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
第二单元课外诗歌四首鉴赏材料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1.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诗中“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的画面。
峨眉山巍峨耸立,半轮淡淡的秋月悄然悬挂在山头,月亮的影子倒映在平羌江面上,如一块碧玉晶莹可爱,江水流动,月影也随着江水前行。
2.赏析这首诗的前两句。
前两句点明了写作的时间和地点,作者运用了动静结合的写法,不仅描写了月映清江的美景,也暗示了行船之事。
3.“影入平羌江水流”中“影”指什么,本句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有何表达效果?
(1)“影”指月影。(2)皎洁的月影倒映在平羌江面上,江水流动,月影也随着江水前行。(3)该句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
4.有人说“月”是此诗的关键,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试加以说明。
同意,全诗以月为线索,凡咏月处,皆抒发江行思友之情,令人陶醉。
5.这首诗构思精巧,历来为人称道。其精巧之处主要表现在哪里?
连用五个地名构成一种清朗秀美的意境。
6.第二句诗用“入”、“流”两个动词写出了峨眉山月怎样的一种“动”中之景?
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
7.《峨眉山月歌》中连用五个地名,构思精巧,不着痕迹,这五个地名分别是哪里,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1)峨眉山、平羌江、清溪、渝州、三峡。(2)连用五个地名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诗境中无处不渗透着诗人的江行体验和对故乡(朋友)的思念之情。
8.作者在诗歌中描绘了怎样的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在一个秋高气爽、月明朗的夜里,诗人在船上看到峨眉山尖吐出的半圆秋月,从清溪驿顺流而下,月影映在江水之中,像一个好朋友一样,陪伴着诗人。但在从清溪到渝州的途中,月亮总被两岸的高山挡住,使诗人思念不已。诗人借月抒发了离乡江行的思友之情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9.选择一个角度对“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做赏析。
诗人连夜从清溪出发进入岷江,向三峡驶去,用不了多久,就将要到达渝州。作者运用拟人手法,把月亮人格化,并当做亲密的朋友看待,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10.说一下“影入平羌江水流”中“入”“流”的妙处。“入”和“流”两个动词描绘出这样一幅画面: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意境可谓空灵入妙。
11.结合诗句,分析全诗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从“夜发”“下”等词中,可见诗人的意气风发;从“思”可见诗人对家乡及友人的依依惜别情怀。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1.前两句诗人在追忆什么?流露了怎样的感情?
追忆的是往昔与李龟年的交往;流露出来的是对盛世生活的怀念,对国运衰微的现实的无限感慨和自身身世飘零的深切感伤。
2.赏析后两句诗的表现手法及思想感情?
现在正好是江南风景秀美的时候,在这暮春季节再次遇见了您。“落花时节”比喻国运衰微,人生落魄,盛时不再。用江南美景反衬离乱世事和沉沦身世,表达了诗人对开元盛世的无限怀念,对国运衰微的现实的无限感慨,对自身身世飘零的深切感伤。
3.“寻常”“几度”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这两个词语体现了诗人与歌唱家李龟年当年正值人生盛时,同处权贵之家的经历,表达了诗人对于开元盛世的无限怀念。
4.请写出你对“落花时节”的三种理解。
既是明叙相逢的季节,又暗喻唐帝国由盛入衰的局面,作为人生的岁月,两人又到了落花时节的暮年。
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注]①“安史之乱”中长安被攻陷,岑参写作此诗时长安尚未收复。
1.这首诗写了重阳这一中国传统节日,从九日、登高、酒、菊等词语中可以看出。
2.这首诗与孟浩然《过故人庄》都有“菊”这个意象,它有什么不同?
[附]《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不同:岑诗中的菊花盛开在战火纷飞的家乡,表达的是诗人思乡的惆怅和忧国忧民的情怀,寄托着对
和平的渴望;孟诗中的菊花开在环境优美、生活富足的农家小院中,表达了作者对恬静闲适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3.“遥怜”二字别有韵味,请从艺术表现手法以及表达思想情感这两方面加以简析。
作者运用想象,描绘了在战场中开放的故园菊花,表达了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以及对饱经战乱的人民的同情和对和平的渴望。
4.“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是怎样表现的?请简要分析。
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寄托了诗人对国事的忧虑、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和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的渴望。诗人一是直抒其情,“遥怜”一词将诗人对故园的思念和担忧直接表现出来;二是以想像的手法描绘了长安故园纷飞的战火,残垣断壁间丛丛寂寞开放的菊花,以写故园菊来写故园长安,让读者仿佛看到一幅鲜明的战乱图,从而形象地表达诗人对故园的思念和对国事的忧虑。(意对即可)
5.怎样理解“强欲登高去”中的“强”字?
强,是勉强,是不愿为之而又不得不为之的心态体现。
6.作者特别强调思念、怜惜长安故园的菊花,你能说出菊花的深层含义吗?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以“故园菊”代表整个故园长安,这样写,以个别代表一般,显得形象鲜明,具体可感。
7.从本诗中你感受到诗人怎样的情怀?
