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urse Education Research
课程教育研究2021年第19期
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中国有很多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延续了下来,后人也可以有效继承。我国教育事业也将优秀的传统文化渗透到实践教学中,在推动了现代社会事业发展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了人们的思想,促成了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可以通过开展不同形式的文化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从而领略到传统文化思想的精髓,习得优秀的文化精神。
一、优秀传统文化与学前教育概述(一)优秀传统文化
所谓文化,其广义上的解释是指人类促使社会进步发展的过程,累积和创造出来的精神与物质财富的综合统称;在狭义的解释里,文化主要是指该社会意识形态下其衍生的制度和组织机构。中华民族经历了千年的风雨洗礼和不断交替的时代筛选,是具备有专属于中华特的民族风貌和民族特质的文化,其概念中包含有大量的独属于中华民族特有的中国文学艺术、优秀的文学经典、华夏人文风俗、语言文字以及思想道德等,是我国文化遗留精髓产物的代称。伴随着时代的进步与更替,我国的传统文化也在不断进步与发展,它被赋予了附有时代发展特的丰富内涵和内容,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的,关于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的思想观念、人文的精神、道德和规范,就必须要与时代相结合,紧随着时代来创新,这为社会各界该如何继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有理的科学指导依据。(二)
学前教育
一直以来学前教育单纯地被认为是教育工作者一方的工作,事实上,学前教育包含了家与学校两个部分,家长与教育工作者是学前教育共同协作的关系,二者共同通过科学系统的手段,利用各种方法、实物,一起来完成对于学前儿童大脑的有益刺激,促使其大脑各个功能都得到完善发展。学前教育作为基础教育中最基础的环节,在整个教育体系里是必不可少、不可或缺的奠基石。
20世纪80年代以来,多数的国家尤其是发展良好的国家都很重视学前教育的发展,视其为基础中的重要基础,推进其发展的过程中,人们通过其与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理论的有效结合,有效推动了学前教育的良好发展。目前,学前教育的发展也逐渐成为我国关于教育事业进步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关注焦点。
(三)优秀传统文化与学前教育的关系
在这个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必然离不开高水平素质人才的输入和支持,并且伴随着这些高素质人才需求量的急进增加,人才的竞争呈现了日渐激烈趋势,这也迫切要求教育事业要加快教育改革创新的步伐。“良好素质的培养要从娃娃抓起”这个理念已经成为广大众的共识。由历史逐渐演变和传承的优秀传统文化里囊括了礼、义、仁、智等一系列为人之根本的道德规范准则,而科学有效的学前教育就有助于学前儿童高品质的综合素养形成。所以我们要有意识地利用优秀的传统文化,来引导和培养学
前儿童的良好生活习惯和综合品质,使其受益终生。
二、学前教育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价值
历史遗留的文化遗产的特殊作用和魅力,只有其在被不断传承与发展创新中,才能更好地展现出来,在文化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其本身特性,对人依赖性特别强,学生作为传统文化和未来优秀人才的储备军,接受文化教育是必要的。学前教育作为教育的第一步,是培养学生认识世界的关键阶段,将博大精深的优秀中华文化引入其中,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也可以让学生对于传统文化有更深刻的理解,知晓传统文化的内涵与魅力。与此同时,作为教育主导者的教师,不仅要知道传统文化存在的重要性,还要明白其传播的重要性,更要懂
学前教育教学中如何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李嘉莹
(鹤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黑龙江鹤岗154100)
【摘要】近年来,国学文化教育脱颖而出,并且成为了教育部门关注的重点,大力倡导发展传统文化宣传和进行素质教育。如何把传统的民族文化之精华恰如其分地融合到学前教育教学工作中去,来实现文化的深度融合和高度发展,成为学前教育工作者的必修课。学前教育是学生最开始接触社会接受
的初级文化教育,也是学生认识世界和了解社会的重要阶段。教育体制改革客观地要求学前教育必须将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引入教学之中,这也必将是未来教育事业发展的趋势,也与我国当下的教育事业宏观发展相契合。当前,学前教育供不应求,很多幼儿园都需要提前下“定单”。值得一提的是,现在缺的不是幼儿教师,是缺少高素质的幼儿教师,要有一定的专业实践能力,要有广博的传统文化素养。随着中国在国际地位的提升,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将成为一个专业幼儿教师的必备技能。
【关键词】学前教育传统文化渗透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21)19-0011-02
教育·前沿
11
··
课程教育研究Course Education Research2021年第19期
得如何更好去传播,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才能有效地去教授传统文化知识,同时,教学方法也应该要不断完善变化,教师只有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跟紧时代步伐,制定符合该
