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世界历史故事短_趣味⼩故事简短
⼀般来讲,狭义的历史故事就是指过去发⽣的故事。你知道有哪些世界历史故事吗?下⾯给⼤家带来⼀些关于有趣的世界历史故事短,供⼤家参考。
世界历史故事1
萨拉⽶湾海战
攻占温泉关以后,波斯军长驱直⼊希腊直扑雅典城。然⽽雅典城空空如也,什么都没有。波斯王薛西斯⼤怒,下令放⽕烧毁了希腊这座最⼤、最富庶的城市。
那么,雅典城的居民都上哪⾥去了呢?
原来,当时在希腊,⼀直流传着太阳神的⼀个预⾔:希腊的命运要靠⽊墙才能拯救!根据这个预⾔,有⼈主张把居民撤到⼭上去。可是,雅典杰出的海军统帅提⽶斯托克利对古⽼的预⾔有⾃⼰的理解。他说希腊的未来在海上,太阳神所说的⽊墙就是指⼤船。因此他建议所有的妇⼥⼉童都坐船到亚哥斯的特洛⾟和本国的萨拉⽶斯岛上去躲避,所有的男⼈都乘着战船,集中到萨拉⽶海湾。雅典和其他城邦的⼈都接受了他的建议。
10个历史故事简短
就在波斯陆军直扑雅典的时候,波斯海军也绕过优卑亚岛,掠过阿提卡,来到雅典的外港⽐⾥犹斯。他们⽔陆呼应,⼤有⽓吞⼭河,踏平希腊之势。
⾯对波斯军队的⽔陆夹击,集中在雅典城南萨拉⽶海湾的希腊联合舰队发⽣了动摇。⼤家对光凭这⼀点兵⼒,能否打败波斯⼤军毫⽆信⼼。有些城邦的⼈打算把船驶离海湾,去保卫⾃⼰的家乡。在这关键的时刻,提⽶斯托克利挺⾝⽽出,建议召开军事会议,商讨作战⽅略。在会上,提⽶斯托克利慷慨陈词,指出必须把战船集中在萨拉⽶海湾和波斯海军决战,才能取得胜利。他说,波斯战舰虽多,但船体笨重,因此港窄、⽔浅的萨拉⽶海湾能充分限制其优势,⽽且波斯⽔⼿们也不熟悉海湾⽔情和航路;⽽希腊⼈正相反,战船体积⼩,机动灵活,适合在这个狭窄的浅⽔湾中作战,加上⽔兵们在本国海湾作战,熟悉⽔情、航路、能充分发挥⼒量。因此,提⽶斯托克利断⾔:“我们的舰队在窄海中作战,可以以少胜多。如果撤出萨拉⽶湾,在开阔的⽔⾯上决战,全希腊都要同归于尽。”尽管提⽶斯托克利说得很有道理,军事会议也先后开了两次,众⼈还是听不进去。
眼看战机就要失去,提⽶斯托克利焦急万分。突然,他脑际灵光⼀闪,想出⼀条妙计:为什么不请波斯⼈来帮⼀下忙呢?于是,他叫来⾃⼰的⼀个贴⾝卫⼠,交给他⼀封密信,让他去向波斯王告密,说希腊海军⼈⼼浮动,不敢交战,都想逃出海湾。薛西斯见到密信,⼗分⾼兴,⽴即下令严密封锁海湾,不准放过⼀条船。
9⽉23⽇凌晨,波斯舰队完成了对希腊舰队的包围。海湾西⼝,200艘埃及战舰按时到达指定位置,堵住了希腊舰队的退路;海湾东⼝,800多艘波斯战舰排成三列,将海⾯封锁得严严实实。薛西斯意在必得,把指挥权交给海军将领阿拉⽶西亚,⾃⼰在萨拉⽶海湾附近的⼀个⼭丘上搭起帐篷,准备悠然观战。站在他⾝边,⼿拿纸笔的史官,也正准备如实记录下波斯海军的辉煌胜利。
就在希腊⼈为是战还是逃的问题争论不休的时候,⼀位反对过提⽶斯托克利的将领突然从门外闯进来⼤叫:“停⽌辩论,准备战⽃吧!波斯⼈已经完全把我们包围了。”众⼈见事已⾄此,才决⼼听从提⽶斯托克利的命令,在萨拉⽶海湾同波斯海军决战。
被逼到绝境的希腊联合舰队在提⽶斯托克利的指挥下迅速展开了阵形:科林斯舰队开往海湾西⼝顶住埃及⼈的冲击;主⼒舰队分为左、中、右三队,集中在海湾东⼝,与波斯主⼒抗衡。
