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离太阳最近的树》一等奖创新教案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
《离太阳最近的树》教学设计
    【教学背景】
    毕淑敏是以中篇小说《昆仑荡》走进文坛的,之后的小说《红处方》《血玲珑》《拯救乳房》《预约死亡》《女心理师》等,赢得了广大读者。她的散文尽管没有小说那么大的影响力,但却以其独特的题材,富有个性的处理方法,鲜活且包含哲思的笔调,在中国当代散文领域,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位置。作家王蒙曾这样评论,他从来未曾见过像毕淑敏那样“规规矩矩的作家走文学之路”。当然,这指的是毕淑敏的人品与文品。而就毕淑敏的文章作法来说,笔者认为她是非常特立独行的,可以说一部有一部的写法,一篇有一篇的技巧。分析她的散文《离太阳最近的树》,可以深切体会到这一特点。
    【教学目标】
    一、引导学生领悟课文思想内容与单元话题的联系,了解《离太阳最近的树》意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
    二、反复阅读课文,分析散文的写作特。
    三、抓住关键词句,明了文章结构。
    【教学重难点】
    《离太阳最近的树》一课的教学重点是记叙文阅读中的整体感知、理清思路,引导学生关注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把保护环境落实到日常行为中去。语文基础知识方面有比喻修辞手法的运用、关键字词的品读、以小见大手法的运用等。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教学重点,课前精心准备,课上帮助学生攻克重点。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方法】
    朗读感悟法,阅读分析法。
    【教学过程】
    导入
    今天,让我们来共同学习《离太阳最近的树》
    活动一:阅读课文 分析内容
    文章在三十年前在西藏阿里当兵开头,写平均海拔5000米的冰峰雪原,遇见倔强地生长于荒漠中的红柳丛,一身铁锈红枝干,一袭风羽般碎叶,夹杂穗样细密花,好一副笑傲高原酷热和缺氧环境的架势。在如此恶劣的生存环境下,红柳作为一丝绿的希望,犹如上帝宝贵的恩赐,象征着积极、阳光、勇敢,隐喻着生命的顽强。这样的开头,读者肯定以为可以猜中下文和结尾,那就是一篇“红柳颂”。行文果然是朝这样的方向引导阅读期待的。
    通过与司务长的对话,点明环境的严酷,部队要砍伐红柳当燃料。“我”非常可惜,问为什么要把这高原上仅有的树砍掉当柴烧,司务长以反问的形式答复“我”,看似咄咄逼人,其实非常实在,“吃饭要烧熟,烧熟要柴火,而柴火就是红柳”。“我”继而强调红柳是有生命的,是高原上稀有的绿,所以不应当简单用作柴火,况且还有汽油,焦炭作为替代。对于“我”的不解,司务长算了一个简单的经济账,“拉一车汽油上山要耗掉两车油,而运一斤
焦炭上来的成本相当于6斤白面,红柳则可以就地取材,而且免费!”答案明白而又无情,不仅使“我”明白了雪域高原上的事理,而且受到了深深的震撼。接着,文章展开了红柳习性特点的描写。通过老兵们的介绍,交代了红柳与高原生态的关系,高原的自然生态,就是得益于红柳才避免了被破坏的命运。
    文中特别写道,“红柳通常昂然立于结实的沙丘之上,它那伸张开的根犹如硕大章鱼的无数脚爪,缠附到沙丘逶迤的边缘”。“我”十分好奇,问老兵,红柳为何不选择待在一个背风的角落,反倒要保持着顶风而立的身姿呢?老兵解释了红柳与沙丘之间的关系,“不是红柳受惠于沙丘,而是沙丘依赖着红柳。没有了这些红柳树,流沙就无法固定住;没有了固住的流沙,沙丘也就无法形成。红柳逐渐成长的过程是正是流沙被固住的过程,从少到多,直至沙山的形成。”所以说“红柳的根有多广,沙山就有多大”。文中的“我”与司务长和老兵的对话,在静止地交代于活动场景之中,目的就是为了突出红柳的形象。
    活动二:小组讨论 抓住文章核心
    文章的中心细节,就是展现红柳在炉膛里被当作柴火熊熊燃烧时的特写镜头:
    “作为好柴薪,红柳的根系仿佛能储存从太阳那里长久吸收的能量,通过黏结砂土压缩起来,一旦被燃烧,则释放出持续不断的热量。红柳根在熊熊的燃烧中保持着盘根错节的形状,仿佛桀鸯不驯的英魂。”
