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34:老鼠吃猫
1、案例呈现:
“猫吃老鼠”,历来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常规。正如恩格斯讽刺的那样,似乎猫被创造出来是为了吃老鼠,老鼠被创造出来是为了给猫吃。
其实,情况并不都是这样。偏偏有些地方的猫,不喜欢吃老鼠,而喜欢吃鸟类。
在南极圈里,有个叫马里恩的小岛。1945年,一艘探险船无意中带了几只老鼠在这个小岛靠岸。这些老鼠竟溜到了岛上,在那里扎下了根、传宗接代。三年后,岛上的老鼠成灾。应当地居民的求援,大陆当局送了五只好猫。想不到,这些猫很快繁殖成了一大,小岛又成了猫的王国。可是这些猫却不吃老鼠,喜欢吃岛上的鸟类,每年被猫吃掉的鸟类达几十万只。为了保护鸟类,行政当局只好动员鸟类爱好者,拿起猎,四出打猫。
更有趣的是,居然还有老鼠吃猫的事!非洲有一种老毒,嘴边长着一层硬壳,它善于吃猫,本领相当高明:它散发出一阵阵浓烈的恶臭,猫嗅到以后,就象吃了麻醉药一样,全身酥软,动弹不得。这时候,老鼠就跳将过去,用锐利的牙齿咬断猫的喉管,把血吸尽;然后再把猫拖到洞里,慢慢吃掉。有时,甚至几只老鼠同时放出恶臭,使身强力壮的猫骤然醉倒,它们便合伙把猫吃掉。所以,在那里猫一见老鼠,就丧魂落魄地拼命逃走。(摘自《哲学趣谈》,王声多,吉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29页)宝宝夜奶怎么戒掉
2、案例讨论:
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哲理?
3、案例点评:
(1)故事首先说明了矛盾具有普遍性的一面,即猫吃老鼠,老鼠被猫吃,这是猫鼠关系的共性和普遍性。
(2)南极圈和非洲的事情,反映了矛盾的特殊性,即猫不再吃老鼠而改吃鸟,甚至老鼠反过来吃猫,它反映了猫鼠关系的个性和特殊性,这说明猫吃老鼠的关系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
(3)上述事物说明了任何矛盾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是共性和个性的对立统一。普遍性离不开特殊性,并通过特殊性来表现;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没有不表现普遍性的特殊性;而且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界限并不固定不变的,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因此,我们在分析事物时既要看到矛盾的普遍性,又要看到其的特殊性,从具体事物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案例:逻辑上的破绽——缠绕悖论
材料一:
古希腊流传着一个神话故事。一条鳄鱼从一位年轻母亲怀中抢走了她的小孩。它对万分悲伤的母亲说:
“我问你一个问题,我会不会吃掉你的孩子?答对了,我就会把孩子归还给你。”
妇人思考了一会儿说:“你想吃掉我的孩子!”
鳄鱼兴高采烈地说:“如果我把孩子还给你,你就说错了,所以我可以吃掉你的孩子。”
孩子的妈妈立刻说:“不! 不!如果你想吃掉我的孩子,就表示我说对了,你该信守诺言将孩子还给我。”
母亲的回答令鳄鱼左右为难。交回孩子,母亲的话就说错,它可以吃掉小孩,可吃掉他却又证明母亲的话对了,这又得让它把孩子无伤害地交出来,唯一的选择只能交还孩子。母亲利用悖论这一奇特的自相缠绕的逻辑救了孩子。
这就是有名的“缠绕悖论”。
材料二:
传说古希腊的一个国王,有一次在处死一批囚徒时突然产生了一个怪念头:“我要和死囚们开一个玩笑。让他们自己挑选一种——被砍头或是被绞死。”(当时的死只有砍头和绞死两种)
国王就对囚徒们宣布:“我让你们挑选任何一种,你们可以随意说一句话——如果是真话就给绞死,如果是假话就给砍头。”
这批囚徒的命反正操纵在国王手里,难免一死,所以很多囚徒都很随意地说了一句话,于是有的被砍头,有的被绞死;有的说半真半假的话也被看成假话,照样砍头。
在这批囚徒中,有个叫达令的聪明人。轮到他上刑时,他对国王说:“你们要砍我的头!”
