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诵读手抄报
体诗和近体诗。以唐朝为界限,以前诗歌均为古体诗,其后,古体诗渐渐式微,逐渐消亡。古体诗又称古诗或古风;近体诗又称今体诗。从《诗经》到南北朝的庾信,都算是古体诗,但唐代之后的诗歌不一定都算近体诗,具体在于格律声韵之分。
清代沈德潜说:“古诗十九首,不必一人之辞,一时之作。大率逐臣弃妻,朋友阔绝,游子他乡,死生新故之感。或寓言,或显言,或反复言。初无奇辟之思,惊险之句,而西京谜语大全动物
古诗,皆在其下。”《说诗语》晋、宋时,这批“古诗”被奉为五言诗的一种典范。西晋
陆机曾逐首逐句地摹仿了其中的12首。东晋陶渊明、宋代鲍照等,都有学习“古诗”手法、风格的《拟古诗》。到了梁代,刘勰《文心雕龙》、钟嵘《诗品》更从理论上总结评
论了“古诗”的艺术特点和价值,探索了它们的作者、时代及源流,并大体确定它们是汉代
认认真真的近义词作品。同时,萧统《文选》,以及陈代徐陵<;玉台新咏>又从诗歌分类上确定了“古诗”的
范围:凡无明确题目的作品,有作者的称“杂诗”,无名氏者为“古诗”。
因此,梁、陈以后,“古诗”已形成一个具有特定涵义的专类名称。它与两汉乐府歌
辞并称,专指汉代无名氏所作的五言诗,并且发展为泛指具有“古诗”艺术特点的一种诗体。而<;古诗十九首>便在文学史上占有“古诗”代表作的地位,这一标题也就成为了一个
专题名称。
古体诗,别称古风,《诗经》中有十五国风,后人引申把诗歌也称为“风”。
图一
图二
唐代以前的古诗体是一种不讲究格律,也没有字数句数限制的诗体。唐以后,由于近
三峡原文体诗的产生,诗人为了将古体诗与新兴的格律诗相区别,便有意模仿汉魏六朝古诗的写法,在某些方面加以限定,从而形成了唐代古体诗的固定模式。其结果就是把唐以前完全自由
的诗体,变成一种处于格律诗与自由诗之间的半自由诗。
近体诗,又叫今体诗“近”和“今”都是就唐代而言的,讲求严格的格律。唐代形成
关于诗的手抄报
的律诗和绝句的通称,句数、字数和平仄、用韵等都有比较严格的规定。
<;古诗十九首>,组诗名,最早见于<;文选>,为南朝梁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
录十九首编入,编者把这些亡失主名的无言诗汇集起来,冠以此名,列在“杂诗”类之首,后世遂作为组诗看待。
一曝十寒的拼音<;古诗十九首>是乐府古诗文人化的显著标志,它在五言诗的发展上有重要地位,就古
代诗歌发展的实际情况而言,它被称为“五言之冠冕”、“千古五言之祖”是并不过分的。诗史上认为《古诗十九首》为五言古诗之权舆的评论例如,明王世贞称“十九首谈理不如
《三百篇》,而微词婉旨,碎足并驾,是千古五言之祖”。陆时庸则云“十九首谓之风余,谓之诗母”。《之一•行行重行行》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