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赤壁赋》看苏轼散文的特
[收稿日期]2007-05-10
军训自我小结[摘要]苏轼的诗、词、散文代表着北宋文学的最高成就,其散文作品表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代表作《前赤壁赋》在哲理、意境、语言三方面都体现出苏轼散文的艺术特。
[关键词]苏轼散文;前赤壁赋;散文特
形容陶醉的成语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眉州(今四川省眉山市)人,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父亲苏洵、弟弟苏辙都是著名文学家,世称“三苏”。苏轼诗、词、散文里所表现的豪迈气象、丰富的思想内容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表现了北宋文学的最高成就,而苏轼的散文向来同韩、柳、欧三家并称。苏轼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就,不仅因为他的创作体现了北宋文学变革所追求的文化理想、审美趋向、卓越的才能和高超的技巧,更重要的是因为苏轼的创作在很多地方突破了北宋文学变革的基本宗旨。
同时,苏轼的思想比较复杂,儒家思想和佛老思想在他的世界观的各个方面往往是既矛盾又统一的。他平生倾慕贾谊、陆贽,在政治上他从儒家思想出发,排斥老庄为异端;然而老庄
的“无为而治”思想又同他的“法相因则事易成,事有渐则民不惊”的政治主张有一致性。然而他从儒家出发的比较现实的生活态度,又使他对佛家的懒散和老庄的遗世独立有所警惕,因此他一生在政治上虽屡受挫折,在文学创作上却始终孜孜不倦,没有走上消极颓废的道路。他的文学创作中所表现出的乐观旷达与无可奈何,随遇而安与失意彷徨,深刻地反映了知识分子在封建专制日益强化的时代的内心苦闷。
苏轼散文中的人生思考超凡脱俗,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作者汲取了儒、释、道三家思想的积极因素。儒家的入世和有为,引导他热爱生活和人生;道家的无为特别是庄子的影响,又使他淡泊名利,在逆境中也显得从容自如;佛家的静达圆通,则启迪他思想通达。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作者对审美的人生境界的不懈追求,力图达到对人生功利境界的超越。总之,苏轼的内心是复杂的、矛盾的,消极退隐和积极进取,愤世嫉俗与逍遥山水的矛盾思想,使苏轼表现出不甘妥协的积极精神和鄙弃富贵、傲然独立的旷达情怀。
写于元丰五年七月的《前赤壁赋》是苏轼文学性散文中极为精彩的一篇,充分展示了苏轼对宇宙人生的态度,描写了夜游赤壁的景以及由此而引发的感受,继承和发展了主客问答的传统赋体的表现形式,反映了作者当时遭贬失意的精神苦闷及自我解脱过程,最终表
现了作者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前赤壁赋》是苏轼文学性散文的代表之作,充分体现了苏轼文学性散文的成就和艺术特,笔者将从苏轼散文之美出发,解读《前赤壁赋》的艺术特。
一、哲理之美
苏轼的文学思想是文、道并重,但是苏轼的文道观在北宋具有很大的独特性。首先,苏轼认为文章的艺术具有独立的价值,如“精金美玉,市有定价”,文章并不仅仅是载道的工具,其自身的表现功能便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一种高级形态;其次,苏轼心目中的“道”不限于儒家之道,而是泛指事物的规律。所以苏轼主张文章应像客观世界一样,文理自然,姿态横生,其散文的风格也随着表现对象的不同而变化。
《前赤壁赋》是苏轼政治上失意,行动上不自由,生活贫困,心情极其苦闷的时期。随着政治权利和行动自由的丧失,戴上了“思过而自新”的“罪人”帽子,在沉重的精神压力下,苏轼内心产生了深刻的变化。他开始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感慨世事的纷扰和虚无,他哀叹人生如梦,他渴望从那唯一不变而又与世事无争的江上清风、山间明月中,求得慰藉和超脱。《前赤壁赋》采用主客对答赋体的传统手法,主与客都是作者一人的化身。文中的“客”,
墙体开裂
哀叹人生之短暂,自己的渺小,感叹人生不可与江河相比,人也不能像“飞仙”,无法与江水同存,与明月长终,惋惜人生得到太少,留给后世的只是空白,感到悲观、厌倦。苏轼一番旷达乐观的解述劝服了“客”。苏轼把高深抽象的理论变得直白而易于接受,仍然是水与月,客既然伤心因月因水而起,仍以月以水来冲刷客的哀愁。“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月缺月圆,只是形式的变化而已,实际上却一点也没有变。人生亦是如此,虽然人有悲欢离合,生老病死,而人的一生也将有其永恒不变的一面。如果从变化的一面来看,天地只不过是一瞬间而已,如果从不变的一面来看,万物将与我永存,何必去羡慕清风明月江水呢?而随着水与月的长存无穷,每个曾经伴着长江与明月的生命也一样都会长存,都属无穷。这就是所谓的“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苏轼向我们传达了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前赤壁赋》中,苏轼借用具体事物的常理、贴切的比喻和形象的描述,使抽象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月夜美景和大江泛舟给他带来了舒畅心情,使他从水的流逝、月的盈虚中领悟到物的变与不变。之后,他再次劝诫友人:“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阐发了物各有其主,不可贪得的道理,倡导在“造物者之无尽藏”中乐观自处,消极中含有一种积极豁达的人生态度,充分体现出苏轼遵循自然常数、乐观旷达的积极人生态度。