国王听了左右为难起来:如果真的砍了他的头,那么他说的话是真话.而说真话的就应该被绞死;如果他说的是假话,假话是应该砍头的,于是他的话又变成了真话。他的话也让国王既不能绞死他,也不能把他砍头。
国王只得挥挥手:“那就放你一条生路吧。”
于是达令身后的那囚徒也都因学说这句话而得救。
材料三:
两个15岁的学生到他们的希腊老师问道:“老师,究竟什么叫诡辩呢?”
文明复兴老师稍作考虑了一下,然后说“有两个人到我这里来做客,一个人很干净,
一个人很脏。我请这两个人洗澡,你们想想,他们两人中谁会洗呢?”
“那还用说,当然是那个脏人。”学生脱口而出。
“不对,是干净人。”老师反驳道,“因为他养成了洗澡的习惯;脏人却认为没什么好洗的。再想想看,是谁先洗澡了呢?”
atp的组成元素“干净人。”两个学生改口道。
“不对,是脏人,因为他需要洗澡。”老师又反驳说。
然后再次问道:“如此看来,两个客人中谁洗澡了呢?”
“脏人!”学生喊着重复了第一次的回答。
“又错了,当然是两个都洗了,”老师说,“干净人有洗澡的习惯,而脏人需要洗澡。怎么样,到底是谁洗澡了呢?”
“那看来就是两个人都洗了。”两个学生犹豫不决地回答。
关于猫的资料
“不对,两个人都没洗澡,”老师解释说:“因为脏人没有洗澡的习惯,而干净人不需要洗澡。”
“有道理,但是我们究竟该怎样理解呢?”学生不满意地说:“你讲的每次都不一样,而又总是对的!”
“正是如此。你们看,这就是诡辩!”①
案例来源:(1)张驰:《创新思维》,海潮出版社2002年版
问题与思考:
(1)阅读材料一,母亲是怎样用悖论救孩子的?缠绕悖论的特点是什么?
您觉得在日常思维活动中出现逻辑思考上的破绽正常吗?它能否成为获得真理的有效手段?
(2)阅读材料二,您觉得达令聪明之处在哪里?在思维或语言交流中,经常会碰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现象,您认为这种思维中的自相矛盾是应该力图避免克服的呢,还是如材料二所说的,利用它可以使自己变被动为主动,绝处逢生,却使对方哑口无言,陷于两难境地?
(3)阅读材料三,请分析辩证法与诡辩论有哪些主要区别?您认为诡辩方法能成为人们认知活动中取胜的手段吗?怎样识别和驳斥日常语言交流中出现的诡辩?请举例说明。
案例73:囚徒困境的启示
1、案例呈现:
社会心理学中有一个著名的话题叫作“囚徒困境”。说的是两个罪犯被当作嫌疑捉获,且隔离囚禁着,等待法官的审问。两人都在彻夜思考着一个问题:招供还是不招供。甲在想:“如果我坚持不招,他也不招,只能各判一年徒刑,蛮不赖;但如果我不招,他招了,我就要坐15年牢。如果我招了,他没招,我主动立功能获释放,就赚了;但如果我招了,他也招了,我俩全要坐10年牢。”其实这会儿乙的算盘也是这个思路,可惜二人不能沟通,无法攻守同盟。于是他们困惑不已。
“囚徒困境”揭示出:当个体的理性行为加入到一个整体过程中时,往往可以变成非理性的。这一命题不胫而走,就在于陷入此种困境中的绝不仅仅是两个囚徒。如果人人都想个人投机得利,结果大家都会成为输家。
寺门2、案例讨论: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人,虽然并不是人人面临着此种困境的囚徒,但他们都是追求着自己的利益与目的实现的理性人,彼此利益与目的并不都是一致的,有时甚至是相互冲突的,那么该如何实现各自的最大化利益?
