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这土地教学案设计及教学观评
年级
初2021届
学科
语文
班级层次
励志、实验、长华
教师
课题
《我爱这土地》
课时
第1课时
课型
新授课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诗人诗歌的写作背景,熟读并背诵这首诗。(重点)
能力目标
把握本诗歌意象如“土地”“河流”等,领会其象征意义。(难点)
学科素养
体味诗歌抒发的恋土深情,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学习方法
朗读法  自主赏析  讲授法
学习重点
了解诗人及诗歌的写作背景,熟读并背诵这首诗。(重点)
学习难点
把握本诗歌意象如土地河流等,领会其象征意义。(难点)
易错易混
诗歌意象的分析
近五年中高考命题特点趋势
默写
板书设计
课后练习
1.诗歌仿写。
2.完成本课练习册1-4题。
教学环节设计
基本流程
导入新课(3)——投放目标(1)——基础知识(5)——整体感知(8)——课文精讲(15)——总结归纳(3)——拓展延伸(4)——作业布置(1)
具体环节
具体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分钟)
图片+教师语言导入
我爱这土地 ——因为它美丽。我爱这土地, ——因为它富饶。我爱这土地, ——因为它繁荣昌盛。我爱这土地, ——因为它强大无比。我爱这土地, ——因为它文化灿烂。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艾青的《我爱这土地》
观看图片,进入新课
提高兴趣,导入课文
投放目标(1分钟)
知识目标:了解诗人及诗歌的写作背景,熟读并背诵这首诗。(重点)
能力目标:把握诗歌意象如土地、河流等,领会其象征意义。(难点)
学科素养:体味诗歌抒发的恋土深情,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明确学习目标
明确目标,课后自查是否达标
基础知识
1、字词学习嘶哑  悲愤  汹涌    腐烂
2、作者名片
艾青(1910—1996),原名蒋正涵,浙江金华人,现代著名诗人。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是他的成名作,第一部诗集就是《大堰河》,表达了诗人热爱祖国的深挚感情。代表作品有《向太阳》《火把》《在浪尖上》《光明的赞歌》《黎明的通知》等。
  3、写作背景
《我爱这土地》写于抗日战争开始后的1938年,当时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国人民奋起抵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作为爱国诗人的艾青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诗。
勾画笔记
了解基础知识
整体感知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诗歌的美。
一读,准字音 读准字音以及节奏划分
再读,品感情 分析每一小节应该用怎样的情感去读
深沉地、憧憬地、深情地、激昂地
齐读,感受,做笔记
把握主要情感,学习朗诵现代诗
课文精讲
1、诗人的情感通过一系列的“意象”得以抒发与升华,你能出这些意象吗? (意象是渗透了诗人的情感的具体形象)
暴风雨打击着的土地、悲愤的河流、激怒的风、温柔的黎明——隐喻了祖国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2、诗中 “用嘶哑的喉咙歌唱”的“鸟”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如何理解这只鸟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至死,最后“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这只鸟生命耗尽,将全身投入土地的怀抱,与它所挚爱的土地融为一体,寄寓诗人愿为祖国献出一切的决心及至死不渝的爱国之情。 
3.诗人哪两句诗直接抒情,写出了“我”对“这土地”的热爱之情。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课文勾画,自主思考,合作探究,完善笔记
培养学生赏析诗歌的能力
主题归纳
《我爱这土地》诗人借土地抒发自己对处于日本铁蹄蹂躏下祖国深沉的爱和为国献身的热情.表达了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存亡的关头,为祖国献身的思想和对祖国的无限挚爱之情.
自主思考,完善笔记
培养学生自己思考的能力
拓展延伸
诗歌仿写
如今的祖国已繁荣昌盛,你会怎样抒发对国土的深切情感?请仿照《我爱这土地》写一首诗。
构思诗歌
培养学生写作能力
仿写示例
我爱这土地
欣赏
我爱这土地仿写
示范性教学
作业布置
1.诗句仿写。
2.完成本课练习册1-4题。
完成作业
练习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