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的主要方法
在以上各类教育培训中,根据不同对象、不同内容,企业一般都采用多种方式方法,力求适应时代特点,取得较好的成效。下面是企业内教育培训中常用的教育方法:
(1)课堂教授法。这是学校教育的主要方式,在企业内教育中也最常用。由于讲课是教师向学生单方面灌输,所以师资质量对教育效果影响很大。这种方法实行起来较简单,只要确保师资力量就行。缺点是方式上整齐划一,不适应多样化的时代特点。所以常和以下各种方法结合使用。
(2)问题讨论法。围绕某一问题由参加者(以不超过十人为宜)自由讨论,各抒己见,达到提高认识的目的。这种方法常用于指导层教育以上的层次中。
(3)事例研究法(case stuty)。以实际发生的起初事例为素材,分析背景、原因、发生过程,出理论依据或研究解决办法,起到形象化教学的作用。
(4)情节发展法(incident process)。这是事例研究法和问题讨论法的组合。首先举出某一特定事件的真实情节,针对参加者的推理、想象和预见能力,提出一系列问题,让参加者回答使情节逐步扩展,直至描绘出事件的全貌。然后通过过论归纳解决对策。
(5)模拟训练法(simulation)。这属于现场实验方法,但不使用真实的现场条件,而是用模拟器模拟
与现场相同的条件、状态,让参加者体验这些条件,练习在实际条件下运用学到的知识。这种方法主要用于参加训练者由于缺乏经验和技术可能发生危险,或付出代价太高的场合。
(6)思潮法(brain storming)。这种方法是首先创造出一种完全无拘束的气氛,参加者可以毫无顾忌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不论这种见解与现行制度、组织和观念多么矛盾也不会受到干予,任其自由发展、互相启发。从而使讨论中涌现大量各式各样的见解和设想,以便能够从中得到为多数人所认可的结论。这种方法多用于特别需要创造力和规划能力的领域。这是由广告专家A.F.奥斯本首先发明的方法。
(7)行为示范法(Role playing)。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参加人在给定的事态中分别扮演起不同作用的角,通过他们发挥作用的过程,使其他参加者看到事态发展的多种可能的倾向,并根据各种倾向考虑
对策。近来这种方法受到广泛运用,不仅用在企业内教育中,也用于社会福利事业中对志愿工作人员的训练。
(8)课程学习法(pregram instruction)。这是一种设有若干阶段的系列教学法。在学习的每一阶段末都对学习理解程度进行检查,并引入反馈机能,在以后的阶段中可以弥补前一阶段学习的缺陷,而且都编有教科书,因而是很有效的学习方法。这种方法克服了课堂讲座法的"单向灌输"的缺点,也克
服了"问题讨论法"不容易掌握理解程度和进度的缺点。
(9)经营演习法(business game)。这是一种实际运用式的学习。令参加者分别作为同一行业中互相竞争的企业的经营者,向他们提供同样的条件的数据,让他们根据这些数据自由进行经营决策进行竞争"经营",最后以"经营成绩优劣来研究经营决策的得失,检查实际运用能力。
(10)感受性训练(sensitivity training)。这是训练管理干部的人际管理能力的方法。其特点是将参加者组织成训练小组,除了极必要的"行为科学"课之外,不作任何讲课,而且尽量少设置辅助人员。训练中的一切活动(如讨论议题,召开会议等)全都由参加者自行管理。将这样的训练小组放到一个与外界隔绝的环境中,集中住宿至少一周以上,每天进行问题讨论或是事例研究,锻炼参加者对他人思想和感情的感受性,要做到能够准确地感受到他人的真实情感和思想,并且采取灵活而适当的相应态度,以维持小组的集体活动。通过这种训练达到使单独的个人变为集团的一员的转换,同时可以使参加者在讨论中受到别人的启发而得以提高思维水平。不过有些人批评这种办法是全盘改变了个性,"制造精神病患者"云。
除以上方法以外,还有所谓一揽子教育法(in basket)、等价变换思考法、体验学习法等等。这些方法一般来说都有可能轮番或配合使用。
学会学习──事半功倍的诀窍
