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1《古诗三首》课时测评卷含答案
课时测评方案
字词模块
看拼音写词语
yún tián  sāng shù   pò xiǎo
(    )  (    )  (    )
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描写儿童的诗√
1.农忙时节人们(zhòu zòu)夜忙碌(zì zhì)子也傍着树荫学习种瓜
2.夕阳西下气温骤降一只飞鸟掠过湖面泛起了层层寒(yī qí)
给加点的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童孙未解耕织(  )
A.准备 B.从事 C.奉献
2.草满池塘水满(  )
A山坡。B.池塘。C.池岸
3.稚子金盆脱晓冰(  )
A.幼稚的孩子爱峰     B.幼小的孩子
C.顽皮的孩子
根据语境\\画去多音字不正确的读音
她的父亲在一家外贸公司(gōng gòng)职负责为国外的用户提(gōng gòng)商品信息这家公司的商品经常(gōng gòng)不应求
子模块
读句子完成练习
1.与“山衔落日浸寒漪”使用了相同的修辞方法的诗句是(  )
A.飞流直下三千尺   B.露似真珠月似弓
C.梅雪争春未肯降   D.横看成岭侧成峰
2.对人物的描写和其他诗句不同的一项是(  )
A.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B.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C.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D.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读写模块
课内阅读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1.这首诗描写了乡村中的农人____________以及儿童学着大人的样子__________的情景展现了农忙时热烈的劳动场面
2.对诗中塑造的儿童形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天真  B.勤劳  C.顽皮  D.可爱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多选)
A.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敬重之情
B.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C.表达了对热爱劳动的农村儿童的赞扬
D.表达了对顽皮的农村儿童的惋惜和劝诫
4.下面的诗句让你的眼前浮现出了怎样的画面?用几句话写一写两个必须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比阅读两首古诗回答问题
(一)村晚
[]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二)牧童
[]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1.这两首诗都描写了__________的形象
2.对《村晚》这首诗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诗歌抒发了作者热爱山村自然风光对闲适自在无忧无虑的生活状态的喜爱之情
B.二句描写“池塘”“落日”等静景、四句描写“牧童信口吹笛”的动景,由远及近景物层次分明构成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图
C.“短笛无腔信口吹”表现了作者对乡村儿童因为生活艰辛不得不从事劳动不能接受教育的感慨和惋惜
3.与“笛弄晚风三四声”使用了相同的修辞方法的诗句是(  )
A.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B.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C.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4.“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表现了牧童__________、__________的生活
5.请你展开想象写一写《村晚》的前两句诗描绘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牧童归去横牛背”一句中“横”有两种解释:一种认为是牧童横躺在牛背上展现了牧童的调皮可爱;一种认为是牧童骑在牛背上信口无腔地吹着短笛你同意哪种解释?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描写儿童的古诗名句有很多请你根据自己的积累再写出两例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练笔
请你从本课学的三首古诗中选择一首根据诗歌内容展开想象把诗歌改写成短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田 桑树 破晓
、1.zhòu zhì 2.yī
、1.B 2.C 3.B
、gōng gòng gòng
、1.C 2.D
、1.耘田 绩麻 种瓜 2.C 3.ABC 4.夏日农民们在田间劳作桑树下小孩子正拿着小铲子在挖土摆脱的英文虽然孩子还不会耕种也在桑树荫下学着种瓜呢
、1.牧童 2.C 3.C 4.自由自在 无牵无挂 5.绿草长满了池塘池塘里的水几乎溢出了池岸远远的青山衔着红红的落日挂在山间影子倒映在水中水面闪动着粼粼的波光。 6.提示:可结合诗中情境和诗人表达的情感来写合理即可 7.(1)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2)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答案不唯一)
清晨幼小的孩子从金属盆里把冰块取出来用五彩的丝线穿起来提在手中敲打冰块发出玉磬穿林般的响声当欣赏者正醉心于那响声时冰块忽然落地发出了如玉石碎裂的声音
   
请以“过客”为题,按要求写一篇文章。
要求: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要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套作,字数不少于800字。
【答案】过客
往往有许多人总会在记忆中湮灭,假若人生可以重来,那是否可以选择曾经?然而人生没有假如,许多人与物终将会在记忆中忘却。
独走竹道,其也悲凉。总会有那么一人,他们为梦想踏上学习的道路,行行的人在学校中相聚,相遇、相知,以至相散,有的会成为知己,有的则会成为朋友,然而最多的却是相散后成为过客。
人走茶凉,难留其温。太多的太多,无尽的记忆时常会在眼前浮现。我以为抓住了记忆就不会忘却,可是我错了,我不知道记忆也会消散。记忆消散,那么许多人是否也会随之消散?我时常这样反问自己,可我看到的是太多的空洞。我时常担心自己会忘掉某些人,我怕我会成为过客,我不愿去想,也不敢去想。我很迷茫,也很疑惑,更多的或许是不愿吧!
生而无奈,然而不易。人一生中会遇见许多人,往往真正在乎自己的也就那么几个,这是真正的朋友。真正的朋友总会在自己危难时帮自己度过,因此记忆也总选择记住朋友,所以它并不会因为时间而忘却。朋友曾经和朋友聊天,他说和小学同学相遇,可却无话对他说去说,感觉关系淡了吧,最终也就成了过客。我总是在想,人生就像演戏,我们用不同
的心态对待不同的人,形行的人也就让我们有了多样的心态,而此过程中充满了欺骗和伪善,真正的友情却少之又少。人一生中拥有几个真心朋友也就无憾了。但人生中太多的谎言,太多的无奈却终将会吧大多的人变为过客,或许人生最悲的事也就莫过于此吧!
人与人之间有时就如宇宙天际,地月旋转,彗星擦肩。真正朋友就如地月旋转,长久相伴。人生过客就如彗星擦肩,一转即逝。然而人生大多却如彗星,擦肩而过。曾经无知以为人生虽有过客,但却少之又少。然则物极必反,慢慢地才看清世界,才逐渐明白自己不过是大千世界中万千过客的一员罢了!
