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
第1课  战争
一、战争
1、时间:1840.6—1842.8
2、侵略者:英国
3、根本原因:打开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
4、导火线: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
5、结果:签订《南京条约》
二、《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⑴时间:1842年
⑵签订国:英国与中国
竹石作者⑶内容:①割香港岛给英国。
赔款2100万元。
开放广州、厦门、宁波、福州、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2、战争的影响:
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进程,
②中国不再享有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从封建社会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第2课  第二次战争
一、第二次战争:
1、时间:1856.10—1860.10
2、侵略者:英法为主凶,美俄两国为帮凶
3、原因:为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4、主要罪行:①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②俄国侵占我国大片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
二、签订的条约:
1856年《天津条约》:①外国公使可以进驻北京
②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③外国商船与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通商章程善后条约》:中国被迫承认贸易合法化
1860年《北京条约》:①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
②增开天津为商埠 
③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④赔款额也大幅增加
第二次战争的影响: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中国丧失更多的主权,俄国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
菊花什么时候开花                      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深入到长江中下游一带
数学家的资料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1、原因
外因:战争的失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诱因:连年不断的自然灾害;(直接原因)
内因:剥削加重,阶级矛盾激化(根本原因)
2、主要事件
1843年 创立“拜上帝会”
1851年 金田起义---永安建制-
1853年 将南京改天京 建立政权---颁布(纲领)《天朝田亩制度》北伐、西征
1856年军事上进入全盛
1856年 天京事变 由盛转衰
1860年击毙华尔
1864年天京陷落 失败
3、性质: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
4、意义:①打击了清朝的统治与外国侵略势力  ②谱写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4课 洋务运动
1、背景:经历两次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的打击,清政府的统治是内外交困。
2、时间:19世纪60—90 年代
3、目的: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富国强兵,维护清朝的统治(根本目的)
4、代表人物:中央——奕
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5、口号:前期“自强” 后期“求富”   
6、洋务运动主要活动:(内容)
前期自强为口号,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创办军事工业。
主要企业: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
后期求富为口号,创办民用工业。
主要企业:创办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 办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
③建立新式海陆军
创办新式学堂,培养翻译与军事人才。
7、洋务运动的破产:标志是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8、性质: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也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9、洋务运动的评价(影响)
①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②在客观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③根本目的是维护与巩固清政府的封建统治,再加上其内部的腐败与外国势力的挤压,它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10、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①西方列强不真心支持      ②顽固派的阻挠
③洋务派缺乏健全的领导核心  ④没有触及封建制度( 根本原因 )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的狂潮
一、甲午中日战争:
1、时间:1894—1895
2、侵略者:日本
3、原因:日本帝国主义为吞并朝鲜,入侵中国而蓄意挑起的战争。
4、重大战役:黄海大战        爱国将领:邓世昌
5、结果:签订《马关条约》
6、影响:①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刺激了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二、重点内容提要:
《马关条约》签订:
时间1895年。
代表:李鸿章与伊藤博文
内容: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开重庆、沙市、苏州、杭州为商埠;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影响:外国的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6课 戊戌变法
1、序幕:
1895年 公车上书 拉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
2、代表: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
3、百日维新(戊戌变法)
时间:1898年6月到9月
主要内容有:
老中医减肥A政治:,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B经济: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
C文化:废除八股,该是策论,开办新式学堂,
D军事: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
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影响:①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②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为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4、失败:戊戌 杀害戊戌六君子(谭嗣同、刘光第、林旭、杨锐、杨深秀、康广仁)
5、失败原因:①封建顽固派势力强大;
②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与妥协性。
③脱离人民众,只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
7抗击八国联军
一、八国联军侵华:
1、时间:1900年—1901年
2、侵略者:八国联军
3、直接目的:镇压义与团反帝爱国运动
4、结果:签订:《辛丑条约》
5、影响: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辛丑条约》
1、时间:1901年
2、双方:清政府11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3、主要内容:
赔款白银4.5亿,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以海关税 盐税等税收做担保
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
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允许中国人居住
⑤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首。
4、影响:①《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额最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清政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③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二、义与团运动
性质:具有广泛众性的反帝组织
口号:扶清灭洋(扶清:对清政府的本质认识不清,对其抱有幻想。 灭洋:表达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意志,又具有盲目性落后性)
意义: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使侵略者不得不承认中国“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
第8.9.10课 辛亥革命
1. 孙中山早期的革命活动室内团建
1894年孙中山在美国檀香山组织了革命团体兴中会
1905年他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中国同盟会
2、中国同盟会
⑴成立时间:1905年
⑵成立地点:日本东京
⑶领导人:孙中山为总理
⑷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⑸成立意义:使全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有了一个统一的领导与明确的奋斗目标,
大大推动了全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
⑹机关刊物:《民报》
(7)性质: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3、三民主义
⑴创立者:孙中山
⑵三民主义内容:民族、民权、民生(民族是前提,民权是核心)
⑶意义: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
4、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成立:
武昌起义:1911年10月,武昌起义成功标志着辛亥革命开始,全国有十几个省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清朝的统治名存实亡。
中华民国成立:1912年1月1日, 
地点:南京,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
意义: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是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成果。
5、《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性质: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与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意义: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与制度与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6、辛亥革命历史意义:
辛亥革命推翻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②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使民主共与观念深入人心
7辛亥革命结果:(一朵不结果的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