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务运动中国的近代化
19世纪60至90年代,地主阶级中一部分带有资本主义倾向的开明派倡导主持了向西方学习的洋务运动,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洋务运动中的洋务,指中国人要学习和引进洋人所务的某些方面,包括:中国需要学习,引进的西方"长技〞以与与其有关的事物.[1]还包括懂得这种长技的人才,如办学堂、派遣留学生与出洋参观等.还包括仿效西方,设立外事机构,使外交近代化,洋务为国家怀远招携之要政.关于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化的关系,史学界大致有三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洋务运动是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一种特殊形式和途径,也是中国近代化过程中应该积极肯定的阶段;一种观点认为,洋务运动给中国准备了某些争取国家独立,培养资本主义萌芽,实现近代化的前提条件,但当时保留着自己的全部矛盾性和落后性,很难发展近代化;一种观点认为,洋务运动从根本上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虽然开办了一些近代工业,却"没有为持久的近代化创造条件〞.[2]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的逐步加快,也就是说评价历史事件的参照系正在逐步发生变化.改革开发以来,重新树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重新认识洋务运动,客观公正地评价这一运动,成为新时期的历史研究的任务之一,以中国的近代化的发展进程为参照系,洋务运动便成为中国近代化的发轫阶段,是中国迈向近代化的第一步,其作用不可低估.
1.洋务运动在军事和民用工业方面的举措
中国与西方的近代化有着不同的背景.西方国家的资本主义革命,一般为社会经济发展的自然结果,资产阶级已经成长起来,有能力担当领导责任.而中国在19世纪中叶所进行的改革,主要反映民族自卫的要求,由于资本主义发展的经济条件尚未成熟,资产阶级还没有产生.因此中国欲实现近代化,就不能照搬西方近代化的现成模式.中国的近代化应该走什么道路?怎么样才能克服、冲破守旧势力的阻挠和封建传统势力的束缚?
中国古代从未提出过发展的概念.在政治上,封建君主独尊儒术.以孝道伦理治天下,缺乏法治观念;在经济上,封建君主实行崇本抑末、重农轻商的政策,除了少数与农业和维系大一统有关的天文、地理、水利等学科外,封建政府不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而是以应付当前政事为满足,即使最有眼光的改革家,也只是针对积弊提出或兴或革的建议,缺乏久远之方.在战争之后,道光皇帝仍然固守着"八旗根本,骑射为先〞[3]的祖宗家法,坚持认为只要随时粘补修理,清政府这所大房子就可以一律整齐,而无需从根本上进行变法.显然,以这种头痛医头脚痛的办法对应付数千年未有的变局无济于事.
然而,两次战争的失败又使清朝统治者认识到,中国的刀茅弓箭抵挡不了西方的洋大炮,
因而他们通常并不反对购买西方的坚船利炮.这就为洋务派提供了一个不可多得的机会,即以军事近代化为突破口,把改革的理想付诸实施.李鸿章说"中国但有开花大炮、轮船两样,西方便可敛手.〞[4]左宗棠断言,中国欲谋自强,必应防造轮船方可夺其所恃,化西方之长技为中国之长技.曾国藩也强调,自强应首先从军备的近代化入手.他们认识到,全凭购买有丧失主权、受制于人的危险,因此他们强调掌握制器之器的重要性,并进而认识到船炮机器之用,非铁不成,非煤不济,如果一味依赖外国,不但利权外泄,而且一旦有事,易于为敌人所把持,认识到基础工业对于近代化的意义.于是采取了在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设备的基础上加以消化,以自修自造自用为主的方针,并建立为军事工业服务的基础工业和部分轻工业.
这一战略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
1.1以军事近代化为中心
从1865年起,李鸿章、左宗棠、X之洞等人先后办起了金陵制造局、江南制造局、##船政局、##机器局、##炮厂等一系列以军工为代表的洋务企业,从而开始了近代历史上洋务运动.
