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一喷三防”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小麦抽穗至灌浆期是防治病虫害、预防干热风危害及植株早衰的关键时期,“一喷三防”是农技专家推荐的一种节省时间、节约资金、保证效果的防治措施,在多年的生产实践中得到效果验证。现在小麦已进入抽穗期,“一喷三防”工作将全面展开,为了解这项工作在生产实践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我们安排工作人员进行了调研,形成报告如下。
1、农民重视程度不够。近年来,因小麦种植效益低,加上我地小麦多年来未受到严重病虫害影响,农民产生轻视、麻痹心理,对小麦“一喷三防”不够重视。据农业农村办工作人员反映,这几天,他们在下村宣传“一喷三防”工作时,很多众说:这麦苗长得不是挺好吗,啥病没有打药干嘛。他们习惯于看到虫防虫,看到病防病,因此容易错过最佳防治时期,万一真的有病虫害发生,极易因防治不及时造成减产。
2、防治成本偏高。“一喷三防”因防治项目多,所以使用的药剂也多,用药成本比平时喷药要高。另外,使用喷药机械也增加了成本。据在街道开展土地托管业务的公社负责人介绍:他们按照标准规程开展“一喷三防”工作,使用无人机喷洒,先后喷洒三遍。药剂成本加上机械成本,第一遍20元/亩,第三遍30元/亩,第三遍25元/亩,合计每亩成本75元。从小麦的亩均
干热风收益来算,这个成本还是相当高的。
统防统治难实现。农村里的麦田都是成方连片的,涉及到很多农户。而病、虫害又具有传染性,如果只是部分农户开展防治作业,未防治地块发生病虫害时,仍会传染到已防治地块中。所以农技人员在指导开展“一喷三防”工作时,都要求“统防统治”,即大家都统一喷药防治,达到彻底消灭病虫害的目的。工作实践中,这个目标很难达到,很多农户不重视、不自觉,使“统防统治”留下短板。据农业农村办提供的数据,现在实施“一喷三防”的地块仅能达到80%左右,如果真有病虫害发生,未喷药的20%地块将使“一喷三防”功亏一簧。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