也许⽼天爷也有意邦希腊⼈的忙。本来希腊海军只有战船358艘,⽽波斯庞⼤的海军拥有1207艘战船。但在战役开始前,由于不熟悉天⽓、航情,波斯海军在实施包围⾏动时,先后两次遇到飓风,有600艘战舰随风飘碎,战⽃⼒损失了⼀半。
战⽃开始后,双⽅战舰在性能上的优劣也很快显⽰出来。雅典的新式三层战舰长40—45⽶,170名桨⼿分别固定在上中下三层甲板上。体积⼩、速度快、机动性强,吃⽔线。⽽波斯⽼式挂帆战船,体积⼤、速度慢、机动性差、吃⽔深。提⽶斯托克利发挥⾃⼰船⼩快速的优势,机智地指挥雅典战船不断
地向波斯战船作斜线冲击,利⽤船头⼀根长约5⽶的包铜横杆,先将敌⼈的长桨划断,然后调转船头,⽤镶有铜套的舰⾸狠狠冲撞波斯战舰的腹部。敌舰就这样⼀艘⼀艘地被撞沉。⼀番激战后,波斯前锋舰队抵挡不住,被迫后撤。⽽正从后⾯增授的波斯战舰并不知道战况,它们笛⿎齐鸣,猛往前冲。由于正值顺风,⿎成满帆的后援战舰冲⼊海湾,正好同后撤的前锋舰只迎头相撞,乱成⼀团。提⽶斯托克利见此情景,乘机指挥全军四⾯出击。波斯舰队进退两难,被冲撞得七零⼋落,毫⽆还⼿之⼒。海军统帅阿拉⽲西亚见败局已定,只得狼狈后撤。
波斯王薛西斯在⼭头上从头到尾⽬睹着这场海战的经过,⽆奈地看到波斯战舰沉没的沉没,被擒的被擒。⼋个⼩时的激战,波斯舰队200艘战船被击沉,50艘被俘获。薛西斯万万没想到⾃⼰失败的如此之惨,不由得呼天抢地,痛悔莫及。
⾯对失败的现实,薛西斯不得不开始考虑整个远征军的前途。⼀来海军战败,陆军基本的后勤供给失去保障;⼆来希腊海军可能会乘胜直扑赫勒斯邦海峡(即达达尼尔海峡),截断他的归路。于是,他仰天长叹,命令残存的战舰迅速撤到赫勒斯邦海峡。⼏天后,薛西斯除留下⼀部兵⼒在中希腊继续作战外,⾃⼰率领其余部队退回到⼩亚细亚。
萨拉⽶海湾之战是整个希波战争中最重要的⼀次战役,它扭转了整个战局。第⼆年,希腊联军在普拉提亚消灭了薛西斯留在希腊的那⽀陆军,⼤约同时⼜在⼩亚⽶卡尔海⾓消灭了波斯在那⾥的残存海军。
公元前449年,希腊军队在塞浦路斯岛彻底打败波斯,双⽅订⽴和约,结束了持续约半个世纪的希波战争。
世界历史故事2
伯⾥克利与雅典
提起希腊的强盛与繁荣,⼈们往往会想到雅典城和伯⾥克利的名字,因为最能代表与反映这种强盛与繁荣的,是伯⾥然利统治时期的雅典,因此希腊的“黄⾦时代”⼜被称作“伯⾥克利时代”。
伯⾥克利(约公元前495—前429年),是希腊著名的民主派政治家,出⾝贵族,是奴⾪主阶级中⼀个较有见识和才⼲的⼈。公元前444年以后历任⾸席将军,成为雅典的实际统治者,希腊历史上流传着许多关于他的美谈。
据说,为了⼴泛接近民众,伯⾥克利经常到⼤庭⼴众之中和普通百姓交谈,听取他们的意见。遇到反对他的⼈当⾯辱骂他,也从不动怒,更不随意抓⼈。⼀天晚上,在他步⾏回家的路上,⼀个贵族跟在⾝后辱骂他:“你这个疯⼦!真⽆耻!你出⾝贵族,却忘掉了⾃⼰的朋友,竟然去结交那些下贱的百姓!”这个⼈就这样⼀路尖声叫骂着,尾随他到了家门⼝。看看天已经⿊了,伯⾥克利让仆⼈打起⽕把,把骂他的⼈送回家去。
