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戒毒 24 河中石兽
学习目标
1. 理解实践出真知道的道理.
2. 积累文言词汇, 掌握古汉语的意义和用法.
3. 训练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 重点
〔1〕 积累文言词汇, 掌握古汉语的意义和用法.
〔2〕 训练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
2.难点:理解实践出真知道的道理.
课前预习案
知识链接:
作者简介:纪昀〔清代〕有名的才子, 学识渊博, 自幼聪明过人, 再加之后来对人情事故之通达, 24岁便中进士, 31岁成为翰林院大学士. 他为人为官刚直不阿, 机智善辩, 其渊博学识和管理才能深受乾隆帝赏识, 成为卷帙浩繁的《四库全书》的总纂官, 其作品涉猎文学、历史、哲学政治经济地理等各个领域.
    他的作品记录很多亲身经历, 详述一切他认为值得注意的事件, 又对所叙内容常常加以讥讽和评论.
本文选自他晚年所作的文言笔记小说《阅微草堂笔记》. 该书主要记述狐鬼神怪故事, 其中也有不少关于考据的文字.
1、为以下加点字注音
〔  〕于河    〔  〕金重修  〔  〕数小舟    曳铁钯〔    〕 
〔  〕      〔  〕没      〔  〕沙          〔  〕      〔  〕
2. 本文作者, 字, 是朝的、家, 也是《              》的总篡官.
3.本文选自《                    》 一书, 这是一部小说, 全书主要记述, 其中也有不少.
5、解释以下加点字
山门于河            二石兽沉
数小舟      铁把     
非木柿    于沙上   
不亦乎  沙为坎穴 
溯流逆上            可据理臆断
山门圮于河    译:
二石兽并沉焉  译:
尔辈不能究物理. 译:
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译:
遂反溯流逆上矣    译:
课堂学习案
一、检查预习
二、导入新课
三、熟读课文〔抽读、齐读等方式〕
四、小组合作翻译课文
1.结合课下注解弄懂课文意思
2.小组内互相释疑
3.小组内串译课文
五、课堂探究
1.课文说了一件什么事?
说的是一个庙门口的石兽, 倒塌到河里, 十几年后, 人们石兽的事.
2、故事中主要说了哪几位主要人物他们各自寻河中石兽的道理和方法是怎么样的?分析一下他们这样认识的原因.
对于河中石兽的位置:
寺僧判断其在  ,
依据是  ;
讲学家判断其在  ;
理由是    ;
老河兵那么判断其在  ,
是因为
3、文中两次写道了笑:“讲学家闻之笑之〞、“老河兵闻之又笑之〞, 这两次“笑〞各有什么含义?
  讲学家的“笑〞:
老河兵的“笑〞:
4、文中寺僧、讲学家、老河兵各自表现出的性格特征是什么?
寺僧:
讲学家:
老河兵:
5、老河兵的判断为什么是正确的?
    〔〕
6、作者由此得出了什么结论?怎样理解这句话?
结论:〔
理解:
7、故事是如何开展变化的?概括各段大意.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第四段:.
分段:
第一局部〔  段 —    段〕:写
          这局部以〔填表达方式〕为主.
第二局部〔    段〕:.
          这局部以  为主.
8、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 我们不能,
而要 .
学习检测案
1、以下句子中加横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
A、教科室工作总结非木柿  如再啮
B、岂能暴涨携之去  后特征洛阳令
C、一老河兵闻  当求于上流
D、山门圮河  果得数里外
2、联系上下文, 说说以下句中“之〞字的意思
1〕一讲学家设帐寺中, 闻笑曰   
2〕岂能为暴涨携去? 
3〕沿河求, 不亦颠乎?
4〕一老河兵闻
5〕至石半 
6〕求下流, 固颠
7〕然那么天下事……
3、对以下句子翻译不当的一项为哪一项 〔  〕
A.寻十余里, 无迹. 〔寻了十多里, 也没有石兽的踪迹. 〕
B.众服为确论. 〔众人佩服他的话, 认为是正确的判断. 〕
C.如其言, 果得于数里外. 〔按照老水手的说法去, 果然到石兽在几里外的上游. 〕
D.竟不可得. 〔居然没有到. 〕
4、阅读
沧州南, 一寺临河干, 山门圮于河, 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 僧募金重修, 求石兽于水中, 竟不可得. 以为顺流下矣, 棹数小舟, 曳铁钯, 寻十余里, 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 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 是非木杮,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 沙性松浮, 湮于沙上, 渐沉渐深耳. 沿河求之, 不亦傎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 又笑曰:“凡河中失石, 当求之于上流. 盖石性坚重, 沙性松浮, 水不能冲石, 其反激之力, 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渐激渐深, 至石之半, 石必倒掷坎穴中. 如是再啮, 石又再转, 再转不已, 遂反溯流逆上矣. 求之下流, 固傎;求之地中, 不更傎乎?〞如其言, 果得于数里外.
然那么天下之事, 但知其一, 不知其二者多矣, 可据理臆断欤?
