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以修身,读以养性
中华文明五千年,书是我们文明的体现。一本书,一杯茶,平日里很奢望的一种生活。书的文明是我们名族所特有的文化象征,我们是幸福的,可以让读书与生俱来,我们的前人为我们带来了书的财富,让我们可以在其中感受到书香气息,那是何等的一种荣幸。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在千年之前,我们的祖先就教导我们:生命是有限,而读书、学习是无限的,我们的一生都不要忘记读书、学习,那样才能让自己的心智越发成熟。
读书就像是生活的缩版,游离与其中,便课尝尽人生的种种滋味。一篇散文,带着很平静的心情去读,却发现到了结局离开它的时候是那么的挣扎,似乎是我们向往已久的生活在作者的文字中产生。而对于小说,恐怕是我们平时看得最多的书,曾经有位名人言读书改变命运:“如果说小说犹如青春亮丽的少女,那么小说的独特性就是这个青春亮丽的少女构成魅力的躯干。”每个人都有一种好奇心,随着小说情节的发展,我们便似乎成了一场电影的观众,可有时导演故意让我们意外,这也许便是小说的另一成魅力。
修身养性,几乎是随着人类的诞生而萌发的一个词语,而现在社会,在“休养生息”上作用得
更多的便是“心境”。心境,是一个人面对这个复杂的社会的一种反应,而我们每个人心境的提升和培养,与读书更是离不开关系。培根曾有名言“知识就是力量”。在和平年代,这句话的价值体现得更加充分,我们不停地汲取知识,才能让自己有足够的把握面对现在以及将来发生的一切挫折和困难。
修身:使心灵纯洁;养性:使本性不受损害。通过自我反省体察,使身心达到完美的境界。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每个时刻都是圣人,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犯下许许多多的错误。我们可以发现,”老者们”可以做到心平气和的接受一切,而我们年轻人却会因为哪怕是一件小事而“气急败坏”。老者们比我们多的不仅仅是人生的旅程,更有一种的“平淡”的人生态度,那便是“性情”的一种境界。当然我们每个人也许都会经历“老者”的人生阶段,但到那时,在回味,便发现自己人生年轻阶段有那么多的“轻狂”是不值得的。
“人之初,性本善”是每个人都能熟记的话,我们在这个社会上的磨炼,是会让自己变得很成熟,却也失去了小时的童真和性善。当然,并不是说我们的成熟不是好事,在和这个社会打交道的时候,成熟会让自己的人生之路少很多弯折,但我们也许会慢慢的把“性善”忘记。因此,每个人在一个时间就会对自己某一阶段的行为去反省,固然每个人都不是圣人,
但如果我们能做到“心境平和、性情善良”那更是一种贴近生活的态度了。因此,“读书”扮演成了“药方”的角,更可喜的是这并不是“良药苦口”,在接受“读书”的的时候,我们甚至会感受到一种享受,何乐而不为呢?
生活的本质是平淡,而读书的本质更是孤独,有时候我们亦是需要这样的孤独,“一本书、一杯茶”是一种孤独中修身养性的最好写照。“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表面上看起来虽是很“俗”,但联系到平凡生活,那是怎样的佳时佳境。
孤独者通过书中“境界”道理,把生活中的一切波折归于平淡,“淡而笑之”的生活态度恐怕也是修身养性的一种境界吧?
孤独是一种财富,孤独属于思想者。读书始于孤独,亦需要孤独来帮助坚守。只有当读书甘于寂寞,灵魂才能得到净化,在心中到一方净土。
教师读书计划
活到老,学到老。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天天看书,终生以书为友,这是一天也不能断流的潺潺小溪,它充实着思想。”读书,能够改变教师的人生,而且
能促使教师去不断地思考教学工作、生活、生命,从而实现自我人生层次的提升和生命的升华。
一、指导思想:
以端正教育思想、丰富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为重点,努力提高教书育人水平,我努力促进自己提高业务素质,享受阅读、享受教育。
二、读书目标:
1、通过读书学习,使自己登高望远,高屋建瓴,指导与反思自己的教育实践,努力转变思想观念、思维模式,进行教育创新。
2、通过读书学习,提升自己的理论和实践水平,更好地为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3、通过读书学习,培养自己的读书人格,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和文化底蕴。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