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学校信息化建设    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陇县西大街小学信息化2.0整校推进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自2020年4月陕西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项目启动以来,我校按照省市县项目培训要求,在县教体局及进校、教研室指导下,积极开展校本研修培训活动。2020年6月,我校荣幸地被确定为信息化2.0整校推进工作项目市级试点校,在历时近半年的网络研修和线下校本研修活动中,在市县两级项目管理团队和专家团队的指导带动下,学校全面完成了2.0工程的各项培训与考核任务。全校100名教师全体参与,教师学习率100%,平均线上学习时长1200分钟,提交的校本应用考核成果400个(分布在多媒体、混合、智慧三种研修环境下的学情分析、学法指导、教学设计、学业评价四个维度),校本考核参与率100%,校本成果合格率100%,优秀率88%,提交教师反思性报告90份,学校平台发布研修简报4次,开展全校性研修活动8次,17个教研组研修活动各8次,学校信息化管理水平进一步完善,全体教师已形成“人人参与信息化教学、人人都能用信息化资源”的良好氛围,教师应用信息化教学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为进一步推进基层学校信息化队伍建设工作,有效助推即将开始的信息化2.0整县推进工作能
顺利推进,现将我校前期2.0整校推进工作中一些做法总结汇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科学谋划
1.统一思想认识,明确培训目标
学校信息化工作是现代信息社会对基础教育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教育适应时代发展的挑战,通过前期的学习,全体教师深刻认识到信息化2.0整校推进工作虽然是全员教师培训项目,但它却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教师培训,以往我们教师要么只参与集中或者线上的网络研修培训,大部分以提升学科教学能力为主,而信息化2.0是基于信息技术背景下的学科融合培训与教学实践项目,它对教师学科教学理论、学科教学水平、信息技术手段和教师综合素养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培训学习分线上校本平台-------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培训和线下校本考核应用两个层面进行,因为是整校推进,所以每位教师必须“人人过关”,否则学校整校推进工作将会受到影响。统一了教师的认识,使全体教师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并把此项工作看成是与教师个人、学校荣辱与共的大事,再次基础上明确培训学习的目标和意义,确保了2.0整校推进工作在学校顺利开展。
2.成立领导小组,提供组织保障
    2020年6月,市级培训结束之后,学校校长及分管信息技术的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开会研究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项目相关活动开展的时间、内容、形式、成果等细节工作。为有效落实此次项工作,为使所有教师在研修活动中信息技术教学应用能力得到提升,学校成立了由校长为组长的“学校信息化管理团队”和主管教学副校长为组长的“学校信息化整校推进工作专家团队”,下设校级管理员1名、测评员3名以及17个校级研修学习小组。学校信息化管理团队,从宏观上把控信息化校本研修活动整体推进工作;专家团队由学校教务处、电教组以及信息技术应用骨干教师组成,主要从业务以及技术上给与全体教师指导,保证使整校推进工作不走弯路,不走偏路。17个校级信息化研修小组主要由各学科教研组组成,具体从微观上操作落实研修活动的每一个细节工作,以上各小组工作相辅相成、分工明确,齐心协力落实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项目整校推进工作。
    3.明确任务内容,组织分工实施
    在学校信息化管理团队和专家团队的指导下,学校及时召开了信息化2.0整校推进工作启动会,部署了整校推进工作,为全体教师解读了信息化2.0 校本研修实施方案和考核方案,明晰了研修学习任务;教务处结合培训内容将此次提升工程研修活动任务明晰化、具体化,
围绕三种环境和四个维度和30个微能力点及时组织学习,发布学校研修规划及公告、指导教师下载安装“听评课APP”、利用APP创建课程、学习课程,上传自我评估报告、信息化教学设计等实践成果,17个学科教研组充分发挥团队智慧,开展集体备课、集体磨课、集体研讨,从“校本”平台开放到结束,虽然只有短短的15天时间,但我校全体教师克服了时间短、任务重和全体教师平均年龄偏大等困难,积极开展线上学习和线下研修活动,25学时的线上学习和25学时线下研修活动完成率为100%,这为后期校本成果应用考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信息化教学
二、狠抓落实,助力研修
    1.团结一致选点,齐心攻坚克难
为使全体教师顺利通过信息技术提升工程2.0校本应用考核,学校教务处牵头成立了以教务主任为组长的校本研修工作坊,以学科教学为单位成立了语文、数学、综合3个学科研修工作坊,工作坊负责人负责全体教师的线上的学习指导和线下的跟踪指导,针对在校本考核阶段教师微能力申请、成果制作提交等方面的困难,学科工作坊及时精准对接省厅考核方案并结合学校实际,为每位教师提供了个性化的指导与服务。
2.重视监管落实,扎实开展培训
    研修活动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学校合理有效的监管。学校监管人员主要分为两个层面:顶层监管人员为校级主管领导、继续教育辅导员及坊主;基层监管人员为17个教研组长。两个层面的监管人员在工作中各司其责、相互配合,在上下联动的过程中及时有效的解决研修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
  依据学校2020年下半年教学工作安排,先后召开了信息化2.0整校推进工作启动会、校本考核方案解读会、成果制作辅导会、优秀研修案例分享会、学科工作坊业务交流会、学科教研组线下研磨会等多种会议,针对教师学习培训和线下教学实践活动,学校开展有目的地指导与督促,保证了所有教师的此项工作与学校要求步调一致。
3.明确研修主题,有效推进培训
考虑到参培教师对微能力点的理解和选择可能会引起不可预知的后果,经学校管理团队研究决定,由学校以教研组为单位对其所属教师的微能力点进行统一规划,并要求每个教研组在明确了4个微能力点的基础上确定研修主题,分步开展研修活动。各教研组长在明确研
修主题之后,都能积极的带领组员在坊主和校级管理员的指导下开展主题研修活动。通过一步步的推进,打破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瓶颈,让所有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在此次活动中得到提升,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4.精准帮扶到位,确保培训实效