苏轼处于当时的复杂政治斗争中,在入狱受审并贬谪黄州的沉重打击下,他只能从佛老思想中寻求慰藉,寄情山水,幻想出世,黄州的山水勾起了他对古人的怀念,他触景生情,倾吐了自己对曾经大显身手、建功立业的历史人物崇敬、颂扬的感情,同时也流露了自己治世立业的壮志。在苏轼的散文中我们充分感受到其中蕴涵的哲理之美。
二、意境之美
苏轼的散文,善于从虚处入手,讲究渲染气氛和营造意境,使人处处体会到优美的诗意。苏轼的散文具有诗歌般的艺术感染力,象诗歌一样集中精练地反映社会生活,具有强烈的感情彩和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苏轼的散文尽情挥洒,气势宏伟壮丽,借助行云流水般的语言,使文章具有诗的气势和意境。
苏轼在《前赤壁赋》中交代了畅游赤壁的时间、地点、人物、活动后即写景。文章通篇以景贯穿,“风”和“月”是主景,山川、江水辅之。首段“风”和“月”开篇,“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和“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几句,极凝练简洁点出风月,写出江景。接着,文章反复再现“风”和“月”形象。诗人泛舟江上,正是初秋时节,秋风徐徐吹来,江面上水波不兴,风平浪静。诗人信笔写来,心情闲适潇洒。写月夜泛舟大江,饮酒赋诗,使人沉浸在美
好景之中而忘怀世俗的快乐心情;再从凭吊历史人物的兴亡,感到人生短促,变化无常,因而跌入现实的苦闷;最后阐发变与不变的哲理,申述人类和万物同样是永久的存在,表现了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写景、抒情、说理达到了水融的程度。
苏轼前赤壁赋“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临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多么美妙的意境,此时虽是他贬谪黄州期间,然而文字间却见不到一丝忧愁的情绪。诗人所写秋夜月下江景,反衬出了诗人怡情山水,闲适洒脱的心境。这种景物的连贯,不仅在结构上使全文浑然一体,而且还沟通了全篇的感情脉络。《前赤壁赋》借景物描写与主客问答的手法,紧扣赤壁的风、月、水,借用江水、清风和明月具体而形象的事物来表达抽象的人生观,将写景、抒情、议论汇于一体,借自然景物说理,以真实情感融会贯通,形象生动,表现作者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虽然苏轼经历过太多的波折,但正是这一份豁达,让他有了超然物外的见识。“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于是,“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豪放豁达的苏轼似乎就在我们面前。单摆周期
三、语言之美
在语言风格方面,苏轼的散文更重视通过捕捉意象,通过声音彩的组合,来传达自己的主观感受,时常点缀着富于表现力的新颖词汇,句式则是骈散文交杂,长短错落。苏轼的散文具有极高的表现力,随着表现对象的不同而变化自如,像行云流水一样的自然、畅达。苏轼依靠挥洒自如、文思泉涌的方式,将自己对人生、宇宙、现实的看法和态度表现出来。苏轼的散文气势雄放,语言平易自然。
《前赤壁赋》是苏轼散文的代表作,语言骈丽、押韵,用韵时疏时密,却又极尽变化之能事,骈散结合,流畅婉转,用韵自由,疏密相间,极见艺术功力,行文有如天马行空,空灵飘逸,自然流畅,如行云流水。全文紧紧扣住江、月、风来叙事、写景、抒情、议论、说理,极为生动形象,又富有理趣。苏轼采用虚拟的主客对答的结构形式,主客对答是赋体中的传统手法。在《前赤壁赋》中,客的观点和感情是苏轼的日常感受和苦恼,而主人苏子所抒发的则是他超脱地俯察人与宇宙的领悟,而这一切则是通过呜呜洞箫、主客设问引起。作为一篇文赋,本文在句式和用韵方面是很典型的。就句式而言,全文既有不少散句,又运用了大量排比句和对偶句,有整有散,错落有致。随着文字的抑扬起伏,文句的整散错落,用韵也时疏时密,有时隔句押韵,有时则三、四句押韵。如“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围于周郎者乎?”其中“昌”、“苍”、“郎”押韵。每段首
句或开头几句又多为散句。如首段“举酒属客”“少焉”为散句,第二段开头“于是饮酒”是散句,第三段散句更多,第四段则以散句为主。骈句和散句交错使用,用韵错落有致,语言晓畅明朗,行文有如天马行空。这样既显示了传统赋体那种特质和情韵,做到保留而不拘泥,讲究又不为束缚。另外,在散句之中,穿插了一些似对实不对的偶句,如“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很有韵味悠长之感,幽美的景与轻松愉悦的心情构成开阔明朗的艺术境界,直接为后文写超然物外的人生哲理作了铺垫。苏轼在《前赤壁赋》中充分利用赋重铺排的特点,思想感情发展过程一波三折。和词相比,它没有词的雄壮豪放,而是显得深沉蕴藉,体现出作者高超的表达能力和语言技巧。
总之,苏轼将儒、释、道融会贯通,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成为中国文人士大夫精神的一面旗帜,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苏轼在散文创作的题材内容和写作技巧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和开拓,开辟了文学散文发展新的道路。苏轼在其散文中表现出的哲理之美、意境之美、语言之美,使我们充分体会到苏轼散文的诗意美,苏轼的思想人格、文学主张、才气成就了苏轼散文的诗意美,也使苏轼的散文成为千古传诵的不朽名篇,在中国文学史上闪烁耀眼的光芒。
表格中的斜线
[参考文献]
〔1〕游国恩,王起.中国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
〔2〕王强,李笑野.大学语文〔M〕.北京:中国科技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