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古诗三首》导学案 
描写风景的古诗
课题
古诗三首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挑”,借助注释理解“寒山、萧萧”等词语。【语文要素】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山行》。
3.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体会诗中所描绘的秋景以及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感悟诗歌的韵律美、节奏美、意境美。通过反复吟诵,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能够借助注释理解诗意,背诵古诗。
课前准备
1. 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搜集关于作者的资料,搜集关于秋天的诗句。(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连绵的山图、满山火红的枫叶图)同学们,说说你看到的景象。深秋的一天,杜牧乘着马车,顺山路而上,山上的美景让他流连忘返,他情不自禁地写下了这首千古名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山行》,从诗中去领略秋天山林的美景。(板书课题)
1.释题:“山行”就是在山上行走的意思。
2.简介作者杜牧:唐代著名诗人,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代表诗作有《江南春》《泊秦淮》《赤壁》等。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理解诗题,认识诗人(用时:3分钟)
1.鼓励学生背诵自己积累的古诗。 
2.揭示本课学习目标。
3.板书诗题——山行。
4.请学生读诗题,猜想诗题的意思。 
5.补充杜牧的资料,引导学生认识诗人。
1.背诵古诗,同桌赛读。2.明确本课学习目标。 
3.齐读诗题。 
4.说一说诗题的意思。  5.交流对诗人的了解。
教师可以介绍《山行》的相关资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牧写的七言绝句,最为后人传颂”。
二、学习《山行》,感受诗情(用时:15分钟)
1.引导学生自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组织学生赛读古诗,检查字音朗读是否正确。教师相机指导。 
3.组织学生交流生字学习情况。 
4.组织学生小组学习,然后汇报学习成果,讲解、点拨诗意。 
5.引导学生看图,说说作者在山上行走,看到了什么,这些景物怎么样。 
6.指导朗读。
1.自由朗读古诗,同时画出生字,把古诗读正确、读流利。 
2.赛读古诗,比一比谁读得正确、流利。 
3.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记住“径”和“斜”的。 
4.结合书下注释、看插图来理解古诗,说一说读懂了哪一句诗,如果有不懂的字词,可以提出来与同学们进行交流。 
5.看图,交流想象山中秋景,练习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 
6.想象诗中美景,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体会山中景迷人,以及诗人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之情。
1.重点理解“石径、斜、坐、红于、霜叶、白云生处”这些字词的意思。     
2.理解古诗意思时,不要求学生逐字逐词翻译,要注意通过诗句来想象当时的画面,说一说自己看到的景物。
三、自主学习,朗读感悟(用时:12分
1.板书诗题——赠刘景文,学习“赠”“刘”。
2.简介诗人资料。 
3.组织学生自读,按要求自学生字。 
4.检查朗读,指导读好停顿。重点指导“残”是平舌音,“犹”读二声,“橙”是翘舌音。 
5.引导学生出诗中景物,相机指导理解“荷尽”“擎雨盖” “菊残”“傲霜枝”。 
6.出示插图,引导学生感受“橙黄橘绿时”的彩美及丰收美。 
7.配乐指导朗读。
1.齐读诗题,口头给“赠”组词。认读“刘”.
