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的中篇小说《红高粱》于1986年刊登在《人民文学》的第三期,随即在国内引起轰动并获第四届全国中篇小说奖。随后莫言与陈建宇和朱伟先生三人共同改编了《红高粱》的电影剧本,而后与张艺谋合作将其搬上了电影舞台。1988年春,电影《红高粱》在第38届柏林电影节上获金熊奖,这是我国当代电影首次获得国际大奖,从此该影片引起海外观众的广泛关注。同年,该影片进入《国际电影指南》的世界十大佳片行列,并位列第二位,这也是我国电影首次在国际A类电影节上荣获的最高赞誉。次年,该影片获第十六届布鲁塞尔国际电影节广播电台听众评委会最佳影片奖。该影片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整地浓缩和演绎了小说的精华,以直观的形象、声音去打动观众,其“阅读”方式和观感效果显然要比小说更直接、迅速、强烈。本文以《红高粱》由文学改编后的电影为研究对象,探究其有哪些因素打动了西方观众?《红高粱》的海外传播与接受又带给我们哪些启示?
一、《红高粱》海外传播的原因分析
电影《红高粱》在海外广泛传播并接受是有多方面原因的,对此国内外的一些学者也做了一些相关研究。2012自净能力年,北京师范大学的张清华教授曾对德国的学者和民众做过关于“精益生产管理培训最喜欢的中国作家”的调查。通过相关数据整理得出“田子君莫言和余华”是德国民众认为最受欢迎的作家。因为余华的作品中有着与西方最为接近的文学经验,而莫言的作品中蕴含着浓厚的民族文化。张清华教授通过相关的调查研究,认为文学作品之所以能在海外传播并获得广泛认可,是遵循如下两个途径“一是作品中所包含的超越种族和地域限制的若妻游戏‘人类性’共同价值的含量;二是其包含的民族文化与本土经验的多少莫言红高粱”。[1]由上述张清华教授归纳得来的中国文学海外传播的两个途径中,可以得出我国当代电影在海外传播一方面要具备世界电影所共通的文化,这是容易让西方观众感受、接受并唤起共鸣的部分;另一方面影片中要有鲜明的、浓厚的地域文化,这是激起西方观众观影的兴奋剂。《红高粱》这部影片在海外的热播也缘于这两个方面的突出表现。首先,影片虽然以抗日战争为背景,但不同于五六十年代的革命历史题材作品中宏大战争场面的渲染,而是对历史战争中激荡着野性的人性、人情予以特别关注,为敢爱敢恨的“我爷爷、我奶奶”等人的人性美搭建了天然的舞台,这是与海外观众所共通的情感召唤。其次,影片的创作方式有着深厚的地域和民间渊源,这也是该影片在西方社会得以受到持续关注并逐渐成为经典的重要原因。这也引起另
一方面的思考,影片如何有效地在字幕翻译中体现其浓厚的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并被海外观众所接受和欣赏。这就涉及到影片海外传播的第三个重要因素,即字幕翻译。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