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文言文一轮复习——文言实词(111-120)
111、致
【词义推导】
“致”的本义是“给予,送给,献出”。引申出“导致”。
【词义例释】
(1)动词
①送达
宁南南下,皖帅欲结欢宁南,致敬亭于幕府。(《柳敬亭传》)
——宁南伯左良玉南下,安徽统帅想要结交讨好他,就把柳敬亭送到了他的军中。
②表达
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屈原列传》)
——他思念国君,振兴楚国,想要挽救危局使国家富强起来的意愿,在一篇文章中多次表露出来。
③招来
致食客三千人。(《信陵君窃符救赵》)
——招来三千食客。
④取得,得到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
——家中贫穷,没有办法得到书来看。
⑤到,达到
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过秦论》)
——然而秦凭借着小小的土地,达到了万乘兵车的实力。
⑥使,致使,导致
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孔雀东南飞》)
——她的品行没有偏差,哪里料想却使您不喜欢呢?
(2)名词,意态,情趣
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矣。(《芙蕖》)
——这样我在花没有开放的时候,就已经先享受到无穷的优雅情趣了。
(3)形容词,精细
案其狱,皆文致不可得反。(《汉书·严延年传》)
——检查他裁断的案件,都文理致密,不可推翻。
(4)副词,尽,极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张衡传》)
——张衡擅长研制机械巧妙的东西,特别在天文阴阳历法的研究方面极尽心思。   
【成语助记】
格物致知:格:推究;致:求得。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专心致志:致:尽,极;志:意志。把心思全放在上面。形容一心一意,聚精会神。
淋漓尽致:淋漓:形容湿淋淋往下滴,比喻尽情,酣畅;尽致:达到极点。形容文章或说话表达得非常充分、透彻,或非常痛快。也指暴露的彻底。
其他如:格物致知 学以致用
【迁移练习】
齐王欲致(  )天下之士,致(  )千金以晏子。晏子致(  )诚于天下豪杰。豪杰中有一人自小家贫,无从致(  )书以观,而思维精巧,尤致(  )思于天文阴阳历算,为晏子之诚所感,前往晏子处。两人席谈,方觉其致(  )一也,甚欢。
【练习答案】
齐王欲致(招纳,引来)天下之士,致(送给)千金以晏子。晏子致(表达)诚于天下豪杰。豪杰中有一人自小家贫,无从致(得到)书以观,而思维精巧,尤致(最,极)思于天文阴阳历算,为晏子之诚所感,前往晏子处。两人席谈,方觉其致(情趣,意志)一也,甚欢。
【高考链接】
(2018·江苏卷)古之人往往于旧治之所三致意焉     致:表达
(2016·全国卷Ⅱ)陛下享国久长,自由敬德所致  致:招致,招来
(2016·山东卷)三王不同服而王,非以服致诸侯也  致:招致,招来   
112、质
【词义推导】
“质”的基本意义有两个:一是“抵押”;一是“本质,本体”。事物的“本质”是“朴实”“正直”的。由“正,正直”义引申出“向别人求正,以定是非”,要“向别人求正”自然是需要“询问,责问”的。
【词义例释】
(l)动词
①抵押,作抵押品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触龙说赵太后》)
——于是替长安君准备了一百辆车,到齐国去做人质。
②询问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送东阳马生序》)
——我站着陪侍在老师的跟前,提出疑难,询问道理。
(2)名词
①抵押品。指作为保证的人或物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触龙说赵太后》)
——一定要以长安君为人质,救兵才能派出。
②本质,资质
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送东阳马生序》)
——不是天生资质低下,就是心思不如我专注罢了。
③质地,底子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永州的野外出产一种奇异的蛇,周身黑,上面有白的花纹。
④通“贽”,古时初次拜见尊长时所送的礼物,见面礼
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屈原列传》)
——就命令张仪假装离开秦国,把丰厚的礼物献给楚王,表示愿意事奉楚国。
⑤通“鑕”,刑具,杀人时作垫用的砧板
