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你对测试的理解
我觉得不管是⾃研产品还是其他产品,测试⼈员都要参加需求评审的会议,⼀⽅⾯,便于了解需求进⽽更好地开展之后的测试⼯作,另⼀⽅⾯测试⼈员往往是从⽤户考虑居多,更加能够从客户的⾓度提出符合实际的建议
2 制定测试计划
待需求最终确定下来,则可以开始制定评测⽅案,
确认测试⽬标,测试范围,测试⽅法,测试策略,资源安排,风险评估等
3 测试⽤例设计
待测试计划拟定以后,可开始进⾏⽤例设计,⼀般先使⽤思维导图整理⼤概框架,在使⽤测试⽤例管理⼯具,按照功能模块,使⽤场景进⾏设计
记住我4 测试⽤例评审
因为⼀个⼈的思想是有局限性的,待⽤例设计好之后,最好项⽬组的所有⼈员都参与⽤例评审,以便查漏补缺,尽可能使⽤例覆盖更全⾯
5 冒烟测试:
待研发⼈员提交版本后,测试⼈员便可以进⾏冒烟测试,当然,冒烟测试的⽤例要提前选好
6 ⼀轮测试
待冒烟测试通过。则可以开始执⾏度⼀轮的测试,发现的bug使⽤缺陷管理⼯具(如jira、resmine、禅
道等)记录下来
7 N轮测试:
如果有必要,可以进⾏第⼆轮,第三轮,第N轮的测试
8 回归测试:
待研发⼈员吧本次序修复的bug都修复完成后,即可进⾏回归测试,主要验证缺陷是否真的修复,知否会影响现有系统的使⽤
9 之后就可以开始撰写测试报告、⽤户⼿册等相关⽂档,测试报告会反应本次测试的⽬标,范围,对象,执⾏过程即结论和风险分析
总结了⼀下,⼤概流程就是这样的:
需求评审(有开发⼈员,产品经理,测试⼈员,项⽬经理)->需求确定(出⼀份确定的需求⽂档)->开发设计⽂档(开发⼈员在开始写代码前就能输出设计⽂档)->制定测试计划,写出测试⽤例->发给开发⼈员和测试经理看看(⾮正式的评审⽤例)->接到测试版本(可能测试的代码通过冒烟测试的代码)->执⾏测试⽤例(中间可能会补充⽤例)->提交bug(有些bug需要开发⼈员的确定(严重级
别的,或突然发现的在测试⽤例范围之外的,难以重现的),有些可以直接写到TD(Test Director 相当于禅道))->开发⼈员修改(可以在测试过程中快速的修改)->回归测试(可能⼜会发现新问题,再按流程开始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