在奴⾪社会的统治者、当权者中,能这样对待反对派意见的,恐怕算得上是凤⽑麟⾓了。雅典公民对他的民主作风交⼝称赞,并给予他极⼤的⽀持。有⼀个⼤贵族名叫西门,专门和伯利克利作对。凡是伯利克⾥主张的,他都反对;凡是伯⾥克利反对的,他都⽀持。雅典公民便通过投票把他放逐到国外去了。另⼀个⼤贵族福克奇利斯,也和伯⾥克利唱对台戏,反对伯⾥克利建设雅典城的计划,最后,他也被雅典公民赶下了台。
伯⾥克利另⼀个突出的特点是对⾃⼰要求严格,执政廉洁,他掌权⼗⼏年都没参加过别⼈举⾏的宴会。他唯⼀⼀次接受的邀请是参加侄⼦的婚礼,但还未开宴他就离开了。⽼百姓形象地说,伯⾥克利在雅典只熟悉⼀条路,那就是通向能和普通公民接触的⼴场和500⼈会议的路。工作上的祝福语
在雅典,军⼈、法官、议员和其他政府⼯作⼈员起初都是没有薪⾦的,当兵的要⾃⼰掏钱买武器和马匹。这样⼀来,这些职务都被有钱⼈把持了。伯⾥克利执政后规定:军⼈和⼀切公职⼈员都由国家⽀付薪⾦。这样,⼀般公民也能当军⼈、法官、议员了。这样⼀来,公民的民主权利扩⼤了。伯⾥克利还给穷⼈发“看戏津贴”,使他们也有⽂化娱乐的机会。伯⾥克⾥当权时做了⼀件意义⾮同异常的⼤事。这对⽇后雅典以⾄整个希腊的⽂化艺术、旅游及商业产⽣了重⼤影响。这件⼤事是:重建公元前480年被波斯军队放⽕烧毁了的雅典城。
在他的主持下,⼀批出⾊的雕塑家、建筑师、⼯艺家云集雅典,把这座古城装饰得⼗分雄伟、壮丽。
不久,许多闻名于世的建筑陆续屹⽴于雅典城。可容纳14000名观众的露天剧场,经常上演⼀些著名剧作家的悲剧和喜剧,其中不少剧作对欧洲的戏剧产⽣了很⼤影响;专门⽤于诗歌演唱和⽐赛的⾳乐堂,经过精⼼设计,具有良好的⾳响效果。位于雅典中⼼的卫城是最出⾊的建筑,它建在150⽶⾼的陡峭的⼭巅之上,全部⽤⼤理⽯修建⽽成,城中有雅典最著名的帕提侬神殿和智慧⼥神雅典娜的铜像。
雅典娜神像是著名的雕刻家、擅长雕刻神像的菲狄亚斯的杰作。像⾼12⽶,形象优美威严。雅典娜⾝穿黄⾦战袍,头戴黄⾦头盔,胸前的护⾝甲上嵌着⼥妖美杜莎的头像,左⼿持长⽭,右⼿托着胜利⼥神尼刻的⼩雕像,⾝边放着⼀个有⼀条巨蛇盘在上边的圆形⼥神盾。神像的脸、臂、脚都是⽤象⽛雕成的。菲狄亚斯还雕刻了被称为世界古代奇观之⼀的奥林匹亚的宙斯神像。公元5世纪宙斯神像在东罗马的⾸都君⼠坦丁堡烧毁。雅典娜神像则在公元,146年被罗马帝国的皇帝安敦尼·庇乌搬⾛了,⾄今下落不明。
雅典城的重建吸引了众多的能⼯巧匠,他们从各地云集雅典。他们都想在雅典⼀显⾝⼿,以求得到丰厚的酬劳。虽然他们得不到雅典的公民权,但却过上了⽐较舒适的⽇⼦。
对于希腊的强盛与繁荣,伯⾥克利功不可没,但他晚年却屡经坎坷、挫折,接连遭受严重的打击。由于他⼈的诽谤,他因莫须有的罪名被撤职。复职当⼤将军后,他的两个⼉⼦先后死于⿏疫,不久,他
也难逃厄运,死于这种可怕的病魔。临死前,他的遗⾔是:“我对雅典是问⼼⽆愧的。”确实,伯⾥克利的英名将和希腊“黄⾦时代”的美名永存后世。
伯⾥克利死后不到20年,强盛的雅典就败在希腊另⼀强⼤城邦斯巴达的武⼒之下了。
世界历史故事3
雅典的民主
公元前508年,雅典的政治制度⼜进⾏改⾰了。这是第⼀次实⾏“陶⽚放逐”制度,雅典的公民都怀着紧张⽽激动的⼼情来参加公民⾮常⼤会了,因为今天是投票的⽇⼦。什么是“陶⽚放逐”呢?
