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以后的中国当代文学思潮梳理
1978年以后的文学可以分为两大阶段:
一、1978——1989文学思潮:80年代文学,摆脱了政治的束缚,但带有强烈的共名化特征。
二、90年代至今:文学进入无名化时期。
一、1978——1989文学思潮
1978年——1989年的文学思潮可以以1985年为分界线划分为两个阶段:
(一)1979—1985 新启蒙思潮
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结束、国家政治生活恢复正常的前提下,配合“思想解放”、“现代化”和“改革开放”的宏伟事业,“新启蒙”主义迅速成为主导性的思想潮流和文学意识。这种启蒙意识根源于对封建主义肆虐时期的否定,也形成于对现代未来的渴望。它是影响80年代文学创作的最为重要的主导性因素。
80年代前期的小说创作,从作品的主题上来看,可分为两种创作趋向:一是对历史、的叙述;一是对时代变动、改革的企望。
1、伤痕文学
这是80年代文学中的第一个思潮流派。直接起因于揭露的灾难,描述知青、知识分子、受迫害的官员在中的悲剧性遭遇。伤痕文学走出了的假太空颂歌模式,直面血泪人生。伤痕文学延续了20年代“问题小说”的思路,提出了一些尖锐的社会问题,其目的并不在小说形式的创新上,而是为“思想解放”和“拨乱反正”呐喊。随着形势的发展,伤痕文学很快变成了对“前27年”历史给整整一代人造成的“伤痕”和“社会悲剧”的揭露,并试图从更深层的角度思考悲剧产生的社会文化根源。伤痕文学首先是将“问题意识”作为创作冲动的基本点,与当时的社会和政治思潮基本吻合,其社会意义大于文学意义。
蓬勃发展时间为1979--1980年间。刘心武的《班主任》(1977年11月)用艺术的形式对刚刚逝去的提出了质疑,标志“伤痕文学”的发端。
作品:
卢新华《伤痕》
从维熙《大墙下的红玉兰》
冯骥才《啊!》
莫应丰《将军吟》
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陈国凯《我应该怎么办》
郑义《枫》
韩少功《西望茅草地》
叶辛《蹉跎岁月》
遇罗锦《一个冬天的神话》
陈世旭《小镇上的将军》
2、反思文学
反思文学是略晚于伤痕文学出现的一种文学思潮,是伤痕文学发展的深化和必然结果。反思文学把个人命运与社会历史道路的曲折过程联系起来,深刻揭露了建国以后社会发展的经验和教训。
反思小说涉及以下几类:
a.对建国以来,一系列政治经济生活中的各种运动、左的思潮的揭示和描写。
如:茹志鹃《剪辑错了的故事》,张贤亮《河的子孙》,张一弓《犯人李铜钟的故事》等。
b.揭示民族文化心理中的封建残余意识。如:张弦《被爱情遗忘的角落》,韩少功《西望茅草地》等。
c.对党和人民关系的反思,对官僚作风的批判。如:李国文《月食》、《冬天里的春天》,
王蒙《悠悠寸草心》。
d.对极左路线扭曲人性,及民族文化中隐含的阴暗文化心理和国民性进行批判。如:高晓声《李顺大造屋》,陆文夫《美食家》等
重要作品:
高晓声《李顺大造屋》
谌容《人到中年》
张贤亮《灵与肉》、《绿化树》
3、知青文学
知青与复出作家经历相差很大,因而在创作中,无论是小说内容还是主题表达都有很大的不同。它们主要写知青生活,带有强烈的自传彩。复出作家的作品中主人公多是受难的英雄,而知青文学中主人公多是默默无闻的受害者。前者多着眼于国家、社会、民族意识层面。后者则限于个人命运的关注。从总体上说知青小说同样构成着对我们国家一个时代
的反思,只不过是个人性的。它同时也标志着对历史的大规模、集体性的反思文学的终结。
4、改革文学
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向经济,文学出现了描写改革的文学。改革文学的思想内容旨在呼唤、表现城市和乡村的变革,蒋子龙是改革文学的代表性作家,其小说《乔厂长上任记》是“改革文学”开启风气之作。
