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率一度居高不下,国家高度重视这方面的问题,先后专门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决定》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和实施意见。尽管国家重视、专家呼吁、教育工
诚然,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在教育工作中缺乏方法方式——方式简单、甚而是粗暴,但诸如此类的现象表明,更多的是未成年人心理和生理上的不成熟,遇事不能明确自己的角和所处的地位,不能清楚自己应当承担的各种责任,严重缺乏责任感。等待事情严重了,才知道后悔和遗憾,流着伤心和痛苦的泪水求助于父母、老师和社会。
社会的进化速度与我们的教材不成正比,以致造成未成年人在生理上发育上接近成年人,但内在的心理却非常贫瘠,不具备正确的道德观,更不要说使之约束自己。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应该走在生理成熟前面,至少应该保持同步。只有水到了渠才会自然成,否则会是渠成了而无水,使之失去意义。在未成年人中,有一部分缺乏健康而良好的心理,最怕他们变成“有才而无德”和“无才又无德”的人,那将会给社会带来许多不稳定因素、给国家和家庭带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来巨大的损失!
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因素颇多,但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家庭因素,对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来说,家庭的影响很大。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不良的家庭环境容易造成家庭成员的心理行为异常。如胎儿在母体中,母亲没有注重调节自己的情绪;家庭主要成员不全,父母离异或分居、父母再婚等等以至家庭关系紧张,家庭情感气氛冷漠,矛盾冲突频繁;家庭教育方式的不当,专制粗暴、强迫压服,或溺爱娇惯、放任自流;父母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只考虑自己工作好、生活好和玩得好,缺乏对子女的关爱和沟通;在我国当前更为严重的是,受经济浪潮的影响,外出务工,只管挣钱,却把子女留在年迈的爷爷奶奶或其他亲人身边,以至管理不到位等;
其次是学校的因素,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学生的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中渡过的。因此,学校生活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影响极大。学校的教育条件、学习条件、生活条件,以及师生关系、同伴关系等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遇事不会处理以至于精神极度紧张、焦虑,无法及时调节,进而造成心理失调,导致心理障碍;加之学校教育工作(特别是农村中小学)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认识上的不到位——
口头上的多,实质性的少;课堂教学中的缺位——除了语、数、外、史、地、生、物、理、化外,其他教育读本基本上一片空白——读本在开学时是新的,学期结束仍然是新的;专业教育工
社会因素,社会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无处不在。社会因素主要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关系等。这些因素对个人心理的塑造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社会生活中的种种不健康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一些不可思议的社会现象,如假冒为劣产品(product)(product)和学历证书在社会上流通,人情大过王法,严重地毒害着青少年学生的心灵,从而形成心理健康问题。
总之,无论是家庭、学校还是社会,对未成年人的教育方法简单化、形式单一化、要求过高等,都会直接影响到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
未成年人心理的不健康,会给家庭、社会乃至国家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如杀害自己的亲生母亲、在社会进行打、砸、抢等,给许许多多的家庭造成危害,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悲哀。一些父母为子女痛苦不堪,流干了的泪,甚至发疯……它直接影响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工作。因此,加强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工作的必然和关键,是贯彻“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具体化的表现,同时也是全社会应该承担的共同责任。
加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关键在于把握好未成年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高度重视并研究其每一个细节表现,作出理性分析,归类总结(summary)(summary),并针对各个(类)情况提出科学的可行性指导方案,指导工作并落到实处。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