克利斯提尼是雅典⼀位富有魄⼒的政治家,他夺取政权后,制定了⼀项法令:凡是破坏国家民主制度,企图个⼈独裁的⼈,经过召开⾮常公民⼤会⼝头表决,交“陶惩审判庭”审判,并由它作出是否把他逐出雅典的判决。在这次⾮常⼤会上,多数公民认为有必要举⾏陶⽚投票,并且⾼声喊出了⼀个⼈的名字。于是⼜召集第⼀公民⼤会。在这次公民⼤会上,就知道谁将被逐出雅典了,被逐出雅典的⼈是⾮常不名誉的,也是⾮常不光彩的。
鼻子一酸的经历
随着开会时间的临近,会场外挤满了焦急的⼈们。会场围着篱笆,设有⼗道门。
“⼤家注意,今天是公民⼤会,外邦⼈不许⼊内。”在门⼝执勤的监察员⼤声地喊着。
每个有投票资格的雅典公民,在⾃⼰选区的⼊⼝处领取⼀块陶⽚,陶⽚⼀⼈⼀张,不得冒领和多领。然后,他们在陶⽚上写上他经过慎重考虑认为应该放逐的⼈的姓名,在进主要会场⼤门时,他把陶⽚交给⼯作⼈员,陶⽚有姓名的⼀⾯朝下,因此,投票是为选举⼈保密的。投票结束后,公民⼤会的⼯作⼈员在公民公开监督下,作统计⼯作。如果某个⼈的票数超过了6000票,他就要被判放逐10年,期满后才能回到雅典,恢复他的公民权。
随着公布结果的时间的临近,会场上的⽓氛越来越紧张。⼤家都静静地等候着结果,整个会场只听见⼯作⼈员的⾛动声。终于,主持投票的⼀个主要⼯作⼈员宣布了投票结果。这次获票最多的是⼀个贵族的⼦弟。他的名字⼀宣布时,整个会场⼀⽚欢呼雀跃,⼈们争相谴责他的不利国家的⾏为:“他总是反对建⽴海军!对国家⼤事从不关⼼,总是关⼼⾃⼰的个⼈利益。”⼀个公民愤愤地说。
成人春“哼,他居然想实⾏个⼈独裁,总是欺压百姓,为⾮做⽍!”⼀个农民模样的公民⽓哼哼地说。
“让他滚出雅典!”会场上的公民发出⼀⽚喊声。这个贵族⼦弟在雅典公民的注视下,被⽴即押出会场,送出雅典城。“陶⽚放逐法”是雅典民主政治中有⼒的⼀项制度。这⼀制度的实施,对维护社会,保障公民权利,巩固克利斯提尼的政治起了很⼤的作⽤。
雅典的奴⾪主民主制度到伯⾥克利时期时,得到了更⼤的发展,使得雅典的民主政治变成希腊奴⾪制民主⾼度发展的典型。
伯⾥克利削减了贵族会议和执政官的权⼒。为了保证⼀般公民都能担任国家公职,伯⾥克利制定了公职津贴制,规定除⼤将军外,所有担任公职的⼈员每⽇都可得到政府的津贴。雅典的公民因此都不拒绝担任公职了,⽽且把担任公职当做⼀种荣誉,谁要是⼀⽣中什么公职也没有担任过,谁就将被认作是懒汉和没有出息的⼈,那可是⼀⽣的耻辱。那么公民是怎样担任上国家公职的呢?通过国家的最⾼权⼒机构——公民⼤会的选举。
按照雅典城邦的规定,公民⼤会由年满20岁男性公民参加,每9天在雅典城两边的⼴场上召开。会上,每个公民都可以登上讲台对国家的政策和所有公职⼈员提出批评和建议。国家的⼀切重⼤决定必须经过公民⼤会讨论表决后⽅能⽣效。在选举公职⼤会上,每个年满20岁的男性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公民⼤会的常设机构是500⼈会议。议员是由10个选区从20岁以上的公民中抽签选出的50名议员组成,任期为⼀年。在⼀年中各选区的50名议员团轮流担任⼀次主席团。每天早晨,主席团还要抽签选举⼀名议员为执⾏主席,任期只能为⼀天,不得连任。主席团和公民⼤会的活动就由这位相当于国家元⾸的执⾏主席来负责。雅典由于采⽤抽签制度,使得每个公民都有了担任议员的机会。⽽且议员任期只有⼀年,不得延期,可以想象想利⽤掌握的权⼒来搞政治特权是不可能的。
那抽签是怎样进⾏的呢?在⼀所寺庙⾥,放两只箱⼦,⼀只放着写有侯选⼈名字的名单,另⼀只放着⽩
