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农耕文化”元素
                -------“以小见大”的文化折射
               
摘要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材中反映农民、农村的文章充分的揭示了“农耕文化”的诸多元素。从农村的状况、农民的生活、农民的智慧、农村趣事、农俗传承等方面以“小的笔触折射了“大”的内涵,是我们更清楚的认识“涉农”篇目的重要性,以更好的指导教学。
关键词  农耕元素  以小见大  文化折射
      纵观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材169篇课文,60首课外古诗词其中涉及“农耕文化”的篇目约占81篇。包含了农村习俗、农村趣事、农民的智慧经验、农村传承和历史人文等诸多元素。这些“农耕文化”元素以“小”的角度折射了“大”的内涵,体现了编者的匠心独具,使学生可以体验农村的山水画卷、自然风光、农民生活的艰辛及农业社会的发展变迁。这其实可以说是一种“以小见大”的文化折射,笔者从以下诸多方面进行概括:
一、 小人物——大社会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教材中涉及农村人物形象的篇目约20篇如《社戏》《阿长与山海经》《背影》《台阶》《老王》《信客》《故乡》《心声》《我的叔叔于勒》《愚公移山》等。文中那一个个鲜活的小人物:阿长的善良质朴;闰土的麻木、倍受压迫;李京京对友谊的渴望;赤裸裸的金钱社会中于勒的悲凉;方仲永的泯然众人矣;愚公的坚韧执着撼天动地。
      纵观这些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小人物”的辛酸、凄凉对未来的迷茫。他们也有对生活的期望,在这些“小人物”身上折射了时代的缩影。从《社戏》《阿长与山海经》《故乡》中我们可以看到鲁迅先生对处于社会转型期的认识,对未来社会的探索,对新生活的渴望。从《背影》中可看出一曲父子深情的演绎,点亮了“父亲”的颓丧和无奈延续自己对生活的惆怅而又在坚持着自己的使命。从《台阶》《老王》《信客》中可以看出无数“小人物”在苦苦挣扎,他们的期望、善良、悲哀、无奈。这是一个时代的悲凉,是作者用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一幅幅生活的画卷。呼唤人性、描摹一曲曲真善美的哀歌,映照社会发展进程中的血泪。揭示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写实农民的苦难和苦难压抑下的人性弱点。“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更是道尽农人的命运幸酸。
二、 小习俗——大传承
      初中语文教材中对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节日的记载和传承约11篇包括《女娲造人》《社戏》《安塞腰鼓》《口技》《云南的歌会》《端午的鸭蛋》《吆喝》《春酒》《泥人张》等。在这些课文中涉及了中国古代流传社会的神话传说、民间艺人的传承、农村节日风俗,传统节日。
1、 神话传说
    这些神话传说反映了古代人民对自然社会不够了解的情况下,对自然的歪曲认识,也反映了古代人民征服自然、战胜自然的美好愿望
2、 农俗传承
    《云南的歌会》《春酒》《口技》中反映了中华民族各民族对习俗的传承,也是各民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寄托对  生活的追求,也反映了农人多元的生活自我的休闲,这也是对民族文化的一种传承
3、 传统节日
    初中语文教材中对传统节日具体介绍的较为典型的就是《端午的鸭蛋》其中对端午节的来历 ,各地风俗介绍得非常仔细。杜牧《清明》则点出了一曲思亲思乡的挽歌,由此辐射到整个传统节日的了解,教育学生认识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并一代代传承下去
4、 逐渐消逝的民间艺人
    《吆喝》一文中各具特的吆喝,引发我们无尽的遐想,而这清脆的叫卖声大多已经淹没在都市的喧嚣中。《泥人张》一文中对生活在市井里巷的俗世奇人张明山精湛的手艺作了深刻描绘。林嗣环的《口技》民间艺人那惟妙惟肖的表演令人叹为观止。
    总的说来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小习俗,映射了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而对于这些已经消失或正在消失的文化,我们应该心怀敬畏之心,让这些延续了几千年的文化传承下去,而不是有一天指着声像图片对我们自己的后代说:“这使我们老祖先的绝活!现在已经消失了”那时或许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悲哀,我们一个民族的悲哀。
三、 小活动——大趣味
    在语文教材中涉及农村活动的篇目有很多诸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捕鸟、摘覆盆
子、寻蝉蜕,《社戏》中划船、偷豆、月夜看戏《故乡》中刺猹看瓜、潮汛看跳鱼儿,《孤独之旅》中放鸭。这一桩桩、一件件对于农村少年来说无不充满欢乐和童趣。是他们一生的回忆,而今天长大的我们却忽略了这些“小活动”对孩子们的诱惑,忽略了他们的最真切、最直接的感受,也启发我们如何从这些小活动中,让孩子们去体验生活,去真正感受属于他们自己的欢乐。我想这比任何知识教学都要来得重要。因为我们让学生获得了动手的机会、获得了快乐的体验、获得了生活的乐趣,获得了成长的经历。
    的确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生活,它是一种折射、一种生活的折射、一种文化的折射。
四、 小经验——大智慧
    语文教材中对天文、地理、生活、社会等知识所写甚多,但却从小角度进行表述,这是前人对生活的总结。虽不全面,但我们可以看出前人的智慧,和他们对生活经验的总结,以及他们对自然、社会的认识。
1、 前人对自然的观察
    例如《看云识天气》一文通过云的姿态变化帮助人们识别阴晴风雨,预知天气变化。《
大自然的语言》一文中的谚语“阿公阿婆,割脉插秧”是几千年来智慧的总结,让我们认识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以及影响物候的因素,从而能更好的服务于农业
另外古诗词中也有大量对时令,节气的描述:
例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2、平民对人生的自省
    教材中涉及的许多名篇都不同程度体现了作者对人生的自省和反思。如《故乡》中“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
信客
了路”,让我们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能充满希望和力量;《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启迪我们要从不同角度思考分析问题;《紫藤萝瀑布让我们对人生有了不同的认识: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论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更是发人深省。
    由此可见“农耕文化”在初中语文教材体系中贯穿始终,它是物质和精神的统一,是一种综合文化现象。我国自古以来以农立国,耕耘、播种已经绵延了上千年。年复一年的春播夏耕秋收冬藏,不仅育出中华民族坚韧而质朴的品质,养育出伟大的中华民族,创造出辉煌的华夏文明。正因为此,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我们更应该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农耕文化元素,明白“小”和“大”的深刻内涵,结合生活实际展开教学,逐步引导学生了解农村,了解社会,认识自然,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材全6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
2、语文教育网
3、《陶行知生活教育学说》 周洪宇  20015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