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17课古诗三首饮湖上初晴后雨诗句翻译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译文
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微波粼粼,波光艳丽,看起来很美;雨天时,在雨幕的笼罩下,西湖周围的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也显得非常奇妙。
若把西湖比作古美女西施,淡妆浓抹都是那么得十分适宜。
2、二年级上册19课古诗二首之夜宿山寺听课记录评课稿
二年级上册19课古诗二首之夜宿山寺听课记录评课稿
《夜宿山寺》是第18课《古诗二首》中的第一首古诗,是李白的名篇,诗人用平易的语句,
绝妙的想象,大胆的夸张表达了他夜宿山寺、身临高处的感受。全诗仅20个字,非常平白易懂,但足以令读者身临其境,亲感其情。内容就此敲定。
作为低学段的古诗课,我的目标非常简单,一是识字、写字,这是首要任务;二是读诗、悟诗、背诗。如果能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初步感知李白夸张的创作风格,感受李白豪放的诗歌魅力,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那就能好了。针对这些教学目标,我进行了以下设计。
一是识字。本课共有六个生字:宿、寺、危、辰、恐、惊。识字做到随文识字,字不离词,词不离诗,让识字教学充溢着诗的味道。其中,宿寺是在释题的时候识记,其余四个字随文识记。在记忆的方法上,为让孩子们自主识字,调动孩子们识字的积极性。在方法上,一是危采用字理识字:我们老祖宗再创造这个危字时,是一个人走在高高的悬崖上,觉得非常危险,怕自己掉到深渊里去。后来,上面的人演变为斜刀头,悬崖演变为厂字,最后演变为危字,相机板书危的籀文,这样就更加形象地让孩子们理解了危的意思。二是采用比较识字,寺和诗的比较,有言就为诗;辰和晨的比较,用口诀帮助记忆:太阳出来是早晨,太阳回家有星辰。三是形声字的规律识字,惊和恐,都和心理活动有关,竖心旁和心字底都是心的变形。在现场教学中,孩子们大多能说出来,我只是稍作点拨和提炼,学习的过程就显得轻松而有趣。
二是写字,为保障课堂上的写字时间,我预留了5分钟的写字时间。先是观字,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字的间架结构和各部分在田字格中的布局,并用课件形象演示;其次是示范写,示范写的同时特别强调敢字中的反文旁不能写成折文儿;第三步是学生练写,强调写字姿势;最后是检测反馈;这样让写字真真实实落到实处。
三是读诗、悟诗。读准字音是第一步,接着采用老师学生配合读的方式再次明确诵读五言诗的节奏划分,从而读出诗歌的韵味。读出感情是最高要求,我的理解是读出感情不是滥用感情,不是拿腔拿调,要在理解古诗意思的基础上悟出感情,让真情流露。比如第一句,抓住高百尺危体会楼高,读出楼高。第二句,通过动作感受摘星星的容易和轻松,指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来,同时思考:为什么能够如此轻松地摘星辰?再次验证楼高。第三四两句,正是因为楼高,所以都不敢大声说话,否则就会惊动天上的神仙,学生自然而然就会放低声音,轻声诵读。学生自读自悟,围绕高字,学生的诵读感情在变化,语调在起伏,朗读指导水到渠成。
最后是用诗歌贯穿整堂课教学始终。首先用两首孩子们熟悉的李白诗《古朗月行》和《静夜思》引入,孩子们吟诵,从孩子们已有的认知出发,回顾旧知,引出新课。其次在理解
危楼高百尺的时候,拓展《赠汪伦》当中有一句诗也用到了数字桃花潭水深千尺,表示潭水很深,《望庐山瀑布》中的飞流直下三千尺写瀑布的长,这样以诗解诗,让孩子们初步感知李白夸张的写法和豪爽洒脱的创作风格。最后是在恐惊天上人时引导学生思考:天上人还有哪些人?到古诗词中去,引出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和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引领孩子们去探寻更广阔的古诗天空。
3、饮湖上初晴后雨读后感
三年级语文上册饮湖上初晴后雨读后感
饮湖上初晴后雨读后感
读了这首《饮湖上初晴后雨》的诗后,我感受到西湖的山水是很美丽的。特别是下雨的时候山上雾蒙蒙的看不清,就像披上了灰的纱。
雨水掉到湖面上,湖水激起浪花水上也很美丽。我认为雨天的西湖很美,而平时西湖四季也都很美。
春天,柳树披着绿的长辫子,桃树开着美丽的桃花。夏天,有美丽的荷花和雪白的天鹅在水面上。
秋天,有红红的枫叶和香喷喷的桂花,让人陶醉。冬天,每逢下雪天让人们到湖边拍雪景,打雪仗。诗人说的对埃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沫总相宜呀! 副总经理的职责
4、饮湖上初晴后雨课后练习题
渠道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饮湖上初晴后雨课后练习题