人生亦凉,其也悲凉,流星易逝,恍若过客。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命题作文的写作。首先要明确“过客”这个词语的表层义和可以引申的意义,“过客”是过路之人,表明是短时间停留的人,那也可能指不重要的人或生活方式,由此展开联想,立意要积极昂扬,应该立足短暂的人生也要活出意义来;生命不能永久,精神(影响)可以不朽;生命(人生)的意义(价值)取决于爱(行为)和影响(作用、能量等)这样立意比较好,或者从生命短暂,立意不要计较蜗角虚名,应活出自我来也可以。也可以添加语素或句子来拓宽立意,如:即使是“过客”,也不能只是“做客”。
点睛从结构上来说,命题作文有三种类型:
词语式命题:作文命题是一个词或者是词语。如《肩膀》。
短语式命题:作文命题是一个短语,该短语可能是主谓式、动宾式、偏正式、并列式等等,如《改变自己》
句子式命题:作文命题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如《我想握住你的手》
审题思路:
添加语素,构成语境:有些命题,如词语或短语式命题,审题时,我们可以通过“添加语素,构成语境”的办法来完成审题,即在所给定的词语前或后添加词语或短语,丰满所给的词语,来显示自己要表达的主旨。要尽可能多角度添加,以便自己有筛选的余地。
虚实结合,虚实相生:有些命题比较具体实在,我们需要化实为虚,抽象概括;有些命题比较抽象,我们需要化虚为实,到抓手;还有些命题可能虚实兼备,我们则需要虚实结合。
把握内涵,梳理关系:对于关系型命题作文,审题的关键是要在把握概念内涵的基础上,准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系,梳理出两个概念之间存在的关系。
由表及里,揭示寓意:有些命题采用比喻、象征手法,审题时不能照字面意思去理解,而应该抛开表面意义去挖掘隐藏在背后的寓意。需要注意的是,在审题过程中,以上几点往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步入高中,已是秋天。在这样的时节,我们会想起那些曾经的秋天。“秋天”,也许并不仅仅是一个过往的季节,它可以是一种心情,一段生活。秋天是丰富多彩的,它有霜花,有萧索,有凄楚;也有硕果,有繁华,有喜悦……
请以“那个秋天”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那个秋天
记得那个深秋,天气已经转为寒冷了。落叶开始增多,黄的、绿的、红的……洋洋洒洒落满一地,似乎在无声地诉说着人间的悲欢离合……
那天,阴雨绵绵,我和阿姨在超市里逛着,这边看看,那边瞧瞧。突然,我开始关注起一个小男孩来,他的脸上充满着童真,茫然的眼神里流露出些许无助。这个本应沐浴在父母关爱中的男孩刹那间牵动了我的思绪。正当我用怜悯的目光注视着他时,触目惊心的一幕发生了。
他在拥挤的人中四处张望着,我想,他是在妈妈吗?但事实证明:不是。他先环顾四
周,确认四周没人看他,然后,把那稚嫩的小手伸进了一个妇女的包里,熟练地拿出钱包,然后藏进自己的口袋,消失在人海中。在一瞬间完成了这一系列的动作,神不知鬼不觉,分明是个“惯偷”!
我疑惑了,心头也为之一颤,这是那活泼可爱的男孩的本质吗?不敢再想象了,觉得好可怕,我想说出来,但那时我的嘴就像被胶水黏住了一样,什么都说不出来。但好奇心让我再次用目光去搜寻他。
他,果然又出现了,这次盯住了一个年轻男子,那个男子个子很高,不算瘦,看样子也不富有。他似乎没有察觉到小孩的存在,专注地看着货架上的商品。小孩的手再次伸进了男子的口袋,男子似乎有感觉了,大吼一声:“你在干什么?”男孩没有我想象人那样惊慌,反倒气定神闲地说:“叔叔,可以帮我拿下那个玩具赛车吗?”“噢!”他帮他拿了下来。“谢谢!”男孩笑了。看似那么的无邪,我不由地冷汗直冒。
突然间,我觉得我是自私的,自私到我不敢说出真相,我甚至觉得我是他的同谋,罪恶感遍布全身。
我几乎是奔跑着冲出了超市,风依旧吹在脸上,但雨似乎更大了。天,似乎也在为这件事忿忿不平。从此,秋,我不再喜爱了。虽然它用金黄诠释了丰收,用寥阔萌生了诗情,但
我始终缺乏面对的勇气,为他,为我,为那个风雨交加的秋日。
【解析】
【详解】
一、审题要点
此题考核写作能力,是一道命题作文,题目是“那个秋天”。在题目前面有材料,“也许并不仅仅是那些过往的季节,它可以是一种心情,一段生活,秋天是丰富多彩的,它有霜花,有萧索,有凄楚;也有硕果,有繁华,有喜悦……”,由此可知写作的重点应该放在“秋天”的比喻意义上,如“惆怅”“挫折”“收获”“思考”等。从文体看要求写记叙文,注意记叙的要素,行文中可从实际的秋天引入,让现实中的秋天和生活中的“秋天”在文中统一,在叙事中加入描写和抒情,让文章有感染力。
二、立意要点
根据“它可以是一种心情,一段生活。秋天是丰富多彩的,它有霜花,有萧索,有凄楚;也有硕果,有繁华,有喜悦”可得出立意:
1、写人物在秋的心情
2、写人物在秋的一段生活
3、结合秋天的花草描写,抒发自己的感想
4、结合秋天的硕果,抒发自己的喜悦之情
三、参考素材
1、每当秋天的开始,我还会想起她,想起她对家的眷恋与思念。也许过些天,我们都能够看到秋天硕果累累,落叶层层的景象了。但是,我们不要否定一点,树让叶子的离开,并不是因为她的不迷恋,而是她更想有一个新的开始。所以在秋天这样一个浪漫的季节里,我们能够大胆的去设想自己的未来,追逐自己的梦想,摘取那属于自己的累累果实。
2、翻过一座小山,我们又仿佛走进了花的世界。盛开的野菊花遍地都是。红的、白的、紫的、粉的、淡绿的、玫瑰的,在微风中婷婷玉立,婀娜多姿,五彩缤纷。好看极了。我们一边看花,爸爸一边讲解:这叫金丝钩,这叫黄石公,这叫绿新苹,这叫满斗星……啊,真是千姿百态!
四、可参考的作文结构
根据作文材料及作文要求“请以‘那个秋天’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可知本次作文要注重细节,在叙事中彰显自己的思考和观点,所以本文既要有记叙又要有抒情,本篇作文可以有两种结构模式:1、先叙事,后议论。考生可先写秋天的景物,再抒发自己的情感;2、夹
叙夹议。考生可以一边叙述秋天的景物一边抒发自己的情感。
【点睛】
命题作文审题立意的四个步骤:
1.审读话题,划出关键词语,关键句。
2.根据话题中的关键词语,关键句,列出你所能想到的所有立意(多角度立意)。
3.根据罗列的立意,选择较为核心的一两个进行作文题目立意。
4.从自己对所掌握的作文材料中,选取有新意又有把握的立意(最佳立意)。
审题关键:
(一)、寻关键词。
(二)、分析句子,理清关系。
(三)、根据命题,筛选最佳立意。
请以“与______同行”为题(把题目补充完整后)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请将文题抄写在答题卡“题目”后的横线上。
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或暗示)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答案】与幸福同行
我们总是在抱怨生活,抱怨日子过得窝囊,抱怨没有知己。我们真正的朋友总是少得可怜。孰不知同一片天空下,开朗的笑容只是梦幻般的幻影,阳光的背面,隐隐的孤独。有时我们也会露出落寂的微笑,有时我们也会对自己说要坚强地走自己的路。
岑寂的夜晚,抬起眼帘便见一轮明月,孤寂敢愈加地强烈。明明白天不曾在意这些感受,也许是被刻意地遗忘了。我们常常会觉得只有自己一个人,非主流里的颓废眼神并不是做作,而是来自于心底的那座空城。
我曾在杂志上看到一句话——“能同行在一个世界上,就是一种幸福。”