⾖和⿊⾖。抽签时,由最先选出的执政官从⼀只箱⼦⾥取出⼀张名单,从另⼀只箱⼦⾥取出⼀粒⾖。如果是⽩⾖,这个⼈就当选了;如果是⿊⾖,那只好等下⼀年再碰碰运⽓了。
“真倒霉,⼜是⿊⾖!”许多⼈未⼊选时,常常是这样埋怨道。
外来植物
雅典的重要职务,如将军和骑兵、步兵统帅掌握着军队,关系到国家命运;司库员掌握国库钥匙,是要害部门,这些职务由公民举⼿表决,谁获得了多数票,谁就当选,当众宣布。
当时雅典的最⾼司法机关是陪审法庭。这个陪审法庭由从全体公民中抽签选出的600名陪审法官组成。这些陪审法官⼜⽤抽签法分成10个陪审团,每个陪审团500⼈,另有100⼈以备急需。陪审法官每年改选⼀次,雅典的公民⼀般每3年就可以轮作⼀次陪审法官。陪审法庭的权⼒很⼤,国家⼤⼩案件的审理,所有公职⼈员的资格审查都由它负责,它还参加⽴法⼯作。需审理的案件都是在开庭前才抽签决定由哪个陪审团审判,判决结果是所有团员秘密投票决定的。审判的时间⼤都不超过⼀天。陪审法庭极有权威,罪犯不可能⾏贿法官,权势⼈物也⽆法⼲扰法庭,罪犯只能低头认罪。据说⾸席⼤将军伯⾥克利的好朋友被陪审团审讯时,他曾亲⾃出庭竭⼒为其申辨,甚⾄痛哭流涕,但他的好朋友仍被判了刑。⽽他本⼈也曾因挪⽤公款被,并曾被⾰除了将军的职务。陪审团的作⽤,使得雅典公民“在法律⾯前⼈⼈平等”,也使它在公民中的威信极⾼。
雅典的民主在当时有很⼤的进步性,但雅典的民主统治仍是为奴⾪主阶级服务的,因为⼀般的公民⽆
法担任掌握国家实权的⼤将军,统治阶级的上层通过不设将军职务津贴,牢牢地垄断了将军这个重要官职。尽管如此,雅典经过伯⾥克利的改⾰,公民成了国家的主⼈,他们可以掌握⾃⼰的命运,监督官吏,制裁⽆视法纪的官吏,保持政府的廉洁和政局的。所以,雅典的民主制度是不愧于希腊地区奴⾪制民主制度的典范的。
世界历史故事4
希罗多德
他是古代伟⼤的历史学家,他被⼈们尊称为“历史之⽗”。
公元前四百多年,意⼤利南部的塔林敦海湾岸边⾼地上,⼀座新的坟墓⾯向着⼤海。经过的⼈,都会在坟前默默地站⽴致
敬。墓前的⽯碑上刻着这样的铭⽂:
“这座坟墓⾥埋葬着吕克瑟司的⼉⼦希罗多德的骸⾻。他是⽤伊奥尼亚⽅⾔写作的历史学家之中最优秀者,他是在多⾥亚⼈的国度⾥长⼤的,可是为了逃避⽆法忍受的流⾔蜚语,他使图⾥奥伊变成了⾃⼰的故乡。”
这位客死异乡的⼈,是伟⼤的古希腊历史学家、《历史》⼀书的作者希罗多德,他因《历史》⼀书得到了⼈们⽆⽐的崇敬。从古罗马时代开始,希罗多德就被尊称为“历史之⽗”,这个名称也⼀直沿⽤到今天。
⼤约在公元前484年,希罗多德诞⽣在⼩亚细亚西南海滨的⼀座古⽼的城市。那是古希腊⼈早年向海外开拓时建⽴的⼀座殖民城市。希罗多德的⽗亲是⼀个拥有豪富的奴⾪主,他的叔⽗是本地⼀位著名诗⼈。希罗多德从⼩学习勤奋,酷爱史诗。当时,他们城邦的统治者是⼀个通过阴谋篡夺了政权的家伙。成年后的希罗多德随叔⽗等⼈积极参与推翻篡位者的⽃争。⽃争遭到镇压,他的叔⽗被杀,他被放逐。后来,篡位统治者被推翻,他⼀度返回故乡。不久,⼜再度被迫出⾛,从此再也没有回去过。
⼤约从30岁开始,希罗多德开始了⼀次范围⼴泛的旅游,向北⾛到⿊海北岸,向南到达埃及最南端,向东⾄两河流域下游⼀带,向西抵达意⼤利半岛和西西⾥。为了维持⽣活,他还长途⾏商贩卖物品。每到⼀地,希罗多德就到历史古迹名胜处浏览凭吊,考察地理环境,了解风⼟⼈情,他还喜爱听当地⼈讲述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他把这⼀切都记下来,并⼀直随⾝带着。
