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升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策略
摘要:对语文学科的教学工作而言,阅读学习学生获取文学知识和发展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在新课程教学改革工作的影响下,语文学科的阅读教学方式也在积极地发生着变化,以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实际需求。课外阅读作为学生语文阅读学习的一种基本形式,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也要关注学生课外阅读学习的开展情况,并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指导,切实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学习效率,助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本文从课外阅读教学的基本原则入手,针对提升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教学策略进行了探讨,希望可以为促进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教学质量起到促进和帮助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策略
引言:语文阅读作为学生语文学科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语用能力的发展以及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都有积极的促进和帮助作用。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由于课内教学时间有限,教师必须通过课内高效的阅读教学活动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语文阅读的能力,并指导学生开展多元化的课外阅读学习活动,以不断提升自身的阅读能力,为语文综合素养的发展助力赋能。基于此,教师在日常语文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有必要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教学的指导与重
视工作,并基于学生实际学习兴趣和学情设计系统的教学流程,切实提高学生课外阅读学习的有效性。
一、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的基本原则
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过程,教师应当突出对“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关注程度。然后以课内阅读教学为载体,培养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并有序指导学生将课内所学阅读技巧和方法灵活地应用和迁徙在课外阅读的学习活动之中,为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注入源源不断的文学动力。另外,考虑到小学生实际学习特点和学习能力,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的学习活动时也要注意一些基本的教学原则,确保各项阅读教学活动得以有序推进和落实。具体而言,课外阅读教学的基本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主体性原则。主体性原则主要突出学生在整个阅读学习活动中的主体性地位,这就要求教师在选择课外阅读读物以及阅读教学方式的时候,能够切合小学生实际学习兴趣和特点进行科学地配置,确保阅读素材的内容能够充分满足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为课外阅读学习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第二,发展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突出课外阅读的教学过程能够贴近小学生最近发展区,并以当前学生实际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为依托,制定切实可行的阅
读教学策略,为提高学生课外阅读学习的有效性提供指导和帮助;第三,系统性原则。教师在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的学习活动时,应当建立系统的阅读教学计划,将学生课外阅读和课内阅读教学工作进行紧密的结合,助力学生更好地将课内阅读所掌握的阅读技巧进行灵活的迁徙和应用,从而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语文阅读的能力,在系统化的教学过程中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二、提升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策略
(一)营造良好阅读氛围,激活学生主动阅读兴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这一年龄段的学生由于自身的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较为薄弱,所以在可能学习的过程中更倾向于参与一些富有趣味性的教学活动。这一实际情况从日常语文阅读的教学过程中也可以得出得到验证,对于富有趣味性或者故事性阅读内容,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往往更高。基于学生这一学习特点,教师在推进语文课外阅读的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语文阅读学习氛围,以多元化的课外阅读素材为载体,充分激活学生主动阅读的兴趣,为提升课外阅读教学有效性奠定良好的学生基础。为此,教师在课外阅读的教学活动中就可以基于文本
对联的故事
阅读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引入相关的趣味故事辅助阅读氛围的构建,以达到语文阅读教学激趣促读的目的。
例如,在阅读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文章时,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的方式为学生引入鲁迅对对联的故事,在课前导学环节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活学生探究阅读的兴趣。在有了趣味性的故事作为引导之后,学生对于文本内容的阅读也充满了探究学习的兴趣,阅读效率和学习效果也有了显著的提高。另外,在学生自主课外阅读的活动中,教师还可以围绕“名人名言摘录”“好书分享交流会”等多个板块开展主题阅读活动,为学生个性化阅读与交流提供平台与条件,充分发挥阅读学习氛围与环境对学生语文阅读学习的促进作用。
(二)突出学生阅读地位,引导学生开展个性阅读
立足新课改教学背景,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一直以来都是新课程教学改革工作的重要要求。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的学习过程中,也要明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并以此为教学设计的落脚点,对课外阅读的教学活动进行科学的预设,为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助力赋能。为此,在课前备课环节教师需要在备教案的基础上增
加备学生的工作内容,从现阶段学生的实际阅读能力和个体差异入手进行综合性的分析,然后根据当前学情制定切实可行的语文阅读教学计划,为学生高效地参与课外阅读学习活动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
例如,在阅读学习《陶罐和铁罐》这篇课文时,文章中陶罐对铁罐发问的语气中充满了傲慢,为了帮助学生准确的理解不同语气所表达的情感以及情绪,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针对不同的阅读方法进行探究,并引导学生从重读发音的角度入手进行个性阅读和探究。学生掌握了这种用文字表达情绪的方法之后,教师就可以顺势引入《蜻蜓和蚂蚁》这一短文要求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并自主体验文中对话的不同情感,完成相应的习题。通过这种突出学生自主实践和参与的阅读活动,让学生将课内阅读的学习方法进行灵活的迁徙和应用,在个性化阅读和实践中,逐步提高学生语文阅读的能力。
(三)渗透语文阅读技巧,提高学生语文阅读时效
在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教学过程中,如何通过有效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语文阅读技巧和方法,是提高课外阅读教学有效性的重要环节。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虽然也会积极地参与教师所组织的各类课外阅读学习活动,但是由于自身学习能力局限性的影响,
课外阅读的学习效率和质量迟迟得不到有效的提升。基于此,教师除了要遴选课外优秀的阅读素材之外,还要结合学生实际学习能力的发展情况,潜移默化地渗透语文阅读的学习方法和技巧,让学生学会并掌握不同的阅读方法。
例如,在初读文章内容时可以选择略读的方式快速浏览全文大意,对文章的结构布局以及行文特点和中心思想有所掌握,明确下一步精准阅读的重点内容。在有了略读的学习基础之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从关键字词、句段入手逐步开展精读学习活动,尤其是一些表达作者观点或者情感的内容要进行批注圈画,并深入品读和思考,促进学生阅读文本能力和解读字词能力的提高。最后,在有效阅读和系统感受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谈一谈自身的理解与感受。通过这种系统的阅读指导,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语文阅读的综合能力,切实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时效性。
总结:对于语文课外阅读的教学工作而言,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需要在不断实践和体验的过程中逐步生成和发展,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基于这一实际情况,教师要适合小学生实际学习特点和学情,灵活设计多元化的教学活动,并将阅读教学方法和技巧进行巧妙地融入,促进学生阅读能力发展的同时,带动学生课外阅读有效性的提高。
参考资料:
[1]梅艳玲.浅析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困境与突破[J].考试周刊,2023(41):56-59.
[2]李松.新课改下提高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有效性的策略[J].亚太教育,2023(11):180-182.
[3]张美丽.另辟蹊径,快乐阅读——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新模式的探究[J].学苑教育,2023(19):42-43.
本文系2022年度龙岩市永定区教育教学立项课题,课题名称《小学语文课外拓展阅读教学的实践》,课题编号:Ydzxkt2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