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儿童的诗
对于中西儿童诗歌的比较研究目前较少,结合中西社会历史背景、文化差异和语言文字模式,从特点、思想内容、创作动机等方面入手,运用对比的手法分析中西方儿童诗歌。
三个和尚舞蹈标签:中西儿童诗歌;比较研究
中西儿童诗歌有着迥异的历史演进历程。欧洲早在文艺复兴时期,就发现并确定了童年的地位,十八世纪法国卢梭的“自然主义”又对儿童文学及儿童教育产生了积极影响。所以在欧洲,产生了一大批享誉世界的儿童文学经典,儿童诗歌也因此应运而生。中国的儿童文学起步较晚,儿童诗歌更晚一些,但由于借鉴了西方的进步的儿童文学理论,其理论起点较高。然而,由于文化传统、社会历史等种种原因,中国儿童诗歌的创作成就并不是那么显著,作品的风貌也与西方儿童诗歌有着鲜明的差异。对此,诸多评论家撰文分析了中西儿童诗歌的异同,并深入探寻了个中原因。
一、中西儿童诗歌中人物形象的对比
谈及中国古诗中描绘的人物形象,有许多是描写儿童的,我们很容易就会想到唐代诗人胡令家长意见大全
仍然的意思作曲家吉他谱能的《小儿垂钓》: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受中国封建礼教思想的影响,古诗中描写儿童的诗句大多指男孩。此诗描写一个小男孩在水边聚精会神钓鱼的情景。诗人通过描写典型细节,极其传神地再现了儿童那种认真、天真的童心和童趣。前两句叙述、描写,从外形着笔,是实写;后两句诗侧重神态来写。全诗从形神两方面刻画了垂钓小儿栩栩如生的形象,言辞流畅,清新活泼,寥寥数语便绘出一幅童趣盎然的图画,颇具生活情趣。中国古诗往往会省略主语谓语,词的位置的调整与词性的改变也比英语更灵活,这就使整首诗读起来简洁紧凑,语言精切而意蕴丰富,为读者营造出无穷的想象空间。
同样是描写儿童,艾伦·亚历山大·米尔恩(1882~1956),英国著名剧作家,小说家,童话作家和儿童诗人,他笔下的《铁甲骑士》,试译如下:
我是个铁甲骑士/ 我紧紧扣上我的甲胄 /然后我打量着四周 /我,最爱冲锋陷阵援助战友 /最爱到魔鬼的巢穴里去搭救战友/ 这就得同魔鬼们发生一场恶斗 /有时候战斗刚刚开始/ 我就担忧也许魔鬼会取得胜利....../然而我想我决不能失败 /毕竟他们是魔鬼而不是铁甲骑士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