重要作品:
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燕赵悲歌》
张洁《沉重的翅膀》
李国文《花园街五号》
何士光《乡场上》
贾平凹《腊月·正月》
冬天里的春天(2)这一时期的诗歌
1、“归来者”的诗
“归来的诗人”主要指由于政治及其相关的原因,50年代中期以来被迫完全终止创作或根本不能公开发表作品,到70年代末期又陆续回到诗坛的诗人。“归来”,在这个期间,是一种诗人现象,也是一个普遍性的诗歌主题。这里称为“归来”(或“复出”)的诗人的,主要有这样几部分:50年代反右派运动中的右派诗人,如艾青、公木、吕剑、苏金伞、公刘、白桦、邵燕祥、流沙河、昌耀、周良沛、孙静轩、高平、胡昭、梁南、林希等;在1955年“胡风集团”事件中罹难者,如牛汉、绿原、曾卓、冀汸、鲁藜、彭燕郊、罗洛、胡征等;因与政治有关的艺术观念,在50年代陆续从诗界“消失”的诗人,如辛笛、陈敬容、郑敏、唐湜、唐祈、杜运燮、穆旦、蔡其矫等。
主要作品:
流沙河《归来》《故园别》
林希《流星》
艾青《归来的歌》,《彩的诗》,《雪莲》
2、朦胧诗潮
70年代末8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一批年轻诗人开始崛起于诗坛,给诗苑带来了一股新异的诗风,引起了社会的广泛注意。他们中的主要代表有:食指、北岛、舒婷、芒克、多多、顾城、江河、杨炼、林莽、梁小斌、王小妮等。这批年轻诗人所引发的新诗潮之所以在70年代末出现在中国诗坛上,是由特定的时代语境和历史积淀所形成的。就其发展过程而言,最早可溯源到“”时期60年代末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当时许多知识青年普遍怀有一种模糊而又强烈的情绪:不解、怀疑、愤怒、无奈、对抗等交织在一起,一种被抛弃的失落感以及对幻灭了的理想的沮丧和坚执,对失去家园的牵系等,成了这一代人的主导情绪和情感基调。
1979年3月,《诗刊》发表了北岛的《回答》,标志着朦胧诗由地下正式走上诗坛,从而形成了强烈的艺术冲击波。
主要作家及作品:
北岛《回答》《触电》
舒婷《赠》《致橡树》
顾城《简历》《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远和近》《一代人》
江河《太阳和它的反光》
杨炼《诺日朗》
(二)1985年之后现代意识
集中表现在85年之后,现代小说和先锋派小说的创作中,通过象征、夸张、荒诞、变形的方式表现旧的社会体制异人化的特性,同时对现代小说技巧进行探索。
(1)这一时期的小说
1、寻根文学
1985年前后,以索拉、徐星、莫言等为代表的一批文学新人相继走上文坛。他们以独特的
思维方式、叙事语言、结构方式开始建构自己的文学世界,其创作从内容到形式都带有明显的现代主义彩;寻根文学敏锐地或者无意识地感受到了“后发达国家”共同的问题,在将现代主义文学技巧与本土经验的结合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意欲对民族文化精神返本求源,挖掘民族性格中的民族文化素质。寻根文学把目光投向了民族文化,尝试以现代意识去观照民族文化传统以及民族心理深层的文化积淀,从文学与文化的关系中去寻求民族文华的根。
代表作家及作品:
韩少功:《文学的根》
阿城:《棋王》
郑义:《跨越文化断裂带》
王安忆:《小鲍庄》
李杭育:《理一理我们的“根”》
郑万隆《我的根》
2、先锋小说
1987年,以马原、余华、孙甘露、格非为代表的“先锋小说”的出现,从当代汉语文学叙事技术创新的角度,为中国当代小说创作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参照,其借鉴的痕迹更为明显。先锋小说的发展轨迹可分为:
