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的四季》
【教学内容选择】
◎确定核心教学目标:绿组词语
感受文章精美的画面;
体味散文优美的语言。
◎确定支撑核心教学目标的教学内容:
1、浏览全篇,感知文章的结构美。
2、精读一段,感受段落的画面美。
3、品读一句,体味句子的语言美。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雨是天使,是精灵,你看:“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水光潋滟晴方好,山空蒙雨亦奇。”“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在当代诗人笔下,它会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当代诗人刘湛秋先生的散文——《雨的四季》。
二、浏览全篇,感知文章的结构美。
1、四季的雨有什么特点呢?请学生浏览全文,结合旁批里的语句,快速概括内容。(二人小组交流)
1.喜欢四季的雨。2.绵绵的春雨。3.粗犷的夏雨。4.凄冷的秋雨。5.平静的冬雨(柔软的雪被)。6.7.对雨的爱恋。
2、2-5段如何引出对四季的雨的描写?(学生直接点示时间的词语)
教师进行学法指导:自读课文的学习,我们可以结合旁边批注的提示或提问,也可以抓住每段的关键语句,快速把握文章内容。这篇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主体部分连贯式的分写,彼此之间有明显的时间推移,使文章简练而清晰。
三、精读一段,感受段落的画面美。
1、师:刘湛秋笔下的雨,似一幅幅美丽的画。我们来欣赏段落的画面美。
精读第2自然段,思考旁批中的提问:作者没有直接描绘春雨,而是写万物经雨洗林后的情态。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学生明确:是间接描写。这段文字实际上写的是春雨给万物带来的变化。应该是一幅“春雨初霁”图,因为它展现的是雨过天晴的春意盎然。
2、四人小组讨论:作者都描绘了哪些具体的景物?写出了春雨的什么特点?
学生明确:树、水珠子、水雾、小草、空气等。写出了春雨柔软、娇媚、透明、芳甜的特点。
教师进行学法指导:自读课文的学习,我们要思考旁批中的提问,也要善于
自问:文段写了什么?写出了它的什么特点?在阅读中生疑惑,在解惑中明方法。
3、学生自学:3、4、5段描绘了哪些事物?写出了不用季节雨的什么特点?
讨论后明确:第3自然段写雨前的人们,突出夏雨的急促、清凉;写花、树叶、杂草、荷叶,再现雨后大地上的丰满,都突出夏雨的热烈而粗犷。第4段写窗玻璃上的雨声,与天空、田野相比,突出秋雨的端庄又沉静,纯净人的灵魂,给人高邈、深远之感。第5段写南国的枝干、草垛、油菜,突出冬雨的平静、温暖;写屋顶、树枝、街道上的雪被,突出南国雪的柔软。
4.归纳小结:王维的诗被评价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本文也可说是“文中有画”了,作者抓住四季雨的特征,如果说春雨是一个娇媚的少女,那夏雨可就是一个泼辣的大嫂了;如果说秋雨是一个出嫁生了孩子的母亲,那冬雨可就是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妇了。
四、品读一句,体味句子的语言美。
1、自学课后的“阅读提示”
优美的写景散文常常用饱含感情的、细腻生动的笔墨,把景物描写得分外美丽,分外灵动。文中的四季之雨,“容貌”有别,“性情”各异。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调动我们的各种感官,全面感受这四季之雨,让我们亲近雨,体会雨的不同情致与风韵。例如:
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小草似乎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发出一种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呼吸变得畅快,空气里像有无数芳甜的果子,在诱惑着鼻子和嘴唇。
这段文字从视觉、听觉和嗅觉的角度描写雨后的世界,牵动着美妙的联想和想象,带给我们全方位的感受。课文中这样的精彩语句还有很多,再出一些来,朗读并细细体味。
贴春联最佳时间
2、教师点拨、指导:品读语言,除了上面例子中的感官品析之外,可以有多个角度,比如:修辞手法的妙用,词语的准确使用,写作顺序的安排……
一蹴而就的意思3、学生讨论:(旁批中的提示语:春雨“洗淋”万物,夏雨却“浇灌”大地,准确写出雨的不同特点。)“洗淋”“浇灌”二词,分别写出了春雨、夏雨的什么特点?
明确:“洗淋”写出了春雨的绵绵、柔情,“浇灌”写出了夏雨的粗犷。
4、学生从文中出自己觉得写得特别美的句子,体味语言美,简析它美在哪里。
五、结束语。
1、师: 雨给作者留下了如此美的形象和记忆,雨在作者笔下显得如此可爱。对四季雨景的描绘,可谓一条线索,除此之外,还能出一条线索来吗?
(齐读第1、6、7段)
学生明确:还有一条抒情的线索:由喜欢到爱恋。
2、师:把文章的标题改为《四季的雨》好不好?