时代学生志趣的教学模式,才能更好地让学生在学习传统文化中获得有意义的收获。我国的文化资源是很丰富的,这些资源里的经典著作,引导学生阅读或者给幼儿朗读经典,不仅可以激发其对于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让他们感受文化的魅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这也从一个侧面有效提高幼儿的文化鉴赏能力,认识到传统文化对时代发展的价值与意义。
例如,我国最主要的传统节日春节,它不仅是一个节日,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其在我国民间生活之中影响力巨大,家家户户都非常重视,春节习俗可以说是我国传统文化最具体化的展现。在教师实际的教学操作过程中,应该注意传统文化潜移默化的渗透,可以引入问题式教学,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通过有益的引导让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培养起思维的发散能力和主动思考的能力。比如,春节为什么要吃饺子,为什么要放鞭炮,为什么要贴春联等等。通过教师的综合讲解,不断强化传统文化概念在学生中的记忆,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内在涵义的理解和认知,并激发其爱国主义情怀。
三、学前教育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一)利用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渗透学前教育教学
五千多年中华历史文化是丰富的,其在不同时代洗礼之下不断传承和发展,逐渐形成了内容与形式丰富多样的中华特文化体系。我国有56个民族,其中的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特文化,里面包含了各民族精神内涵,这些丰富文化素材资源,就是学前教育教学中最完美的素材。纵观华夏民族的历史发展,
交流与包容一直是华夏民族发展的基础,民族间文化不断地进行了相互渗透,促使了有效创新的产生,最终,依靠着这些形成了具有多样民族特的中华传统文化。学前教育的阶段中,可以将这些丰富文化素材运用有效的教学手段,渗透到其中。多样的、丰富的学前教育素材,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讲解各民族的传统习俗知识,让学生知道各民族文化和习惯差异性,能使他们学会尊重不同的民族文化,也可以引导学生之间进行相互交流,和同伴进行知识的交换,从而实现思想教育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的双重效果。
有一篇名为《好看的衣服》的文章,该文教学目标旨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多种民族服饰因为其文化的不同,分别具有其特有的特,展示民族文化的差异和多样,同时,也强调文化之间应该要具有互相的包容性。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特,他们的服装、生活方式等都存在着差异,他们有自己本民族的信仰。在民族文化的渗透学习中,学生可以有效地增长传统知识和民族文化见识,也可以有效拓宽自己的文化视野。
(二)积极地开展和参与民间艺术文化活动
民间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历经千年,是经过历史的沉淀与时代发展传承遗留的精华艺术,它是一种很重要的艺术存在形式,有效地反映了社会生活中民众的思想活动。在学前教育教学活动中,通过开展民间艺术活动,可以有效地丰富学前教育教学内容与形式,在这个过
程中,还可以引导幼儿的积极主动性,例如,可以通过编排艺术舞蹈的形式,让幼儿参与其中,从身体上首先进入文化环境中,借助身体的感受,接受传统艺术文化的熏陶,通过不断开展类似的实践活动,促使幼儿不断地学习,可以让幼儿获得更有益的刺激,在传统文化学习中进步得更高效,这类型的教学实践模式,有助于学生艺术涵养的形成。期间,学生可以潜移默化地受到爱国教育,要明确民间艺术和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重要性,让学生思想内涵切实得到不断提升,这是对学前教育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的丰富。比如剪窗花,就是一种能引发学生兴趣的,较好的民间艺术形式,运用不同调的彩纸裁剪出栩栩如生的艺术作品,可以很好地开发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可以习得中国传统剪纸的文化内涵,使学生在学习传统文化中真正体会到其魅力,并且不感觉到枯燥。
四、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论述了传统文化与学前教育的融合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在教学的实践中,应当适当地加入传统文化教育形式,积极主动地实现文化艺术的传承和发扬。因为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一笔丰厚的宝藏,学前教育中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渗透,就是对宝藏的发掘与利用,就可以更好地提升学前教育的教学目标与质量;同时,可以让学生更全面地感知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稳步发展和爱国情怀的不断养成。
如何剪窗花参考文献:
[1]王尚聪.学前教育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J].天津教育(上),2020(10):102-103.
[2]王丽丽.学前教育中培养幼儿传统文化的策略探究[J].新作文:教研,2020(3):2-8.
[3]李潇潇.探索民族文化自信在学前教育国际化中的培养策略[J].文存阅刊,2020(1):164.
[4]沈丽芳.幼儿园主题教学与传统文化的整合与研究[J].孩子天地,2020(1):4,6.
[5]施春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幼儿园课程中的实践研究[J].科教导刊-电子版(上),2020(3):149-150.
作者简介:
李嘉莹(1996年-),女,汉族,天津宝坻人,助教,硕士研究生学历。
教育·前沿
12··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