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论文基本要求
1、每位学生论文选题应有所区别,不得几位学生选同一题目
2、论文写作应注意主题明确、结构合理、语音流畅;
3、论文内容较为新颖,不得抄袭他人已发表的学术论文,需要引用时,应注明引文出处;
4、论文排版整齐,插图清晰准确,全文篇幅恰当,字数在5 000~8 000之间。
5、学年论文定稿及交稿时间为7月6日。
二、打印格式
1. 毕业论文的写作顺序是:标题、作者班级、作者姓名、指导教师姓名、中文摘要及关键词、英文摘要及英文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
2. 附表的表头应写在表的上面,居中;附图的图题应写在图的下面,居中。按表、图、公式在论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分别编号。
3. 参考文献的书写格式严格按以下顺序:序号、作者姓名、书名(或文章名)、出版社(或期刊名)、
出版或发表时间。
4. 字体:各类标题(包括“参考文献”标题)用粗宋体;作者姓名、指导教师姓名、摘要、关键词、图表名、参考文献内容用楷体;正文、图表、页眉、页脚中的文字用宋体;英文用Times New Roman字体。
5. 字号:论文题目用三号字体,居中;一级标题用四号字体;二级标题、三级标题用小四号字体;页眉、页脚用小五号字体;其它用五号字体;图、表名居中。
6. 论文正文打印页码,下面居中。
7. 打印纸张规格:A4 210×297毫米。
8. 在文件选项下的页面设置选项中,“字符数/行数”选使用默认字符数;
页边距设为上:3厘米;下:2.5厘米;左:2.8厘米;右:2.8厘米;
论文提纲怎么写装订线:0.8厘米;装订线位置:左侧;页眉:1.8厘米;页脚1.8厘米。
9. 在格式选项下的段落设置选项中,“缩进”选0厘米,“间距”选0磅,“行距”选1.5倍,“特殊格式”选(无),“调整右缩进”选项为空,“根据页面设置确定行高格线”选项为空。
10. 页眉用小五号字体打印“湖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2002级XX专业学年论文”字样,并左对齐。
11. 使用软件:Microsoft Word 2000以上版本。(请参见附件样张)
三、学年论文装订顺序
1、学年论文封面(标准格式见管理学院网站)
2、指导教师评语(标准格式见管理学院网站)
3、目录
4、正文
5、参考文献
有同学要我给讲讲怎么写学术论文,我觉得写学年论文是最关键的,这个时候同学们对论文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基本不大了解,所以就选择了这个题目。写个草稿,请大家多提批评意见,也算是一个交流,看看大家都是怎样指导学生写学年论文的,互相有个促进。
怎样写一篇学年论文
到了大三,同学们要写一篇学年论文,但是什么是学年论文,怎么写一篇学年论文,却常常感到很困惑。这里我根据这几年指导学年论文的经验以及我对学术论文的认识谈谈这个问题。一、学年论文是什么样子的
一谈起学年论文,我们很自然地就想到学术论文,这没有错。做学年论文就是做学术论文。但是对于一个初涉学术的大三学生而言,学术论文是一个很沉重的东西,因为学术论文有很多要求和标准,大三的学生一般难以达到这个标准,所以教师在指导学年论文的时候也不会把它当作一个完善的论文来对待,而是把学年论文当作一个练习,通过这个练习,让学生掌握学术论文的写法。
那么什么是学术论文呢?我们在谈起学术论文的时候往往把它与散文来比较。中文系的学生特别擅长写文采飞扬的散文,所以在写学年论文的时候总是忍不住舞一番文,弄一番墨,喜欢按散文的方式来写论文。这是不行的。散文与论文不一样,用比较简单的话说就是:散文是以情动人,论文是以理服人;散文重在文采,论文重在论证。假如你交上来的论文感动得我泪流满面,我会告诉你,你的文章写得真好,但论文不及格。
二、步骤
大致知道了论文是讲论证的,那么我们就有了一个对论文的大体认识。现在我们开始来学习做一篇论文。
做论文都包括哪些步骤呢?说起来,这些步骤都挺简单的,一说出来大家一定觉得特别熟悉。我们首先应该确定一个大致的范围,搜集一些资料,然后到一个合适的角度,也就是出一个问题,对材料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一篇论文就好了。