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廉颇蔺相如列传》)
——您不如赤膊伏在斧鑕上向大王请罪,那还许侥幸能够免罪。
(3)形容词,质朴
本之《书》,以求其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根据《尚书》来寻求文章的朴实。
(4)副词,正,刚刚
质明,避哨竹林中。(《〈指南录〉后序》)
——天刚亮的时候,在竹林中躲避哨兵。
【成语助记】
文质彬彬:文:文采;质:实质;彬彬:形容配合适当。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后形容人文雅有礼貌。
质疑问难:质:提出。提出疑难,请教别人或一起讨论。
质而不野:质:朴素,单纯;野:粗俗。质朴而不粗俗。
其他如:兰质蕙心  玉质金相天生丽质  质而不俚
【迁移练习】
屈原借《离骚》“唯昭质(  )其犹未亏”表忠,而秦使离间计,令人厚币委质()事楚,使楚太子赴秦为质(  )。屈原力谏,而子兰肉袒伏斧质(  )请罪于楚王,谗之。楚王怒,质(  )屈原,后逐于江滨。此地有蛇,黑质(  )而白章,屈原以之为药,医百姓之患。
【练习答案】
屈原借《离骚》“唯昭质(本质)其犹未亏”表忠,而秦使离间计,令人厚币委质(通“贽”,见面礼)事楚,使楚太子赴秦为质(人质)。屈原力谏,而子兰肉袒伏斧质(杀人时作垫
用的砧板)请罪于楚王,谗之。楚王怒,质(质问)屈原,后逐于江滨。此地有蛇,黑质(质地,底子)而白章,屈原以之为药,医百姓之患。
【高考链接】
(2017·江苏卷)性质直,不饰容止 质:质朴
(2016·全国卷Ⅰ)公亮质之曰:“锡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  质:质问
113、治
【词义推导】
“治”的本义是“治水”。引申出一般“处理,进行某项工作”,处理国家大事是“治理”;处理病人是“”;处理坏人是“惩治”。其它情况依此法译之。还引申出“治理好的”,特指国家太平。
【词义例释】
(1)动词
①治理,管理
故治国无法则乱。(《察今》)
——所以治理国家没有法令制度就会混乱。
②整治,训练
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赤壁之战》)
——现在训练了八十万水军,正要和您在东吴会战。
③整理
于是约车治装,载券契而行。(《冯谖客孟尝君》)
——于是准备车辆,整理行装,装好债券契约就出发了。
④医治
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扁鹊见蔡桓公》)
——您有病,在皮肤的纹理里,如果不一致,恐怕会更厉害。
⑤对付,抵御
同心一意,共治曹操。(《赤壁之战》)
——同心协力,共同对付曹操。
⑥惩处,处置
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出师表》)
——不能完成任务,就请惩治我的罪过,来告慰先帝在天之灵。
(2)形容词,太平,,与“乱”相对
文武并用,垂拱而治。(《谏太宗十思疏》)
——文臣武将都能得到任用,君王垂衣拱手就可以达到天下太平了。
【成语助记】
励精图治:励:奋勉;图:设法;治:治理好国家。振奋精神,想办法治理好国家。
垂拱而治:垂拱:垂衣拱手,形容毫不费力;治:平安。古时比喻统治者不做什么,却能使天下太平。多用作称颂帝王无为而治。
长治久安:治:太平;安:。形容国家长期、巩固。作宾语、定语,形容社会长期安宁。
其他如:治国安邦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不治之症无为而治
【迁移练习】
曹操有疾,久治(  )不愈。受人诟病,因其挟天子以令诸侯,孙权、刘备等共治(  )之,于危急之中以义治(  )天下,以求文武并用,垂拱而治(  )。
【练习答案】指南录
曹操有疾,久治(医治)不愈。受人诟病,因其挟天子以令诸侯,孙权、刘备等共治(对付)之,于危急之中以义治(治理)天下,以求文武并用,垂拱而治(与“乱”相对,特指国
家治理得好,太平)。
【高考链接】
(2019·全国卷Ⅰ)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  治:治理,管理。与“平”连用,表示官吏治理政事的功绩
(2018·全国卷Ⅲ)前尹以刻深为治,纯礼曰:“宽猛相济,圣人之训。”  治:治政之策
(2017·全国卷Ⅲ)治兵有制,名虽不同  治:治理,管理
(2017·江苏卷)年二十九,始颛治经术  治:研究
114、诸
【词义推导】
“诸”有两个意义:一是“众多,各个”;一是“之于”。
【词义例释】
(1)形容词,众
婉贞于是率诸少年结束而出。(《冯婉贞》)
——冯婉贞于是带领众少年整理好行装出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