学业的成功不仅需要兴趣、毅力和勤奋,还需要会学习,有正确的学习方法。研究表明,学业水平与学习方法和策略有着密切的关系。国内有的研究指出,在影响中小学生学习的二十个因素中,学习方法和策略居第三位,学习优秀生与后进生在是否会学习方面的差异非常显著。学习后进生在学习方法上明显落后于优秀生。国外在学习方法和策略方面的大量研究发现,天才儿童与一般儿童、正常儿童与迟钝儿童以及年龄较大儿童与年龄较小儿童在思维和认知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原认知(一种高级的学习策略)方面。也就是说,天才儿童和年龄较大儿童在学习能力和学业成绩方面之所以比其它儿童好,主要是由于他们比较会学习,更善于运用各种学习方法,能及时发现并纠正错误的学习方法。由此看来,学会学习,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策略,是提高学习效率,获得事半功倍效果的诀窍。
古今中外,名流学者和科学家大都重视学习方法的掌握和学习策略的运用。伟大的生物学家达尔文就一
言以蔽之:“一切知识中最有价值的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当代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成功=艰苦的劳动+正确的方法+少说空话”。这就是著名的爱因斯坦“成功方程式”,也是他对自己整个科学研究生涯的总结。由此可见,学会学习,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在成功的诸因素中具有多么重要的位置。
语言障碍如何矫正
近几十年来,随着心理科学的革命性发展,学习策略、方法的研究愈益引起研究者们的重视。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加涅把学习策略明确归入五个学习类别之一,他还第一次提出智育的第三项任务是培
养学生的学习策略。国内外大量的研究资料表明,学习方法、策略的研究和应用,已经构成了教育心理学的新领域,并已成为人们重视的热点课题。
另一方面,随着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人类知识迅速增长,知识更新周期缩短。据统计,十八世纪知识更新周期是80-90年,十九世纪到二十世纪初缩短到15年,如今知识更新周期只有5-10年,某些领域如微电子技术的更新更快。面对这一现实,许多人可能会想,要做一个好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知识迅速发展的需要,就要用百分之百的努力去学习。然后,这一答案在称为“知识爆炸”的今天,已在很大程度上失去可信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有报告强调:“未来社会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如何学习的人”。也就是说,现代学生的竞争不仅仅是知识占有量的竞争,要想不做未来的文盲,更重要的是进行会不会学习的竞争,“学会学习”,这是摆在现代学生面前的挑战性的口号。
那么,什么是“学会学习”?所谓学会学习就是在获得必要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具有自我调控学习过程的能力。中学生应该学会学习,做学习的主人,这不仅是成为人才的需要,也是适应社会发展所必需的。怎样学会学习呢?学习方法有多种多样,各门学科的学习方法也不尽相同。这里主要介绍有关预习──听课──复习的方法。因为预习──听课──复习是学习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也是学习的基本形式。这三个基本环节紧密相连,缺一不可。
1、预习──“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听课前不预习,对所学内容心中无数,是很难提高学习(听课)效益的。预习的过程大致分三步:
第一步略读。粗略浏览一下第二天要学习的内容,重要的地方和疑难之处做上记号。这是预习的准备阶段,不可忽略。
第二步解疑。通过使用工具书(字典、辞典以及其它参考资料等),尽可能将疑难问题搞清楚。对于实在无法解决的问题,在课本上做上记号,以便第二天上课时,集中精力去听这些疑难问题。
第三步拓宽。在时间、精力等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针对自己擅长而又有兴趣的学科,以课本为基础,以某种课外参考资料为辅助,对课本知识的内容和要求适当作一些拓宽,如理科做一些练习题,文科多看一些书。
