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经类评比
走进古诗文天地,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
 广西桂平市南木镇中心小学  陈 雅
电话:
邮编:537226
《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1——6年级学生背诵优秀诗文160篇(段),其中就精70首文质精美的古诗,旨在让废话的英文学生初步认识古诗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是一朵绮丽的奇葩,这些古诗文,立意高远,语言清晰,趣味浓郁,实为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明珠。可是这些古诗文距今皆有几百几千年,如何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这些优秀诗篇,充分发掘古诗文的人文精神和艺术价值,让它在陶冶孩子性灵,提高文化素养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呢?于是,我引导学生开展走进古诗长廊语文综合性学习课题研究。让同学们在积累、品析古诗中,体会诗人的情感,从而使他们的心灵得到熏陶;让同学们加深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了解诗人的风格,从而提升文化品位;拓展同学们学习语文的空间,让他们在广阔的空间里学习语文,运
用语文,培养他们的语文素养;使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得到有效的整合;培养同学们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发展他们的语言、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树立自信,体验成功,培养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那么,如何引导学生走进古诗文的天地,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呢?我主要从四个方面着手:
  一、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品读感悟课文中的诗句,激发学生爱读古诗的兴趣城市规划展览馆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我从以下几步进行引导:
  第一步:注重课前预习,让学生与古诗文来次最亲密的接触,消除学习中的陌生感。借助工具书及相关资料,疏通文句大意,了解诗人及写作时代背景。如古诗《峨眉山月歌》,是唐代诗人李白一首脍炙人口的诗作,抒发了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但是古今语言的差异,生活环境习俗的变迁所形成的诗人与学生感情之间的距离,都会造成学生理解上的困难。于是我让学生去查查当时的背景小故事,学生们有的到网上查询,有的去图书馆查询,有的问大人,有的从诗书上……这个课前预习既为下一步学习古诗打下基础,又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品质。上课伊始,作为教师的我往往不急于讲,先让学生来交流他
们对这首诗了解的一些信息,通过看似“七嘴八舌”的言论,让学生诗作有个基本的认识,我再择其中精要讲解既可。
  第二步,以读代讲,让学生在读中品味诗的情感。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不错的,当学生对诗作有了初步的认识后,要想体古诗优美的意境,首先就要读。如教学《望洞庭》时我先根据自己的理解饱含深情地范读,同时放手让学生自由良读,并且鼓励学生说:“你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读,相信会读得比老师好”。有的学生在读“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后站起来说:“我从这句中感受到了秋夜,月光洒在湖面上,湖面静得像一面被磨过的镜子。”有学生说,我似乎看听诗人在说“秋夜湖面的景真美啊!”
  二、在课外形成“大课堂”式的诗歌教学氛围。
古诗文浩如烟海,要拓展学生诗词的阅读视野,势必得走出课堂。为此,第一,我主要是开展了“每周三诗”的活动。每天在晨会前让班干抄写古诗在黑板上,让其他同学积累在古诗积累本上,用课前3三分钟进行背诵,每周利用一个早会的时间,由学生来讲解一首古诗词,在集体跟读中初步理解诗意,然后在每节课前诵读多遍,要求熟记在心。这样,一学期下来,每人至少会背诵30多篇课外诗文。为了能让活动顺利开展,我借助家长会向家长
暖系壁纸
双生子之魅倾天下传递“每周三首诗”的信息,请家长配合,许多家长都为学生购买了《唐诗三百首》等书籍。另外举办“诗意盎然”的手抄报。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巩固提高学生所学古诗文知识,举行手抄报、制作古诗集比赛等活动,这样的活动不仅让学生利用古诗词进行绘画,来提高学生的形象来思维的,还使学生在表达上懂得用精炼的语言。因为诗是用形象来思维的,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讲得就是这个道理。古诗在语言上高度凝练,往往通过廖廖数语,勾勒出栩栩如生的五彩画面。
三、学科知识有机地整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于诗的手抄报课程标准强调“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强调“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在不同内容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在教学建议中,又提到要“沟通课内外,充分利用生活、社会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由此可见,语文综合性学习提倡跨领域学习,与其他课程相结合,使学生开阔视野,提高学习的效率。为此,我在浩如烟海的古诗中,为学生选定了5个主题:古诗中的离情别绪、古诗中的春夏秋冬、古诗中的风花雪月、古诗中的山水风光、古诗中的名胜古迹,让学生按照编写要求辑录成诗集。
  (一) 生动的情景表现带学生走入古诗文的王国 。梦见好多衣服
  古诗文之美,既表现在它的语言美,音韵美,更表现在它的意境美、志趣美,同时对古诗文的诵读过程,也是对中国古典文化历史的学习过程。由于古诗文是经典,这是所有的语文教育者们所承认的,也正由于此,在传统的教育中,“熟读苦吟”作为学习重点变成了一种僵化的模式,似乎不这样,就不能传承经典,就不能学习文化,而这种模式本身有时也束缚了学生的手脚,淡化了学生的兴趣,因此,只有教师在古诗文教学上不断探索、勇于尝试创新,才会使学生读之有味,诵之有情,才会真正的发挥古诗文教学的传承文化,品味经典的作用。很多优秀的古诗文都以其精美的语言,动人的韵律,深邃的思想或是带给人们一幅幅优美的画面;或是抒发一曲曲荡气回肠,无尽哀思的悲歌;或是表现出气壮山河,刚正不阿的英雄气概……总之,不同的作品,有其不同的美的情境,而对不同作品的欣赏。
  以下是学生代表发言:
  生1:我们这本诗集《走进四季》,把收集的古诗根据所描绘的季节进行分类整理,分别制作成“春诗”、“夏韵”、“秋思”、“冬吟”版块。在“春诗”里我们能充分感受到春天的绚丽多姿:
有“冥冥甲子雨,已度立春时”的早春;有“三月桃花浪,江流复旧痕”的调皮晚春;有“ 春日清江岸,千甘二顷园”的春光明媚、爽心悦目的晴春;有“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忧春,还有“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的喜春。在编辑过程中,我们不仅感受到了不同诗人眼里的不同的春天,体会到了诗人不同的心情对春天不同的看法,而且发现了诗人不同的写作风格——有的飘逸夸张、有的郁沉朴实、有的清雅自然……
  生2:我给大家背诵一首我最喜欢的《佳人》,这首诗是写一个在战乱时被遗弃的女子的不幸遭遇。她出身良家,然而生不逢时,在安史战乱中,原来官居高位的兄弟惨遭杀戮,丈夫见她娘家败落,就遗弃了她,于是她在社会上流落无依。然而,她没有被不幸压倒没有向命运屈服;她咽下生活的苦水,幽居空谷,与草木为邻,立志守节,宛若山泉。这种贫贱不移,贞节自守的精神,实在值得讴歌。诗是这样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