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制学生自控能力的培养(共5篇)
第一篇:学生自控能力的培养
培养小学生课堂自控能力的个案研究
内容摘要 由于受社会发展、经济和家庭教育的影响,加之我们的学生来自农村,他们的基础教育层次不同,当前农村小学特别是低段的学生中有一些课堂学习的自控能力比较弱。表现为:一是任性而行,不努力控制自己的行为;二是虽然主观上想控制自己的行为,甚至下过多次决心,但在行动上仍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本课题是特别针对小学一年级课堂自控能力薄弱的学生的实质性的个案研究。
关键词
一年级
课堂
苹果怎么升级自控能力
个案
一、研究的背景
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文化的多元化、社会的知识化、信息的网络化的发展喝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建立,使得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和内心世界发生的深刻的变化,尤其是几千年遗留下来的封建残余思想、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风气长期冲击着我们现在的人类。如今媒体上登载的一些高知、身居高位的人触犯国纪国法屡见不鲜,深刻反映出我们在人才培养方面还存在严重缺陷。仔细分析,这些人除了思想道德品质低下,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们的自律能力很差。
家庭教育方法的不当。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有的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有的父母过分溺爱,对子女有求必应,百依百顺,造成子女的依赖心理和任性行为。夫妻离异或不管不教,以及重组家庭的增多,外出打工等,许多家庭把孩子抛给老人抚养,隔代的祖父难于管教孩子。有的离异家庭双方都不愿意照顾孩子的生活喝学习,有的甚至把孩子作为自己再追求幸福的障碍。这些孩子由于缺乏父母家庭的关爱,性格变得孤僻,产生
表格怎么制作好动、不爱学习的表现。不良的家庭教育,以及有些家长的不良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成长中的子女。
信春哥得永生是什么意思应试教育带来的影响。有些学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还存在重智育、轻德育,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一些课堂上自控能力差,不爱学习的学生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歧视、甚至体罚,这些学生难免产生自卑,引发厌学,有的甚至课堂上更加任性妄为,成绩每况愈下。
我们学校的学生全部来自农村,由周围多个自然村的孩子组成,由于他们基础教育的层次不同,家庭教育的要求不一,导致了学生的情况参差不齐。常常有这样的一部分学生,他们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经常做小动作。只要有一点动静,就会引起他的 “好奇心”,并足可以让他“集中”注意力持久,可一旦到上课听讲、做作业完全判若两人,小动作做个不停,自我控制力很差,写字马虎,喜欢拖拉。因为贪玩作业经常拖拉,成绩偏下。他们在老师面前常常唯听事从,信誓旦旦地表示痛改前非,但是做事三分钟热度,开始热情,但总做不到底。尽管老师们想了种种办法,但效果仍不明显。于是,我们都在努力寻解决的办法。爱因斯坦提出:“人一旦学会操纵自己的大脑,成功就只有一步之遥。”孩子身上的潜力是无穷的,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要让这一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发展,于是我们选择了“自控
力薄弱学生行为的个案研究”,试图寻学生自控力薄弱的原因,改变他们的自控力薄弱现状,使我们的教育、教学登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步入21世纪,世界教育经历着从传统的升学教育向素质教育、人格教育的转变。当代学生的身心素质教育的完善与否,是世界各国教育工作者、心理卫生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共同关心的问题。确实,心理健康教育对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乃至社会的文明与进步,正在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国外许多心理学家致力于自制力的研究,他们提出了多种培养自制力的方法。其中,“7个控制”的方法值得借鉴。这7个控制分别是: 1·控制时间。2.控制思想。3·控制接触的对象。4.控制沟通的方式。5·控制承诺6·控制目标。7·控制忧虑。自从我国实施素质教育以来,关注学生个体成长的研究成为一个热点,《培养小学生课堂自控能力的个案研究》也属于这个研究的范畴,与之研究相关的理论和研究的课题也比较多。如:品德教育全面研究人的品德形成的机制;行为素质教育理论系统研究内、外因素对个体外显行为的影响及对行为的激励和调控的有效途径。湖州市教育局课题组的《对特别需要关爱的学生实施德育导师制的实践与思考》从学生的德育方面入手,探索对特别需要关