公元前445年前后,希罗多德来到了希腊的政治、经济和⽂化中⼼雅典。当时的雅典,经历了希(腊)波(斯)战争,政治经济都获得了⾼度发展,⼀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学术⽂化更是称雄于希腊世界。希罗多德感到异常兴奋,他积极参加各种集会和政治⽂化活动,并很快同政治家伯⾥克利、悲剧家索福克勒斯等⼈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次他写的诗还得了奖。赢得了⼤家的赞誉。
希罗多德崇拜雅典的民主政治,对于不久前结束的以雅典为⾸的希腊城邦,在希腊波斯战争中打败奴⾪制⼤国波斯的侵略,⼗分钦佩,他不停地向有关的⼈打听战争的各⽅⾯情况,收集了很多的历史资料。在伯⾥克⾥和友⼈们的⿎励和⽀持下,希罗多德决⼼写⼀部完整叙述希波战争的历史著作以流传后世,这就是史学名著《历史》,⼜名《希腊波斯战争史》。
公元前443年春季,雅典⼈在意⼤利南部的塔林敦湾沿岸,建⽴了图⾥翁城邦,希罗多德跟随雅典移民到了那⾥,成了这个城邦的公民。他开始将主要精⼒⽤来写作《历史》。可惜的是《历史》并没有最终完稿,希罗多德于公元前425年离开了⼈间。
希罗多德的《历史》在希腊史学史上是第⼀部堪称为历史的著作。全书按内容基本上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叙述了⿊海北岸的西徐亚⼈、希腊城邦及波斯帝国的历史、地理、民族和风俗习惯等,并记述了希波战争爆发的原因。第⼆部分,主要记述希波战争的经过和结果,从⼩亚细亚各希腊城邦举⾏反对波斯的起义,⼀直到公元前478前希腊⼈占领塞斯托斯城为⽌。后来⼜有⼈把全书分成九卷,还根据当时的惯例,⽤古希腊神话中掌管⽂学和艺术的九位缪斯⼥神的名字,给各卷命名,所以这部书有时⼜被称作《缪斯书》。《历史》内容丰富,⾮常⽣动地叙述了西亚、北⾮以及希腊等地区的地理环境、民族分布、经济⽣活、政治制度、历史往事、风⼟⼈情、宗教信仰、名胜古迹等,为我们展⽰了古代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民族⽣活图景,宛如古代社会⼀部⼩型“百科全书。”希罗多德从史诗、官府档案⽂献、⽯刻碑铭和当时多种著作中,获取了很多资料,更多的是利⽤他亲⾝游历和实地调查采访
所获得的⼤量资料。《历史》是西⽅史学上的第⼀座丰碑,为西⽅历史编纂学“开辟了⼀个新时代”。
希罗多德对历史事件和社会现象的记叙分析有可取之处。关于希波战争,他谴责波斯远征希腊,说波斯“不应当再贪求任何其他⼟地,不应当再奴役那些丝毫没有招惹它的⼈们。”认为波斯之所以失败,是因为它的军队成份太复杂,外加外线作战的困难。雅典之所以获胜,是因为它实⾏民主政治,每个⼈都“尽⼼竭⼒”为⾃由⽽战。
希罗多德推崇希腊,称颂雅典,向往奴⾪主民主政治,但并没有对波斯⼀概否定。他反对的只不过是波斯⼈⼊侵希腊的不义之举,反对它的主制度。因此有时他甚⾄把波斯描绘成英雄的国度,并对它的⽂化作了选择和歌颂。
《历史》中⾸次提到了“在法律⾯前⼈⼈平等”。《历史》记载,约公元前522年,波斯国内集中商议选择政治形式时,有三派分别主张采⽤民主政治,贵族政治和君主政治,三种意见,各执⼀词,互不相让。在激烈的急诊中,⼀个名欧塔涅斯的波斯⼈说:“⼈民的统治的优点⾸先就在于它的最美好的名声,那就是,在法律⾯前⼈⼈平等。”
希罗多德⽐较重视古代东⽅的⽂明和它对希腊的影响。《历史》中记载埃及的太阳历⽐希腊的历法准确;希腊字母是从腓尼基⼈那⾥学来的;希腊⼈使⽤的⽇晷最早是由巴⽐伦⼈发明的,等等。
