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郭纯哭母
东海孝子郭纯丧母,每哭则乌大集。使①检有实,旌表门闾。
后讯,乃是孝子每哭,即撒饼于地,鸟争来食之。其后数如此,鸟闻哭声以为度,莫不竞凑,非有灵也。
【注释】①使:刺史。
【2015湖南株洲中考】1.解释中文加点词的意思。
(1)鸟争来食.之:(2)其后数.如此: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中文的画线句。
莫不竞凑,非有灵也。
3.概括文中的内容和主旨。
(1)内容:
(2)主旨:
翻译:
东海郡有个叫郭纯的孝子,他的母亲去世后,每次思念痛哭母亲时,都有许多鸟雀聚集到他家庭院上课。刺史调查后发现确实如此,,于是官府为这位孝子立牌坊,用来表彰(旌表:表彰,封建社会对所谓忠孝节义的人用牌坊、赠匾额等予以表扬)他这一族人(门闾:家庭)。
后来得到消息,原来是这位孝子每次痛哭前,就在地上撒上饼子,成乌鸦争着来抢食。以后多次这样做。后来乌鸦听到哭声就认为是有饼子吃了(度:制度),没有不竞相赶来的(凑:趋,奔向),并非是乌鸦有灵性,被孝子所感动。
答案:
1.(1)吃(2)多次,屡次
2.(乌鸦)没有不争相赶来的,并不是(乌鸦)有灵性(,被孝子所感动)。
3.(1)本文叙述了郭纯在母亲去世后痛苦时,在地上撒饼引来鸟,以至于让官府以为是孝心感动了上天的故事。(2)抨击伪孝行为。
2、势利鬼吴生
有吴生者,老而趋势。偶赴盛宴,见一布衣者后至,略酬其揖①,意殊傲。已而见主人待之甚恭,私询之,乃张伯起②也。吴生更欲殷勤致礼,张笑曰:“适已领过半揖,但乞补还即可,勿复为劳。”时人嗤之。
【注释】①酬其揖:鞠躬还礼。②张伯起:张锋翼,明朝著名戏曲家,字伯起。
【2015上海崇明二模】
1.解释中文加点词的意思。
精美散文(1)见.主人待之甚恭:(2)更.欲殷勤致礼: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中文的画线句。
时人嗤之。
3.吴生“略酬其揖”的原因是,“更欲殷勤致礼”的原因是
。(用自己的话回答)
4.用哪个成语概括吴生对张伯起的不同态度最为准确?
A.趋炎附势
青少年身心健康B.前倨后恭
手机通讯录怎么导入新手机C.刮目相看
D.见风使舵
翻译:
有一吴姓的人,总是趋炎附势.有一次参加一个盛大的聚会,见到一位比他来得晚、穿著粗布衣服的人,只是马马虎虎的向他鞠躬还礼,神情非常傲慢。然后却看到主人对待他非常恭敬,就偷偷的向旁人打听他的情况,得知原来是张伯起,于是又想殷勤地向他还礼。张伯起笑笑说:“你刚才已经鞠过半个躬了,只希望向你讨还另外半个就可以了,不要再辛苦了。”人们都讥笑他。
答案:
1.(1)看见,看到(2)又
2.当时(在场)的人(都)讥笑他。
3.看见对方穿着粗布衣服;得知那人是著名戏曲家张伯起
4.B
3、吉人辞寡
王家兄弟三人①俱诣谢公②,子猷、子重多论俗事,子敬寒温③而已。既出,坐客问谢公:“向三贤孰愈?”谢公曰:“小者最胜。”客曰:“何以知之?”谢公曰:“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推此知之。”
【注释】①王家兄弟:指王徽之(字子猷),王操之(字子重),王献之(字子敬),三人都是王羲之的儿子。②谢公:即谢安。东晋著名政治家、军事家。③寒温:说问候起居的客套话。【链接】王子猷、子敬曾俱坐一室,上(屋顶)忽发火。子猷遽走避,不惶取屐(鞋);子敬神恬然,徐唤左右,扶凭(互相依靠着)而出,不异平常。
【2104上海虹口二模】
1.解释中文加点词的意思。
(1)王家兄弟三人俱诣.谢公:(2)多论.俗事:
2. 下列选项中,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善良的人话少,急躁的人话多。
B.吉祥的人话少,急躁的人话多。
C.善良的人话少,轻浮的人话多。
D.吉祥的人话少,轻浮的人话多。
3.子敬“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推此知之”。
4.结合相关链接,说说王子敬是一个怎样的人?