讨论后明确:“四季的雨”:强调“雨”显得呆板、单一、生硬,“雨的四季”:充满灵动,赋予“雨”人格化,充满情趣和意境。
3、德国浪漫主义诗人荷尔德林写道“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没有一颗鲜活灵动的心,没有对自然、对生命的热爱,是无法进入那诗意的境界的,让我们走进大自然,拥抱大自然,用心观察自然,你会发现这个世界真的很美。
板书:
   春雨: 美丽、娇媚
   夏雨: 热烈而又粗犷
   秋雨: 端庄而又沉思
   冬雨: 自然、平静巧
【精彩部分回放】
“品读一句,体味句子的语言美”部分教学实录:心情焦虑怎么办
精美散文师:品读语言,可以有多个角度,比如:修辞手法的妙用,词语的准确使用,写作顺序的安排……请你们出自己觉得写得特别美的句子,体味语言美,简析它美在哪里。
生1:我喜欢“树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这句,它把树写活了,人格化了。
师:如果把“特别明亮的”去掉,是否影响表达效果? 为什么?
生1:影响表达效果,“特别明亮的”生动形象地写出树木刚刚从寒冬中苏醒过来,树干泛出黄青、嫩叶萌发时的那种鲜活的生机。
生2:我喜欢“花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一句,把花苞滴下来的水珠子与少女的眼泪作比,说它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使本来平淡无奇的自然现象拥有了人的神态和情感。晋韵楼
师:一滴水珠尚且如此娇媚,那么那朵花呢?那个春雨浸润下的春天呢?一定是更加美艳动人吧!
生3:我喜欢“半空中似乎总挂着透明的水雾的丝帘,牵动着阳光的彩棱镜。”一句,运用比喻句,将“雨后初霁”的画面写得美极了。
师:是啊,或浓或淡的水雾映射着雨后的阳光,更映射着雨后的美丽世界。
生4:我喜欢写“小草”的语句。谁听过春草复苏、萌发、成长的声音?作者听到了。这沙沙声是真正热爱大自然、珍视生命、细心于生活的人用心灵听到的,这美丽的文字是作者用细腻的心写出来的。
生5:我喜欢写“空气”的句子。空气本是无无味的,平常到甚至让人忽视。可是在作者笔下空气却在春雨过后透出果子一样的芳甜,这正好可以和我们学过的一个句子互相诠释“清
新的空气使我觉得呼吸的是香”。
师:在作者笔下没有生命的树生机盎然,没有情感的花意态娇羞,没有声音的成长沙沙作响,没有味道的空气四溢芳香。这种美源自自然,作者以细腻的笔触、秀美的文字向我们讲述着雨的春季。雨的春季被作者饱含温情乃至热情的情感化、人格化了,一支神来之笔借春雨点染了整个春天,一支升花之笔借春天写活了万物。
【教后说教】
《雨的四季》是试用教材第一单元中的一篇自读课文。写景抒情散文单元的鉴赏重点,是在整体把握散文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基础上品味散文的语言美,赏析散文的画面美及其情趣美。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而且能够提升学生鉴赏水平,培养他们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情趣。因此,我把重点放在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上,即在师生互动中培养学生的联想与想象能力,通过自读和语言赏析来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刘湛秋的《雨的四季》具有散文的结构美、画面美和语言美,对这些教学内容,我运用“三个活动”来实现这一课的教学价值,将学法指导渗透到每个活动中,让学生学以致用,。
第一个活动:浏览全篇,感知文章的结构美。
这篇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主体部分连贯式的分写,彼此之间有明显的时间推移,使文章简练而清晰。我让学生在浏览课文时,结合旁边批注的提示或提问,或者抓住每段的关键语句,快速把握文章内容。
第二个活动:精读一段,感受段落的画面美。
文中四季雨图却彩突出、特征各异,有着鲜明的“画面美”,因而鉴赏可以从“画面美”入手,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并通过阅读,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我以第2自然段为例,教学生精读的方法:自读课文的学习,我们要思考旁批中的提问,也要善于自问:文段写了什么?写出了它的什么特点?在阅读中生疑惑,在解惑中明方法。
第三个活动:品读一句,体味句子的语言美。
诗人刘湛秋的文笔,美得令人心动。课后的“阅读提示”已经给学生做了很好的范例,我就地取材,让学生学习品读语言的方法。还利用旁批中的提示,“洗淋”“浇灌”二词,让学生辨析用的准确的精妙。并且,对赏析语言的角度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归纳——品读语言,可以有多个角度,比如:修辞手法的妙用,词语的准确使用,写作顺序的安排……学生去自己觉得写得特别美的句子,体味语言美,简析它美在哪里。这个活动可谓水到渠成。
总之,自读课文的学习就应该有别于教读课文,它是教读课文后的“学以致用”,应强化学生自学。教师,请放开束缚学生的绳索,让学生诗意地栖居在语文这片广阔的大地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