信息化2.0培训工作不同于以往任何培训,它是将前期的理论学习与后期的校本考核相结合来评价教师的培训效果,这种评价方式对一些年纪较大的老师确实有一些困难,针对这一情况,学校一方面加大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校本培训工作,另一方面结合我校实际,为老师们选定了相应的能力考核点,如A1基于技术支持的学情分析、B2微课设计与制作、B7家校交流与合作、B9学生自评与互评活动的组织等,在这些考核点的研修活动中,全体教师熟练掌握EV、喀秋莎等录屏软件制作微课的技术,能利用问卷星、问卷派等信息技术工具进行学情分析并以此改进教学策略,全体教师都能用企业、晓黑板、QQ等软件进行家校交流与互动,并以此提升了我校育人品位。
为了使全体教师人人过关,个个精通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学科教学工作,教务处为全校20名48岁以上教师指定了富有经验的青年帮扶导师,点对点的精准帮扶既保证了校本考核工作
的全面落实,又加速了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深度融合,确保了本次培训工作的实效。
三、打造精品,以点带面
1.以赛促用,全面提升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
积极开展多媒体课件制作、电子白板优质课评选、微课制作等活动,提高教师使用积极性。经过学校的一系列培训和活动,我校教师在各级信息化教学大赛中活动中多次取得佳绩,2020年,我校1人获陕西省微课大赛二等奖,5人获市级信息化教学大赛二等奖,10位教师的微课、创新课堂获县级奖励,两位教师在2020年陇县信息化应用教学大赛中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信息化应用教学能手称号。
2.积极开展网络教研,建设现代化教育教学资源库
一是实现教研管理的网络化。建立 QQ 学科集备,教研组长管理,促进学校教学教研一体化,大力推进学校中心教研组主题教研和年级学科教研组常规教研的双轨运行机制,精准化分析教学问题;二是借力校园局域网 ,建成了学科教学资源库。 加大了网上教研力度,定时开展线上的教研交流研讨活动,如观课评课,主题研讨等,借鉴微课、创客
、翻转课堂、教育云系统等,利用宝鸡教育云平台建立学科教学资源库,促进校内的教师资源互补与共享;三是建设数字化教育资源,响应国家“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和陕西省“人人通综合服务平台”以及“宝鸡市教育云平台”信息化教学推广活动的号召,激发广大教师的智慧,不断生成和共享优质资源。我校积极组织广大教师参加各级的晒课和信息化教学大赛活动活动,并组织教师上传优课资源, 近几年被评为省市级优课的教师有 12人次,被评为省级优课的教师有3 人次,县级优课28人次。
3.搭建研修平台,有效推进学校课程改革步伐。
  信息化2.0整校推进工作激活了我校学科教学资源,也助推了我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我校数学学科“五步---三环”教学模式在交互式电子白板环境中的应用已趋于成熟,2020年12月在多方考察基础上,我校引进了语文“主题阅读”教改实验工作,全体教师在网络与新媒体环境中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线上线下学习研讨活动,随着教改实验的进一步推进,全体教师利用“立小言.教师吧开展网络集体备课、研课、磨课活动,既利用了优质的教育资源,又将网络资源与我校校情相结合,生成了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科教学资源库,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得到了优化,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素养得到了进一步提升,高效轻负的课堂教学改革良好局面在我校已经形成。
四、后期工作设想
 下一步,我校将在全力抓好硬件建设的基础上,以推进信息技术应用为重点,把基础教育教学架构到信息技术教育平台之上,打造成智慧校园,全面提升网络环境下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能力,力争在教育理念先进性、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普及性上作出有益探索。为此,着力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继续加强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加强信息化资源平台空间建设与应用,继续加强技术管理层、骨干应用层和普及运用层的信息技术队伍建设工作,使更多的教师能够熟练进行智慧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构建学科齐全、标准统一、种类丰富的教学资源库和共建共享交互的资源管理平台。加快课程和专业资源的数字化改造,实现学科教案、试题、教学课件的数字化和网络化,整合各类教育资源平台,建设更加完善的学科教学资源库。
2.继续加强交互式电子白板、互动课堂、微课程与资源平台的深度融合。把知识传授放在教室外,知识吸收与掌握放在教室内,实现翻转课堂;以网络研修为平台,继续加强教师校本信息技术培训及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研力度,探究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学设备、教学手段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和规律,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全
面提升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与工作的能力。
3. 继续加大“硬”“软”相通力度,实现校校互通、班班互联、资源共享,推动学校教育信息化纵深发展,提升信息化教学的实践性。建设技术更加先进、扩展性更强、安全性更高的校园网络环境,升级改造学校网络中心机房,更新教室电子白板设备,提高教师用机配置 , 提高网络运行管理各项工作进行现代化改造,构建资源数字化、应用集成化、传播智能化的信息环境,建设可共享的优质校本教育资源库,实现教学教研、管理服务的高度数字化、智能化,全面提升师生的信息素养和应用水平,最终建成优质、安全、绿、人本的信息化校园,为建设智慧学校提供强大支撑。
4 .继续以信息化2.0整校推进工作为契机,积极组织开展师生信息化应用各级各类竞赛。继续以点促面,加大教师梯队培养,让教师在活动中体验信息技术的便捷与高效,在竞赛活动中得到素养的提高,建设一支集技术、智慧为一体的专家型教师队伍,为学校名校内涵发展打造靓丽的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