1.用自己的话写出以下代词指代的内容
⑴一老河兵闻之, 又笑曰……
“之〞指代
⑵求之下流, 固傎;求之地中, 不更傎乎?
“之〞指代
2.讲学家和老河兵都说到了“石性坚重, 沙性松浮〞, 但他们对沉在河中的石兽作出的结论是完全不同的. 讲学家据此得出的最终结论是___________〔A、尔辈不能究物理;B、是非木柿,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C、湮于沙上, 渐沉渐深耳;D、沿河求之, 不亦颠乎?〕;老河兵的最终结论那么为_________〔A、水不能冲石;B、再转不已, 遂反朔流逆上矣;C、求之下流, 固傎;D、石必倒掷坎穴中〕.
3、以下句中加点字的注音或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A.山门圮于河〔倒塌〕      B.棹数小舟〔划船〕
C、不亦颠乎〔颠倒, 即本末倒置〕    D.遂反溯流逆上矣〔逆水流而上〕
4、以下表达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为哪一项〔  〕
A、一种见解是从石性和沙性角度作分析, 认为应在石兽落水处寻石兽.
B、一种见解是从水暴涨冲击石兽而走作分析, 认为应该到河的下游去寻石兽.
C、一种见解是从石性、沙性和水冲击角度作综合分析, 认为应到兽落水的上游去寻石兽.
D、三种见解都是正确的, 只不过实践更重要.
                                4 灯笼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领会散文优美的意境.
2.体会文章叙事、写景、抒情融为一体的写作手法, 赏析文本写作特.
3.热爱传统文化, 品味传统文化中寄寓的爱国之情.
【知识链接】
1、作者介绍
吴伯萧〔1906—1982〕原名熙成, 笔名山屋、山荪, 是我国当代著名文学家和教育家. 1906年3月13日出生于山东省莱芜市吴花园村, 1938年投奔革命圣地延安, 进入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 是抗战时期伟大的文学家.
2.灯笼文化
灯笼, 又称灯彩, 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工艺品. 起源于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 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 人们都挂起象征团圆意义的红灯笼, 来营造一种喜庆的气氛.
闻一多的故事
后来灯笼就成了中国人喜庆的象征. 经过历代灯彩艺人的继承和开展, 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品种和高超的工艺水平. 从种类上有:宫灯、纱灯、吊灯等等. 从造型上分, 有人物、山水、花鸟、龙凤、鱼虫等等, 除此之外还有专供人们赏玩的走马灯.
【自主学习】
岁梢〔    〕    神龛〔    〕
意义近义词
斡旋〔    〕    怅惘〔    〕    静穆〔    〕
【整体感知】
文章为什么以“灯笼〞为题?
“灯笼〞是文本的线索, 作者正是通过描写有关的灯笼的事件以表达自己的情感.
【合作探究】
  作者抒写了他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来表现灯笼对自己乃至民族的意义, 但第九、十自然段却跳出回忆, 而去写了想象虚构的事件, 作者这样安排有何意义?“哎, 壮……〞作者为何发出这样的感慨, 文本最后一段的意义是什么?请结合材料链接作简要分析.
【拓展延伸】
分析文章的写作特
特一:
    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既创设了感人的意境, 又抒发了强烈的情感.
特二:结构严谨:
    文本前两段与结尾联想之两段紧密联系, 中间诸段落俱为回忆, 不可不谓作者之为文独具匠心, 巧设结构.
说和做  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教案食堂饭菜图片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
1、积累词语, 了解作者.    2、整体把握课文, 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
3、理清文章思路, 把握文章精致严谨的结构, 理解过渡语段的作用, 逐步提高阅读能力. 4、赏析文章的语言美, 通过仿写练习, 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过程和方法目标:
通过质疑、互动合作、开展小组讨论、信息整理归纳的方法进行探究性学习.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学习闻一多严谨、谦逊的治学态度, 言行一致的做人原那么, 建全自己的人格, 做一个正直的人.
教学重难点
1、味文中重要语句, 理解闻一多先生的精神实质.
2、解文章表达中描写的运用及其作用.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与学互动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日常生活中的说话和做事最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行. 很多时候, 我们往往容易无视这一点. 在日常生活中, 你是怎样处理说和做的呢?请你说给大家听听. 〔学生自由发言〕今天, 让我们走进臧克家, 看一看他是怎么处理说和做的.
二、资料读演, 资源共享
学生展示课前搜集的相关资料, 全班共同交流, 互动互学, 教师酌情提供相关资料.
1、关于闻一多
你见或者不见我闻一多〔1899-1946〕:1922年赴美国芝加哥美术学院学习, 后来研究文学. 1925年回国, 历任青岛大学、清华大学教授. 诗集有《红烛》《死水》, 表现出深沉的爱国激情. 1943年后, 目睹蒋介石反动政府的腐败, 奋然而起, 积极参加反对专制、争取民主的斗争. “一二一〞惨案发生后, 他更英勇地投身爱国民主运动, 最后献出珍贵的生命. 集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三重人格〞于一身. 郭沫假设称其是“前无古人, 后无来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