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英汉对比研究看《兰亭集序》各译本翻译
作者:***
来源:《牡丹》2017年第09期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不仅是中国书法上的瑰宝,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名篇。从艺术和文学的角度看,《兰亭集序》对后人都有深远的意义和影响。本文将从英汉语言的对比研究角度,分析孙大雨和耿亮的兩个译本,并从综合语与分析语、形合与意合、动态与静态三方面分析和鉴赏。
        一、汉语属于分析型语言,英语属于综合型语言
        综合语运用形态变化来表达语法关系,分析语却用语序及虚词来表达语法关系。例如,《兰亭集序》中“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林”,这里的“山”“岭”“林”“竹”都没有单复数的形态变化,而译成英文后都加了s,变成 “mountains”“cliffs” “forests”“bamboo groves”,可见英文是综合型语言,具有形态的变化,而汉语没有。又如,“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一句,依照译者的理解,此句应该表示过去的时间,故此句译文
的是一般过去时,每个谓语动词都加了ed, 而原文中却没有这样的形式变化。再如,“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孙大雨在翻译时把“情随事迁”翻到了后面“as the result of the changed state of affairs”,可见汉英翻译中英译文的语序可作灵活处理。由此人们得出一结论,在做汉英翻译时,要搞清楚英译文所要的形态变化,包括单复数变化、时态的转换等。在必要时,适当调整译文与原文的语序,力求译文地道、通顺。
        二、汉语重视意义上的完整,英语看重句子形式上的完整
        连淑能在《英汉对比研究》中指出,形合指的是词语或分句之间用语言形式手段(如关联词)连接起来,表达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英语造句主要采用形合法。文章开头的“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原文中一串四字结构表明游玩的时间、地点和游玩的内容。耿亮的译文把“岁在癸丑”处理成定语从句“which corresponded to the year Guichou” ,孙大雨则处理成时间状语从句“when the primordial signs of the calendar combine as Guichou”,不难看出两位译者都充分考虑到了汉语重意和英语重形合的特点,在英译文中把原文用连接词和从句连接起来;同时,两位译者的翻译都巧妙地采用了归化,清楚地向读者解释了独具中国特的农历年“癸丑”。这启示人们在
兰亭集序书法把具有中国特的材料译成英文时,要充分考虑西方读者的理解能力,最好采用归化,才能把西方人陌生的中国特清楚地呈现出来。又如,“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流觞曲水”, 这一系列四字短语结构向读者展示了兰亭周围的景,在音韵上具有节奏美,在结构上具有形式美,在内容上具有意象美,符合汉语的行文特征,也反映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更展现了汉语重意合的特点。再看两位译者的译文,耿亮将原文的“崇山峻岭”和“茂林修竹”合成一个句子,采用被动语态和定语结构。“清流湍急,映带左右”也被译成了定语从句,合成了一句。孙大雨用了there be 句型和with 引导的伴随状语,将四个四字结构连成了一句话。由此人们可以得出结论,在做汉英翻译时,译者要吃透原文行文逻辑和结构,理清每句话之间的关系,把松散的汉语结构译成符合英文行文特征的译文。通观两个译本,两位译者都在必要的时候将汉语的意合译成了英语的形合句,符合英语行文特征,译文显得地道、流畅,值得人们学习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