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随笔《四时之诗—秋冬》读后感
秋天的好处在夜、在月。夜是凉的,月是明的。这凉既不是热,也不是冷,是介乎冷热之间的温度,但它是朝着冷的方向去,所以自然带着一点清凉;这明既不是暗,也不是亮,是介乎暗和亮之间的光明度,但它是属于夜晚的光芒,因此也自然带着一点清冷。
子夜吴歌·秋歌
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冬天里的春天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看前两句:“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一片月下,万户捣衣,整座长安城都笼罩在明净的月光下,也都沉浸在一片此起彼伏的砧杵声中。这里说的“捣衣”,并不是洗衣,而是把衣料放在石砧上用棒槌捶打。这是因为,元朝以前,中国人主体都穿麻布,而麻布坚硬,必须捣软了,才能剪裁制衣。秋天,是赶制冬衣的季节,“万户捣衣声”的盛况正是主妇们赶制冬衣的前奏。要做冬衣了,思妇怎能不惦念身
在塞外苦寒之地的丈夫?于是,接下来的两句写道:“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那秋风吹过长安城,它能吹走暑热,吹走落叶,却怎么也吹不尽思妇对玉门关外征夫的绵绵相思
之情。“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写景,景中含情;“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写情,情中有景。场景也从天上写到地下,又从长安城一直跨到玉门关。写得情景交融,浑然天成。所以,有诗评家认为,诗写到这里就够了。可是,李白不觉得,他又加了两句:“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这是思妇深沉的喟叹,什么时候才能平定胡虏,让我的良人不再远征呢?这句话想表达的,是一种温柔敦厚的感情,胡虏是要平定的,那是国家的大义;良人也是要回家的,那是个人的私情。这长安的思妇,既顾大局,又重情义,所以才会在这秋夜里,发出这样的喟叹。李白补上最后两句,一下子把诗的境界升华了。
冬天这个季节,最冷也最暖。冷的是外边。北风怒号,大雪封门。相对的,冬日的家园格外温暖。红泥小火,一室生春。冷的是冬,暖的却是心。
问刘十九
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先看颜。绿蚁,绿的;红泥,红的;晚来,黑的;雪,白的。这首诗短短二十个字,包含了四种颜。在这四种颜里,黑和白都是冬天的颜,是萧瑟且肃杀的。然而,绿和红是生命的颜,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寒冷中的温暖,仿
佛冬天里的春天一样。再来看韵律。新酿的酒已经倒好了,这是静;但是,因为酒没有过滤,上面浮着一层绿的泡沫,就像一小蚂蚁,逐渐散去之时,画面中就有了动。第二句也一样,静静的红泥炉中,火苗在蹿动着,动静相宜。暮苍苍,人回家,鸟归巢,天地都笼罩在一片静谧之中,这也是静的;但是“天欲雪”,说明老天还在动,雪花马上就要飞舞起来了。此时此刻,此情此景,诗人的心被牵动了起来。“能饮一杯无?”诗人想起了朋友,准备让小童带着这首诗,去不远处的朋友家,邀他来喝酒。这首诗每一句都是动与静的结合,这是多么美妙的韵律呀。一首真正的好诗,不能只有颜和韵律,更重要的是情感,喝酒的情感。白居易喝的是什么酒?闲酒。他在自己家里,对着一个小火炉喝酒。想喝酒的时候,随便叫一个住得近的朋友。这个朋友不需要多么出,他可能只是一个跟白居易年龄相仿、意趣相投的老头儿。两个人都没什么事,就一起喝喝酒,聊聊天,这是多么闲适的生活,多么闲适的情调呀。有人说,白居易的诗俗,境界没有那么高。但是,生活本来就是平淡的,享受一种悠然自得的小心情,绝对不是一件坏事。人生有很多风雪需要面对,我们何妨先温一杯浊酒挡挡寒气,毕竟,温暖本身就是一种力量。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美轮美奂的唐诗只停留在似曾相识,这实在是可惜了!我们每一个人都无法避免地在红尘中
打滚,仿佛无论做什么都只会被旋涡卷得更深,唯独诗歌,能让我们暂时跳将出来。当你打开那幅熟悉而陌生的画卷,从美的角度重新审视早已麻痹了的生活时,何尝不会获得一种新的力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