这句话让我蓦然醒悟。我们彼此都是幸福的,却无知地憧憬着幸福。幸福的概念是什么?能够会心地笑,笑得很甜很甜,这就是幸福。在我们的生命中,过客无数,有的见过一面下一秒就忘了,有的相处很久印象很深。这些印象深的人被定义为朋友。
有不少人从我身边匆匆走过,只给我留下了一个个背影,也有不少人在我身边与我并肩而行,转头便能看见清澈的眸子与勾起的嘴角。有多少人会对你微笑?那么我还在忧伤什么。
过客们走了,却留下了份份幸福。身后足迹漫长,却是我们一起走过的最好证明。
成长的路是逆着风的,被吹得纷飞的是发丝,依然坚定的是我们的追求。许多人追求幸福的时间远远多于珍惜幸福。我不止一次听到别人说,不要到失去了才懂得珍惜。我们通常都忘记了那只牵着好友的手,等到了松开的时候,才倍感懊悔。既然现在是幸福的,为什么不好好把握呢。
珍惜幸福——这是我的追求。
生活其实是很公平的,挚友走了,另一个知己会与你同行,知己走了,另一个伙伴会与你在一起。至少,老天不会让你一个人,还有人陪着你,这就是幸福的法则。
如果你还在抱怨什么,如果你还在说“我被遗忘了”,如果你还在低声地哭泣,为什么不想一想那些与你同行的人呢——能同行在一个世界上,就是一种幸福。
这便是我的理解了。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学生的写作能力。此题属于半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的写作,考生首先要注意围绕半命题拟写属于自己的写作立意的角度,其次是选准角度后集中进行合理的挖掘命
题的内含。考生要注意命题的要求是:请以“与______同行”为题(把题目补充完整后)写一篇文章。考生要注意从半命题中选择好写作的角度,例如可以补写为:“与乐观同行”考生就可以围绕“乐观”这一心态进行写作;“与刻苦同行”考生可以围绕“刻苦”的品质进行写作;“与挫折同行”考生可以围绕“挫折”的应对进行写作。以上都可以是考生写作立意的角度。同时要注意作文的具体要求:①请将文题抄写在答题卡“题目”后的横线上。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或暗示)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以上具体的要求,考生都要做到,这是写作的硬性要求,不容忽视,要一一落实。
【点睛】
命题作文审题七法:()增补信息法(添枝加叶法)(“组词造句”)有一些命题作文题比较宽泛,有时让人摸不着边际,可以采用“增补信息法”,即在理解命题作文题的内涵和外延的基础上,在题目的前或后或中间加上限制词,增补新的信息或新的因素,(如果题目中有代词,则指出具体指代的内容、对象。)从而达到缩小外延、化大为小、化虚为实,明确范围、方便入题旨的目的。如“举手投足之间”是一个偏正结构的短语,题目所涉及的范围很广,在审题时,可以先把它当成是半命题作文,运用“增补信息法”,增补新的信息,将短语补充成一个句子,在补充完善中确定中心论点,然后取其一点入题。()明确重心法(审题眼)所谓“重
心”是指命题作文题目中最能体现题旨的关键字词,也就是写作的重点。偏正结构的题型,其表意重心往往在“偏”的部分。考生在审题时要重点对表修饰或限制的“偏”的部分进行深入思考,才可能使自己的立意不走偏。如:“诗意地生活”其表意重心在“诗意”上,所以审题时就要紧扣“诗意”二字,“诗意”是什么?“诗意”不仅是诗情画意,更是一种心灵的和谐,是一种超越物质的心态,是一种乐观豁达的精神等。那么,“诗意地生活”就是用一种超越物质的心态或乐观豁达的精神去面对生活。如果考生眼睛只盯着中心词“生活”,而没有仔细思考修饰语(重心)“诗意”的含义,立意就会走偏。 ()探究寓意法。(比喻象征联想法)寓意通常是指所指对象的比喻义或象征义,有些作文题目,除了直白说法以外,还有一种比喻说法或者象征说法,“探究寓意法”就是探究其比喻义或象征义的方法。对于寓意性的命题作文审题立意要注意两点:(1)寓意性的命题作文,当然可以写它的本义,但一般不是“就事论事”地写它的本义,而是重点写出它的寓意,即便你的作文要从其本义入手,但最终还得要写出它的寓意,这样才会使主题得到开掘。(2)寓意性的命题作文题往往是一种具体事物,因此,它的寓意就有一种开放性的特点。这就要求作者捕捉到自己最熟悉而又理解最深的一点去写作文。否则,就难以把作文写得情文并茂。这一类作文,命意的关键在于抓住命题中的核心词素,把抽象命题具体还原,再把具体概念抽象提升;或者把大话题从小处着手,小话
题从大处引申。()追问法“追问法”就是通过对题目进行不同角度的提问来打开思路的方法。一般可针对题目提“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问题,并自问自答。“追问法”可使考生多角度地审视题目,发散思维,最终使中心论点周密而深入。()化意为象法(化虚为实)有些命题作文题目或题目中的某个词语仅仅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这时,我们如果仅从抽象的概念出发来审题立意的话,就很难到突破口。只要我们化抽象的概念为具体可感的形象或事物或事例就容易多了。此法称为“化意为象法”。()一分为二法“一分为二法”是辩证法的一种,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具有对立的两个方面,分析研究问题,既要看到它的这一个方面,又要看到它的另一个方面;既要看到正面,又要看到反面。只有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问题,才能正确地认识问题,避免认识上的片面性。这就是“一分为二法”。(遇到“中性题目”时,要注意正反思维、辩证思维)()巧用材料法有的材料(提示语),蕴含着跟题目有关的丰富的信息。审题时就是充分探究材料,分清层次与角度,结合追问法、添枝加叶法等,明确写作的内容和范围。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
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优美的生态环境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期盼。请展开想象,以“绿水青山图”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形象生动地展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图景。
立意积极向善,叙事符合逻辑;时间、地点、人物、叙事人称自定;有细节,有描写;不少于800字。
【来源】云南省楚雄州牟定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
【答案】绿水青山图
“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
你踏着微湿的土壤,淡绿的裙摆轻拂过大地的发梢,轻转回眸,身后一片碧绿,硕果生机。望着自己的杰作,你展颜一笑,皓眸红唇,晃得娇美的樱花在微风的渲染下,静静飘落在你的头顶,在你柔顺的发丝里,留下一抹清香。
他们说,你是自然的女儿。
你总会牵着春的手,漫步在山间田野里,嗅着花儿的芬芳,用晶莹的露珠涤尽尘埃;你也会跟在夏哥哥的身后,左瞧瞧又看看,用红唇亲吻娇艳欲滴的荷,为受太阳炙烤的蚂蚁遮挡阳光;你常常伏在秋的肩头,趁她不注意掀起一落叶,或是在红彤彤的果子里择一个吮着汁液的美好;当冬哥哥来了,你总会整个身子倒在雪地里,享受着冰凉与纯洁的雪,从指尖划到耳畔……
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常用文字来雕饰你的美丽。自幼酷爱书卷的你,当然是喜去采撷。感