兴办洋务,在19世纪60年代无疑是一次重大的外交军事和工业生产方式的变革,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 创办军工企业
从1861年曾国藩创办##军械所起到1894年X之洞创办##炮厂,洋务派共创办了大小24个军工企业.这些企业在当时大都采用机器生产,尽管当时机械化程度不同,在生产中仍然大量采用手工生产方式,在管理方面也存在着浓厚的封建性和保守性,但它们毕竟是中国大地有史以来第一批近代企业,开了中国近现代化之先河,客观上对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资本主义民用企业的产生起了一定的作用.尤其是这些军工企业的创办,生产了大批的支弹药,改变了以前清朝军队的刀茅弓箭,土土炮的落后状态,这对于维护清朝统治和抵抗外国侵略者起了一定的作用,增强了清王朝的国防实力,为中国军队走向近代化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第二, 新式军队的建设
洋务派在建立军工企业的同时,也注意到军队的建设,并将其作为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之一,同时也是军事工业的目的之所在.1862年在##成立洋队;1866年总理衙门组建练军共150
0人;李鸿章在##的淮军和左宗棠的湘军便成了新式陆军.1888年李鸿章又筹建北洋海军,1894年又分别建成##水师、南洋水师,共有舰艇六七千艘,已具有相当规模.这样,我国军事史上首次出现了海军这一新的兵种.虽然当时海军的装备、军事素质、军事力量较西方有很大差距,但在洋务派的努力下终于成为清政府一支重要的国防力量,这在当时来说无疑是一大进步.新式陆军的建立固然是为清王朝统治服务的,但它的存在也对西方侵略者构成了一定的威胁.历史明确地告诉我们:镇南关大捷,清军给法军以沉重的打击;黄海海战,北洋海军首战重创日本舰队并迫使日舰首先退出黄海,显示了了中华民族的尊严,因而我们在肯定洋务运动有镇压人民的一面,也不可否认它有"自强〞的目的和卫国反侵略的一面.虽然南、北洋海军在李鸿章等的操纵下,未能起到真正保卫国家的作用而于1894年全军覆没.洋务运动中用新式武器装备起来的军队在这次战争中失败了,但不能由此而认为洋务运动完全失败了.我们知道战争是政治的最高形式,是经济利益冲突不可调和的产物.军事失利包括多种因素,如政治体制、政府态度、军队素质、敌我力量对比程度、经济势力、权利斗争等等,所以,不能简单地把这种复杂的失败过程归咎与洋务派的工业活动."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X围内〞.[5]在当时的情况下,洋务派在洋务运动中以"自强〞为口号,购买和制造一些炮船舰武装军队,其主要目的希望中国军队
的现代化并借此与西方侵略者抗衡,以图自保、免遭沦陷,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诚然甲午海战中国军队失败了,但中国军队装备需要现代化,中国需要现代化军队的客观事实是存在的.在以后若干年里,中国军队在向现代方面努力.中国军队再也不会以刀茅弓箭来装备自己了.它们会随着时代的发展武装自己.这种现象在今天已成为了现实.因而洋务运动所塑造起来的追求进步、不甘落后挨打的精神是值得肯定的.
1.2以"求富〞为目的的民用工业为基础
随着洋务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到70年代,洋务派举办的近代工业,转向以"求富〞为中心的发展阶段,民用工业日益处于显著地位.
1873年,轮船招商局成立,正式揭开了民用企业发展的时代,以后,近代民营企业陆续出现,至1895年,共建成民用企业一百一十七家.
口罩怎么写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洋务运动对早期民族资本所起的促进作用表现如下:
奶大水多
首先,表现在它所创办的军、民用近代工矿交通企业在转移社会风气、积累经营管理经验、锻炼和培养近代生产技术人才等方面,客观上替民族资本的发生、发展打开了道路.因为洋务
一朵奇葩派是当时统治集团中的当权派和实力派,他们首先起来创办近代企业,提倡近代生产方式,事实上已大大缩小了封建传统势力的阻碍,在打开社会风气方面,对后起的民族资本起着开路作用;洋务运动中兴办的学习机构,培养出一批中国最早的科技人才,也培养了近代化技术人才,在传播近代生产技术知识方面所起的作用,无疑为后起的民族资本准备了一定的条件.