2、听课──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中心环节和主要途径。因此,掌握科学的听课方法,提高课堂学习效益是取得好的学习成绩的关键。如果听课质量不高,那么课后就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复习,去补课,事倍功半,无形中加重了学习的负担。要掌握科学的听课方法,首先必须区分课的类型和结构。因为不同类型和结构的课,有不同的要求,教师有不同的教法,学生除运用共性的学习(听课)方法外(如把握教学目标,认真听讲,积极思维,踊跃发言,做好笔记等),还要有不同的学习(听课)方法。
所谓课的类型,是指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任务而划分的课的种类。同学们掌握知识包括感知和理解教材、巩固知识、应用知识等过程,常常需要一系列的课来完成。这样每节课就成了上课总链条中的一环,每一节课都有它独特的地位和意义,教师也将采取不同的教法,这就需要同学们能把握每一节课的类型,根据不同类型的课有针对性地听课。
课的类型有:
新授课。这种类型的课,大部分时间用来传授新的知识,如语文课上讲一篇新的课文,数学课上讲新的公式或定理。上新授课,要注意听老师是如何讲解新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以及新旧知识的联系和区别。
练习课(或称习题课)。这种类型的课,目的在于使学生在已经获得知识的基础上运用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形成技能和技巧。上练习课,要注意老师讲解示范或分析例题的思路和方法,要积极地独立完成课堂练习。在练习课上教师所讲的若干例题,有的是按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组合的;有的是按不同内容,分门别类组合的。在听课时,要注意这些例题的相互区别和联系,培养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实验课。这种类型的课主要用在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又分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两种。演示实验主要由教师操作,分组实验是由学生动手操作。在演示实验课上,要注意老师讲解的实验步骤、操作
要领,认真细致地观察实验过程、产生现象和实验结果,并在老师指导下从中得出结论,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分组实验课上,要根据老师的要求,手脑并用,大胆实验,严格操作程序和步骤,认真观察实验结果,详细做好实验报告。
复习课。这种类型的课,目的在于巩固前一阶段所学的知识,使之系统化、概括化,并进一步加深理解。复习课根据复习的内容又分单元复习或系统复习。在复习课上,不能局限于某一知识点的理解,要注意老师是如何理清教学内容的知识体系,老师如何拎出书中的难点,如何分析其内在联系,如何结合运用有关知识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
综合课(又称混合课)。它与上述几种单一课的区别,在于它在一堂课内同时实现几种教学目的、任务。综合课的结构和步骤一般都比较明显。包括组织教学、检查复习、导入新课,讲授新知识,(有例题讲解、演示实验等方式)巩固新知识(有复述、提问、阅读、课堂练习等方式),布置课后作业等环节。因此,学生要综合运用上述几种单一课的听课方法,眼看,耳听,脑想,手动(记笔记),以完成整节课的学习任务。不管哪种类型的课,都要注意以下问题:
(1)控制好自己的思想,克服注意力分散的毛病。读书时如遇到其它干扰使注意力分散,有的地方没有弄懂,还可以回头多看几遍。但上课时若思想开小差,有的地方没有听到,尤其是关键地方漏掉的话,老师不可能在课上再为你单独重讲一遍。克服注意力分散,思想开小差,主要靠毅力。
(2)抓住学科特点,努力提高与学科相关的能力。有的同学听课不善于抓住学科特点,上语文、外语课不愿高声朗读,上实验课不爱动手,上数学课不注意老师推理、演算的过程,那么与学科相关的能力就不能得到充分发展,课堂学习效益也难以提高。
(3)注意老师讲课中提示的关键词或提示句,以便抓住听课的重点。