觉自然的呼吸,窥测自然的神秘,听自然的音调,观自然的图画。风声,水声,松声,潮声,都是诗歌的乐谱。花草的精神,水月的颜,都是诗意的范本。
春晨,“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的词调闯入了你的梦境,你忽的醒来,轻嚼着诗的韵味。“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心随着白居易的步伐闯入春的世界。读多了诗,你渐渐学会了体味其中的意境。心潮随着诗人的喜怒哀乐而跌宕起伏。高兴得意时,你会吟一句孟郊的“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失落伤感时,你会用袖子轻拂去眼角的泪花,微微笑着诵一声李清照的“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感慨着世事变迁,你呢喃出纳兰性德的“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他们的诗作感染了你,让你不自主地投入,高兴他们的高兴,悲痛他们的悲痛。
夏夜,你感慨着“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盛世美颜,“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秀美画卷,你吃吃的笑了起来。夏夜的湖水波微漾,你俯首,以湖面为镜,目视着自己姣好的容颜。你的感情细腻,多愁善感。你常在无形中与诗人进行交流,渐渐有了心灵的联系,你默然蔡确的“睡起莞然成独笑,数声渔笛在沧浪”,嘴角又带着酸酸的絮语“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的悲怆。不得不说,你是个善解人意的女孩,你就是自然。
秋午后,“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风景让你颇为赞服,而秋天本是个万物凋零的季节,
睹物思人,触景生情,使得留下的名篇更加数不胜数。“红藕香残玉簟秋”你静静的来到李清照的身旁,为她系好外衣的扣子,说是自然赠予的礼物。“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你为李煜挽好了发髻,回给他一个恬淡的笑,说是自然的馈赠;“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你亦来到欧阳修的身边,搀着他,游历风水美景,又上一楼。
冬黄昏,“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雪景划过你的视野,甚美。可此时的你依然注意到“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悲凉场景,人在画中,画在诗里,诗在情中……
你爱着自然,感叹着自然,是“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的感性,还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事实,都深深震撼着你。金圣叹曾说过“名山大河、奇树妙花者,其胸中所读之万卷之书之副本也。于读书之时,如入名山,如泛大河,如对奇树,如拈妙花焉。”有诗,有意境。正如你,走入了万千诗人的心中。
其实,你是谁。
你是自然的女儿。
你亦是人类。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学生的写作能力。本题是一篇命题作文的写作,考生要注意认真结合背景材料,准确理解命题的含义,然后在命题中寻写作的角度。本篇作文的标题是:“绿水青山图”,考生要注意材料中前文是说神态对人们的意义,所以考生可以从以下角度进行写作:环境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世外桃源的寻艰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自然对人们心灵的启迪等,都可以是考生写作的角度。要注意作文的要求是要写记叙文,在记叙文中考生要注意展开联想,要注意写人、记事、写景要有真情实感,要适当的运用记叙文的写人状物的手法,这样才能让作文吸引人,才能使得作文升格。
适合本文的素材:地球是人类的母亲,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在享受的同时,却在不知不觉中破坏着她,我们的生存环境在不断恶化。
我们的地球怎么了?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如此巨大的环境灾难?经过科学家的研究,这些都是人们对大自然的污染和破坏而造成的严重后果,人类对地球贪婪的索取是环境恶化的罪魁祸首。
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是很强,大量的化工企业的引进的废气偷偷排放,垃圾的乱扔乱丢,水资源的浪费等等,直接破坏着人类的生存环境,很难想象,这样下去,我们的地球会变成什么样!
我们经常在商场购物时,人们手中提着大包小包的塑料袋。塑料袋焚烧会造成毒气,填埋不容易分解,还会导致土壤被破坏。中国人这么多,可想而知会有多少塑料袋难以处理?在饭店吃饭时,人们经常使用一次性的木筷。它会消耗大量的树木,据说,中国人一年大约要“吃掉”2500万棵大树。种种情况,使人触目惊心啊!
那我们为什么就不去做一些既能节能、又能环保的事呢?我们可以把工厂里排放出的废气收集起来,进行一定的加工处理后,把它变成煤气、液化气……再次的利用它。这样,既节约了能源,有污染不到环境。
节能、环保,刻不容缓!从我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我们应当少开私家车,少用塑料袋,不乱扔废电池,不用一次性木筷……单个人的环保行动就像一盏灯,当它亮起时,周围的黑暗就会少一些。如果大家都点亮自己那盏灯,整个世界将会一片光明。为了地球的明天,为了人类的未来,让我们行动起来吧!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让祖国大地遍是绿水青山!
绿是什么的象征?绿是生命的象征,绿代表了希望。无法想象,如果有一天地球上没有了绿,那人类的文明将会如何,到那时,也许只是灰飞烟灭,一切的一切都只会淹没在漫天飞沙之中。当一片片绿波汹涌的森林被无垠的荒漠黄尘所取代,当无忧地在蔚蓝
的天空飘荡的白云被漫天滚滚黑烟所替代,当为地球遮风挡雨的臭氧层被无情的氟里昂所破坏,我分明听见了森林的哭泣,白云的叹息,臭氧层的悲伤。
你真要为此而感到幸福和骄傲。让我们把目光扫向整个学校,每一个角落都洋溢着浓厚的艺术氛围。看,"美观大方的教学楼,构筑了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宽敞的大道两旁是令人心情舒畅的草坪、花坛,意韵无穷,花草树木错落有致,;春夏鲜花吐艳,绿意盎然,形成了四季长不的园林环境;文化名牌出现在大道上、走廊里、花坛里;每棵树都有自己的"身份证",草坪上立着温馨的提示牌。这一切,你感受到我们学校的绿和美丽吗?
学校为我们创造了这么好的学习和生活的环境,你想过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一切吗?回忆一下自己平时的一举一动,你是否做到了保护、保持这美好的环境而努力。你有过随意踏入草坪的行为吗?你有过胡乱打扫教室、包干区卫生而不去想这是不对的情况吗?你有过随手扔下一张废纸、一个零食袋吗?你有过打开学校的自来水笼头,而没有及时关上吗?