这么一说,仿佛论文很好做似的。其实真正一涉及到具体的工作时,很多问题都会出现的。就初做论文而言,是知易行难的。就好像我们告诉一个对电脑一窍不通的人说,电脑很好操作的,第一步,插上电源,第二步,开机,第三步,用鼠标点击程序,第四步,关机。但你让他操作试试,他可能连开关在哪都不着。
我们还是一步步来。
首先看搜集资料。
搜集资料是为了写出一篇论文来,这么说是不错的,但还不完全,搜集资料其实是分两步的。最初的搜集资料是为了确定一个题目,这个题目当然只是一个大致的方向。比如对晚唐诗感兴趣,觉得晚唐诗风的转变很有趣,那么我就去看晚唐的诗人。再比如对上海三十年代文学感兴趣,那么就去有关资料。这时收集资料是泛泛地看,泛泛地读,只是在一大片田野里信马由缰。方向还不明确。怎样算方向明确了呢?就是到一个合适的题目。有了合适的题目,就有了明确的论文方向。有的同学说,老师,你给我一个题目好不好?这样我可以有一个明确的方向,自己挺难的。对于这样的请求,我会
一概拒绝,因为题目是学术训练必不可少的一步。不学会这一步,下面的事情免谈。
从学术论文的标准来看,这个资料搜集工作时间是很长的,要阅读大量资料,对这些资料形成一个较为全面的把握,才会有一个大致明确的方向,到一个合适的题目。但一般来说,大三的学生还很难做到这一点,所以我们不妨把这个工作简化一下,向同学们介绍一下搜集资料题目的技巧。
写论文要考虑两个方面的因素:篇幅、观点。大三的学年论文一般要求6000-8000字,这实际是一篇规模比较小的论文,因此,假如我们一个很宏观的题目,比如中国文学现代性的演变,
晚唐诗风的转变,西马的意识形态理论概述这样的题目就根本没办法做,必须把规模缩小。论文还有一个基本要求是要有自己的见解,别人说过的话就不要再说了,要说别人没说过的话。初写论文的同学很习惯地把教科书上的观点搬下来放在自己的文章里,认为这样比较有底。但论文要求是有新见解。如果你把一堆教科书上的话拿过来,用自己的话再改装一遍,依然没有自己的见解。有的同学看到这儿会觉得这并不是一个困难啊,我把别人的观点拿过来,批评一下,然后提出自己的观点不就成了吗?但是论文不是表态。前面我特别的强调,论文是要论证的,没有论证就不是论文。写论文仅仅有表态是不够的,必须整篇文章都围绕着你的观点进行论证。这么说的潜在意思是,既然要论证一下观点,那么就只能是比较小的规模,否则,论证的逻辑链条就是很粗糙的,站不住脚的,本身就是需要证明的。比如我遇到一个同学交给我一篇论文,写文学与动漫的关系,他写道,“动漫与文学都是美
的表现。那什么是美呢?美的定义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美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的表现;美的事物和现象总是形象的、具体的,都要通过一定的物质材料所构成的外在形式表现出来。而动漫与文学完全具备了美的这三点特性。”这基本上是把教科书的定义搬下来了,都是那种大致说说很对,但对论证来讲又隔得太远,基本上只是表了一个态,说动漫和文学有一些相同之处。这就像说,人是一种动物,猫也是一种动物,所以人与猫是有关系的。人是物质的,树是物质的,所以人与树也是有关系的。但对到底以何种方式相关的,却根本没有触及。
我们要论证一个观点,论证的逻辑层次必须是紧密的,有明确的因果关系,有明确的逻辑线索,不能脱节。假如你的结论很正确,大家都同意,但你的论证过程说服不了别人,你的论文也不算成功。所以我上面说的篇幅、见解是两个联系非常紧密的方面。一旦你注意到了这两个方面,你就不会再写动漫与文学关系之类的论文,这种论文用来进行论证的每一步都是需要论证的。这么一说,同学们同样会产生一个疑惑:像宏观研究的文章是不是就不可以做了呢?不是的。宏观研究同样是可以做的,但不是一篇学年论文容纳得下的。所以还是避开这样的题目为好。如果你一定要做动漫,你可以实际地研究宫岂俊的动漫,这就把问题缩小了很多。而且也不要对宫岂俊的漫画什么都说到,要到一个具体的点深入下去,这样才能发掘出新意来。假如你只是对宫岂俊的动漫内容做了一个分类,并且举了一大堆例证,我说这挺有意思的,对我这个对动漫一点都不了解的人来说挺长知识的,但别人也可以告诉我这些东西,你自己独特的观点在哪?
