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课时:           
学  科:   语文      年级:   八                  执教人:           
时  间
年  月  日  第  5  周      第  3  课时
课  题
      信    客
课型
自读课
教学目标
熟悉课文内容,掌握全文结构,感受信客的品格和精神。
教学重点
熟悉全文内容,掌握课文结构。
教学难点
感受信客的品格和精神。
教  学  设  计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一、导入
现在通讯事业发达了,电话、互联网的出现使我们的沟通方便多了,但是传统的书信联系在很多地方仍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而邮递员也延续着他们的工作。不知道大家对邮递员有什么印象呢?听了几个同学对邮递员的看法后,我们看看余秋雨先生所写的邮递员也就是信客的故事。
二、作者及作品介绍
    作者余秋雨是我国当代著名的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者、散文家。曾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称号。主要著作有《文化苦旅》、《秋雨散文》、《山居笔记》、《行者无疆》、《千年一叹》等,其中散文集《文化苦旅》曾获得多个书评大奖,《山居笔记》更获得海外华文文学最高奖第一名。
三、默读全文,初步感知文意,认识信客形象。
1.自由朗读课文,并给文章的四个部分各写一个小标题。
信客
文章结构:信客当信客的原因---信客是怎样做信客的---信客为什么不做信客了---信客为什么当教师、校长也是好样的
2.阅读课文一遍后,文中的信客给你怎样的印象呢?可以用形容词来描述一下吗?
    任劳任怨 待人宽容 善良厚道 恪尽职守 有才干
3.结合课后练习第一大题的3个小问题,再次仔细阅读课文,然后分小组讨论,看看文中主要写了信客的哪些故事,各个故事又体现信客怎样的为人呢?
1.检查学生课前的预习情况。
(1)注音:
唏嘘 (xī xū) 嫉妒(jí dù)然(cù) 昏(jué)文绉(zhōu) 焦(zhuó)
伎俩(jì liǎng) 问(jié) 吊(yàn)
(2)释义:
猝然:突然,出乎意料。    伎俩:不正当的手段。    诘问:(书)追问、责问。
焦灼:非常着急。    颠沛:贫困,受挫折。  连声诺诺:诺诺,答应的声音(表同意)。
潦倒:形容无路可走,非常失意。    吊唁:祭奠死者并慰问家属。
四、品读课文,深入探究问题。
1.学生自由诵读,思考并讨论下列问题
(1)作者在写信客之前,为什么先写一个老信客?
(2)作者重点写了信客什么事迹?为什么重点写?
(3)信客为什么留下遗愿,死后要与老信客葬在一起?
(4)怎样理解信客特殊的品格和素质?
2.在学生研讨回答基础上教师加以点拨:
五、品味佳句,体会语言风格
1.指导
(1)“现在,他正躲在山间坟场边的破草房里,夜夜失眠,在黑暗中睁着眼,迷迷乱乱地回想着一个个码头,一条条船只,一个个面影。”——老信客仅仅裁下窄窄的一条红绸,被人糟蹋了一生名誉,再也做不起人。对这种处境的设想,作者以排比绘写,一气呵成。容量很大,而且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2)“这些眼神,是中国农村对自己的冒险家们的打分。这些眼神,是千年故土对城市的探询。”
“都市里的升沉荣辱,震颤着长期迟钝的农村神经系统,他是最敏感的神经末梢。”
“红红的眼圈里射出疑惑的利剑。”
“做信客的,就得挑着一副生死祸福的重担,来回奔忙。”
——语句运用比喻手法,表达凝练警辟,具有很强的美感。
(3)如何理解“都市里的升沉荣辱,震颤着长期迟钝的农村神经系统,他是最敏感的神经末梢。”这句话呢?
    这句话可以这样理解:因为信客传递的来自城里的任何消息,都直接关系到家家户户的起落沉浮,会立刻引起震动,所以说,他就是他们最敏感的神经。
六、小结
回顾文中信客的故事和他的为人,如果让你在信客的墓碑上写碑文,你回用一句怎样的话来写呢?
任劳任怨:代读写书信 帮忙料理乡人后事、安抚死者家属
待人宽容:遭别人怀疑、遭同乡诬称为小偷仍不计较
恪尽职守:前后当了三十年的信客
有才干: 当教师、校长同样受到赞誉
学生品味精彩语句
板书设计:
信客的品质:善良厚道 任劳任怨 城市无私 恪尽职守——“信”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