些材料呢?我的意见是:如果时间不是很充裕的话,就不必花时间去收集那些与论题无关的材料。大家应该明确目标,集中精力去搜寻与论题相关的资料。否则,就会影响写作进度。
对我们而言,有两种材料是有效的。一种是现有的研究成果,一种是与论题直接相关文献。
搜寻文献资料应该是一个有计划,有步骤的过程。第一步,给需要查的文献材料做一个目录。第二步,按照目录收集相关文献。
(一)、利用目录汇编、目录索引之类的工具书制作文献目录。
1、在查原始文献方面,除了各学科专门的工具书之外,推荐下列综合性工具书。
中国古代文献方面:《四库全书总提要》、《四部丛刊目录索引》、《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四部丛刊》、《国学宝典》等。这几种文献库都有电子版,它们提供了诸如作家名、书名、题名、任意词等检索方式,可以方便快捷地进行文献检索。也可能通过它们来阅读全文。
《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和香港迪
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出版,1997年推出。该电子版采用图像方式存储文献资料,保存了原书的风貌,并提供书目检索功能,不但能按原书目录检索,而且能够方便地按书名、作者、作者朝代、盘号、书号检索;系统还提供了标记、注释功能,读者可加自己的标记;另外系统还提供缩放、显示、裁剪、打印等功能。
《电子版古今图书集成》1999年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和广西金海湾电子音像出版社联合推出。《古今图书集成》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分类图书,全书有1万卷,1.6亿字。它比较全面收录了从上古到明末清初的古代文献资料。包括天文、地理、政治、经济等各类图书,并有6千多幅精美图表。被中外誉为“康熙百科全书 ”。它也提供有多种索引检索方式。
《四部丛刊电子全文检索版》:《四部丛刊》分为初编、续编、三编。每编又分为经、史、子、集四部。初编始印于公元1919年,至公元1922年始成,收书323种,8548卷。公元1924年重印初编,抽换21种版本,增为8573卷,并新撰若干校勘记。续编于公元1934年印成,收书81种,1438卷。公元1936年续出三编,73种,1910卷。正续三编,总计收书477种,3134册,近九千余万字。由北京书同文数字化技术有限公司于2001年研制推出。 《四部丛刊》全文检索版有纸张版本的全部内容,可以快速全文检索,并且提供了摘要、笔记、纪元换算等多种功能。
《国学宝典》由北京国学时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推出。全库收书总数约3500种,总字数7.5亿汉字。里面也收录了近现代的一些作品,可以进行多功能检索。
中国近代文献方面:有《中国近代期刊篇目汇录》等。
《中国近代期刊篇目汇录》是上海人民出版社于1980年出版的近代哲社期刊篇目索引。收录全国51个图书馆所藏1857~1918年间我国近代哲学、社会科学方面495种重要期刊11,000余期的全部篇目。共3卷。第1卷一册(1857~1899);第2卷分上、中、下三册(1900~1911年);第3卷分上、下两册(1912~1918)每册正文前有“编例”,后附“收藏单位代号表”。使用时必须看“编例”、查“收藏单位表”。
中国现代、当代文献方面有下面几种:论文提纲怎么写
(1)《民国时期总书目(1911-1949)》
该书由北京图书馆1986年出版。
(2)《全国总书目(1912-1935)》
《全国总书目》由出版界老前辈胡愈之先生亲自倡议编纂,根据全国所有出版单位向中国版本图书馆缴送的、公开发行的出版物样本编辑,1949年以来,依据图书的出版时间分年度编纂,每年一本,由中华书局出版。《全国总书目》由分类目录、专门目录和附录三部分组成。其中专门目录,包括“少数民族文字图书目录”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