有了上面这些考虑,我们在搜集资料题目的时候就会明确得多。那些大的题目就不要了,要一个小题目。一般来说,我会建议同学们去研究一个作家的某个特点,一个理论家的一个具体观点,这样做可以把问题说得比较深入。
以上讲的是初步的资料搜集,这是学术方面的考虑。接下来的资料搜集是一个实际的考虑。有了一个题目,我们搜集资料时就有了一个比较明确的目的,但并不等于这个题目就不用变了。这时要注意一个实际资料的限制,有的想法很好,也是可做的一个题目,但是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很少,或者有一些研究,但我们能到的资料很少,那么做这个题目就很难,几乎不可做。对一个成熟的学者而言,没有多少资料,很少有研究者关注到的题目恰恰是一个很有挑战性的题目,因为他可以通过其他的资料进行论证,可以开拓一个新领域,但一个初学者却没有这样的能力。那么对一个做学年论文的大三学生来说,多大的资料范围是合适的呢?我认为对一个作家、一个理论问题有大约6-8本研究的书是比较合适的,10本以上就多了,大三学生没有时间、也没有能力去读那么多的书。少于5本也不合适,因为这些书里的内容不见得与你要研究的问题关系密切,你从这些书里得到的启发比较少,那么你的思路就会打不开。
教师从搜集资料开始就应该站在学生身边,不断地对学生的想法进行调整,而且这种调整应该是启发式的,而不是断言式的,应该让学生自然地得出结论,而不是直接告诉他这样做不行,却不给出理由。也不应该越厨代疱,直接告诉学生一个题目,然后把大体的提纲列出来,让他照着写。只有他自
己去体验,在不断的失败中到一条出路,写出的论文才能全部化为他自己的体会。一般来说,一个学生在练习过2-3篇论文后就大体学会了论文怎样写。
搜集资料是一个最基础的学术训练,一般来说,要经过3-4个月的时间才会到一个合适的题目,并围绕这个题目到较充分的资料。下面我们就进入正式写作阶段。
到一个题目后,学生对资料进行解读,形成一个观点,会列一个大约500字的提纲。有了这个提纲后,教师和学生就围绕着这个提纲进行讨论,教师的角是对提纲进行质疑性的提问。一个教师可能不懂学生写的内容,但是可以沿着学生的逻辑走下去,在容易产生疑问的地方进行提问。教师之所以在学术能够指导学生,知识积累是一方面,对学术逻辑的体会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在哪些地方能够说得通,哪些地方说不通,这是学术真正要训练的东西。学术的逻辑不是形式逻辑,也不是某种理论包打天下,而是由大量的体会组成的,这些体会融为一个整体,但很难把这些体会抽象地介绍出来,只能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传授。
提交初稿。将搜集到的资料安排妥当,这就形成了一个初稿。到了初稿阶段,就要告诉同学们学术论文必备的学术规范。最重要的学术规范就是引用的问题。一篇学术论文不太可能不引用别人的观点。引用的地方就一定指出来,如果没有指出来,就违反了学术规范。这里要提醒大家做好一个细节,就是记清自己引用文献的出处。经常看到同学写完一个初稿,但在定稿的过程中却不到自己引用的文
献出自哪里,结果又费了很大精力去查证。其实我们只要稍微注意一下就可以养成这个良好习惯:摘录时记清出处。
写论文的思路应该是这样的:在大量搜集资料、解读资料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见解。所谓形成自己的见解,就是沿着一个具体的角度切入,以点带面(材料)。让材料围绕着这个角度形成一个整体。论文最忌讳的就是面面俱到,各个方面都介绍。在写作的时候,先指出别人对这个问题是怎样看的,他们的观点是什么,不能用两三句话就交待了事,要说清楚别人的论证逻辑是什么。冯友兰先生很恰当地描绘说,这叫“照着说”。照着说得不走样儿,就把这件事的来龙去脉讲得清楚了,一个问题的轮廓就大致出来了。这时你再指出,这些观点在分析这个问题时还有哪些没有说好的地方,哪些没说透,这里就是你的论文要发挥的地方。冯友兰说,这叫“接着说”。接着说,就是学术出新的地方。
当然对于大三的学生来说,充分全面的读懂别人的观点也是有难度的,能做到“照着说”而不走样儿,已经是比较难得了。所以在写学年论文的时候,能够沿着一个角度把问题理清楚已经是一篇优秀学年论文了。说实话,这里就没有太多的东西好说的了。这里就不能讲太多的道理,最好的方式是举很多例证,说明论文应该这样写,但这就应该编一个集子,专门对同学们的论文做一个点评。
最后定稿。定稿,就是内容通过指导老师的认定,按照学术论文的格式整理好。到这时,一篇学年论文算是完成了。
三、我最后再总结一下我的观点:
1、论文讲论证;
2、要有自己的见解;
3、沿着具体角度切入(与2说的是一件事);
4、注意学术规范。
有同学认为这种按部就班的写法太八股气,我同意这个看法。我们写一篇学术论文是对现在学术研究方法的演习和体会,这种有些八股的写法就是当前学术论文的写法。当然有更好的写法。前辈学人的学术论文如果按现在的观点看可能大多是不合格的,但我们现在的学术水平照前辈学人差得太多。其实现在也有学术论文的另外写法,只是不占主流。比如老朱写《本雅明》,很有深度。这是对当前的学术论文写法非常熟悉之后才写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