(4)注意开头和结尾。每节课开头,老师一般要“亮标”,即亮出本课教学目标和要求是什么;每节课结束时,老师一般要归纳、概括本课主要内容和复习巩固。有的同学上课后思想不能及时集中到课堂上,或者讲话,继续课间的话题;或者忙于拿书,笔记本和文具,那么开头几分钟的听课肯定会受影响,甚至会错过老师开头讲的重要内容。有的同学临近下课,思想又想到下课干什么事,或者离下课还有几分钟就忙于收拾书本、文具。而老师有时恰恰会将某些重要问题留到课堂最后几分钟“画龙点晴”。而且根据遗忘规律,学过知识以后的20分钟是遗忘最快的时候。这个时候,如果你心里想着下课干什么,那就听不进老师对本课内容的归纳、复习和巩固的话,这节课所学的内容很可能大部分被遗忘。
3、复习──课后复习是为了巩固和深化课堂所学的知识。所以,每天课后,应及时复习当天所学的内容。有的学生把每天的作业完成了,就感到没有事情可做。这说明这些学生不懂得复习的重要性,不了解遗忘的规律。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通过多次实验,揭示了遗忘的规律,得出了世界闻名的艾宾
when you believe歌词浩斯遗忘曲线(见下图),图中竖轴表示学习中记住的知识数量,横轴表示时间(天数),曲线表示记忆量变化的规律。
这条曲线告诉我们,人们对识记的材料(学习的内容)的遗忘速度是“先快后慢”,而且最初忘掉的数量最多,观察一下这条遗忘曲线,你会发现,学得的知识在一天后,如不抓紧复习,就只剩下原来的25%)。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减慢,遗忘的数量也就减少。有人做过一个实验,两组学生学习一段课文,甲组在学习后不久进行一次复习,乙组不予复习,一天后甲组保持98%,乙组保持56%;一周后甲组保持83%,乙组保持33%。乙组的遗忘平均比甲组高。“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复习这一重要的学习环节,而且必须要及时复习。复习的过程可以分三步:
积阴德
第一步是回忆与看书。可以先在头脑中把老师课上讲的内容回想一遍。这是自己考自己,逼着自己专心致志地动脑筋记忆,叫做尝试回忆。回忆一遍,知识在头脑中被强化一次。并且,在看教科书时,也就有了重点,已经懂了并已记住的部分,就不必多费时间再看了。回忆过以后再看书,着重看没有掌握或没有记住的内容,复习的效率就提高了。不然的话,看书时,像看小说那样从头到尾看一遍,好象明白,也好像记住了,但放下书,真正运用知识的时候又忘了。
第二步是整理与练习。课堂笔记本上记载的是老师讲课中的精华和这部分学习内容的体系结构。整理笔记就可以使知识又一次得到强化。把笔记整理好,又有利于以后的单元复习和期中、期末复习。练
习就是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至于是先整理还是先练习,这可根据各人的情况而定。但练习做作业前,必须要回忆和看教科书。
第三步扩展和提高。这是指在精力有余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如看课外参考书,自己一些题目做等,加宽、加深理解教材知识,提高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同学们,希望大家都能注意改进学习方法,使“一分耕耘”,获得两份收获。祝你成功。
附录学习方法状况自测表
内容  (是基本是基本不是否)
1.你经常按照预习─听课─复习─作业─总结这几个环节进行学习吗?
2.你喜欢动脑筋独立思考吗?
3.你经常琢磨教材和老师讲课的思路吗?
4.你经常对自己思考问题的思路进行思考吗?
5.你经常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联系起来思考吗?极其的近义词
6.你学完一单元或期中、期末时,把每一学科学过的知识"串"起来复习吗?中国反腐败
7.考试后,你常常自觉地分析自己掌握知识的经验和教训吗?
8.你学习时重视概念、原理的掌握吗?
9.你经常将学过的知识应用于实际吗?
10.你喜欢讨论或辩论问题吗?
11.你在实际中是否经常发现问题而努力去寻求答案?
12.你经常积累学习资料吗?(如写读书笔记,做卡片等)学习法
13.你能有计划地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吗?
14.你常常读一些介绍学习方法的书吗?
15.你经常想到培养和锻炼自己的智力这件事吗?
16.你常常检查自己在学习能力上的缺陷并想法努力改进吗?
统计
自测结果分析:A、学习方法好(“是”和“基本是”达14个以上为A级)B、憗学习方法比较好(“是”是“基本是”达11个以上为B级)C、憗学习方法有待改进(“是”和“基本是”在10个以下为C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