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赤壁赋
——苏轼
一、译文:
壬戌年(元丰五年)的秋天,七月十六日,我和客人荡着小船,在赤壁下游玩。清风慢慢地吹来,水面波澜不起。举起酒杯劝客人饮酒,吟诵《诗经·陈凤·月出》的诗句,吟唱“月出皎兮”一章。过了一会儿,月亮宠从东边山上升起,在斗宿、牛宿之间盘桓。白茫茫的雾气笼罩江面,闪耀着月光的水波连着天际。听任苇叶似的小船自由漂流,浮动在那旷远迷茫无边的江面上。江面广大啊,(小船)像在天空中乘风遨游,不知道停留到什么地方;飘飘然,像脱离尘世无牵无挂,变成神仙登上仙境。
于是喝酒喝得十分高兴,敲击着船边唱起歌来。唱道:“桂树做的棹啊木兰树做的桨,拍击着映照着月的清澈透明的江水啊,在月光随波浮动的江面上逆流而上。我的心思啊悠远茫茫,瞻望内心所思慕的人啊,在天边遥远的地方。”客人中有会吹洞箫的人,按照歌曲的
声调和节拍伴奏着。箫声呜呜作响,像含怨,像倾慕,像抽泣,像低诉;余音悠长不绝,像细长的丝缕连绵不断。使深渊里潜藏的蛟龙起舞,使孤独小船上的寡妇哭泣。
大合唱曲目我有些忧愁,整理衣襟端正地坐着,问那客人说:“为什么它(箫声)如此(哀怨)呢?”客人说:“‘月光明亮星星稀少,一只只乌鸦向南飞行’这不是曹公孟德的诗句吗?向西望到夏口,向东望到武昌,山水相互盘绕,(草木)一片茂盛苍翠,这不是曹操被周瑜围困的地方吗?当初他占领荆州,攻下江陵,顺着长江东下,战船连接千里,旌旗遮蔽天空,在江边斟酒,横持着长矛作诗,原本是一代英雄,如今在哪里呢?何况我和你在水中的小块陆地上捕鱼打柴,与鱼虾作伴,与麋鹿交友,驾着一只如叶的小船,举着用匏作的酒器来相互劝酒。像蜉蝣一样寄生于天地之间,像大粮仓里的一粒米那样渺小。哀叹我们生命的短促,羡慕长江的无穷无尽。(想要)偕同神仙遨游(各地),怀抱明月长存始终。知道(这些)不可能迅速得到,(只能)把洞箫的余音寄托给悲凉的秋风。”
我说:“你也知道那水和月(的道理)吗?流逝的像这(江水),而(实际上)并不曾流走;时圆时缺的像那(月亮),而终于没有消减、增长。大凡从事物变化的一面来观察,那么天地万物竟不能有一瞬间不发生变化;从事物不变化的一面来观察,那么万物和我们
都没有穷尽,又羡慕什么呢?况且天地之间,万物各自有归属,如果不是我应该拥有的东西,即使一根毫毛也不能拿取。只有江山的清风,和山间的明月,耳朵听到的便成为声音,眼睛看到的便成为彩;取得它没有人禁止,享用它没有竭尽。这是大自然无穷无尽的宝藏,我和你共同享用的。”
客人高兴地笑了,洗净酒杯重新饮酒。菜肴和果品已经吃完,杯子和盘子纵横杂乱。(我和客人)在船上互相交错地枕靠着躺在一起,不知道东方已经天发白。
二、中心思想:
文章以作者感情的变化为贯串全文的内在线索,先写因泛舟江上而生遗世独立之乐,再写听到箫声呜咽而兴人生无常之悲,最后经过相互辩驳,认识归于一致,终于“喜而笑”,精神得到了解脱。这“乐——悲——乐”的感情变化,是古人很讲究的一种极具结构美的圆形结构,表现了作者力求排遣政治失意带来的苦闷,适意自然,乐观旷达的情怀。
三、写作特点:
1、以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为线索;
2、写景、抒情、说理三者融合统一;
3、继承并发展了赋体的传统表现手法——“主客对话,抑客伸主”;
4、具有豪放豁达的气派;
5、语言上,骈散交错,用韵富于变化,平易自然。
四、思考简析:
1、指出文中描写江水、明月、清风的地方,说明这些景物描写在文章的抒情、议论方面有什么作用?