其次,洋务运动对早期民族资本的发生和发展,曾经进行过扶持和保护.
在一个经济落后,近代化基础薄弱、封建传统浓厚的国家中应如何进行工业化?洋务派采取了官办、官商合办、官督商办和商办等多种发展形式.在60年代,针对当时国家安全的需要和封建守旧势力强大,风气未开,民间资金不易筹集的情况,洋务运动的发展侧重于军工企业,建立了一批炮厂和造船厂,管理形式以官办为主.70年代以后,农民起义已大体被镇压下去,外敌入侵的威胁也相对缓和,而西方的经济侵略却日趋严重,中国近代军工企业的发展又对原材料、能源、交通、通讯和资金提出了日益增长的要求.针对这种情况,洋务运动的发展重点便转移到基础工业方面,兴办了轮船公司、电报局、纺织厂和煤矿等,管理形式除官办外,还出现了官商合办与官商督办,以争取更多的民间资金,并向早期的民族资本提供某种保护.与此同时,纯粹商办的企业也开始产生.进入90年代,随着社会风气渐开,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增加
开国大典的意义
在华设厂和资本输出,使发展民族资本企业的呼声高涨起来,洋务运动的重点便进一步转向轻工业,开办了纺织、印刷、印花、造纸、磨面、碾米等工厂.商办的企业的数量上已经超过了官办企业.
洋务运动灵活多样的发展形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从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派共创立了大约150个近代企业,中国的近代军事工业初具规模,使抵御外侮有了近代化的国防手段.中国的近代基础工业和轻工业也开始起步,为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2.重视人才的发展略策
洋务派在取得"办天下事,非才不举〞[6]的共识后.物器与教育同时并措,从兴办学校、派遣留学生、传播科技知识的三方面进行.
2.1兴办学校
为解决技术人才问题,洋务派创办了##船政学堂之后,又先后创设了##工艺学校、##电气学堂、##西学馆、##电报学堂、##储才学堂等近代学校,为中国近代军事、外交紧急、文化个方面输送了人才,为中国近代化作出了相应贡献,同时为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2派遣留学生
中国人出洋留学从容闳开始的,从1872年至1886年,洋务派共组织和派遣另外七批留学生,共二百余人.
洋务派派遣留学生在中国近代社会历史上各方面的作用都具有开创性:它揭开了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新篇章,留学生把西方先进文化带到中国,并以不同的形式,传播西方文化,普与近代科技知识,逐步缩小了中西文化差距;留学生回国后取得的成就,雄辩地说明:中国人能够握西方先进科技,外国人做到的,中国人同样做得到.归国留学生成了中国近代化建设队伍的骨干,逐步在各个方面取代了洋员:如设计制造的艺新、登瀛洲、##等船,物美价廉,詹天佑主持修建京X铁路等,都说明他们具有巨大的潜在能力,增强了中国人民建设强大祖国的信心,成功的派遣留学生,否定了一些陈腐的观念,打击了顽固派,证明西洋之利器不仅要学,而且能够学,归国留学生,尤是严复之译著,为变法提供理论依据,广开人们的眼界,激起了人们救亡图存的热情,对当时思想界以巨大冲击,从而推动了思想意识近代化的进程.
2.3传播科学知识
随着洋务运动各类学校的创设,留学生的派遣,逐步培养了一批懂科学技术的知识分子,他们受到西方资本主义政治的深刻影响,使他们的思想上希望按照西方模式来改造中国,大量翻译、出版西方科技著述,培养出我国近代早期的一代甚至二代科技工作者,并且其中一些学者如徐寿等成为国内著名科学家,在国际上颇有名望,从而提高了国人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