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中“乐”与“悲”的解读
○倪欣然
(襄阳市第四中学,湖北
襄阳
441000)
[摘要]《兰亭集序》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为《兰亭集》写的序言。在文中作者尽情抒
发心中之乐,可短暂的快乐之后,作者转入对人生和宇宙的思考,心中的欢乐随着思考的深入荡然无存。这种乐是因人事景而生,这种悲是关于生命哲理的思考,二者并不矛盾。
[关键词]《兰亭集序》;乐;悲
[作者简介]倪欣然,襄阳市第四中学。
永和九年,王羲之和当时的名士谢安、孙绰等41人在会稽山阴的兰亭集会,会上这些士人通过“流觞”赋诗,最后将写成的诗歌编成集子《兰亭集》。王羲之当场书写了一篇序文,即《兰亭集序》。在文中作
者既写到了心中之乐,同时又畅谈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情感经历了“乐”—“悲”———“痛”这样一个变化过程。
一、关于“乐”的解读
在《兰亭集序》中,王羲之极言心中之乐。这种乐可以概括为有四个方面的原因:良辰、美景、赏心、乐事。
首先是时间很好。“暮春之初”,这是阳春三月,春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人的心情也会随着春光变得明媚开朗。其次是景优美。在这样的一个温暖的季节里,一大文人雅士聚集在兰亭这个地方,文中写道“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通过景物的描写“高高的竹子”“清澈的溪流”“茂密的树林”可以感受到当时环境的清幽,这种美
并非通常情况下作家笔下的“莺歌燕舞”“草长莺飞”“姹紫嫣红”“百花齐放”的艳
丽之美,而是一种清雅宁静之美。再次是赏心之乐。暮春时节,这一天天气晴朗,和煦温暖的春风徐徐地吹着,“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视野极其辽阔,心情自然会变得开阔旷达。最后是乐事。在这样清幽的环境中,一文人做着高雅的事情,他们“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他们在水边洗濯、游乐、祈福,文人雅士的娱乐自然不同于白丁,这些雅士引清流激湍来流觞赋诗,按次序排列坐
着,一边喝酒一边作诗抒发心中幽深内藏的情感,可见当时是多么的尽兴。作者用一百二十四个字从四个方面记叙了这次集会之乐,那是一种朋友相聚、时节恰好、环境相宜的人生乐事。
二、关于“悲”的解读
在体验到这种相聚之乐之后,看着头顶的苍穹和周围的万物,作者感受到宇宙是如此的浩渺,世上的一切也始终处
文学评论
Wen xue ping lun
品位·经典
15
于生生不息的演进之中,宇宙是永恒的,而自己却不能与世长存。作者情感由乐转悲,形成这种悲伤的心境的原因主要有两点:其一是作者想到了生命有尽。文中写道“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意思是说,人与人相处很快便度过一生,文中讲了人的寿命的长短全听凭于造化,最后归结于消灭,生命的长短是不以我们自己的意志为转移的;原因之二是作者感受到快乐短暂,在短暂有限的生命中“或取诸
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然这些人的爱好、取舍各不相同,但是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一时感到自得,就会感到非常高兴和满足。转瞬之间,这种感情就会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过去所喜欢的事物,在极为短暂的时间里,就会变成旧迹,而快乐的感觉也就逐渐消失,此时作者的情感是非常消极的。
继“悲”这种情感之后,作者转而变得悲痛。这种“痛”是比“悲”更为深沉的一种情感。因为让王羲之感到悲的是生命最终会走向尽头和快乐不能长久存留于心,这只是作者个人的感受。作者联想到人生的时候,他想到了古人面对生死发生感慨的原因,他们的感慨与作者自己的感慨相同,所以作者时常面对古人的文章悲伤叹息。作者由此发出感慨“故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他觉得将生死看作是一样的,将长寿与短命看作是相同的都是荒唐虚诞的,因为古人与自己在生死上的看法是一致的。