《历史》的⽂学价值也很⾼,它常常被认为是西⽅第⼀部著名的散⽂作品。希罗多德采⽤了⼀种在东⽅⽂学中常见的结构形式,即在⼤故事中套⼩故事,环环相扣,变化⽆穷,具有迷⼈的魅⼒。他还很善于刻画⼈物,他笔下的国王、⼤⾂、政治家、学者、⼠兵等等,⼤多性格鲜明,形像⽣动。如第⼀卷,描绘希腊政治家梭伦和吕底亚王克洛斯相见的对话,⿏⽬⼨光的吕底亚王和聪颖贤达的梭伦形成了鲜明的对照,⼈物的性格特征表现得惟妙惟肖。
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希罗多德的《历史》,许多地⽅还带有天命论和宿命论⾊彩,并且其中也夹杂了许多不⾜为据的神话传说和⽆稽之谈,但是,他⾸创了历史著作的体裁,并为后世保存了⼤量珍贵史料,其中有些已被近古学、⼈类学和历史学的研究或成果所证实。
希罗多德⽆愧于“历史之⽗”的光荣称号。
世界历史故事5
苏格拉底
公元前399年6⽉的⼀个傍晚,雅典监狱中⼀位年届七旬的⽼⼈就要被处决了。只见他⾐衫褴褛,散发⾚⾜,⽽⾯容却镇定⾃若。打发⾛妻⼦、家属后,他与⼏个朋友侃侃⽽谈,似乎忘记了就要到来的处决。直到狱卒端了⼀杯毒汁进来,他才收住“话匣⼦”,接过杯⼦,⼀饮⽽尽。之后,他躺下来,微笑着
对前来告别的朋友说,他曾吃过邻⼈的⼀只鸡,还没给钱,请替他偿还。说完,⽼⼈安详地闭上双眼,睡去了。这位⽼⼈就是⼤哲学家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前470—前399年),既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是⼀位个性鲜明、从古⾄今被⼈毁誉不⼀的著名历史⼈物。他的⽗亲是⽯匠和雕刻匠,母亲是接⽣婆。
青少年时代,苏格拉底曾跟⽗亲学过⼿艺,熟读荷马史诗及其他著名诗⼈的作品,靠⾃学成了⼀名很有学问的⼈。他以传授知识为⽣,30多岁时做了⼀名不取报酬也不设馆的社会道德教师。许多有钱⼈家和穷⼈家的⼦弟常常聚集在他周围,跟他学习,向他清教。苏格拉底却常说:“我只知道⾃⼰⼀⽆所知。”
他的⼀⽣⼤部分是在室外度过的。他喜欢在市场、运动场、街头等公众场合与各⽅⾯的⼈谈论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战争、政治、友谊、艺术,伦理道德等等。他曾三次参战,当过重装步兵,不⽌⼀次在战⽃中救助受了伤的⼠兵。40岁左右,他成了雅典的远近闻名的⼈物。
苏格拉底⼀⽣过着艰苦的⽣活。⽆论酷署严寒,他都穿着⼀件普通的单⾐,经常不穿鞋,对吃饭也不讲究。但他似乎没有注意到这些,只是专⼼致志地做学问。
苏格拉底的学说具有神秘主义⾊彩。他认为,天上和地上各种事物的⽣存、发展和毁灭都是神安排的,
神是世界的主宰。他反对研究⾃然界,认为那是亵渎神灵的。他提倡⼈们认识做⼈的道理,过有道德的⽣活。他的哲学主要研究探讨的是伦理道德问题。
苏格拉底经常和⼈辩论。辩论中他通过问答形式使对⽅纠正、放弃原来的错误观念并帮助⼈产⽣新思想。他从个别抽象出普遍的东西,采取讥讽、助产术、归纳、定义四个步骤。“讥讽”即通过不断追问,使对⽅⾃相⽭盾,承认对此问题⽆知;“助产术”即帮助对⽅抛弃谬见,到正确、普遍的东西,即帮助真理问世;“归纳”即从个别事物中出共性,通过对个别的分析⽐较来寻⼀般规律;“定义”即把单⼀的概念归到⼀般中去。
给老人的生日祝福苏格拉底教学⽣也从不给他们现成的答案,⽽是⽤反问和反驳的⽅法使学⽣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他的思想影响。请看⼀个他和学⽣问答的有趣的例⼦。
学⽣:苏格拉底,请问什么是善⾏?