当你捡起别人掉下的一张纸时,你就已经做成了一件环保的事情;当你记得及时关灯,不浪费用电;当你用好水笼头能及时关掉,而不让水白白流掉;当你下课、活动时能做到有秩序、有克制,而不是高声喧哗;你就已经在做着环保卫士应该做的事情了。
同学们,我们是21世纪的主人,环保意识是现代人的重要标志。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我
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也必须有勇气站起来对大自然做出承诺,承诺用我们的双手使地球母亲恢复青春容颜,承诺用我们的行动来感动大自然,承诺用我们的实际行动来保证我们的校园永远美丽、干净。但承诺自然并不仅仅是做出承诺,更应是以行动来实现我们的承诺。多弯弯腰捡捡果皮纸屑,多走几步,不要穿越绿化带,践踏绿地。同学们,“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让我们从我做起,从小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保护地球母亲,净化绿校园。
适合本文的结构:记叙文写作结构要求较为宽泛,但是考生要注意,记叙文写作的三大快结构是:记叙、小议、抒情,一般在写作过程中把握这样一个结构即可。
【点睛】
命题作文审题七法:()增补信息法(添枝加叶法)(“组词造句”)有一些命题作文题比较宽泛,有时让人摸不着边际,可以采用“增补信息法”,即在理解命题作文题的内涵和外延的基础上,在题目的前或后或中间加上限制词,增补新的信息或新的因素,(如果题目中有代词,则指出具体指代的内容、对象。)从而达到缩小外延、化大为小、化虚为实,明确范围、方便入题旨的目的。如“举手投足之间”是一个偏正结构的短语,题目所涉及的范围很广,在审题时,可以先把它当成是半命题作文,运用“增补信息法”,增补新的信息,将短语补充成一
个句子,在补充完善中确定中心论点,然后取其一点入题。()明确重心法(审题眼)所谓“重心”是指命题作文题目中最能体现题旨的关键字词,也就是写作的重点。偏正结构的题型,其表意重心往往在“偏”的部分。考生在审题时要重点对表修饰或限制的“偏”的部分进行深入思考,才可能使自己的立意不走偏。如:“诗意地生活”其表意重心在“诗意”上,所以审题时就要紧扣“诗意”二字,“诗意”是什么?“诗意”不仅是诗情画意,更是一种心灵的和谐,是一种超越物质的心态,是一种乐观豁达的精神等。那么,“诗意地生活”就是用一种超越物质的心态或乐观豁达的精神去面对生活。如果考生眼睛只盯着中心词“生活”,而没有仔细思考修饰语(重心)“诗意”的含义,立意就会走偏。 ()探究寓意法。(比喻象征联想法)寓意通常是指所指对象的比喻义或象征义,有些作文题目,除了直白说法以外,还有一种比喻说法或者象征说法,“探究寓意法”就是探究其比喻义或象征义的方法。对于寓意性的命题作文审题立意要注意两点:(1)寓意性的命题作文,当然可以写它的本义,但一般不是“就事论事”地写它的本义,而是重点写出它的寓意,即便你的作文要从其本义入手,但最终还得要写出它的寓意,这样才会使主题得到开掘。(2)寓意性的命题作文题往往是一种具体事物,因此,它的寓意就有一种开放性的特点。这就要求作者捕捉到自己最熟悉而又理解最深的一点去写作文。否则,就难以把作文写得情文并茂。这一类作文,命意的关键在于抓住命题中的
核心词素,把抽象命题具体还原,再把具体概念抽象提升;或者把大话题从小处着手,小话题从大处引申。()追问法“追问法”就是通过对题目进行不同角度的提问来打开思路的方法。一般可针对题目提“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问题,并自问自答。“追问法”可使考生多角度地审视题目,发散思维,最终使中心论点周密而深入。()化意为象法(化虚为实)有些命题作文题目或题目中的某个词语仅仅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这时,我们如果仅从抽象的概念出发来审题立意的话,就很难到突破口。只要我们化抽象的概念为具体可感的形象或事物或事例就容易多了。此法称为“化意为象法”。()一分为二法“一分为二法”是辩证法的一种,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具有对立的两个方面,分析研究问题,既要看到它的这一个方面,又要看到它的另一个方面;既要看到正面,又要看到反面。只有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问题,才能正确地认识问题,避免认识上的片面性。这就是“一分为二法”。(遇到“中性题目”时,要注意正反思维、辩证思维)()巧用材料法有的材料(提示语),蕴含着跟题目有关的丰富的信息。审题时就是充分探究材料,分清层次与角度,结合追问法、添枝加叶法等,明确写作的内容和范围。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人生的历程,就是不断寻真善美的过程。心爱的物品,失落的情感,生活的快乐,还有
做人的道理,动人的细节,人生的坐标……都需要我们用心去寻。
你曾经寻过什么?你正在寻或将要寻的是什么呢?请以“寻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答案】寻真我
我是一个内向而且自卑的女孩儿,当老师告诉我参加“爱心手拉手”这个活动时,我下意识地想到逃避,因为我怕与人交谈……
但老师和伙伴们硬是把我拉了过来。踌躇在体育馆门外,我心想,这到底是怎样的一次活动呢?
开始进场了!体育馆的磨砂玻璃门被志愿者们缓缓推开,人开始骚动起来。体育馆内,志愿者排成两排,不停地挥舞着双臂,脸上堆满真诚的笑容,热烈的气氛让人呆愣了几秒,之后就立马开始兴奋起来,争先恐后地往体育馆内挤去。我被夹在人中,连推带搡地涌向体育馆。一进体育馆,欢呼声便在耳边呼啸,迎面而来的是一张张陌生但亲切的笑脸,甚至有人举起双手,要跟我来次击掌,我勉强伸出手,“啪!啪!”一声声清脆的掌声在体育馆内此起彼伏……
噢!大家一起跳起来吧!”我还没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时,热情奔放的音乐就在体育馆内激旋
回荡起来。志愿者们从门口跑向我们这边,牵起我们无处躲藏的双手,一个接一个,围成好几个大大小小的圆圈。人们兴奋的奔跑着,呼喊着,笑着,跳着,整个体育馆的气氛被带动起来。人们也不管三七二十一,褪去那身虚伪的外皮,就这么赤裸裸地站在大家面前,让身体随着音乐的节奏尽情地舞动着,脸上洋溢着释怀的笑容。我随着人,也挥舞着自己那瘦弱的双臂,双脚跟着节奏不停地上下跳动着,双手早已被汗水濡湿了,可心情却一如既往地兴奋着。伴随着如火的音乐,所有人都早已不顾曾经的矜持,完全释放着自我,陌生人与陌生人之间,手拉着手,跳着,跳着……   在这里,每个灵魂都被浸染成了火红,随着音乐一起燃烧,不去想外面的世界多么喧嚣,不去在意别人的眼神!在这里,人人都是平等的,无论你是多么优秀,或是多么的平凡,就让身体随心而舞,展现出自己最最自然的那一面吧!在这里,整个世界仿佛就只有你自己,你要做的便是释放,释放一个真正的自己,去相信自己,相信一切皆有可能,去发现自己,发现一个真正的自我!