    一直到这里,都非常符合惯常的散文作法,进入读者眼帘的是一篇漂漂亮亮但无甚新意的“红柳颂”,即根据某一物象的特性,与某一人、某人的特性相对应,或比拟,或托物,或象征地展开行文。作为对照,我们可以看看茅盾《白杨礼赞》的写法。也是在高原上,以视物显大症野的写景展开简单的叙事,目的却是为了咏物,也就是对白杨品格的颂赞:
    “那是一种力争上游的树,它的树干和树枝是笔直的。树干通常有一丈多高,笔直挺立,而无旁枝,仿佛经过人工似的。它的丫枝齐齐向上,紧密靠拢,形成一束,也像加过人工似的,因为没有一株向外侧斜生长。它那宽大的叶子更是一律向上生长,没有斜生和倒垂的。它的皮光滑中带有银的晕圈,显淡青。这就是一种虽受北方风雪侵袭且依旧保持倔强挺立的树木。不管它的粗细如何,哪怕只有碗口大小,它都会竭力向上笔直生长,长到一丈、两丈,参天耸立,与西北风抗争着,表现得不屈不挠。”
    以上的叙述,最后的目的则是为了歌颂人,那像白杨一样的北方农民,折磨不了,压迫
不倒,富有极强的生命力,这正是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人们坚强、质本卜,力求上进精神的反映,也是不可缺少的精神。毕淑敏写到这里,好像也没什么两样,眼看就要写成一篇《红柳礼赞》了。另外还有陶铸的《松树的风格》,在这些作品的引领下,这一类型作品可以说蔚为壮观。
    照此思维定势,与红柳相对应的当然是戍边军人,他们在雪域高原,承受着死亡线上的一切考验,换取的是祖国的安宁和人民的安康。他们不就是红柳一样品格的人吗?文章当然可以这么写,但是,如果当真这么写了,那就不过是无数篇这种类型作品中的一篇,多一篇不多,少一篇也不少。
    活动三:发散思维 了解散文写作思路
    作者毕淑敏没有按照常规思路行文,而是笔锋一转,让戍边军人扮演着双重角:他们既是以小我成全大我、以个人侍奉国家的牺牲者;也是砍伐红柳用作燃料、牺牲环境换取个人生存的担责者。这是人类在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所普遍碰到的问题和面临的抉择,尤其是在恶劣偏僻的环境中,总有一些是我们憧憬和向往的。
    然后由于现实的惭愧,人类往往必须做出妥协、这种慰藉与希望的磨灭带着一丝悲情的彩。这命运并非只是红柳的,也同样是人们自己的。他们在雪域高原守卫祖国边陲留下了坚实的脚印,但也为他们的生存让大自然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被挖走红柳的沙丘仿佛被手术摘除眼球的伤员,睁着空洞的眼睑,怒向苍穹”是颂扬?还是批判?还是兼而有之?这种人物形象定位在散文写作中是非常少见的,这纠结于同一体的双重价值取向,悖论之中蕴藏着巨大的张力,也引发了读者深深的思索。
    这种悖论的基础,在于改革开放以来所形成的多层次的社会结构和多元化的价值观念。个人和体,在社会中不再是单一的颜和符号,由于立足点的不同,眼光的不同,可以得出全然不同的结论。反映在文学创作中,就为作者塑造人物、展现主题、表达观点提供了无限可能。
    很显然,作者的兴趣点并不注重于红柳与军人的同质对作者令我们惊讶的还不止这些,她显然无意于让我们对边防军人砍伐红柳的具体事件作具体的是非评价和价值判断。
    表面上看,文章似乎把重心落在了军人们是以个人侍奉国家的牺牲者,同时也是破坏环境换取生存的担责者的矛盾上,但文章的出人意料之处突然出现在全文将结束之时。
毕淑敏散文
    作者的文笔在文章结尾处再次一转,“据最近从阿里回来的人讲,红柳林几乎已灰飞烟灭。夜深人静之时,不禁想到曾经居住在那里的人们,如今何去何从?那曾经被固住的黄沙和扬起的尘土,现又在世界的哪个角落?”这种叙述转折比前面对军人形象的矛盾处理跨度更大,一般散文写作的大模式就是所谓的“形散神不散”,其形,往往可以是人、事、景、物,说开了可以是任何东西,但其神,则往往是某种人格或精神,由它作为聚焦点,把天上地下的万般诸物聚集拢来,集万于一。可此文,显然又超越了散文写作的大模式,读者的思绪,直接被这些话语引领着,蓦然超越了高原、军人、砍伐红柳、砂土流失等具体的人事景物,而是飞向了世界,甚至升腾到太空,高高地俯瞰地球,悲悯于人类的种种行为所加诸大自然的日益严重的恶果,哪怕是那些传统观念所一贯认可的善行也可能带来的恶果。至此,我们才突然明白了作者为什么要用“离太阳最近的树”这样一个貌似科普文题目的句子来做标题,因为文章的核心内容,已经不再是植根于人与人之间,而是关乎人与地球、地球与太阳之间。看似寥寥数语,瞬间打开了一个异乎寻常的远视物显大症野。世界上的关系无论如何错综复杂,都不外乎这么三大关系:人与人,人与世界,人与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