苏格拉底:盗窃、欺骗、把⼈当奴⾪贩卖,这⼏种⾏为是善⾏还是恶⾏?
学⽣:是恶⾏。
苏格拉底:欺骗敌⼈是恶⾏吗?把俘虏来的敌⼈卖作奴⾪是恶⾏吗?
学⽣:这是善⾏。不过,我说的是朋友⽽不是敌⼈。苏格拉底:照你说,盗窃对朋友是恶⾏。但是,如果朋友要⾃杀,你盗窃了他准备⽤来⾃杀的⼯具,这是恶⾏吗?学⽣:是善⾏。
苏格拉底:你说对朋友⾏骗是恶⾏,可是,在战争中,军队的统帅为了⿎舞⼠⽓,对⼠兵说,援军就要到了。但实际上并⽆援军,这种欺骗是恶⾏吗?
学⽣:这是善⾏。
这种教学⽅法有其可取之处,它可以启发⼈的思想,使⼈主动地去分析、思考问题、他⽤辩证的⽅法证明真理是具体的,具有相对性,在⼀定条件下可以向⾃⼰的反⾯转化。这⼀认识论在欧洲思想史上具有巨⼤的意义。
苏格拉底主张专家治国论,他认为各⾏各业,乃⾄国家政权都应该让经过训练,有知识才⼲的⼈来管理,⽽反对以抽签选举法实⾏的民主。他说:管理者不是那些握有权柄、以势欺⼈的⼊,不是那些由民众选举的⼈,⽽应该是那些懂得怎样管理的⼈。⽐⽅,⼀条船,应由熟悉航海的⼈驾驶;纺⽺⽑时,妇⼥应管理男⼦,因为她们精于此道,⽽男⼦则不懂。他还说,最优秀的⼈是能够胜任⾃⼰⼯作的⼈。精于农耕便是⼀个好农夫;精通医术的便是⼀个良医;精通政治的便是⼀个优秀的政治家。
公元前404年,雅典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失败,“三⼗僭主的统治取代了民主政体。”三⼗僭主的头⽬克
利提阿斯是苏格拉底的学⽣。据说,⼀次克利提阿斯把苏格拉底叫去,命令他带领四个⼈去逮捕⼀个富⼈,要霸占他的财产。苏格拉底拒不从命,拂袖⽽去。他不但敢于抵制克利提阿斯的⾮法命令,⽽且公开谴责其暴⾏。克利提阿斯恼怒地把他叫去,不准他再接近青年,警告他说:“你⼩⼼点,不要叫我们不得不再减少⽺中的⼀只⽺。”苏格拉底对他根本就不予理睬,依旧我⾏我素。
后来,“三⼗僭王”的统治被推翻了,民主派重掌政权。有⼈控告他与克利提阿斯关系密切,反对民主政治,⽤邪说毒害青
年。苏格拉底因此被捕⼊狱。按照雅典的法律,在法庭对被告叛决以前,被告有权提出⼀种不同于原告所要求的刑罚,以便法庭⼆者选其⼀。苏格拉底借此机会发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说,他⾃称⽆罪,认为⾃⼰的⾔⾏不仅⽆罪可⾔,⽽且是有利于社会进步的。结果,他被叛了死刑。在监狱关押期间,他的朋友们拚命劝他逃⾛,并买通了狱卒,制定了越狱计划,但他宁可死,也不肯违背⾃⼰的信仰。就这样,这位70岁的⽼⼈平静地离开了⼈间。
苏格拉底⽆论是⽣前还是死后,都有⼀⼤批狂热的崇拜者和⼀⼤批激烈的反对者。他⼀⽣没留下任何著作,但他的影响却是巨⼤的。哲学史家往往把他作为古希腊哲学发展史的分⽔岭,将他之前的哲学称为前苏格拉底哲学。做为⼀个伟⼤的哲学家,苏格拉底对后世的西⽅哲学产⽣了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