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宗教改革
一、 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1、中世纪天主教神权占据统治地位
政治:教权凌驾于王权之上, 西欧处于天主教大一统的神权统治之下。教会不断地干涉各国的政治权力
经济:天主教拥有大量地产,是西欧最大封建主;还通过征收“什一税”、兜售“赎罪券”等方式搜括钱财
社会生活:天主教会的影响无处不在,一个人从生到死都离不开教会
2、天主教会的专制和堕落引发了各阶层对天主教会的不满,进一步激化了社会矛盾。
3、野蛮的宗教裁判所对传播“异端”的人进行迫害、打击,充分说明了天主教会的统治已摇摇欲坠,这与资本主义的发展格格不入。
天主教圣经4、天主教面临着种种挑战
西欧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形成新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新兴资产阶级需要以自己为中心,重新认识人的价值,建立新的文化体系:
1)民族意识的增长和专制君主的兴起对凌驾于民族、国家之上的天主教会形成威胁2)教会的经济特权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反对3)文艺复兴运动所宣传的人本主义思想,为挑战天主教会权威提供了思想源泉
5、宗教改革具有很大的必要性:(宗教改革原因)
①社会原因:罗马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严重阻碍了欧洲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②经济根源(根本因素):14﹑15世纪西欧资本主义的兴起和重商主义思想的流行,同教会的轻商思想产生冲突; ③政治因素: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及新贵族要求分享政治权利;民族国家的形成要求打破中世纪天主教会“一统天下”的局面;④思想文化:文艺复兴运动和反天主教的“异端”思想为宗教改革奠定思想基础;⑤(直接):兜售“赎罪券”最终成为
二 欧洲各国的宗教改革
(一)宗教改革首先在德国爆发(马丁·路德宗教改革)
1、改革首先在德国爆发的原因:(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原因)
经济因素:德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需要国家统一,天主教会阻挠德国统一。政治因素:德国政治四分五裂,各阶层对教会普遍不满,整个德国与教会的矛盾非常尖锐。现实因素:德国每年要向罗马教廷交纳大量苛捐杂税,德国成为“教皇的奶牛”。思想因素:人文主义的熏陶。导火线:“赎罪券”的兜售个人因素:马丁·路德立志改革(主观)
2、开始标志:《九十五条论纲》的公布
罪人所受的惩罚不是炼狱的痛苦,而是人的良心的折磨,而且只是针对活人。
罪人的悔改应该是内心的悔改,而不是外在的行为,是伴随一生的,而不是买赎罪券。
教皇并无赦免罪过的权利,赦免的恩典在上帝。
激起反对教廷风潮,揭开欧洲宗教改革的序幕
3、马丁·路德的思想主张
1)因信称义,信仰得救——思想核心、理论基础——资产阶级自由平等的要求
2)宗教最高权威是《圣经》不是教会; ——否定天主教会神学说教的垄断地位
3)与上帝沟通不需要教会和神父作中介;——否定教士、教廷、教皇的权威
4)反对赎罪券,简化宗教仪式,建廉价教会——资产阶级原始资本积累以及获得思想的自由和人性的解放5)王权高于并支配教权,建立本民族教会——资产阶级希望国家统一
★路德的宗教改革主张及教义体现了:
新兴资产阶级惜时如金和建立“廉价教会”的经济观念及否定权威和追求地位平等的政治要求;
4、宗教改革的实质:是一场反封建的社会运动,矛头直指作为欧洲封建统治精神支柱的天主教会。它不仅是资产阶级在思想领域内的反封建斗争,也是各阶层反对天主教会的社会运动。
5、宗教改革的结果
1)马丁·路德点燃了德国人民反对教会的烈焰;2)德国社会接受了马丁·路德的宗教主张;3)1555年,德皇被迫签订了《奥格斯堡和约》,承认路德教的合法地位。
★请思考:路德的“因信称义”和天主教的“因形称义”分歧点在哪?
怎样才能获得上帝的拯救,是听从教皇、教会,服从教规,还是相信自己。 这说明,宗教改革本质上并不反对宗教,只是把“为信仰而生活”改变为“为生活而信仰”,自由的生活才是他们追求的真谛!
