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易经》中的“天人合一”思想
一、天人合一的含义
又何必纠结“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以至中国文化中最古老、最广泛的概念。它不但是儒家的基本概念,而且是一切其他思想体系如道家、中国化的佛家、法家、阴阳家、兵家、农家、医家,以至风水、气功、武术等的出发点与归宿点。
儒家所谓天人合一,有二层意义:一是天人相通,二是天人相类。
天人相通的学说认为,天之根本性德,即含于人的心性之中;天道与人道,实一以贯之。宇宙本根,乃人伦道德之根源。本根有道德的意义,而道德也有宇宙的意义。性是天之所命,即人道之根源。道由性出,性由天授。道、天、心、性、命,只是一事。
学者们认为,儒家天人合一的学说发端于孔子的孙子孔伋(子思),大成于宋代道学,而由张载开其端。
天人相类,则是汉代董仲舒的思想。天人相类认为,天与人在形体、性质上皆相似,天所有
者,人亦有之;人所有者,天亦有之,天人相副。
董仲舒提出了一个完备的“天人感应论”,把天上的一切都与人间的一切相比附,比如说“天以终岁之数成人之身,故小节三百六十六,副日数也。大节十二分,副月数也。内有五脏,副五行数也。外有四肢,副四时数也……”。(《春秋繁露·人副天数》)由此建构了一套完整的确认皇帝应当“法天而治”的理论。董仲舒的观点难免有些牵强附会,但这个理论的影响之大,可以从司马迁写的《史记》上面看出来。司马迁为了“凡举事无逆天数”,而因“天有十二辰而作十二本纪;天有十干,作十表;天有八方,作八书;……”。更有甚者,北京的故宫就是“象天设都”的典型代表,地上的紫禁城完全是与天上的紫微垣相对应的。
二、易经中的“天人合一”思想
其实,所谓“天人合一”的思想最初来源于八卦。《易传》中早有论述:“古者包犠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对于《易经》思维曾给予极高评价,并把它命名为“同步原理”思维。他说:
“《易经》中的科学根据不是因果原理,而是一种我们不熟悉因而迄今尚未命名的原理,我曾试图把它命名为同步原理。”“这种根据同步原理的思维,在《易经》中达到了高峰,是中国人总的思维方式的最纯粹的表现。” ( 《心理学与文学》,三联书店1987年版) 荣格把《易经》思维同西方传统思维进行了比较,发现它不同于西方的因果思维,它不是线性的,而是“集合”的,不是历时性的,而是“共时性”的。他所说的“同步”,就是指各种联系处在“相对共时性”中。荣格的发现在文化学和思维科学上是有意义的,他的解释也有一定的说服力。
实际上,中国古圣人在创立八卦之时,已经发现了“天人合一”的奥秘。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发现了“宇宙全息律”。现根据扬力教授在《周易与中医学》中收集的材料说明如下:
现代所谓全息,最初是指全息照相术,是一种光学照像方法。它和普通照相术不同,在显示形象方面有独特的优点。全息照的“像”不是物体的“形象”,而是物体的光波。即使物体已经不存在了,但只要照明这个记录,就能使原始物体“再现”。这就是说,全息图寓含着时间概念,可以历史地再现原形。
心旷神怡的反义词60年代又发现了新的全息术,从一个小窗口,便可以看到全息图象,也就是每一个小的局
部都包含着一个大的整体,这样一来全息图又赋予了空间的概念。
全息理论则是借鉴全息照相术原理的一种理论,主要借用了全息的时空原理,即全息理论具备了再现原形的性能及小局部寓含了大整体信息的特点。也就是说,全息理论具备了时空和整体的缩影。
我国二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在全息理论方面已有卓越的贡献。如《灵枢·五》篇即已发现五官含有五脏的信息。如曰:“明堂骨(鼻)高以起,平以直,五脏次于中央,六腑挟其两侧。”即已提出鼻及其两侧包揽着内脏的全部信息。此外,还提出了颜面、目、脉象、人中、舌象及前臂都为内脏信息的缩影,从而提出“内外相应,上以候上,下以候下,中以候中”的著名命题,奠定了中医诊断学的基础。《皇帝内径》的这些诊法实际上就是全息诊法,充分体现了生物体的部分是整体的缩影的全息原理。
15世纪,古希腊医学之父——希波格拉底早已指出:“在身体最大部分中所存在的,也同样存在于最小部分中,”以及“有什么样的眼睛就有什么样的身体,”已经寓含有全息的内容。
16世纪,达尔文已经注意到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亲缘关系。