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战乱中人民疾苦的关切。
8.赏析“强欲登高去”的表达作用。
①首句“登高”二字就紧扣题目中的“九日”,点明了诗文写作的时间。
②“强”字,是不愿为之而又不得不为之的心态体现(长安不仅是故园,更是国家的都城,而它竟被安、史乱军所占领。在这种特定情境之下,诗人就很难有心思去过重阳节,去登高胜赏了),表现了诗人在战乱中的凄清景况。
③“登高去”,表现出强烈的无可奈何的情绪。重阳节大家都喜欢登高,而诗人却说勉强想去登高,透着些凄凉之感。
9.分析“无人送酒来”化用典故的妙处?
巧用陶渊明的典故,写出旅况的凄凉萧瑟,无酒可饮,更无菊可赏,暗寓着题中“行军”的特定环境。
10.赏析“遥怜故园菊”的表达作用。
①“遥”字,是渲染自己和故园长安相隔之远,烘托了诗人深切的思乡之情。
②“怜”字,不仅写出诗人对故乡之菊的眷恋,更写出诗人对故园之菊开在战场上的长长叹息,百般怜惜。
③“故园菊”显得形象鲜明,具体可感。诗人在此选择“菊”这个意象非常自然,再次呼应了题目中的“九日”,又点出“长安故园”,表达深沉的乡情,切时切地,紧扣诗题,也使整首诗渲染上了浓郁的节日气氛。
10.赏析“应傍战场开”的表达作用。
这句是一种想象之辞。扣住诗题中的“行军”二字,突破了单纯的惜花和思乡,寄托着诗人对千万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对国事的忧虑,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取得和平的渴望。
11.请分析本诗最后一句是如何展开想象的?
本诗最后一句,承接前句,是一种想象之辞。本来,对故园菊花,可以有各种各样的想象,诗人别的不写,只是设想它“应傍战场开”,这样的想象扣住诗题中的“行军”二字,结合安史之乱和长安沦陷的时
代特点,写得新巧自然,真实形象,使读者仿佛看到了一幅鲜明的战乱图:长安城中战火纷飞,血染天街,断墙残壁间,一丛丛菊花依然寂寞地开放着。残垣断壁,战血涂地,黄花开在被乱军糟蹋得不成样子的帝都长安可悲可叹。
夜上受降城闻笛(唐)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光。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注释】回乐烽:烽火台名。受降城:因唐太宗亲临该地接受突厥部落投降而闻名。
1.诗中“沙似雪”“月如霜”两个生动的比喻,形象地描绘出边塞怎样的环境特点(环境氛围)?
比喻,写出了边塞荒凉、冷寂的环境。
2.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歌前两句所展现的画面,并用一个词语概括这个画面的特点。
边塞月夜的独特景。举目远眺,蜿蜒数十里的丘陵上耸立着座座高大的烽火台,烽火台下是一片无垠的沙漠,在月光的映照下如同积雪的荒原。近看,高城之外月光皎洁,如同深秋的寒霜。特点:荒凉冷寂。
3.本诗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技巧?
艺术技巧:①诗人采用比喻的修辞,将月下大漠比作白雪,将明月比作严霜,生动而形象地写出了大漠的荒寒和月的凄冷,烘托了人物悲凉的心情,为下文思乡做铺垫;②情景交融:诗的前两句通过写如雪的大漠和如霜的月,交代了环境的凄清与寒苦,为下两句写戍边将士思乡做铺垫。
4.结合全诗内容,简要分析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
诗歌写戍边将士听到芦笛声而引起的思乡之情。(分析)诗歌前两句通过写如雪的大漠和如霜的月,交代了环境的凄清与寒苦,为写戍边将士的思乡奠定了情感基调;后两句则通过写“芦管”声的横空而出,立刻引发了戍边将士思乡、思亲的思想感情。
5.发挥合理的想象和联想,描绘一二句所展现的画面。
表达思念的诗举目远眺,蜿蜒数十里的丘陵上耸立着座座高大的烽火台,回乐峰前的沙漠如同白雪飞舞,烽火台上月光皎洁,如同深秋的寒霜。
6.这首诗被推崇为中唐边塞诗的绝唱,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芦管”发出幽怨的笛声,触动征人“尽望乡”。抒发诗人浓烈的思乡之情。
7.请从修辞的角度对诗歌的前两句进行赏析。
诗人采用比喻的修辞,将月下大漠比作白雪,将明月比作严霜,生动而形象地写出了大漠的荒寒和月的凄冷。
8.尾句中用想象中的特写镜头收束全篇,其中“尽”字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尽”是全部的意思,这一夜所有的边塞将士都在望乡,无人例外,强烈表达了诗人思乡之情的深重和急切。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