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闪耀着朴素的大公无私的思想光辉的话,不是近代和现代人说的,而是九百年前范仲淹说的。
范仲淹是宋朝名臣,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正是范仲淹一生的写照。他抛下家室与韩琦一起镇守陕西,屡次击退了西夏、契丹的侵略,保卫了国家的安全;在那"长烟落日孤城闭"的荒山野岭上,他也曾想过家,沉吟过"浊酒一杯家万里"的诗句,然而他想到"燕然未勒归无计",就在那里餐风饮露度过了半辈子。是啊!"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呢?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它抒发了有志之士为祖国的领土完整和繁荣富强,为拯救人民的疾苦而奋斗的慷慨感情,它激励了无数的人为国捐躯。
文天祥在元军兵临城下时,明知前去谈判凶多吉少,考虑到"国事至此",就"不得爱身"了。他置个人生死于度外,几度挣脱元军魔掌,以期重整旗鼓,为国雪耻。临死时还一心要挽救祖国。他在《指南录后序》中发誓:"生不能救国难,死犹为厉鬼以击贼",还在一首诗中发出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慷慨悲歌。这不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吗?
在我们的民族解放斗争中,忧国忧民的志士更是浩如烟海了。无数的革命先烈英勇斗争,以鲜血染红红旗,目的是"天下之乐"。斗争的幸存者,当他们看到革命胜利,人民翻身了,感到无比欣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更是"后天下之乐而乐",他们还为了祖国人民进一步的"乐"――实现四化,正在"老骥伏枥",真是"烈士墓年,壮心未已"呀!
要"后天下之乐而乐",必然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只有行"先天下之忧而忧",才能"后天下之乐而乐"。苏联著名的教育家加里宁说过,要成为自己幸福的匠人和创造者,就必须先成为全体工人和农民幸福的匠人和创造者。当他成为全体工人和农民幸福的匠人和创造者时,他便成了自己幸福的创造者。此话正是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具体解说。
我们这些小青年,高中刚毕业,对幸福充满了憧憬和向往。要获得真正的幸福,就必须投身到为人民服务、建设和保卫祖国的洪流中去,吃苦耐劳;在临终的时候,想到自己没有庸庸碌碌地虚度年华,为祖国的四化事业做出了一定贡献时,就会感到自豪,感到幸福。
现在有些人对"幸福"的理解,只囿于一己之利,报考大学"一不出省,二不渡江,三不过河",丝毫也没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打算。这种人最后只会到处碰壁,其"幸福"是最渺茫的,对社会不能有所裨益,甚至成为社会的蛀虫。我劝告这种人,"男儿西北有神州,莫滴水西桥畔泪","当死于过野,以马革裹尸还葬尔,何能卧床上死在儿女手中邪?"千万别做得比古人送差!
唐代诗人高适说过:"男儿本自重横行",主张有志男儿要为国效劳,奔走四方。有出息的前人尚能如此,更何况社会主义时代的青年呢?我们应赋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新时代的思想内容,胸怀祖国,放眼世界,树立公而忘私的世界观,投身四化建设,为人民,为祖国,奉献毕生的力量。篇二:议论文的50条经典素材
1,孔子:身为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他提出积极用世,以礼乐治国的政治主张,并亲自带领门人周游列国,宣扬自己的政治思想。他桃李满天下,"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他提出的教学相长,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等教学原则方法,至今都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理论指导。(教育、执著)
2,孟子主张行仁政而王天下的孟子,主张王道,反对霸道,提出了"保民而王""省刑罚,薄税敛""制民之产"的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是孟子政治思想的精髓。他清楚地告诉后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舍生取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他的文章气势磅礴,雄辩滔滔,而又生动形象。(读书)
3,勾践:勾践自从被夫差打败之后,时刻不忘会稽之耻,日日卧枯薪尝苦胆,反躬自问:"汝忘会稽之耻邪?"他重用范蠡、文种等贤人,经过"十年生聚,又十年教训",使越国国力渐渐恢复起来,并一举将吴国灭亡,实现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大逆转。(忍耐)
4,项羽:尽管有"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气概,势力也远远大于刘邦,但他"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骄傲自大,刚愎自用,事事但凭一己之勇,不肯听从部下的意见,以致许多有才能的人如陈平、韩信、英布等,都离楚归汉,甚至连他唯一的谋臣范增也被逼走,最终只落得个四面楚歌,兵败垓下,自刎而死,连尸首也被人分成五份用以邀功的悲惨结局。(谦虚)
5,司马迁:刚正不阿,因为替李陵辩护,触怒了汉武帝,被处以宫刑。面对人生的奇耻大辱,他没有悲观绝望,而是把屈辱当作鞭子发奋著书,终于完成了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学巨著《史记》,完成了他"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愿望。(坚强、耐挫)
6,庄子:在"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的黑暗社会中,他梦想自己化蝶,超脱丑恶的尘世。他主张"无为而治",任其自然。他的文章想象丰富,汪洋恣肆,变幻奇妙,寓哲理于形象之中。《逍遥游》借大鹏与学鸠的故事,告诉我们万物皆有所待的道理;《庖丁解牛》的故事,提出了避开一切矛盾的养身处世之道;《秋水》以何伯与海神的故事,阐述了事物的大小、贵贱、是非都是相对的道理......(读书)
指南录 8,诸葛亮:智慧与忠诚的化身,他本来只是一个"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的布衣之士,为报答刘备"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为帮助刘备完成"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宏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才华横溢,"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他命运悲壮,"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忠诚)
9,陶渊明:东晋诗人陶渊明不为"五斗米而折腰",毅然辞官回乡,过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田园生活,独享那一份"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淡与洒脱,实现了"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的理想。(骨气、淡泊名利)
10;秦始皇:他滥用民力,焚书坑儒,人人都骂他是暴君,"孟姜女哭断长城"是人们发泄对他的愤恨。但他又统一了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统一。他还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为华夏文明的发展做出卓越的贡献。
11,李世民:他能充分认识到"君为舟,民为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与民休息。
他任人为贤,虚心纳谏,把魏征当作自己施政的镜子,才创造了"贞观之治"的大唐盛世。 12,李白:潇洒任情的青莲居士,他那"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自信,他那"俱怀逸兴壮思非,欲上青天揽明月"的抱负,他那"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执著,成就了他"绣口一吐,便是半个胜唐""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美誉。(读书)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