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岩蟒以道家居心,做儒家事情
季羡林一生与文字结伴,是中国著名的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翻译家、散文家,他精通12国语言,其中包括印度古典梵文和曾经失传的吐火罗文。他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季老著作等身,学贯古今,其造诣令人难以企及。
他98岁高龄辞世,给我们留下的,不仅仅是国学财富,还有深刻的养生智慧和人生哲学。
幸福计划冰箱压缩机不启动勤业养生
母亲生日的祝福语季羡林曾说自己“少无大志,没想过做学者,就想能一个工作,能有口饭吃。”看书、写东西是生活第一需要,一天不写东西,就像犯罪。每天三四点钟就起床工作,他都忙碌了四五个小时了,别人的一天才刚开始。
74岁时,他接到吐火罗文残卷,经15年潜心研究,终于修复残卷,让这一失传的文字起死回生。他83岁时,为了撰写《糖史》,每天骑车往返于图书馆和家,夏天40多度高温,冬天冰雪满地,都无法阻挡。他翻遍了与糖有关的资料,终于在1996年完成了上下两册、80多万字的《糖史》。作为造诣精深的语言学家、翻译家和散文家,在长达70多年的学术生涯中,他为世界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海内外学术界、教育界、文化界有着崇高声誉和重要地位。
做学术研究需要耐得住寂寞。“板凳甘做十年冷,文章不说一句空”,这是季羡林的学术哲学。他从17岁开始写散文,几十年笔耕不辍。钟敬文在庆贺季羡林88岁米寿时说:“文学的最高境界是朴素,季先生的作品就达到了这个境界。他朴素,是因为他真诚。我爱先生文品好,如同野老话家常。”没有感情绝不写文章,这是他的文学底线。
季羡林一生所获奖项无数,并获得“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他在清华大学读书的
时候,陈寅恪当时教授的是佛经翻译文学,无论是教书还是为人,对季羡林影响都很大。他说人一辈子“最要紧的是勤奋”,他从没感觉自己是老人,80岁以后才冲刺,步子最大、外界反应最强的,都是80岁以后出的书。
“三不”养生
关于毕业的文章《季羡林谈养生》一书中写道:他幼时得过天花,青年时患过胃溃疡;中年后哮喘、冠心病接踵而来;退休后,膀胱癌,前列腺癌先后迭至。这样的身体岂能说是健康?但是他用“顽健”来形容自己。他喜欢养猫,喜欢植物,生活充盈丰富,情趣活泼。有句禅语叫“活泼泼的生命”,他的生命,就是这般“活泼泼”。
季羡林有个著名的“三不主义”,就是不锻炼、不挑食、不嘀咕。
不锻炼不是反对锻炼,而是反对那些为了追求长生不老而盲目锻炼的“锻炼主义者”。他认为人生的第一要事是工作,如果将大量时间用于锻炼身体,这对于他来讲是本末倒置。他年轻时喜好游泳和打乒乓球。上了年纪,则到北大未名湖畔去散步,松弛身心、养精蓄锐。他强调,锻炼大脑是最重要的锻炼,工作、学习是最好的脑力锻炼。
不挑食、不忌口,以保证营养摄入的均衡。他生活俭朴,家常便饭最养人,饮食简单,早餐一杯牛奶、一块面包、一把炒花生米;午餐、晚餐多以素菜为主。一串辣椒,一根大葱,是他最香的佐餐调味品。他从不吃补品,即便到了高龄,每天忙碌十几个小时,也从不涉及补品。
不嘀咕是指心胸开阔,从不去纠缠那些想不开的事。心里没负担,胃口自然好,吃进去的东西都能很好地消化,吸收和利用,人自然轻松,心情自然愉快。再补之以腿勤、手勤、脑勤,所以百病不生。对于寿命的长短,他从不嘀咕,从不算计。他最大的乐趣是看书,他的藏书多达几万册,有些梵文和西文书籍堪称海内孤本。这么多的书,他坦言自己只看过极少一点,但他非常欣赏鲁迅所说的“随便翻翻”,知识面越广越好。有了广阔的知识面,才有他一本接一本的著作。他最期盼的,是尽量在晚年把对祖国、对人民有利的工作做完。这种崇高而又洒脱的境界,也是他长寿的法宝。
季老对待名利的超然态度也是常人无法企及的。他坚决辞去外界加在他头上的“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三顶桂冠。用他的话说“三顶桂冠一摘,还了我一个自由自在身。身上的泡沫洗掉了,露出
了真面目,皆大欢喜。”他不关心个人的名利,却关心国家大事,每天都坚持看新闻联播,用的是上世纪70年代末买的老式电视机。生活极其简朴的
他,将一笔笔工资、稿费慷慨地捐献给家乡建学校,建卫生院。
他总说“养生无术是有术。”他的养生术是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大智慧”,是平和、博爱的胸怀。他看似没有什么独特的养生方式,但要拥有他的“毁誉不动,得丧若一”的心态和境界,却是非常难的。他从不刻意追求养生之术,正符合老子的“无为即有为”的境界。
季羡林散文哲学养生
《季羡林谈养生》一书,收录文章近百篇。书名虽是“谈养生”,但并不是枚举养生术的手册,而是他这一辈子对生命、对健康、对道德的感悟。他并没有创立某种养生体系,也并不刻意追求养生,但生活中处处有意趣。从大的方面讲,对民族的深沉大爱、对学术的勤奋追求,这种孜孜不倦是养生;从小的方面讲,珍惜一茶一饭、善待一草一木、坦诚一人一物,这种微不足道也是养生。
不懂哲学或一知半解的人,常常喜欢玩深沉、弄玄虚,而参透哲学的他,却始终保持着平和与朴实,无论是生活还是洽学,无论是待人接物还是思想的表达。他的养生之道从根本上说是“用心”,“认真”的生活态度和治学态度。
对于中国的青年人,他有希望。他一生去过30多个国家,收获颇多。他希望所有的大学生都出去看一看,但看一看后一定要回来。他当初去德国留学11年,依然决定回国贡献才智。他说“不能为了自己的研究,祖国都不要了。我回来是对的,我在中国发挥的作用,在国外是发挥不了的。”“你们的生命只有和民族的命运融合在一起才有价值,离开民族大业的个人追求,总是渺小的。”
对于中国的老年人,他说:“中国的老年人福寿双全,幸福就是温暖,就是手心里暖呼呼的。身在福中能知福,这样生活才有力量!”
他有一篇名为《做人与处世》的短文,其中写道:“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必须处理好三个关系:第一,人与大自然的关系;第二,人与人的关系,包括家庭关系在内;第三,个人心中思想感情矛盾与平衡的关系。这三个关系,如果能处理得好,生活就能愉快,否则生活就有苦恼。”这一段话看似淳朴,实际上写明了天人合一,写明了人与自然、人与外界、人与自我的和谐相处,这是他的哲学感悟。
季羡林曾被授予2006年“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中称:“智者永,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学问铸成大地的风景,他把心汇入传统,把心留在东方……季羡林先生为人所敬仰,不仅因为他的学识,还因为他的品
格……他的书,不仅是个人一生的写照,也是近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历程的反映。”
总理曾五次看望病中的季羡林。说:“您最大的特点就是一生笔耕不辍,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您写的作品,如行云流水,叙事真实,传承精神,非常耐读。您写的几本书,不仅是个人一生的写照,也是近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历程的反映……您在最困难的时候,包括在‘牛棚’挨整的时候,也没有丢掉自己的信仰。您一生坎坷,敢说真话,直抒己见,这是值得人们学习的。”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