a.1987年——兴起,1989年早春,《人民文学》破天荒以一二期合刊的方式发行,登载了不少前卫的作品。如:孙甘露《我是少年酒坛子》、北村《谐振》等。1987年底,《收获》第五、六期明显摆出了一个“先锋派”的阵容。
b.1988年——繁盛时期,如:余华的《河边的错误》、《现实一种》,孙甘露《请女人猜谜》,格非《褐鸟岛》。
c.1989年——90年代,衰落时期,如:余华《活着》、《许三官记》,孙甘露《呼吸》,北村《施洗的河》
3、新写实小说
1988年前后,池莉、方方、刘恒、刘震云为代表的新写实小说,撇开了先锋小说的实验误区。在对日常经验的表达上,主张还原现实生活的原生态,直面现实,直面人生,消解创作中的主观倾向,注重表现普通人的生活烦恼与欲望,追求客观冷静的叙述方式。
“新写实”小说将创作的焦点集中到了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经验之中,既保留了传统写实主义的一些基本手法,也吸收了新时期的文学探索成果,将创作的主体意识与日常生活经验结合在一起。
方方《风景》
池莉《烦恼人生》
刘恒《伏羲伏羲》
刘震云《一地鸡毛》
这一时期的诗歌
4、“第三代”诗歌
第三代诗人主要是指“朦胧诗”以后,新崛起的更年轻一代诗人的创作。以韩东等人为代表的“他们派”,以周伦佑等人为代表的“非非派”和以李亚伟等人为代表的“莽汉派”等青年诗人体。从艺术观念的角度看,“第三代诗歌”与“先锋小说”有接近之处,他们都强调文学形式的重要性,对传统文学中的“宏大叙事”的解构。他们将诗歌从“天上”的的乌托邦梦想,拉向了“地面”的日常经验,但也隐藏着一种将“形而下”内容极端化的诗歌走向。
韩东《有关大雁塔》
李亚伟《中文系》
翟永明《独白》
海子《麦地》
二、90年代文学思潮
(一)多元文学思潮
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多元文化思潮兴起,“多元文学思潮”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
程中逐步形成的。它不仅体现在文学形式上的多样化,更重要的是与社会结构转型相配套的各种文学生产与传播空间的出现。在这一时期依托国家媒体、文学奖等官方媒介的主流意识形态的主旋律文学,依托专业期刊、高等教育等专业媒介的知识分子精英文学,依托图书市场、新型网络等各大媒介的消费市场中的大众通俗文学,这三种文学形态各显神通。它们各自按照自身的逻辑发展,并构成复杂的对话关系。
1、文学商品化、大众化
1933年的“陕军东征”,是大陆文学第一次以商品形态征服读者的典型例证。文学的商品化,既消解了文学的政治热情,也消解了文学的启蒙热情,往往导致文学原有的基本特征,如创造性、批判性、审美性、价值和意义指向等的疏忽。
如:金庸的作品
2、对抗商业潮流的写作——坚守美学理想、关注民族命运、守护人性价值。
重要作品:
张炜《九月寓言》
张承志《心灵史》
史铁生《务虚笔记》
韩少功《马桥词典》
李锐《无风之树》
阿来《尘埃落定》
3、“新生代”小说家
1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一批出生于“60后”、“70后”的作家登上了文坛,如:毕飞宇、韩东、鲁羊、刁斗。他们关注当代精神状况的变化,关注市场化进程中的经验变化,摆脱抽象的争论和表态,注重冷静客观的观察,用新的小说形式,有效地表达当代社会变化的经验,特别是处于文化和经济中心的都市经验。
4、女性写作
—
—远离集体性的观念,开始转向依赖个人经验和日常生活。这类作家的写作摒弃国家主义、启蒙主义的宏大话题,关注私人经验的表达,关注个人感情的遭遇,关注女性命运,乃至个人梦幻和幻想。
如:陈染、林白、徐坤
5、“现实主义冲击波”
——把视点转向普通工人、农民、一剂城镇居民等基层社会的日常生活。
如:刘醒龙、何申、关仁山、谈歌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