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来山简介
莒县浮来山风景区位于县城西6公里处,是国家AAAA级旅游区、省级风景名胜区、省级地质遗迹保护区、省级环境教育基地、国际绿人文景区、山东省十大魅力景区、十佳影视基地,著名的文化名山。景区主要由飞来、浮来、佛来三峰鼎足而成,面积约10平方公里。拥有千年古刹定林寺、天下银杏第一树、千年古观朝阳观、世界之最檀根王等景点,山上座落着我国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文学批评理论家《文心雕龙》作者刘勰故居——定林寺,其中寺内关于父爱如山的作文4000年古银杏树驰名中外,吸引众多海内外游客纷至沓来,景区曾接待过宋平、吴官正、迟浩田、丁肇中等50多位国家领导人及中外名人。
国家AAAA级旅游区——浮来山风景区
浮来山  浮来山又名浮丘,是国家AAAA级旅游区、国际绿人文自然遗产景区、省级风景名胜区和省级地质遗迹自然保护区、位居山东省十大魅力景点之首,占地面积10平方公里。它位于莒县城西6公里处,海拔298.9米,处于日照、临沂两市三县交界处,山的西面分别与沂南县、沂水县接壤。 2___j8^Z_ 
浮来山虽无泰山之雄、华山之险、黄山之奇、庐山之秀,但却以其独特的清雅灵秀之丰姿和得天独厚的名胜古迹,吸引着众多游人纷至沓来。浮来山主峰为“佛来峰”,西为“浮来峰”,南为“飞来峰”,三峰鼎峙而又拱围相连,唯有东面微开敞,构成藏风聚气幽境。三峰耸峙,如龙盘虎踞,迤逦连绵,世代相传,人们把三峰统称为“浮来山”。从山上多次发现的三叶虫化石和其它海生动物化石来看,早在4亿年前的古生代奥陶纪,浮来山曾淹没在汪洋大海之中,并沉积了深厚的岩层,海水退去之后浮现于世,便形成了现在的浮来山。浮来山因其独特的地质构造,2001年又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地质遗迹自然保护区,成为我省的四大地质公园之一。
在秀奇玲珑的浮来山上,有商周老树、晋代古刹、隋唐庙庵,古藤绕树、松柏参天、美禽栖枝、奇鸟鸣林,令人心旷神怡,莒鲁国君盟于浮来、东晋高僧竺法汰讲《禅定》、慧地校经、昙观送舍利、三丰传丹术……尚有遗迹存在,志乘可查。寺庙内外亭榭之畔,有读不完的证史碑文;云龙崖上、怪石峪里有阅不尽的摩崖刻石;校经楼内陈列着有关浮来、刘勰、《文心雕龙》等古今佳作。
定林寺  定林寺是浮来八景之一,始建于东晋,兴起于南北朝时期,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
历史,全寺南北长95米,东西宽52米,总面积4900平方米,整个建筑分前、中、后三进院落,以山门、大雄宝殿、校经楼、三教堂为中轴,大雄宝殿为主体向前后左右展开。
“天下银杏第一树”  定林寺寺院面积虽小,可是却包揽了一处世界之最:名誉中外的“天下银杏第一树”,这棵树同时还有“银杏树王”和“活化石”之称。树高Tamama26.7网络名字米,干围15.7米,遮荫覆盖面积900平方米,盛夏时节每天需要吸收2吨左右的水分。
这棵树王有十大怪,第一怪就是“年过四千仍繁帅”。第二怪是“国之会盟当华盖”。据《左传》记载:“(鲁)隐公八年(公元前715年)九月辛卯,公及莒人盟于浮来。”由此推断,此树树龄应该在4000年左右。几千年来,这棵古老的银杏树,历经风风雨雨,但至今仍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其冠如华盖,繁荫数亩,阳春开花,金秋献实,枝繁叶茂,生机盎然,年复一年,生生不息。第三怪是“量尺竟用媳妇代”。传说在很早以前有一位小生,赶考途中路过浮来山,听说这棵银杏树有八搂这么粗,就想亲自来搂搂试试,于是就来到了定林寺银杏树前,以这个树洞为记号,就从树洞的右侧开始搂起来,一搂、两搂……当搂完第七搂再搂第八搂的时候,恰好当时天下起了雨,有一位上山进香的小媳妇躲到树洞中避雨。在当时封建社会讲究男女授受不亲,小生无法搂第八搂了,但他很聪明,灵机一动,