这次之后,我明白了,每个人外表的自己总与心底里的不一样,有人想要内敛一点,却收不住自己开朗的性格;而有人想开朗一点却又过不了自己沉寂的一关。对于这种情况,大多数都要寻真实的自己,这样才能寻真朋友,让自己更好的成长,也让生活更具彩。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题。半命题作文的写作,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将题目补充完整。“题好一半文”,我们的补题必须符合客观实际、积极向上,要补充能够反映青少年时代风貌的健康内容。同时,所补题目要符合情理、逻辑。补题要把握好“度”,失度则失真,甚至会有悖情理,违反逻辑。因此,我们补题时要慎之又慎,要与情理、逻辑相吻合。
其次,内容要紧扣题意,立意要正确。半命题作文跟命题作文一样有审题选材的限制。这道作文题目,“寻”是动词,文题前的提示语提醒我们“你曾经寻过什么?你正在寻或将要 寻的是什么呢?”因此我们拟补题时涉及的内容必须是一个关于“寻”的故事,有一个“寻”的过程。同时立意要正确,思想要健康。文章要写出一定的思想深度,能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揭示出社会生活的本质和事 物发展的规律,发人思考,启迪智慧。
再次,选材要新颖别致。古人说:“文章当自成机杼,成一家风骨,不可寄人篱下。”千人一面、大同小异的作文,只会令人难以卒读,使人厌烦。所以,选材构思时要尽量避免和别人撞车,要打破常规选材的束缚。比如可以考虑转换观察事物的视角,从孩童的视角来写
世界,用非人类的眼光来审视人类社会等等。
选择材料时,既可从低层次去考虑,例如“寻”一件毫无感情寄托的物品,“寻”一般的人,突出“寻”的结果;也可从高层次去考虑,去“寻”高层次的东西,比如:财富、知识、友情、亲情、真理、奥秘、人生的坐标,强调“寻”的过程。
点睛:半命题作文的补题方法:补题是半命题作文至关重要的一步,补题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半命题作文水平的高低。具体来说,半命题作文的补题,应遵循如下几条原则: (1)扬长避短,熟悉为先。每个考生所擅长写作的文体往往是不同的,惟有扬长避短,方能奏凯考场。近年来各地的考场作文,对文体一般都不作限制,考生要充分利用这一点,补题时根据自己的文体特长,选填相宜的词语,将半命题化为自己最拿手文体的全命题来运营文思。(2)创新求异,独树一帜。为半命题作文补题,最易题目雷同、题材“撞车”,为避免这一点,考生在补题时,要充分运作求异思维。选词所表现的内容,最好是别人不曾经历过、不曾想到过、不曾抒写过,甚或根本遇不到、想不起、写不出的。为此,应尽量选择自己亲身经历过或是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生活事件,尽量避开那些人人皆知的素材。(3)力避空泛,小处切入。 (4)搭配得当,合乎逻辑。选词补题,应注意词语之间搭配得当,合乎逻辑。首先,要合乎生活逻辑。(5)思想健康,拓深主题。
请以“一份礼物”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体为记叙文;③不少于700字。
【答案】一份礼物
礼物,是收到时的喜悦与幸福;礼物,是打开一层层包装纸时的期待与满足;礼物,是揭开它神秘面纱时的惊喜与感激。
翻开记忆的“史册”,我发现,感觉最温暖,对我影响最大的一份礼物,是生活中不同的人送给我的微笑。
微笑,让我重拾信心。
晴朗的天空下起了雨……当我满怀期待的接过试卷,可那触目惊心的红数字着实把我吓了一跳,心理防线全部崩溃,眼泪像断了线的风筝,不受控制的从眼角落下。我呆呆的坐在座位上,周围是同学们的讨论声......老师走了过来,看着我的试卷,什么都没说,只是拍了拍我的肩,给了我一个微笑,那是鼓励的微笑……“是啊,哭又有什么用?没有流过血的手指弹不出世间的绝唱,这次没考好,下次再努力啊!”我心里这样想着,擦干眼泪,拿起试卷,开始仔细研究错题......微笑,让我重拾信心。
微笑,让我看到宽容。
公交车上。像是把大团棉花塞进袋子里一样,不给人们一点呼吸的空间。巨大的嘈杂声中夹杂着司机的呼喊声:“都不要挤!前面的往后走走!”面对无奈的现实,我只能呆呆的站着。有一个人背着包走过去撞到了我,我不小心踩到了旁边的人的脚。“这下完了!”我心里暗暗想着,又赶紧给人家道歉,头顶传来的不是愤怒的呵斥声,而是一句轻轻的没关系,我不好意思的笑了笑,他也礼貌性的回了一个微笑。没有尴尬,也没有酿成一场闹剧。微笑,让我看到宽容。
微笑,让我学会感激。
微风轻轻吹,太阳微微笑。当我享受着这美好的早晨,欢喜的骑着自行车上学时,却听见“噔”的一声,骑车骑不动了,糟了,链子掉了,还真是关键时刻掉链子,这可怎么弄啊!正当我看着残局却无从下手时,一个路人走过来看到了我,问我怎么回事,我告诉他链子掉了,他转身了一个木棍,别住链子,用手一挑就上去了。我赶忙说谢谢,他给我一个微笑,还告诉我下次要小心。心底里滑过一股暖流,微笑,让我学会感激。
礼物不必是贵的,真心就好。一个微笑,比阳光更灿烂;一个微笑,比白云更柔和;一个微笑,比玫瑰更艳丽。一个微笑,能让我们学到很多……
微笑,是生活给予我的一份最好的礼物!
【解析】
【详解】
审题:
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是一道命题作文,解答此题要求考生根据给定的题目进行写作。虽是命题作文一定也要重视审题,并在审题时抓住关键词。同时,命题作文在限定标题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定了选材的范围和文章的立意方向。要求考生明确写作范围,在做出理性的思考后进行写作。审读文题“一份礼物”时,可以采用拆分法。标题由两个词语组成,“一份”限定“礼物”的数量,“礼物”是中心词,也是选材立意的重点。 “礼物”,是指在社会交往中,为了表达祝福和心意或以示友好,人与人之间互赠的物品。所以,它也代表着尊重、肯定、鼓励、赞美,文章的基调应该是阳光的、积极的。 “礼物”,可以是有形的物体,如书、卡片、陶泥制品、某种心心念念的吃食或者隔墙过来的紫丁香;也可以是无形的,如失落时好朋友的一句鼓励的话语,孤独时陌生人递过来的一个微笑,失败时书中人物带给自己的感悟与激励等等。写作的重点是写清楚谁送给谁的礼物,送的什么礼物,这个礼物带来什么意义。这些是文章的重中之重,要花大量的笔墨来叙述清楚。本文要求写成记叙文。
参考立意:
从小的方面落笔,可以写人与人之间的一份礼物,是一份情意,是一份温暖,还是一份力量;
从大的方面落笔,可以写人与青春、人生、国家之间的一份礼物,是一种感悟,是一种成长。还是一种思考。
可用素材:
1、礼物,是传递你我之间祝福的一种形式,是爱的一种体现。而每一份礼物都有着它特殊的意义,或许其中就隐藏着一个动人的故事吧!
礼物是一缕冬日的阳光,温暖着人们的心田;礼物是一丝柔柔的春风,吹走了心中的烦恼;礼物是一条涓涓的细流,唱响了深情的赞歌。
2、我曾想,我最需要和希望的礼物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温暖的拥抱?一个热情的鼓励?一缕和煦的春风?一个受人尊敬的目光?一个成功的人生?细想,这些都不是我内心真正渴望的,那么,什么样的礼物才是我真正想要的呢?