2.说一说自己搜集到的关于苏轼的资料或诗词。3.自由朗读古诗,圈画生字,借助拼音读准生字。4.开火车读准生字,读通诗句,注意停顿。 
5.观察课文插图,出诗中写到的景物,并圈画出来。结合课件图片,理解词语。 
6.欣赏图片,说说看到这样的景象后的感受。说说秋天还有什么美丽的景。 
7.一边想象画面一边有感情地诵读。
1.学生在交流对诗句的理解时,可借助图片,在学生对事物感知的基础上,通过朗读理解诗句的意思。 2.指导朗读时可通过教师范读、学生仿读、师生交换读、指名读、齐读等不同方式,引导学生读出 古诗的韵律美。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激发学生朗读古诗的兴趣。
四、巩固认字,指导书写(用时:10分钟)
1.出示本节课要写的生字:寒、径、斜、霜、赠、刘、盖、菊、残、君、橙。2.指名说一说书写要点。 
3.范写,强调书写要点。重点指导“寒、斜、赠、残、橙”。 
4.监督学生练写。 
5.书写评议。
1.认读生字。 
2.观察生字,说一说这些生字在书写时需要注意的地方。提出自己认为哪些字比较难写。 
3.观察教师示范,跟随教师进行书空。 
4.在田字格中练习书写,把字写得正确、美观。 
5.同桌互相评议,说一说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提出恰当的建议。
1.认读生字时,要强调“霜、橙”是翘舌音,“赠、残”是平舌音。
2.对于“寒、残、橙”这些生字,教师强调易错笔画,指导学生把字写得正确、美观。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复习古诗,揭示诗题(用时:5分钟)
1.课件出示秋天的图片,回忆描写 秋天的诗句。 
2.板书诗题——夜书所见,质疑诗题。 
3.交流资料及写作背景。
1.欣赏图片,谈感受。背诵描写秋天 的诗句。 
2.齐读诗题,结合课前预习说一说自己对题目的理解。 
3.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简要介绍作者及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相互补充。
学生在背诵描写秋天的诗句时,教师适时拓展,引导学生初步感受相关诗句中蕴含着的“悲秋”之情,让学生了解古诗中一般用“秋”这一悲凉环境做思乡的衬托。
二、多种形式,朗读古诗(用时:6分钟)
1.教师范读。 
2.指导学生自由朗读。
3.指名读。
1.认真倾听教师范读。 
2.给古诗划分节奏,自由朗读古诗。 
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1.可引导学生恰当评价,在评价中把握读诗的要领。从而能够 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出节奏。
三、细读感悟,领悟诗情(用时:12分钟)
1.出示自学提纲,指导自学。 
作者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古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小组交流。 
3.感悟第一、二句。
4.创设情境,体会诗人情感。 
5.出示第三、四句,思考:哪些是作者想到的?为什么会想到这些?指导学生小组讨论,再汇报。 
6.指导朗读。
1.默读古诗,自己借助插图和注释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2.小组交流画面内容,说一说自己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从哪些词语中想象到了这样的画面。
3.自由朗读第一、二句诗,小组推荐一人描述画面。 
4.把自己想象成离乡背井、独自在外的诗人,看到眼前的情景,你会 产生怎样的情感? 
5.自由读第三、四句,理解诗句。先在小组里进行讨论,再在全班汇报。 
6.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诗句,读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1.在小组交流活动中,教师要倾听小组同学的发言,了解学情。 
2.注意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来交流自己的感受。
3.适时进行朗读指导。在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时,请学生带着这样的感受去读。
四、背诵古诗,对比阅读(用时:7分钟)
1.整体回顾《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 
2.对比一下三首古诗,说一说:这三首古诗写的是哪个季节?从哪里看出来的?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3.背诵积累。
1.齐读三首古诗。 
2.通过理解感悟,能够明确这三首古诗都是写秋天的,从“寒山” “霜叶”“菊残”“橙黄橘绿”“萧萧梧叶”“秋风”可以看出来。说一说自己体会到的诗人的情感各有什么不同。 
3.独立进行背诵。同桌互相检查。
1.引导学生有对比阅读的意识,发现共同点。 
2.体会情感时,引导学生结合对诗的理解进行感悟,如《山行》中表达了作者喜爱枫林、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赠刘景文》中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和对朋友的敬佩之情;《夜书所见》中表达了诗人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
五、认读生字,指导书写(用时:10分钟)
1.出示多音字:挑。指导识字,交流识字方法。 
2.出示本节课要写的生字:送、挑。 
3.示范书写,指导学生练习书写。 
4.投影展示,师生评议。
1.交流自己怎样识记生字,读好多音 字“挑”,练习扩词、造句。 
2.认读生字,观察范字。3.交流写字方法。练习书写生字。 
4.同学之间进行恰当评价,取长补短。
教学中要了解学生掌握生字的实际情况,针对难写、易错的字,引导学生及时进行交流,教师做重点提示,强调“送”的笔顺,强调“挑”中的“兆”的笔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