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时期小说的发展
文学院张喜田
新时期小说发展的一个过渡阶段就是“改换文学”。
这是指1977年刚刚粉碎“四人帮”时所出现的一类小
说。
(1)主要表现对象:
“十月的欢腾,一月的哀思”——集中的内容就是揭
发批判“四人帮”,歌颂革命老一辈。
(2)作家在思想上、精神上仍受“四人帮”一套的束缚,
带着镣铐跳舞,似乎是“放了脚的女人”。
(3)这时期,要想创新,必须来一个拨乱反正、除旧迎
新的斗争,但是此时旧的不想用、不愿用,新的不知
如何走、怎么用,就处于徘徊阶段。
(4)内容较好,但仍有着帮风帮气,还受“四人帮”所制定的创作模式束缚,极左思潮仍起作用,更有人制造新的“个人迷信”。但这些,并不是原地踏步,新的文学在酝酿,是准备时期,因为这毕竟是新时期小说创作的序幕。
具体创作
贾大山:《取经》(“农业学大寨”)萧育轩:《心声》
徐光耀:《望日莲》
一、伤痕文学
(一)原因
(1)生活变化、认识深入与文学变化;
(2)咀嚼伤痕时期。
伤痕文学开始的标志是刘心武的《班主任》,而卢新
华的《伤痕》则为“伤痕文学”的代表作,前者是“奠基作”、潮头文学,后者是名字的由来、代表作。刘心武:《班主任》(张俊石、宋宝琦、谢惠敏、石红)卢新华:《伤痕》(王晓华、母亲)
伤痕文学主要反映长期的极左路线给人们带来的各种各样的肉体创伤和精神创伤。
(1)由冤案造成的伤痕
由于阶级斗争扩大化,造成敌我不分、敌我颠倒,造
成了很多悲剧。
莫应丰:《将军吟》(彭其、陈镜全)
冬天里的春天王亚平:《神圣的使命》
(王公伯、白舜、林芳、杨琼—艾华、杨大榕)王蒙:《光明》
顾工:《翻案》
陈国凯:《我应该怎么办》
(2)由株连造成的伤痕
“株连九族”本为封建现象,但在10年动乱中,株连九族的现象十分明显,一人犯罪,全家遭殃,以反动的血统论为根据,即以出身定政治身份,体现出宗法社会的特点。
遇罗锦:《一个冬天的童话》(遇罗克)
宗璞:《弦上的梦》(慕容乐珺、毛头)
孔捷生:《在小河那边》(谷凉-严凉、谷兰-穆岚)叶辛:《蹉跎岁月》(柯碧舟、杜见春)
(3)由个人崇拜而造成心灵上的创伤
由于个人迷信,使众与领袖的关系颠倒、混乱,使二者的关系充满神秘的宗教彩,成为人与神的关系。
郑义:《枫》《李黔刚、卢丹凤》
金河:《重逢》(叶辉——叶卫革)
张弦:《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