兰亭集序书法三、由“乐”转“悲”之缘由浅析
施华、朱宏宇曾在《别解〈兰亭集序〉——
—王羲之一生经历与心事的诠解》一文中写道:“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感叹的人生不过’俯仰一世’这是对自己五十年的人生经历的总结。”[1]纵观王羲之的一生可谓是起承转合。正是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形成了王羲之旷达不羁的性格特征,这些经历也让他对生命的认识比普通人更为深刻。
王羲之出生于名门望族,是琅琊王氏王旷之子,其母亲姓氏不可考。琅邪王氏自西汉时由琅邪皋虞迁至临沂。到了西晋王羲之伯曾祖王祥、曾祖王览才开始成为“氏族”。西晋末年,司马氏政权外受北方新起势力刘渊的威胁,国内出现“八王之乱”,政局岌岌可危,王羲之的父亲王旷献策琅邪王司马睿,并移居到江南以求自保和发展,同时与王敦、王导一起辅佐司马睿渡江。后王旷率兵北征,战败后下落不明。王导、王敦拥立司马睿登基,建立东晋王朝,当时有“王与马,共天下”的说法,居江南王、谢、郗、庾四大家族之首。但此后,王敦起兵反叛,王导晚年昏聩,琅邪王氏势力日渐衰落。
王羲之五岁随家族过江,入住建邺。不久父亲失踪,年幼的他身在名门大族,却没有得到家族很好的教育,只是母亲和兄长共同养育,才让他慢慢长大。特殊的环境养成了他骨鲠孤傲的性格,以致成年后,太尉郗鉴在王氏诸少中选婿,王羲之东床坦腹,满不在乎的样子,让郗鉴大为欣赏,以女妻之。约于明帝太宁三年王羲之按当时贵族子弟出仕惯例,起家为秘书郎,开始了他的仕宦生涯。在晋代,玄学兴盛,士族子弟及各级官吏浸淫于清谈,崇尚风流,不以政务为要。王羲之则认为“虚谈废务,浮文妨要”,无论是在朝中为官,还是出使外任,均亲理政务,勤求民隐,于种种弊政深切痛恨。永和十一年,骨鲠气傲的王羲之,不堪忍受上司扬州刺史王述的百般刁难,率子女在父母墓前誓墓不仕,从此退出官场。王
倪欣然/《兰亭集序》中“乐”与“悲”的解读16
羲之先后任临川太守、征西幕府参军、江州刺史、护军将军、右军将军、会稽内史等职。这样的人生经历使王羲之对生命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波波折折的人生际遇让王羲之体悟到人生有太多的不确定,快乐的感觉难以持久。并且看尽了世事的沧桑,加上当时社会上普遍流行的道家思想,使得王羲之的思想也呈现出消极的状态,感叹生命短暂,人的寿命的长短自己无能为力,只能全听凭于造化。
从另一方面来说,由“乐”转“悲”也是人之常情,苏轼也曾在水调歌头里面写到“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花落花开,或悲或喜是人之常情,作者一开始沉醉于优美恬淡的自然环境中,感觉到开心快乐很正常,继而作者联想到这种快乐的时光不会永存,于是联想到人生,内心的情感便由最初的开心快乐转为悲痛消极了。
四、小结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虽然是为《兰
亭集》写的序言,文章篇幅较短,但是内容却很精致,作者在里面展现了明显的“乐”与“悲”的情感倾向,由眼前之景联想到生命短暂,宇宙永恒,快乐难留的要义,这与王羲之个人经历是分不开的,忽乐忽悲的情感转变也是人之常情,行文思路清晰,情感态度鲜明。
——
——
——
——
——
【参考文献】
[1]施华,朱宏宇.别解《兰亭集序》——
—王羲之一生经历与心事的诠解[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24).
[2]周秋珍.寻芳探幽美不胜收——
—《兰亭集序》深度阅读[J].语文天地,2015(16).
[3]李朝霞,崔慧香.俯仰之间看兰亭悲乐——
—论王羲之《兰亭集序》所蕴含的悲乐情感[J].文教资料,2012(12).
[4]薛和平.从《兰亭集序》看王羲之的永世价值观
[J].学周刊,2013(34).
[5]韩伟燕.《兰亭集序》的解读研究与教学思考[D].
福建师范大学,2016.
[6]刘凌.《兰亭集序》的思想逻辑及其评价[J].中学
语文教学,2014(1).
倪欣然/《兰亭集序》中“乐”与“悲”的解读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