我想了很久,始终得不到答复。我之所以这么认真是因为,我想要给自己一份最好的礼物,我渴望,有一天会突然得到一份大大的礼物。
3、“六一”儿童节,很多家长都会给孩子送份礼物。礼物是心意和愿望的载体,蕴含着不同的价值理念。有形的礼物可以让孩子度过一个愉快的节日,无形的礼物或可给予孩子一生的影响。
不能忽视精神给养。
每逢节日,很多家长越来越习惯于给孩子“物质供给”,却忽视了最重要的“精神给养”。其实,不妨给孩子一份关于成长的体悟:去一趟美术馆,学会欣赏艺术佳作,凝神观望、放飞想象;去一次博物馆,领略文明传承的厚重,叩问历史、思接千载;听一场音乐会,丰富情感的表达,享受生活、舒展心灵;哪怕去大自然里走走,听清泉鸣涧、看风吹麦浪,在发现身边之美的同时,为孩子们清澈的双眸打开更精彩的世界。
这样一来,在孩子的心灵里,就会少一些攀比物质的心事、患得患失的烦恼。童年里,回荡的是高山流水、阳关三叠,遇见的是富春山居、汉宫春晓,拥抱的是锦绣山河、千里沃野,这是孩子们拔节成长的声音、精神焕发的气象。扣好人生的第一粒纽扣,为孩子的精神世界打开一扇遇见美好的窗口,给他们留一块自由翱翔的天空,到成长的节奏、释放少年的天性,探索心中的好奇、绘出眼中的彩,才能还原童年的意义,真正拥有健康成长的力量。
4、陪伴长情而深沉。
艺术家丰子恺被认为是“善知儿童心思的大朋友”,他总是与儿女打成一片,不少陪伴子女的场景,最终成了我们所熟知的画作。这个故事说明,在父母对孩子的养育中,情感的交流和亲密的互动,可能比想象中更为重要。
我们常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现实中,父母忙于工作、无暇分身,与孩子之间相处时光短暂的情况很常见。然而,什么是陪伴?美味食物、漂亮衣服、新奇玩具都不能替代陪伴,陪伴应该是陪同,是伴随,更是融入孩子的世界中,让他们全心全意地信任和依赖。还记得,从噩梦中惊醒时,母亲印在我额间轻柔的吻;伤心哭泣时,父亲将我的头发亲昵地揉乱。正是在父母的陪伴中,坚强、自信、友善等品质逐渐在生活的点滴中萌生,从而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从容。
不存在没有付出就能亲密无间的感情。对父母而言,在这个儿童节,不妨抽出时间,与孩子聊聊天、散散步,以最寻常的陪伴,送他们一份长情而深沉的礼物。
5、淡化“礼物情结”
每一个节日,都可能是市场的商机。随着儿童节的来临,童装、童书、玩具、食品等商品,让人目不暇接,给孩子买个小礼物未尝不可,但要注意的是,商机不能左右我们的动
机,“有礼”不一定胜过“无礼”。
其实,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既需要“快乐”的礼物,也少不了“艰苦”的磨炼。带着孩子看看庄稼,走走老一辈奋斗过的地方,不失为一种忆苦思甜的方式。可以说,快乐不局限于某时某刻,成长也不能靠一朝一夕之功。在节日的仪式感之外,更要意识到一个人的成长是日积月累的过程,每一天都蕴含着成长的动力。
从长远来看,青年节、儿童节、端午节、重阳节……人的一生要反复经历很多节日,不必为礼物过分纠结。从容走过人生的时间节点,就要重内涵而轻形式,淡化孩子的“礼物情结”。如果能在儿童节珍惜童心,到清明节缅怀故人,于春节回味年俗,在极简中体味到节日的深刻意义和成长的价值所在,又何乐而不为?
6、“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磨难是一块磨刀石,把强者磨砺得更为强大;磨难是一次洗礼,褪去弱者软弱的外壳;磨难是生命给我的最好礼物。
寒风烈烈,大雪纷飞,你在深山中徒步前行;粗布麻衣,粗茶淡饭,你在寒舍中刻苦读书。宋濂,你历尽行路之难,读书之苦,凭借顽强的意志,踏上了仕途。你用行动告诉我,磨难是生命给我最好的礼物。
磨难也是一把双刃剑,它使强者更为坚强,弱者更为软弱。21岁正是一个人生命中最辉煌的时候,不幸却降临到了你的身上,一个本是生龙活虎的小伙子,骤然沦落到要在轮椅上困度余生。稚嫩的翅膀还未成熟就被折断,年轻的史铁生曾经长达10年都无法理解命运的安排,还曾想到过用自杀的方式来结束自己的生命。
后来他意识到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开始正视人生,踏上了文学这条路。2005年,饱受疾病折磨的史铁生以《病隙碎笔》荣获鲁迅文学奖散文奖。他在颁奖后说:“困境的本质对于人的伤害是一致的,如果不去寻生命的意义,生命就没有意义。”
参考结构:
一份礼物
第一部分,开篇点题,总领全文。先用排比的形式,揭示礼物的内涵和价值;然后指出在我生命记忆中,微笑是一份最好的礼物。
第二部分,围绕中心,选取三个生活片段进行描述。
第一个片段,写考试失败时,老师的微笑是让我重拾信心的一份最好的礼物。
第二个片段,写公交车上,陌生人宽容的微笑是生活给予我的最好的礼物。
第三个片段,写上学路上,陌生人热心的帮助后不求回报的微笑,是生活给予我的最好的礼物。
第三部分,总结全文,升华中心。先指出礼物不必是贵的,真心就好。然后再次点题:微笑,是生活给予我的一份最好的礼物!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成长的岁月中,我们经历过很多触动心灵的一瞬,它是坎坷中的一个微笑,迷茫时的一个指教,悲伤时的一个引导,成功时的一个拥抱……这些瞬间激励我们一路走来,在我们心底沉淀成美好。
请用我们手中的笔,解开情感密码,激活心灵记忆,以“行走在美好中”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答案】行走在美好中
在人生的道路上,布满了坎坷与曲折,但也少不了帮助与指引,而在我的旅途中,一位盲人为我指了路,引导我坦然前行。
那是一个雨天,下午放学回家,我看着教室窗外砸落的雨滴暗自庆幸,幸亏早晨上学的时候妈妈提醒我带伞了,我家住的远,这么大的雨,没带伞回去的话免不了被浇成落汤鸡,
走出教室,撑起伞我便快步回家,雨水打在伞面上,发出“噼啪”的声音,耳边风声呼呼作响,真倒霉!我禁不住抱怨道,怎么这么大的雨,路面上被激起一个个水泡,走上一条小巷子,路变得泥泞不堪,周围行人都低着头匆匆掠过,路很难走,我只得左挑右捡的前行。
忽然一阵风吹过,卷起了雨伞,我脚下一滑差点摔倒,抬头看到一个人扶着墙站着,想必是摔了一跤,腿上全是泥,手足无措,艰难的一点点挪动,我暗叹一声继续前走,走近时才发现他是闭着眼的,脸上显的很焦急茫然,我才明白原来他是盲人,心生怜悯便上前扶住了他,他对这突然到来的搀扶显得人惊讶与喜悦,连声说着谢谢,然后我又问了他在哪儿住,正好是与我同路,我便决定送他一段,他感激的又是一阵道谢。
走了一段,我看见前面路中央有一个下水井盖没盖,便提醒他:“叔叔,前面有个井盖没盖,我们从边上过去吧,小心点儿。”他听到后愣了一下,然后便放开了我的手蹲了下去,用手摸索着,我突然迷茫了,他终于摸到了井盖,努力的盖到了井口,站了起来揉搓着沾满了泥水的双手说:“我们绕过去了,万一后面来的人没看到踩空就危险了,还是盖上的好,盖上的好,不费事儿的。”一瞬间,我受到了震撼,突然看他是那样的挺拔伟岸,为之我感到惭愧,全然没有了一丝的怜悯,有的只是尊敬与佩服;我继续扶着他前进,雨水轻拍
着路面,轻风徐来,小巷中雨雾朦胧,前方是那样的美好。现在每每想起那个不知名的盲人,我的心中就会被他那默默奉献却不求回报,一心为他人着想的精神所感动,虽然只是一件小事,却折射出了高贵的品质,我陪他走过了一段路,他却为我指明了一生的路。
生活中处处不缺美好,愿我们一生都行走在美好中。
【解析】
【详解】
