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统编教材下的“语文要素”的理解
对新统编教材下的“语文要素”的理解安全第一课手抄报
统编版语文教材最大的转变就在于“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协同并进的编排体例。尤其是每个单元中的“语文要素”,不仅与语文课程的工具性相得益彰,同时也明晰了单元和课文训练重点,使得一直处于暗中摸索状态的教学窘境得以真正地改善。因此,用好统编版语文教材首先就应该从读懂语文要素开始。本文提出要精准解构语文要素的教学价值、精准设定语文要素的课时目标、精准筑牢语文要素的转化支点。
一、精准解构语文要素的教学价值助力泵
师范类专业
以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为例,编者所设定的语文要素是“走向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从单元要素和所选择的课文内容来看,这样的语文要素就应该包含以下几个目标层次:(1)从具体的课文中了解“想象性”的阅读方法;(2)通过课文的研究,能够认识到有哪些可行性的阅读策略;(3)以教材中的课文为蓝本,将想象的内容与他人进行分享;(4)在自我想象和感知的基础上,能够以理性反思的方式探寻这些想象是怎样表达出来的;(5)在运用想象性阅读方法的同时,认识到怎样的想象是最为合适的?
如此丰富的认知目标,那么哪些目标切实其实定最为适切呢?这就需要教师从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认知学情出发,引领学生加以辨析与判断。其中,第(1)和第(2)个目标指向于知识记忆范畴,学生所能够获得的只是静止化的陈述性知识,并不符合这个学段的研究要求;第(3)个目标指向于对文本的理解和体悟,关于晋升学生对研究内容的想象力和言语理解力具有重要的推动性作用,契合新课标对第二学段教学的基本要求;而第(4)和第(5)两个目标则需要学生有较为抽象的认知思维,关于每个学生的认知能力需要有较高的要求。
如此解读和分析,教师就能在教学实践过程当中精准地定位这个单元语文要素的教学代价,在确保充分落实语文要素的同时,既不越位也不失位。
二、精准设定语文要素的课时目标
对于语文要素来说,仅仅是一种理解还是远远不够的。在同一个单元中,虽然拥有着共同的语文要素,但因为不同课文在内容、主题、语言风格上的不同,甚至在单元中所处的位次的不同,其所录载、落实语文要素的要求和方式也是完全不同的,这也正是我们进行语文要素的解读的初衷。
带刺的朋友
统编版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从这个语文要素出发,就应该将教学的关注点聚焦在感受课文语言的生动,体会核心关键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引领学生并初步得“感受”“积累”的相关方法。以“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为例,《大自然的声音》这篇课文的课后题要求学生“朗读课文,体会大自然声音的美妙”,而对于“体会”“感受”并没有提出具体的要求。除了将“朗读”作为“体会感受”的一种基本策略之外,教师还可以借助于想象体验、激活经验、阅读批注等作为补充性策略;课后练中的小练笔板块要求学生关注“听到过哪些声音?尝试用几句话和自己的伙伴进行交流”。因此,教师就可以相机鼓励学生运用生动的语言进行表达,教师就可以紧扣教学目标,尝试运用朗读和想象的方式来感受课文中的语言,来感受大自然的美妙,尝试进行练表达。例如,这个单元中的《带刺的朋友》要求学生“通过朗读课文,出课文中描写刺猬偷枣的内容,多朗读几遍,体会课文中生动的语言”。这样的练要求仅仅规定了“感受”的范畴,并明确了具体的语句,而体会的方法和策略,编者并没有直接呈现出硬性的规定,这就为学生能够灵活地运用之前研究、积淀的方法提供了广阔的认知空间;还有一道题“读下面的句子,对刺猬的称呼有了怎样的变化,从变化中感受人物情感的变化”,这样的课后题就是将学生的关注点聚焦在称呼上,让学生懂得从文本表达的细节中也能够感受到情感表达理论渊源
的作用,从而借助于另一个全新的视角丰富学生对生动语言的再度认知。因此,这篇课文的教学就可以将目标定位于:深入阅读课文中刺猬偷枣的内容,以及“我”在课文中对刺猬称呼的变化,并积极调动所积累的方法来感受文本中生动的语言。
吃惊反义词在这一案例中,教师围绕着“感受生动的语言”这一语文要素,面对《大自然的声音》《带刺的朋友》这两篇完全不同的课文,所落实语文要素的方法和策略也是完全不同的,设置了不同的目标定位、不同的教学方式,巧妙地推动了学生内在认知素养的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