爱的学生德育导师的目标体系,并能行之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德育的理论喝行为,充实并发展了德育理论,为在表现自控力薄弱学生行为的个案研究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婷婷玉立的意思三、研究价值
理论价值:小学阶段是儿童社会化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个阶段他们通过伙伴、同学的交往,逐步学会克制自己的欲望,与小朋友形成合作的关系。在交往过程中,他们的交往技能和适应能力都有所发展。但是由于儿童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尚不成熟。如果缺乏正确引导,必然会干扰他们正常的社会化的发展。在当前开展的素质教育中,心理素质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心理素质的核心是意志品质,而意志品质包括意志的目的性,意志的自觉性,意志的自制性等。小学生可塑性最大,此阶段是学生自制力培养的最佳期,因此从小学阶段开始对学生进行自控能力的培养,将会对人的一生产生重大影响。
实践价值:积极进行自控力薄弱小学生的研究,是目前我国小学教育发展的需要。通过本课题的实践研究,不仅可以使教师了解自控力薄弱小学生行为的表现类型和自控力薄弱的根源;认识能促进小学生自控力发展的有效方法与策略;从而促进教师科研素质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还可以使教师在实践中积累教育经验。同时,本课题研究充分体现“以人为
本”的理念,为自控力薄弱的小学生享受正常化的学习生活,促进其健康成长提供条件。
四、概念的界定
自控就是把自己“一分为二”,一半是控制者,一半是被控制者。自控教育则可理解为“学生自己控制自己的教育”,它的主旨是引导人发挥、发展自控的天性。“自控教育”这一术语的中心是自控,它的具体含义就是自己控制自己,或者说是自我控制,自己控制自己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大脑这个司令部,牢牢把握住自己前进的方向;二是前进的过程中要依据预设的总目标,给自己不断发出一个个命令,并且一一去完成,最后实现总目标。
自控力属于意志的范畴。自控力薄弱的学生,往往意志比较薄弱。在本课题研究中,就是利用教育心理学等方面的方法、策略(如“行为矫正技术”)引导“自控力薄弱的小学生”主动控制自己的意志,增强自己的自制力。选取的对象为本校一年级中课堂自控力比较薄弱的学生。
软枣树自变量:通过多种途径,争取对自控力薄弱的小学生施以自制力的影响。因变量:自控力薄弱的小学生自制力得以培养
五、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整体目标:通过实践研究,探索出改变课堂自控能力薄弱学生行为的理论框架和实践操作体系。具体目标:
(1)通过实践研究,使小学教师了解自控力薄弱小学生行为的表现类型;了解小学生自控力薄弱的根源;认识能促进小学生自控力发展的有效方法与策略;
(2)通过实践研究,使自控力薄弱的小学生认识由自己自控力薄弱而造成的不良后果;促进小学生产生改变自控力薄弱行为的愿望;主动按一定的方式、方法去增强自己的自控力;
(3)通过实践研究,形成有效的改变小学生自控力薄弱的基本方法和模式,指导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探索一条适合本校的教育之路。研究的内容
(一)、小学生课堂自控能力薄弱的基本状况调查与分类研究;
(二)、小学生课堂自控能力薄弱的行为的矫正指导与研究;
(三)、促进课堂自控能力薄弱的小学生行为改进的家校合作机制研究;(四)、改变小学生课堂自控能力薄弱而引发的各类问题的方法与策略的研究。
六、研究的方法
(一)、观察法:指通过日常的教学工作,和学生的深层的相处,对学生出现的系列问题都加以及时观察和分析。通常这一方法能及时反馈一些有用的信息,收集她的资料,指出课堂上她的表现的严重性和应该的正确行为,帮助她改进并贯穿始终
(二)、测验法:主要指利用与学生生活、学习习惯有关的心理与教育测验来了解该生的各种能力和心理状态。也可采用亲子关系方面的测验。
(三)、个案分析法: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实验与研究,并作为典型案例进行剖析,总结成功与失败,以便更有效地调控研究进程。
(四)、利用“行为矫正技术”对课堂自控能力薄弱学生的行为进行矫正。(1)确定研究的对象。课堂上自控能力比较薄弱的学生
(2)建立研究对象的基线水平。研究的学生确定以后,需要经过一段时间(一般至少三天)的观察,来测定此类学生控制不住自己出现的频率或持续的时间,以此作为研究对象的基线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