此题考核写作能力,是一道命题作文,题目是“行走在美好中”,立意时注意抓住题目中的“美好”,要对“美好”做出具体的诠释,根据材料中的“它是坎坷中的一个微笑,迷茫时的一个指教,悲伤时的一个引导,成功时的一个拥抱”提示,对这些生活中的瞬间进行相应的挖掘,可分别理解为“善意、鼓励,指导、教诲,慰藉、同情,祝福、鼓励”等,这样文章就会深刻,行文时注意记叙文的要求,一般要写一个场景、叙述一个故事、表达一种情感。
【点睛】
高考记叙文写作的四大要领:要领一.讲一个完整的故事。记叙文的本质特点是故事性,记叙文是用来讲故事的。好的的记叙文正如好的电视剧,情节精彩,故事性强,悬念重重,能引人入胜。有了故事性,才有了记叙文的本质。故事精彩,记叙文才能吸引人,才能给
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抓住了故事性的记叙文,即便文笔一般,文章也差不到哪里去。通常情况下,学生写的记叙文不佳,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故事的框架、选材和情节没有构造好,文章显得平庸乏味。学生写记叙文要从故事性入手,有故事则有内容,有内容才有精彩。高考记叙文写作,成败的关键皆由故事性决定。优秀的记叙文,往往构思精致巧妙,情节引人入胜,高明的作者都在故事情节的完整及构思的巧妙方面下功夫。记叙文要完整生动地叙述故事,名家名作无不是寓巧妙的情节构思于完整的故事之中。故事的情节是要靠矛盾的发展去推动的,因而情节的发展要有自然性、合理性和完整性。如果片面求新而破坏了故事的完整性,就会得不偿失。要领二.塑一个鲜活的人物。写记叙文离不开写人。写人千万不能写成纸人,站立不起来,鲜活不起来。写人要把人物写鲜活起来,要写得有血有肉,从而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要让记叙文中的人物形象鲜活起来,除了对人物与事件进行叙述以外,还必须进行细致深入的描写。描写人物常用的方法是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活动描写等等。要领三.作一番生动的描写。记叙文中的描写,包括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场面描写等等。不管是人物描写、景物描写,还是场面描写,都必须注意细节描写,就是对故事情节中那些极富个性特点的细枝末节方面进行描写。细节虽小,却往往通过作品给人留下深刻、难忘的印象。优秀的文学作品,甚至一篇不太成
理想和现实功的作文,常常因其某一独特而极具个性的细节描写,而令我们过目不忘。写人记事绘景,可正面描摹,以见真形;也可侧面烘托,以显神韵。正面描摹,即对作文中要写的人物、事件、环境等进行正面而直接的、具体、生动、形象的刻画。侧面烘托,则是借他人他物或环境,以衬托此人此物此景而显出精神的一种方法。这样,写事件则场面活现,写人物则栩栩如生。要领四.抒一段动人的情感抒情,简单地说,就是用真挚的语言来抒发内心的情感。在记叙的过程中,恰到好处地对所记叙的人和事抒发感情,可以让平白的叙事锦上添花,引起读者的共鸣。抒情的文字有时渗透在文章的字里行间,作者凭借所描述的人、事、景、物来传情达意,即间接抒情,常见的间接抒情方法有叙事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三种。抒情文字有时在叙述和描写的基础上直接抒发,也就是直抒胸臆。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无怪不生,有的看似偶然,却又蕴藏着必然;有的看似出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有的看似荒诞可笑,却又令人佩服不已。当云消雾散,露出庐山真面目时,才会大声惊叹:“原来如此!”
请以“原来如此”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800字,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来源】2015-2016学年四川省资阳一中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带解析)
【答案】原来如此
早晨,我早早来到了教室,昨天的作业还没写完呢,得赶在早读之前给解决掉。我匆匆放下书包,塞进抽屉。突然,一张被折成六边形的、很漂亮的小纸片从我的抽屉里滑落下来。我一惊,弯下腰将它捡了起来。纸片折得很精致,上面还洒了一些荧光粉,显然,这么精巧的东西一定不是男生做的。
这是什么?谁给我的?难道,难道是……?我的心一颤:对,一定是!我忙将手伸到抽屉下面,慢慢拆开纸片。我弯下身子仔细看,上面写着:“你的心/就像一泓清潭/却为何不起一点涟漪/我就是那缕风啊/只求从你的上空轻轻拂……”
好秀气的字!
我下意识地望了望四周,随即又弯下身子,将这首诗认真地读了一遍又一遍,我感到脸颊正在发烫,心情更是激动得难以用言语来表达。
谁写的呢? 蕾妮斯梅
不觉间,同学们都已到齐了,早读课的铃声也响了起来,顿时,教室里书声朗朗。我收起纸条,拿出英语书,虽然我看着英语书,可心却仍在那纸条上。
谁写的呢?
我抬起头,第一个看见娜。娜是坐在我前面的女生,扎着个马尾辫,正大声地读着书。是她写的吗?不可能!早听她说喜欢上隔壁班的一个男生了。
我环顾教室,像搜寻猎物一般地看着我班的女生们。突然,我看芳正托着下巴,若有所思的样子。难道是芳写的?估计是了,从她的神态里就能看出,虽然我只能看到她的侧面,但她一直都是整天只知道学习的,她会写这个吗?
这时,英语老师从后门进来。我忙捧起书,胡乱地读了几句。
看见英语老师坐在了讲桌前,我才收住了嘴。我忍不住又将那纸条拿出来多看了几眼,一种自豪感顿时涌了上来,我禁不住面带微笑。
“哥们儿,想什么呢?”同桌猛地用胳膊推了我一下。
“没……没想什么。”我慌慌张张地用课本将纸条遮住。
这首诗写得不错,还不是一般的女生能写得出来,要说谁有这水平能写出这首诗,看来只有……
莹!对,只有她。她是我们班语文科代表,也是本班公认的第一大美女,看来除了她也就没有其他人了。
我朝莹看了一眼,竟然发现她也正往我这里看,我俩对视了一眼,我一紧张,赶忙低下头。
啊哈,看来就是她,一定是她。难道我真有那么大魅力,能将她也吸引住吗?这也没什么奇怪,我也算是有点小才气,况且我长得也不赖……
下课铃声响了。
突然,我竟看见莹正朝我座位的方向走来。我的心又“砰砰”直跳。我想起今天早上起床后还未梳头,便背过身去,将头发理了一理,又整整衣领。看见莹离我越来越近了,我便很绅士地站起身来,面带微笑。
莹却在娜的身旁停住,对娜说:“你不是要情诗吗,我从网上替你了一首,你看到了吧?”
“什么,我没看到。”
“今天早上我放在你抽屉里的。”
“哪儿啊?……”
原来如此!
【解析】
试题分析:
从材料所给信息来看,命题者是要求学生把这篇文章写成记叙文,以巩固“表达交流”部分的 “写事要有点波澜”等内容。命题意图仍然是让学生多观察生活,观察身边的人、事、景物变
化等,从中有所思考,感悟,有所收获。写作过程中要抓住写那些(个)让我感到的“奇”和“怪”,之人(事),因为它们始终让我困惑冥思苦想,通过一本书,一个电影,一次实验,一个故事等,终于明白一个道理,进而转变一种思维,来呼应材料中“有的看似偶然,却又蕴含着必然;有的看似出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有的看似荒诞可笑,却又令人佩服不已”等内容。顺理成章地得出“原来如此!”
老师在批阅过程中,要注意学生写作过程中的散文化倾向:通过“我”所经历的种种事件,明白多个道理,多次惊呼“原来如此” !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