17世纪(1755年),美国科学家就已经发现了植物细胞的全息作用,即每一个植物细胞中都包含着产生一个完整的植株的全部基因,在一定的条件下,这个细胞即可发育成植物主株。
18世纪,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提出了生物发生律,即“个体发生是种系发生的简单而又迅速的重演”(《普遍生物形态学》,1866)。
19世纪,匈牙利学者Lgnace  Vom  Peezely 发现了虹膜上的30——41个组织器官定位点。
20世纪50年代,法国Nogier.P 发现了耳廓是一个倒立的胚胎 ,从而创立了耳针疗法。
美国、日本还曾发现了手掌、足掌的内脏投射区。
1980年,中国的张颖清发现了手的第二掌骨的全息分布,明确提出生物全息律,认为生物的任何一个小的局部都包含了整体的缩影。继之又提出了“全息胚”、“泛胚论”等概念。张颖清认为,全息胚是生物体上处于向着新整体发育的某个阶段的胚胎。全息胚在生物体上是全息分布着的,任何一个在结构和功能上有相对完整性,并与其周围的部分有相对明确边界的相对独立部分都是全息胚。真正的全息胚是能够发育成新整体的全息胚。所谓“泛胚论”
是指生物体的每一个全息胚都具有发育成整体的全息,在一定的条件下,即可发育成新的个体。也就是说,每一个体细胞中都含有整体的全部遗传信息,在一定条件下,都可发育成为一个完整的个体。
以上从中外全息律的发展史来看,《易经》包含着最早的宇宙全息律原理,八卦符号就是一种全息符号,可以说是全息律最早的表达方式。太极图、八卦图浓缩着宇宙的重要基本规律。如宇宙阴阳运动互根规律,阴阳消长转化规律及阴阳平衡规律,是宇宙运动规律的全息缩影。因而与自然界万事万物的运动规律相吻合。
三、 易经全息律的主要内容
易经之所以能够用来预测,主要是因为古人发现了下列规律:
(一)周期律(时间循环)
早在汉唐时代,《周易》的“周”字就有两解:一指周代;一指周普,遍也,备也。后者与《系辞》之“变动不居,周流六虚”及《韩非子·解老》所说“圣人观其玄虚,用其周行”是一致的。实际上,“周”字即有圆周、循环之意。《周易》的“易”字,汉人即有“日月为易”的说法。
因此,《周易》的含义暗含“日月循环周期律”之意。《系辞传》说:“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说明事物都是周期性地循环发生的。无独有偶,在西方《圣经》的旧约智慧书·传道书篇章中,在小标题“万事均有定时”中也有这样的叙述:
甜酸苦辣凡事都有定期,
天下万物都有定时。
生有时,死有时;
栽种有时,拔出所栽种的也有时;
杀戮有时,医治有时;
拆毁有时,建造有时;
哭有时,笑有时;
哀恸有时,跳舞有时;
从上可知,东方有圣人,西方有圣人,此心同,此理同。天干、地支、六十甲子就是我国古人用来表示各种周期循环的符号。
(二)阴阳同构律
古人认为,万物是一体的。此即为“太极”。人类要分别认识万事万物,必须对一体的事物“一分为二”,以示区别,并用符号“- -”表示阴,用“—”表示阳,这就是“一阴一阳谓之道”。 阴阳最初的含义应该是指晚上为阴,白天为阳。以后便进一步扩展开来,如:阴为暗,阳为明;阴为女,阳为男;阴为弱,阳为强;阴为柔,阳为刚;阴为辅,阳为主;阴为被动,阳为主动;阴为消极,阳为积极;阴为虚,阳为实;阴为里,阳为表;阴为末,阳为本;阴为低,阳为高;阴为下降,阳为上升;阴为未来,阳为过去;阴为死,阳为生;阴为后,阳为先;阴为偶,阳为奇;阴为器质,阳为功能;阴为静,阳为动……这种分类,是由人类的潜意识认定的。所以,人类认识事物的规律就是不断地“一分为二”,同类事物尽管各有特点,但其阴阳结构相同,因此带有相同的阴阳结构信息。
(三)理象数统一律哗哗哗
八卦模型是人类认识事物的一种思维模型。它以阴阳模型为基础,抽象地模拟万事万物。分阴分阳,是人脑潜意识系统认识事物的一种基本方式,计算机的思维就是模仿这种方式而以二进制为基础的。所以《系辞传》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易经风水
同学
《易经》的作者们没有停留于把万事万物分为阴阳两大类,他们把分阴分阳概括为“太极生两仪”。为了更好地概括世界上万事万物复杂的阴阳结构,他们又由阴、阳的两两排列组合中产生出四象来,即所谓“两仪生四象”:
阳上生阳,称为老阳,可象征夏天,符号为:
阳上生阴,称为少阴,可象征春天,符号为:
阴上生阳,称为少阳,可象征秋天,符号为:
阴上生阴,称为老阴,可象征冬天,符号为: