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桃花源记》陶渊明:如何理解陶渊明?
说到古文的学习,首先,我想再强调一下诵读的重要性,《桃花源记》虽为文言,却晓畅易读,尤其是它的段落小巧,句式灵活,读起来有一种参差错落的层次美。那种感觉和谐流畅,我特别喜欢读,读的时候很有韵味。像这样的名篇,老师希望同学们要大声地把它朗读出来,朗读中呢,注意停顿、语气的强弱变化,渐渐养成习惯,就会形成一种古文中的语感。语感这种东西非常重要,说起来很神奇,一旦到了语感,就是到了学习古文的一种捷径和方法。滕王阁序赏析
除了诵读以及文言文语词的学习之外,读懂这篇《桃花源记》的关键,老师一直主张叫这个知人论诗,知人论事。所以读懂《桃花源记》的关键其实便在于读懂陶渊明以及以及文学与时代的关系,理解文学与作者个人经历的关系。像年轻时的陶渊明,其实他是本有兼济苍生之志的,可是他生活的时代,是无可奈何花落去,是江山易主之际,在国家濒临崩溃的动乱岁月里,再加上东晋王朝主要实行的是门阀制度,它的一切出发点都是为了保护高门士族和贵族官僚的特权,那么陶渊明家其实属于庶族,再加上他家境早已败落,所以这样的寒门之士就根本没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抱负,另一方面当时军阀混战,赋税严重,劳动人民遭受着剥削和压榨,而性格耿直的陶渊明不愿卑躬屈膝,不愿和污浊黑暗的现实社会同流合污,这样他就显得格格不入了,于是他义无反顾地辞去了上任仅81天的彭泽县令,选择归隐田园躬耕僻野。也正是在愤而辞去彭泽县令的十六年之后,十七岁的陶渊明写成了堪称他一生最有影响力的作品《桃花源诗》并记。
有趣的是这首60个字的《桃花源诗》却配了一篇320个字的记,整个翻了一倍,而这篇记可以说到后来更是遮蔽了原诗的光芒。历史上的这种情况其实也不少,比如王勃的那一首《滕王阁诗》,其实很多人也没有太注意,因为它被《滕王阁序》所遮盖了,其实他原来也是《滕王阁诗》并序。像《滕王阁序》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这都是千古流传的名句,《滕王阁诗》很多人却不甚知晓。
咸牛肉而在讨论陶渊明这篇记的时候,正如有的研究者所指出的,这其实,突出这篇记是陶渊明故意为之,因为诗歌语言的跳跃性、情感的自我化和内容的诗意性,往往给读者留下了太大的二次创作空间。这就势必削减了作者意义的传递,而叙事性的文字则写实性较强,有利于相对完善的表达作者的真实创作意图。陶渊明需要用这篇记完整地传递出归隐田园16年间有关家国民生的深度思考。这段话值得我们去做借鉴。可以说,陶渊明用自己的文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她心目中理想的社会生活画卷。而这样的展示呢,其实有隐藏的一份特殊的期待,那就是希望王朝的统治者以及后世历朝历代的统治者能够从桃花源自给自足、丰衣足食的生活情境里,解读出黎民百姓的生活期待以及王朝的统治之道。
那么如此风光美丽、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人民安居乐业的桃花源真的存在吗?关于这点,我们需要先讨论一个有趣的问题,这也是关于这篇课文一个很有趣的赏析角度,那就是这篇文章到底是一篇古代传统意义上的记,还是一篇志怪小说呢?有人就有这样的观点,认为它是一篇志怪小说,因为与陶渊明差不多前后的刘义庆,除了编有著名的笔记小说,像世说新语之外,就还编有志怪小说幽冥录。
胎儿生长过程而在陶渊明生活的那个时期,正是志怪小说和志人小说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首先我们来看看这篇桃花源记在陶渊明集中是如何编排的,在陶渊明集中,这篇桃花源记归属于记这一类,这是一个文种,这也是后来往往也把这个《桃花源记》当做纪传体散文来讲的最根本的原因。不过这篇记,的确与我们常见的记体文是有所不同的,而我们常见的比如说像岳阳楼记、小石潭
记、还有醉翁亭记等,这些著名的记主要是记载事物景物的文章。所以标准的游记常常都有一个作者的我隐在其中,但桃花源记讲的却不是陶渊明自己,而是捕鱼的武陵人的事情。全文的一个主要人物自然就是那位武陵渔人了,然后以第三人称的他,他的行踪作为全文的线索,描述了发现桃花源、进入桃花源、做客桃花源、离开桃花源还有再寻桃花源的故事。而那世外仙境更是具备了典型环境的要求,这就是有的研究者认为桃花源记是一篇小说。今天常说的小说有三要素,就是指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典型环境,游记则是对旅行进行记录的一种文体,从这个角度上来看这篇桃花源记,确实具备一定的小说元素。说到中国小说,我们需要对其发展,尤其是陶渊明时代的那个小说有了解,《中国小说史略》里就认为六朝志怪小说只是记录当时的鬼神之说,文笔粗略,是唐人乃有意为小说。当然等到小说发展到明清,那就蔚为大观了,最终出现四大名著这样的精彩作品。魏晋六朝时期,因为神仙之说盛行,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也就特多神异之说,最后便有人记录而成志怪小说。简言之,志怪小说可以看作科学蒙昧时代的纪实文学,至今民间传闻而后来写就的。所以有研究者就说桃花源记源于志怪,又超过志怪,既有即时的怪异彩又有虚构产生的理想光辉。假如没有桃源中人自述逃避
弱小造句秦时乱,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没有太守欲寻桃花源而不果,后遂无问津者,这两处虚构叙述,桃花源记不过是一篇较好的志怪小说而已。有了这两处虚构,此文才称为六朝志怪中的巅峰之作,寄寓的深意与艺术成就远远超出志怪小说,是古代短篇小说中无与伦比的珍品。
当然同学们可能又会问了,那就是说桃花源一定是虚构的,不存在的,但是文章读起来为什么给人以非常强烈的真实感?这就是陶渊明的笔法高妙之处,我们看描写桃林的句子,“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这样描写人感觉真实可触,就像我们平常去到山中看到的美景一样。接下去写“临近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此处引出出山洞的神秘,但写来也和我们的经验世界是完全吻合的,所以很有真实感。那么桃花源虽然是虚构的,但陶渊明通过围绕渔人发现桃花源、进入桃花源、做客桃花源、离开桃花源、再寻桃花源,这样的主题一路下来,在渔人的视角来写太守的寻觅,尤其是隐士刘子骥的计划前往,就使整个故事写的精密完整、气氛奇特,甚至奇异又环环相扣,浑然一体,充满真实感。
此外,同学们其实可以特别注意结尾的那两段,看他说“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遂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前一段是说渔人向太守报告了这番经历,太守知道之后,立即派人跟着渔人前往,寻以前所做的标记,却最终迷失了方向,再也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而后一段是说,南阳隐士刘子骥,志向高洁,听到之后便高兴的计划前往,但最终也没能实现,
不久因病去世,此后就再也没有问桃花源路的人了。这两点很重要,他们清晰地告诉我们,文章中的桃花源是难以轻易寻觅到的,同时,却也是现实中没有很多人,是没有很多人真的要去寻觅。这既表达了陶渊明自己对桃花源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他对现实生活的批判与讽刺,而且是他对自己所处的那个时代的无奈感。
海棠花的诗那么第二个问题,陶渊明为什么要花如此多的笔墨去虚构一个根本不存在的世外桃源?要知道陶渊明生活的东晋时期,各地战乱频繁,东晋算起来103年竟然有大约31场比较有名的战争或起义,平均大约每三年就会有一次。所以老百姓居无定所,朝不保夕。陶渊明对于这个黑暗的社会现实状况是极为不满,对受苦受难的劳动人民是怀有深切同情的,因此便虚构了一个宁静安乐、民风淳朴的美好境界,寄托着自己的社会理想。你看桃花源中人:“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
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绝境今天是指没有明显出路的困境,而古代指与人世隔绝的地方。在他看来,桃花源里的人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两朝了,他们就在这美丽的地方耕种劳作生活,没有战争的威胁,没有饥饿的困扰,连老人和孩子们个个都安适愉快自得其乐。
所以,到最后,李老师要说,这究竟是篇传统的记还是一篇小说,其实都不是特别重要了,其实它应该是人类最早的对乌托邦思想的描述。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无论说这篇桃花源记是像小说一样描述了
渔人发现、进入、离开、再寻桃花源过程和经历,还是说他原本就是篇志怪小说,每一个情节都是那么奇特、神异、环环相扣。但不论怎样,他的目的都是陶渊明清新构思了桃花源这样一个神秘的所在,他对虚与实的巧妙的描写,表达了他对现实的不满,更表达了他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之所以老师在这里将这篇桃花源记会提到不同研究者的看法,是希望同学们在阅读的时候能够多一些角度和视野。这样不仅读懂文字,文意,更能去探寻陶渊明的创作意图以及所要表达的思想,久而久之,我们也会变成一个丰富而深刻的人。妊高症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