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an”和“yan”究竟怎样教?
我从教语文18年,今年已经是第五年教一年级了。记得一开始接触的人教版教材第一课就是开始学习拼音。现在的部编本教材有所调整,在“我上学了”的主题教学后安排了一个识字单元,然后才开始学习两个汉语拼音单元,汉语拼音的学习还是比较靠前的。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翻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第一学段目标中的第六点发现(如下图)学好汉语拼音是孩子能读准普通话的关键,也是培养、提高孩子借助汉语拼音进行认字的能力,也通过识记《汉语拼音方案》中的《字母表》,学会用音序检字法查字典,为孩子识字阅读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汉语拼音既然这么重要,因此我教学拼音的过程中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进行备课、资料、重温《汉语拼音方案》,为孩子学习汉语拼音保驾护航。从开始教 “aoe”一直到学完所有声母,我的汉语拼音教学课堂多采用活动和游戏的形式激发学生对拼音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注意汉语拼音在现实语言生活中的运用,所以教起来一切都是那么的顺利。一直学到三拼音和前鼻韵母an时我就开始有点蒙了。学生拼读t-an→tan,“沙滩”的“滩”, f-an→fan,“翻开”的“翻”都是那么的顺理成章。但当介母“i”混进来变成了三拼音时,学生拼起来都很拗口。例如j-i-an→jian,“尖叫”的“尖”,学生此时如果把j-i-an中的an读成“安”的音是无法拼成j-i-an→jian,“尖叫”的“尖”,怎么回事呢?我又翻阅了《汉语拼音方案》的《韵母表》看见ian的注音字是“烟”。这样我就恍然大悟了,又查《语基》书再次核实,原来ian中的an不是读“安”的音,实际读ên,国际音标是〔εn〕。所以刚才的j-i-an→jian,我们可以让学生拼成j-i-an(ên)→jian(尖)。同样按照《汉语拼音方案》所述,ian前面没有声母时就要写成“y”,我们也可以教成“y(衣)-an(ên)→yan(烟)”,读起来还是很顺口的。
    读音问题解决了,但第二个问题就来了。an怎么有时就读“安”,有时就读ên,学习拼音的娃儿才刚刚从幼儿园毕业,他们还处于适应小学生活的过渡期,面对这些抽象的拼音符号已经糊里糊涂了,再加上an的不同读法,他们根本无法适应,常常因为搞混了而拼错。思前想后,我决定用讲故事的方法让孩子记住它的读音。
我先在ppt出示天安门的背景图,图中还有韵母an。我手持着i的卡片对孩子们说:“小i妹妹要去天an门啦!”然后把卡片i慢慢地靠近屏幕上的an,当i和an靠近后,屏幕同时显示拼音ian和烟花升空的动画图,马上问孩子:“小i妹妹要去天an门看到了什么?”孩子不约而同地回答:“烟花。”接着屏幕就只剩下拼音ian和烟花图。我又把刚才的画面重复了一遍,告诉孩子看到ian的时候可以直接读“烟”, 编成顺口溜就是“小i妹妹要去天an门看烟花,ian(烟),ian(烟),ian(烟)”,j-ian(烟)→jian(尖)”,q-ian(烟)→qian(千)”,x-ian(烟)→xian(先)”。小i妹妹一个到外面去不安全,大y妈妈来保护她,改编顺口溜“大y妈妈也要去天an门看烟花,yan(烟),yan(烟),yan(烟)”。
我不知道以上的方法是否规范正确,但经过多次任教一年级的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学生学得最快,记得最牢。从来不会因为an的不同读法而搞混。孩子能够把拼音读正确,也能正确地拼读音节,我就达到了汉语拼音的教学目标了。纯拼音的教学是抽象、枯燥的,但在教学中,如果教学方法设计得巧妙得当,就能引起学生对拼音的兴趣,孩子就能在轻松的气氛中完成新的学习任务,我是这样认为的。
根本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