就用手拃了起来,一拃、二拃……又拃了八拃,再拃就拃到小媳妇了,但当时雨没有停,那小媳妇也没有离去的意思,只好作罢,这时候,旁边看热闹的人打趣的问:你怎么不量了,你忙活了半天,又搂又拃的,这树到底有多粗?小生不慌不忙地回答说,我已经量完了,这棵树有“七搂八拃一媳妇”这么粗(小生把小媳妇也当成了一个计量单位)。第四怪是“树丫安桌可打牌”。这棵树有“大八搂,小八搂”之说,是说这棵树的树干下边细、上端粗,大个子搂上边是八搂,小个子搂下端也能搂八搂,因为稍向上点树干更粗。第五怪是“树丫育苗成大材”。西边的那棵小银杏树是1959年冬月,从大树上边的树丫上移栽下来的。第六怪是“树枝长橑像拄拐”。树干上突起地树瘤叫树橑,树橑又名气根,是银杏树自我保护的一种,起支撑作用。据说一千年以上的树才生长树橑,所以根据树橑的多少也可以测出树的寿龄。第七怪是“树杆结果不须枝”。就是在树的主干上不用长枝条,直接生叶结果。第八怪是“越老果实越可爱”。这棵树王的果实和一般的银杏树结的果明显不同,别的树结的银杏果呈纺锤状,大而长,而这棵树的果子又小又圆,味道也特别可口。第九怪是“授粉距离百里外”。银杏树是雌雄异株的,这棵树是雌树,最近的雄树在西南方向的沂南县境内,离此有60余里,虽然授粉距离较远,但树王每年都硕果累累。第十怪是“树干发声丰年来”。1995年春,风传“浮来山古银杏树发声”,沸沸扬扬,一时成为人们谈论的话题,境内
外的许多好奇者,为探幽猎奇,接踵而至星夜厮守,亲睹为快。银杏树发声的时间多在春季晴天的晚上,夜深人静之时,从晚八点到凌晨12点钟不等,似有人紧闭双唇从鼻腔内发出的声音,只要一出声,即使有人用力的拍打树干,声响也不会终止。史料记载,清光绪元年,莒州奉正大夫张竹溪所题浮丘八观“咏银杏树”一诗既有“老干夜阑闻魈语”的句子,由此可知,古老的银杏树,夜深人静之时发出奇异声响,已是久有所闻。当地民间流传一说:每当银杏树发声,必是太平丰年无疑。 
浮来山位于莒县城西6公里处,是鲁东南重要旅游胜地,不仅有“天下银杏第一树”和刘勰故居蜚声海内外,而且以著名的“浮来八景”吸引着四方游客。
内八景主要有:定林寺、银杏树、啁鸡岩、莒子墓、校经楼、仙书石、清泉峡、怪石峪 .
定林寺 这座保存完好的古建筑,始建于南北朝。《重修莒志》载:“定林寺六人造像记,当是北齐之物”。隋《高僧传》载:“仁寿中,昙观奉敕送舍利于本州定林寺”,可见隋朝中叶,莒之定林寺已闻名京都了。全寺分上、中、后三进院落,有五殿、二堂、一楼、一宫、二庑。整个建筑均为砖木结构,硬山顶,灰瓦红柱,飞檐螭首,雕梁画栋,轩敞典雅,古朴大方,颇具北方建筑风格。殿内塑像、壁画各具姿态,栩栩如生。前院以大雄宝
殿为主体,向左右两翼展开,东西配殿为关帝殿和泰山行宫。各殿、堂均有塑像,神态各异形象逼真,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的象征。银杏树 定林寺内矗立一株古银杏,号称“天下银杏第一树”,也叫“银杏王”或“银杏之祖”。它阅尽沧桑三千载,成为历史的见证。
古银杏参天而立,远看形如山丘,气势磅礴,近观冠似华盖,遮荫数亩。树下古碑林立,诗词萃集,留下先人的许多吟咏纪略。其中“大树龙盘会鲁侯……”(《左传》载:“鲁隐公八年,九月辛卯公及莒人盟于浮来”。)是指春秋时期莒国国君莒子与鲁国的国君鲁侯,在银杏树下结盟修好一事。那时,此树虽无确切记年,但可知二千七百年前,已为大树。又如清顺治甲午年间,莒州知州陈全国所立碑云:“此树至今三千余年”。说法是说这棵树在三百多年前就已三千余岁了,因而古人留下“十亩荫森更生寒,秦松汉柏莫论年”的佳句。
古银杏树高24.7米,胸围15.7米,也说:“七搂八拃一媳妇”或称“大八搂,小八搂”。虽历经三千余个春秋,仍枝荣叶茂,勃发出盎然生机。啁鸡岩 定林寺前,飞来峰中腰,有一巨石突兀,这便是名见典籍的啁鸡岩。这块灰褐的岩石,历经大自然风刀霜剑的雕凿,仍炫耀着矫健与雄伟。登上岩顶,鸟语在耳,清泉在目,漫山遍野一片葱郁。过去,这里是山鸡栖息的去处。夏日雨后,岩石上滴水不目,发出有节奏的唤鸡声,山对外