3、案例点评:
其实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发展过程及规律的有关原理,均揭示了上述类似情景。它指出,人的活动
总是受一定的意识支配的,人的活动又是有目的的、有意识的活动。但是,问题在于,同一社会的人们的意图、目的和动机并不是一样的,而是多种多样的,常常又是彼此冲突、相互矛盾的;人们的各种不同的意图、目的和动机,有的是能够实现的,有的是根本实现不了的,或者是缺乏实现的手段的,有的似乎实现了,但实际的结果却又和预期的不同。这些情况表明,人们的意图、目的和动机,并不能决定社会历史的发展,背后还有支配的力量,这就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所以,人们在社会活动中要想使自己的意图获得实效,就必须正确反映社会发展规律,按规律办事,自觉遵守道德与法律。
人脑与电脑
材料1:图灵的惊人之语
英国著名数学家图灵在1950年出版的《机器能思维吗?》一书中说:“机器如果在某些现实条件下能够非常好地模仿人回答问题,以致使问答在相当长时间内误认为它不是机器,那么机器就可以认为是能思维的。”
材料2:引人注目的人机大战
1997年5月,在美国纽约举行了一场“世纪之战”国际象棋对抗赛。比赛的一方是世界国际象棋冠军卡斯
帕罗夫,另一方是IBM高性能并行计算机上的国际象棋对弈系统“深蓝”(Deep Blue)。双方的较量于5月3日开始,共进行6局,持续至5月11日结束。结果“深蓝”以3.5对2.5的总比分获胜,赢得70万美元的冠军奖金。赛后,卡斯帕罗夫在记者招待会上说:“对今天的表现,我感到十分抱歉。我已经没有力气了。”
思考与讨论:
⑴在材料1中,图灵认为可以根据机器与人脑有某种相似的功能而肯定机器是能思维的,您是否赞同他的观点?机器和人脑除了功能上具有相似性外,是否存在其他方面的差别?衡量某物能否思维的标准是什么?
⑵图灵所讲的“机器”与人脑表现出某种相似的功能,那么“机器”的这种功能从何而来?它与人脑是什么关系呢?
⑶您对材料2中卡斯帕罗夫和“深蓝”的比赛结果有什么看法?您是否感到人类的智慧因此受到挑战?人类的尊严因此受到威胁?
⑷联系材料1和材料2,您是否认为卡斯帕罗夫和“深蓝”的比赛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图灵的观点,并且还预示着电脑将胜过人脑而最终支配人类?您对此有过担忧吗?为什么?
⑸上述两则材料涉及的核心问题是人脑和电脑的关系问题,人类思维和人工智能的关系问题。请您从哲学的角度谈谈对这两对关系的看法。
案例10:心与气
1、案例呈现:
(1)[宋] 陆九渊:“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仅曰宙。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千万世之前,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千万世之后,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东南西北海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象山先生全集·杂说》)[译文] 上下四方叫做“宇”,古往今来叫做“宙”。宇宙就是我的心,我的心就是宇宙。千万世以前,有圣人出现,此心相同,此理相同;千万世以后,有圣人出现,此心也相同,此理也相同;东西南北四方有圣人出现,此心都相同,此理都相同。
(2)[宋]张载:“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其聚其散,变化之客形尔;至静无感,性之渊源;有识有知,物交之客感尔。客感客形与无感无形,惟尽性者一之。”(《正蒙·太和篇》)[译文]太虚没有固定的形体,它就是气的本来状态。气凝结聚合为有形的万物,分化解散为无形的太虚,它的聚散变化不定的形态是暂时的。太虚极静而没有外感,它是人之性的根源。人与外物相接触,才产生了知识。客感客形与无感无形[虽然不同,但归根到底都是一气之变化],只有穷尽事物本性的人,才能把它们统一起来。
肃然起敬什么意思
2、案例讨论:
(1)上述两段文字讨论的共同问题是什么?其观点有什么不同?
(2)简评张载的思想。
3、案例点评:
(1)上述两段文字讨论的是关于世界的本原问题。陆九渊认为“心”是万物的本原,古往今来,天地之间,万事万物包括人类社会的道德原则都是“心”的产物。这是主观唯心主义的物质观。而张载认为“气”是万物的本原,“太虚无形,气之本体”,“气”有“聚”“散”两种形式,感觉不到的太虚与能感觉到的具体事物都统一于气。这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2)张载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古代的气一元论哲学,认为一切存在都是气,整个世界都是气构成的,万事万物都是气运动的体现。这种朴素唯物主义具有直观性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