作者在文章一开始就极力描绘江水、明月、清风。从形状、声音、彩、气势、人的感受等方面写出了赤壁之辽阔,景物之美,心情之舒畅,为后面的抒情、说理垫定了基础。
(1)描写清风的句子:“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惟江上之清风……耳得之而为声”
(2)描写江水的句子:“白露横江,水光接天”、“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3)描写明月的句子:“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山间之明月……目遇之而成”
借江水、明月、清风等自然景物为抒情、说理的依托,先由江水、明月、清风之赤壁,引出曹操的诗、曹操其人,以景物之辽阔、历史之渺远,哀个人之渺小、叹人生之短暂,宣泄心中的苦闷,来抒发遗世独立的旷达之情,后又阐明事物具有变与不变两重性的哲理,宣泄适意自然的审美化人生哲学,极富理趣之美。
这样,景、情、理就非常自然地融合统一,使文章具有了意境之美、理趣之美。
2、作品是如何描绘萧声的?
文中关于洞箫声的描写,“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也颇见艺术功力,这里用了比喻、比拟、对偶、夸张妃子等级修辞手法。作者从三个角度展开的:
(1)“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是运用了比拟修辞,写出了萧声的音调之哀怨,呜咽悲凉;
(2)“余音袅袅,不绝如缕”是运用打通视觉与听觉的通感比喻,以“细丝”喻“余音”,写出了萧声的写细长余音、悠远韵味,化抽象为具体;
(3)“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是运用了对偶、夸张修辞,写出了萧声荡人心魂的动人艺术照效果。
这精彩的描写,通过听觉、感觉,调动想象,渲染了萧声的悲凉,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声情,写得具体可感,诉诸读者的视觉和听觉。另外萧声的描写中灌注着悲的情感基调,将作者因政治失意带来的苦闷化为具体、生动的意象,得到了淋漓尽致地宣泄,非常感人。再者与下文的关系:因悲而探究原因,又为引发下文关于人生短暂、生命无常的哀叹做了很好的铺垫,连接非常自然、紧密。
3、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1)这段文字体现出人生短暂、生命无常的消极人生态度。作者要提出这种人生态度的原因是:宣泄失意后的悲观情绪,并为后文倡导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预设靶的。
(2)其中“一叶”比喻“扁舟”之小;“蜉蝣于天地”和“渺沧海之一粟”比喻生命之短暂和人生之渺小。
(3)上下联构成对比关系的对偶句是:“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4)自身含对比的句子是:“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5)体现苏轼失意时情绪消极一面的句子有:“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4、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1)作者这段议论是消解人生短暂、生命无常的悲观情绪,倡导遵循自然常道、乐观旷达的积极人生态度。
(2)概括本段两个层次的大意:
第一层,阐发“变”与“不变”的相对性道理,消解人生短暂、生命无常的悲观情绪。
第二层,阐发物各有主、不可贪得的道理,倡导在大自然的常道和“无尽藏”中乐观自适的人生态度。
(3)这里体现的是积极人生态度的原因:
① 仕途失意,不消极悲观而能旷达处之;好听女网名
六月天空 ② 相对性是自然常规,物各有主,不可贪得是人生常道,在常规、常道中自适不是消极;
③ 在“变”中见出“不变”,而“短暂”中见出“永恒”,在大自然中攫取人生的无尽宝藏,这都是身处逆境时的积极进取精神。
(4)这里关于“水”和“月”的举证既是例证又是喻证:
① 从万物都处于变与不变的相对之中的普遍道理来看,“水”与“月”的举证只是两个例子,故应视为例证;
②苏轼前赤壁赋 从自然之理来阐明人生态度的角度看,此举证只是两个比喻,故又应视为喻证。
(5)作者是怎样化抽象为具体的?
残花片片落空庭打一字 自然常规、人生常道都是抽象道理,无论用例证还是喻证来阐发,都是通过个别见出一般,都能够化抽象为具体。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