开放闻听四方云集,故名“啁鸡岩”,意思是会唤鸡的岩石。古人赞啁鸡岩的诗中,有“万树鸡栖山翠晚,千年人去洞云留;素书匣贮仙崖古,丹灶星沉石磴秋”的佳句。记述的是有关浮丘公与“天书宝匣”的一段动人传说。据说,轩辕黄帝率领左右丞相容成子、浮皇公到黟山采药炼丹,乘龙升天。后来,浮皇公在天堂得到了玉皇大帝的天书,就乘黑夜携书返回浮来山,将天书宝匣藏在啁鸡岩下,自己躲进山后的洞中(山洞因此得名浮皇洞)。这一举动被护天将发现后,星夜追至浮来山,企图将宝匣夺回,不料此时啁鸡岩上山鸡齐鸣,东方欲晓,天将回不了天庭,宝书也就留在了人间。
莒子墓 沿浮来山东麓北去2公里处,有一大型古墓,封土高20余米,占地34.7亩,这便是莒子墓,墓西北方有点将台,系当年护陵兵演练的指挥台。墓西南方约五百米处的山脚下有烧木炭遗址,是当年下葬时,烧制围棺木炭的窑场所在。 !2U7gVt_"* 
莒子墓内,埋葬莒子,但究竟葬的是哪一代莒子,尚无定考,据史料记载,莒子受封于周武王十三年,至战国时期,莒县被楚简王所灭,莒虽为子爵之国,但它自强不息,选贤任能,先后有子夏、曾子、叔文等为宰、为相。莒长期与晋等强国结盟,敢与齐、鲁、楚等大国抗衡,成为列国征战中的强者。“燕将乐毅伐齐,连破七十余城,唯莒与即墨不下”;鲁
隐公屈尊于浮来与莒子会盟;凭借军事优势吞并过向国、灭掉僧国。最大疆域,东临黄海,西至蒙阴,南达江苏赣榆,北至今昌邑、胶县境内,足见当年莒国的一度辉煌,当然在列国争霸,内忧外患的夹击下,莒国终于逃脱不了被大国兼并的结局。 
校经楼日免 定林寺大雄宝殿后院,有一座二层古建小楼,因传说刘勰曾在此校定经藏而得名。
刘勰,字彦和,东莞莒人(今莒县东莞镇大沈刘庄人)生于南北进时期宋明帝泰始元年(元年465年),约卒于公元532-539年。刘勰幼年丧父,继之丧母,家境贫寒,只好投靠当时学识渊博的僧祐大和尚,“与之居处积十余年”。他在寺庙里博览书,三十一岁时便写成了我国最早的文学理论巨著《文心雕龙》,深得当时任梁朝吏部尚书的文坛领神沈约赞赏。由此,刘勰名声大噪,并做了梁朝的官。晚年遁入空门,出家当了和尚,法号“慧地”传传说刘勰出家后不久即回到祖籍莒县浮来山定林寺,主持佛事,并潜心研究佛经。
校经楼历经沧桑,几度兴废。如今看到的是清乾隆年间所重修。楼分两层,双梁架顶,三层飞檐。门匾上镌刻着“校经楼”三个苍劲大字,系郭沫若先生亲题。楼内塑刘勰坐像,镌刻陆侃如、蒋维崧先生撰写的刘勰年表、传略。展台上陈列着各种版本的《文心雕龙》和大
量″龙学″研究专著。    仙书石 定林寺前,柳桥下面,有一片茂密的竹林,滴翠沁绿;竹林上方,有一道弯弯曲曲的溪水,映着山容树貌,缭青萦碧,溪畔布满青苔的石板上,有天然形成的“清泉涧流”四个遒劲大字,这便是名闻遐迩的“仙书石”。《重修莒志》载:“系石之筋文构成,体兼行草,以水沃之愈显。”传说,早在浮来山形成之时,棋山寺那偷食人参果的小和尚,腾飞至此,立地成佛,抢占了这方宝地。而比他晚到的浮丘公心生一计,用龙头拐杖往石板上一划,立时凹凸起了“清泉涧流”四字,算是早作了记号,那小和尚不好争辩,此山就叫了“浮来山”。郭沫若简介 
    清泉峡 沿着进山路,一条清澈小溪蜿蜒而出,这就是清泉峡。清泉峡发源于西面浮来峰之山脚下,坦坦荡荡,顺山势淙淙流出,救生泉、卧龙泉尽在谷中。泉水四季不竭,为浮来山提供了充足的生命之源。古银杏树的根系已伸展到谷底泉畔。据科学家讲,银杏王盛夏季节,每天消耗水分两吨余。清泉峡的潺潺流水,自石灰岩缝隙中流出,穿柳桥,系古藤,过石罅,于定林寺前潴留成潭,益发清澈见底。
    怪石峪 这条怪石嶙峋的山峪,北起清泉峡,南到飞来峰,西邻卧龙泉,东接翠竹园。这里的奇岩怪石为石灰岩结构,约成形于四亿年前的古生代奥陶记,岩石之间为降红酸性
粘土,经亿万年风雨侵蚀,碳酸钙溶解变形,形成千姿百态的岩石。置身文心亭畔的巨石之上,但见奇松蔽日,怪石林立,有的像绵绵山羊,有的像怒吼的雄狮,有的像慈祥的老者,有的像差涩的少女,俨然走进了雕刻艺术展览馆,主人感到奇幻迷离,难怪古人有“具体浑成仙佛鬼,一拳浓缩岱恒嵩”的佳句。峪中岩石上,历代留下许多摩崖石刻。刘勰亲题“象山树”最引人注目。另有知州、名僧及文人墨客的题咏多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