翻译:
王羲之家的三个兄弟一同去拜访谢安,子猷和子重大多说些日常琐事,子敬不过寒暄几句罢了。三人走后,在座的客人问谢安:“刚才那三位贤士谁较好(愈:较好,胜过)?”谢安说:“小的最好。”客人问道:“怎么知道的?”谢安说:“贤良的人话少,急躁的人话多,我是从这两句话推断出来的。”
答案:
1.(1)到……去,拜访(2)议论,谈论
2.A(吉人:贤良的人。)
3.寒温而已
4.寡言沉稳,处变不惊。
4、张溥钞书
(张)溥①幼即嗜学,所读书必手钞。钞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冬日手皲,日沃②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
溥诗文敏捷,四方征索者,不起草,对客挥毫,俄顷立就,以故名高一时。
【注释】①张溥:明代著名文学家。一生著作宏丰,精通诗词,尤擅散文、时论。②沃:浸。
【2014上海松江二模】
1.解释中文加点词的意思。
(1)日沃汤.数次:(2)以故.名高一时:
2. 下列选项中,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钞已朗诵一过,即焚之。
A.抄完再诵读过一遍后,就把书烧掉。
B. 抄完再诵读过一遍后,就把手稿烧掉。
C.诵读过一遍后再抄,抄完就把书烧掉。
D. 诵读过一遍后再抄,抄完就把手稿烧掉。
3.文中能印证张溥“名高一时”的内容是:。(用文
中语句回答)农夫兄弟
4.选文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翻译:
张溥从小就热爱学习,他所读的书一定用手亲自抄写,抄写朗读一遍后,马上烧掉,再抄写,像这样六七遍才停止。他右手握笔的地方,手指和手掌上长了老茧。冬天手指冻裂,每天要在热水里浸好几次,后来他把读书的房间题名为“七录”。
张溥写诗作文思路灵敏快捷,各方人士问他索取诗文,他不打草稿,当着客人的面挥笔就写,一会儿就完成了,因为这个缘故他在当时很有名气。
答案:
1.(1)热水(2)原因,缘故
2.B六安中学
3.四方征索
4.只要勤奋苦学并持之以恒,终会有所成就。
5、晋假道于虞
晋献公①以垂棘②之璧,假道于虞③而伐虢④,大夫宫之奇⑤谏曰:“不可。脣亡而齿寒,虞虢相救,非相德⑥也。今日晋灭虢,明日虞必随之亡。”虞君不听,受其璧而假之道。晋已取⑦虢,还反灭虞。
【注释】:①晋献公:晋国国君。②垂棘:一座山的名称,盛产玉石。③虞(yú):周朝诸侯国名,在今山西。④虢(guó):周朝诸侯国名,在今河南。⑤宫之奇:虞国的谏议大夫。
乐于学习⑥德:恩德。⑦取:攻占。
【2015天津河东二模】
1.解释中文加点词的意思。
(1)晋献公以.垂棘之璧:(2)还反.灭虞: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中文的画线句。
假道于虞而伐虢。
3.写出出自本段的一个成语,并指出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翻译:
晋献公用垂棘出产的美玉作为礼物,向虞国国君借到攻打虢国。虞国大夫官之奇劝阻道:“不行,嘴唇失去了,牙齿也会受冻,虞国和虢国(就像唇齿一样)彼此相帮相救,而不是互施恩惠。今天晋灭了虢国,明日虞国必然随之灭亡。”虞君不听意见,收下美玉,让晋军借道通过,晋军攻占虢国后,返回时消灭了虞国。
答案:
1.(1)用(2)反:通“返”,返回
2.(晋献公)向虞国借道来攻打虢国。
3.唇亡齿寒;假途灭虢(或:假道灭虢、假道伐虢)。示例:(1)很多事物都是利害相关的。(2)贪图小利,而忘了根本利益,其结果必然是因小失大,自取灭亡。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