饮湖上初晴后雨课后练习题
一、我会填
1.《饮湖上初晴后雨》的作者是 代诗人。这首诗主要描绘的是西湖 和 时的湖光山。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
之情。斗鱼弹幕暂时不能打开
2.这首诗描写西湖在阳光照耀下,波光闪闪,十分美丽的诗句是:。
3.诗中描写雨中的西湖,周围的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非常奇妙的诗句是。
我爱祖国语言美二、我能写出下面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
潋滟:
空蒙:
描写下雪的诗句
奇:
相宜:
三、我当诗人写一写。
晴天的西湖是浓抹的。(瞧,湖水清澈见底,小鱼儿正悠闲地在水中游来游去。)雨天的西湖是淡妆的。(小桥在雨中静默着,显得更加秀美了。)
晴天的西湖是浓抹的。()
雨天的西湖是淡妆的。()
5、三年级上册第17课古诗三首多音字及近反义词
《望天门山》通过对天门山景象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作者乐观豪迈的感情。
《饮湖上初晴后雨》抓住了夏季西湖时晴时雨的风光,以形象的比喻和生动的描绘,惟妙惟肖地勾画了西湖的美景。
《望洞庭》描写了秋夜皎洁明月下的洞庭湖的波光与月交相辉映的美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洞庭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多音字
抹mǒ(涂抹)mā(抹布)磨m(磨难)m(磨盘)
6、上册三年级第17课古诗三首望洞庭诗句理解
上册三年级第17课古诗三首望洞庭诗句理解
《望洞庭》描写了秋夜皎洁明月下的洞庭湖的波光与月交相辉映的美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洞庭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望洞庭》:秋夜,皎洁明月的清光与清澈明净的洞庭湖的水交相辉映,融为一体。因为没有风,湖面平静的像一面未经磨平的镜子,没有一丝波纹。月光下,洞庭山显得更加青翠,洞庭湖显得更加清澈远远望去,如同一只晶莹剔透的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
7、三年级上册第4课古诗三首赠刘景文课堂笔记之诗意理解
诗词大意:
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残菊的花枝还傲寒斗霜。朋友,一年最好的景致你要记住哇!那就是橙黄橘绿的秋天。
8、三年级上册第17课古诗三首课堂笔记重难点归纳
1.《望天门山》作者望到了哪些景物,是怎么望的?
《望天门山》描写了:楚江、青山、碧水、白帆和红花日,作者按照从近到远的顺序描写的。
2.《望天门山)的作者是在什么地方望天门山的?公道话
从孤帆一片日边来可以知道,作者是在行进的小船上望天门山的。他正乘风破浪,越来越靠近天门山,此时他看到了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的情景。
3.《饮湖上初晴后雨》描写了西湖上的几处画面,各是什么样的?
《饮湖上初晴后雨》晴天时西湖水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光彩熠熠,雨天时,远处的山笼罩在烟雨之中,时隐时现,眼前一片迷茫,这朦胧的景也是非常漂亮。
4.《望洞庭》作者望到了哪些景物,又是怎么望的?
《望洞庭》作者站在远处看到了:湖光、秋月、洞庭湖、君山岛,是按照从近到远的顺序看的。
5.《望洞庭》的作者是从什么角度望洞庭的?
与《望天门山》不同,作者是从不同的角度望洞庭的。先近望,看到了水月交融、湖平如镜的景象;接着遥望,看到了山水青翠、君山如青螺的景象。潭面如镜,湖水如盘,君山如螺,观察细致,描写生动。
9、三年级上册第17课古诗三首课堂笔记之古诗大意
《望天门山》:天门山被长江从中断开,分为两座山。碧绿的长江水向东边流到这儿突然转了个弯,向北流去。两岸边高耸的青山隔着长江相峙而立,我乘着一叶孤舟从旭日东升的远处慢慢驶来。
《饮湖上初晴后雨》:晴天,西湖水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光彩熠熠,美极了。下雨时,远处的山笼罩在烟雨之中,时隐时现,眼前一片迷茫,这朦胧的景也是非常漂亮。如果要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晴天的西湖就如浓妆的西施,而雨天的西湖就像淡妆的西施,都是同样的美丽无比。
《望洞庭》:秋夜,皎洁明月的清光与清澈明净的洞庭湖的水交相辉映,融为一体。因为没有风,湖面平静的像一面未经磨平的镜子,没有一丝波纹。月光下,洞庭山显得更加
青翠,洞庭湖显得更加清澈远远望去,如同一只晶莹剔透的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