6、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影响:1)确立了与罗马教廷不同的基督教派;2)冲击了罗马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3)推动了下层民众的反封建斗争;4)为欧洲宗教改革开辟了道路。
(二)卡尔文宗教改革:
1、历史背景 1)受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影响;2)受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3)深入研究《圣经》,宣传宗教改革。
2、主要内容:
1)信奉“因信称义”。 —— 坚持《圣经》的权威,冲破了天主教会不可动摇的权威
2)主张“先定论”,宣扬选民和弃民;
3)主张彻底改组教会,建立民主教会。主张简化教会仪式,严禁偶像崇拜,精简神职人员,反对铺张浪费,建立更加廉俭的教会,规定神职人员全部由选举产生,长老会负责监督所有人的行为。 ——引起了社会风气的变化,具有资产阶级民主的彩
★核心内容——“先定论”
主张: 1)人在出生之前,上帝就先定了他是应该获救,还是应该沉沦,即所谓的“选民”或“弃民”。“选民”获得上帝赐予的智慧、享乐和权利,注定会发财致富;“弃民”却注定贫穷困苦。2)上帝的先定不因人的行为而改变,所以祈祷没有意义。
影响: 1)彻底否定了天主教会和罗马教皇的作用;
2)鼓舞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进取精神,也为资产阶级剥削提供依据。
3、主要影响:
1)卡尔文的“先定论”为资产阶级的剥削提供了理论辩护,符合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同时又是劳动人民的精神;2)日内瓦建立了共和性质的神权国家体制,卡尔文思想被奉为指导思想; 3)卡尔文教更好地适应了新兴资产阶级的需要,因而,在资本主义比较发达的地区和国家得到广泛传播,并成为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
★比较卡尔文与路德两大新教教义的异同。为何说加尔文教义更符合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
相同:①强调《圣经》的地位;②主张信仰得救;③主张建立廉俭教会;
不同:①卡尔文把信仰得救解释为先定论;②主张建立民主教会; 这种主张彻底否定了天主教会和罗马教皇的作用,鼓舞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进取精神,所以说该教义更符合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更为激进。正如恩格斯所言:“卡尔文的信条正适合当时资产阶级中最果敢大胆的分子的要求。”
(三)英国亨利八世宗教改革
1、历史背景:
1)16世纪,罗马教廷控制着教会,不但掌握着英国大片土地和大量财富,还不断干预英国的世俗事务。2)16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以及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思想的传播,英国社会各阶层特别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反教会的情绪高涨。3)日益强大的王权力图摆脱罗马教权的桎梏。
2、时间:1534年,英国议会通过了“至尊法案”,进行宗教改革。
3、内容:1)宣布国王为英国教会的最高首脑,拥有处理教会事务的最高权力,教会必须服从国王的意志和国家的法令;2)成立专门机构,对现行教规进行审查,保留天主教的基本教义和仪式,凡与国家法律抵触的一概废除。
4、影响: 1)英国建立了民族教会,打击了天主教会势力,使英国教会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2)但改革很不彻底,英国随后出现了清教运动;并对日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重要影响。
★概括英国宗教改革运动的特点?
1)改革方式:采取了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
2)新教内容:保留了大量天主教的残余。
(四)尼德兰宗教改革:
1、原因:1)经济上:较早地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
2)政治上:16世纪初,尼德兰受西班牙统治;宗教裁判所残酷迫害异端分子。
2、性质:一场具有资产阶级革命和民族独立性质的宗教改革运动。
3、过程:
4、结果:北部独立,荷兰迅速发展
(五)天主教会的改革
1、背景:1)欧洲各国的宗教改革,使罗马天主教会在西欧的社会政治地位受到严重威胁。
2)天主教会内部的一些有识之士严厉抨击教会内部的腐败,纷纷倡议实行改革。
2、内容:1)清除内部积弊,重新审定教义、教规;2)继续强化异端裁判所; 3)网罗各种狂热的信徒,组建反对新教改革的团体。
3、效果:暂时摆脱了困境。
三、欧洲宗教改革的影响
1、性质:是文艺复兴之后欧洲又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也是一场披着宗教外衣的反对封建统治的政治运动。
2、作用:
1)政治上:①打击了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它剥夺了教会在各国的政治、经济权益,各国王权得到加强; ②促进了民族语言的形成,激发了欧洲各国的民族意识,催生了独立于罗马教廷的民族国家教会,促进了欧洲民族国家的成长。 ③为资产阶级勾画了政治蓝图。
2)经济上:使大量教会财产转到新兴资产阶级手中,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3)文化上:①打破了天主教会精神垄断,使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发展了人文主义。②帮助新教徒阅读《圣经》,发展本民族文化,各国普遍重视教育,兴办学校,增加包括自然科学在内的学习科目,促进了西欧各国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③传播了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
小结:欧洲各国宗教改革的特点。
1)对象: 都反对欧洲天主教会的绝对权威,要求摆脱罗马教廷的束缚;
2)作用: 体现了新兴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3)各国的领导者、改革内容、改革程度等各有不同。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异同
文艺复兴 | 宗教改革 | ||
不同点 | 背景 | 意大利特殊的人才结构和文化遗产 | 德意志是受教会压榨最严重的地区 |
形式 | 新兴资产阶级在“复兴”古典文化的形式下,宣扬资产阶级世界 | 新兴资产阶级披着宗教外衣的一场反封建的社会活动 | |
兴起和发展范围 | 意大利→欧洲其他国家 思想文化领域 | 德意志→欧洲其他国家 社会各阶层广泛参加的社会运动、政治运动。 | |
作用 | 把人们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为近代自然科学和各种学术的发展消除了思想障碍 | 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独裁,宗教自由逐渐盛行;促进西欧民族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新教思想,为后来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 | |
相同点 | 产生背景 | 两者都是西欧资本主义经济兴起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两者都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 | |
矛头指向 | 两者都将矛头指向封建教会 | ||
性质 | 两者都是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文化,体现了浓郁的人文主义彩 | ||
结果 | 都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和近代文化的繁荣 | ||
范围 | 都波及西欧的广大地区 | ||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